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庙。前庙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建造时,设计、用料、施工一应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传说大庙落成,人们膜拜三天,可谓盛极一时。 天后宫又称天妃宫,祭祀的神像,相传为宋代福建莆田湄州林氏女,名默,她是掌管海上航运的海神,好善乐施,常只身抢救海难渔民,援助渔业,功德无量,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90年)统一台湾时,据说,因此神显圣助阵,神号便由天妃晋封天后,闽商把他们会馆建成天后宫,反映了他们的尊祟信仰和争夺市场的乡土凝聚力量,同时也寄托了他们牵车服贾、远客他乡、祈求神佑、经商顺畅的心理。 闽商的这种南来文化一直得到泗阳人民的认同。宋金以来,泗阳人民饱受水灾之苦,也把治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