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芜湖市旅游

芜湖市文物古迹介绍

无为县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县城内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米芾崇尚晋人书法,他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献之《十二月帖》墨迹后,自题斋名——宝晋斋,以收藏晋人字画墨迹。斋前凿有墨池,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砚亭,是米芾读书和挥毫的地方。相传,有一天夜里,池中蛙声聒嗓,滋扰米芾挥毫的心绪,他便取砚一方,-一“止”字,投入池中,蛙声顿绝。从此,水池变成墨色,故称“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称“投砚亭”。池北有石丈(又名拜石),为石灰岩质太湖石,玲珑窍然。据《宋史·本传》记载:“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须(无为县)时,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遂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言者以为罪,坐是罢’。米芾以濡须河畔取回一块怪石,置于庭前,三拜九叩,和石头称兄道弟,当然是颠狂之举。他……[详细]
繁昌县烈士陵园
  繁昌县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城南峨山头。烈士陵园占地13万平方米,由烈士纪念碑、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事迹陈列馆、凭吊台等纪念建筑物组成。总建筑面积982平方米的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为一幢两层楼房。在两层80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大厅里,陈列着各个革命时期的繁昌乃至皖南革命斗争史料;645名烈士遗像及生平事迹介绍和部分遗物等。有着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率领新四军三支队指挥的“繁昌五次保卫战”史料;有苏托夫、罗锋等遭敌残害的悲壮事迹;有南繁芜地区军民策应的人民解放军27军300余人的“先遗渡江大队”和“渡江第一船”的史迹;还有建国后繁昌儿女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的事迹。繁昌县烈士陵园先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芜湖市人民政府、繁昌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芜湖市旅游局授予AA级景区。……[详细]
芜湖烈士陵园
  芜湖市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事迹纪念馆坐落于神山公园内,始建于1953年,于2005年重新修建,总建设面积为1500m2,实用面积为1200m2,共分为5个展厅,每一展厅的面积均为240m2。为第三批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于1995年、2001年两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集中展示芜湖自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百年中发生在芜湖地区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和推动本地区历史变革的重要人物,提示芜湖人民百余年来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史,突出反映在中国0的领导下芜湖人民为推翻-的反动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败蒋家王朝、保卫世界和平,以及捍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历史过程的光辉典范。纪念馆分为五个展厅:序言厅,是整个纪念馆展示资料的缩影和开篇语,设置了大型革命烈士群雕,及三代领导人对革命烈士的评价语,并浓缩了芜湖通商开埠……[详细]
中江塔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塔高43.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1987年经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远。八个面补间斗拱用两朵支承檐桁出挑,椽子和飞子上钉望板,上覆鸳鸯瓦。修复后的中江塔巍然壮观,登临塔顶,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详细]
人字洞遗址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人字洞,至今出土了300多件石骨制品,还原了欧亚大陆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的冰山一角。人字洞海拔高度100米,是一处发育在三叠纪岩层中经水溶蚀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类较为理想的生息场所。洞穴堆积厚度约30米,宽8至12米,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称人字洞,自上而下分为8层。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经过多年的挖掘,考古学家在人字洞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型灵长类的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发现了动物群中还有真马的存在,十分珍贵。此外,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10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上面的打击点甚至极其细致的修理疤痕都清晰可见。专家推断,这些石骨器应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在距今200万至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据报道亚洲最早古人类遗址繁昌人字洞日前发掘一头完……[详细]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年代为民国。938年12月,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由南陵沙滩角移驻本县中分村。司令部设于村南徐家淦宅,副司令员谭震林住在司令部对门徐崇道家。建国后,徐家淦、徐崇道两户房屋已改建,三支队练兵的操场尚存。1938年11月26日,日军占领了铜陵县城及大通、顺安等地,后又占领了大半个铜陵县。国民党守军撤退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将皖江抗日的前线铜陵、繁昌、南陵四区划归新四军防区。12月,第三支队奉命从南芜宣地区逐步移防到铜南繁地区,支队司令部驻在南陵的沙滩脚,政治部驻铜陵的燕子牧,第五团团部驻凤凰山。后因对日军作战需要,军部又先后调一支队一团、二支队三团来铜繁前线,这样在铜繁前线统归三支队指挥的新四军共有2000余人。1939年4月,为便于领导和指挥三支队在铜繁地区的活动,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五团团部迁驻中分村,直到1940年4月转移到铜陵桥头杨。他们在铜南繁地区一……[详细]
戴安澜烈士墓
  戴安澜,原名戴衍动,又名戴炳阳,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他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的凌云壮志,他自行改名叫“安澜”。1925年,戴安澜入黄埔军校学习,35岁时出任第200师师长,这是当时中国军队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机械化师。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入缅与日寇作战。同古保卫战中,戴安澜写下遗书,决心死守孤城,并宣布,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战斗中,戴将军亲自提起机枪作战,率领第200师以仅9000人的队伍,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5月18日,戴安澜率部突进缅中北部山区时,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激战中,戴安澜胸腹部中弹重伤,26日因伤口溃烂感染遗恨而逝,年仅38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戴安澜还让将士把他的头抬起来,面向北方,朝着祖国,高呼祖国万岁……[详细]
牯牛山城址
  牯牛山城址编 号:7-0194-1-194年 代:西周至春秋类 型:古遗址所在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简 介:牯牛山城址位于南陵县城东 3千米的石铺乡先进村,北面紧依 318国道,西南靠邻205国道。1985年发现。1986年秋,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遗址进行详细探查,判定为一处古城址。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城进行了勘探和发掘。牯牛山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900米,东西宽 750米,面积约 70万平方米。古城北半部由五个高台地组成,各台地间以水道相隔,相互独立,水道与外围护城河沟通。南半部地势平坦,东南和西南角各有一个 100平方米左右的土台,文化堆积厚度约 05~3米。护城河宽 20~50米,环绕古城四周,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古城设计合理,布局严谨,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1997~1998年的发掘,发现了烧制陶器、铸造铜器、建筑物房基、碳化稻壳等遗迹多处,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详细]
芜湖天主堂
  芜湖天主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28号。1889年法国传教士在鹤儿山建芜湖天主堂,1891年爆发芜湖教案,教堂被烧毁,后由清政府赔款12300多两白银在原址重建,于1895年竣工。后又增建主教楼、圣母院、天主教修士楼等建筑。4栋楼总建筑面积9731平方米。天主堂是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面宽17米,最宽处2670米,东西长达3925米。教堂门楼左右两侧为两座造型挺秀的尖塔钟楼,钟楼高约18米,建筑面积2043平方米。天主堂南侧有四层高的修士楼,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教楼、圣母院均位于芜湖市吉和北路19号第一人民医院内。主教楼,又称主教公署,建于1933年。两层券廊式建筑,建筑面积1612平方米。圣母院,又称修道院,建于1933年,由芜湖天主教会创建,西班牙人设计监造,外立面与主教楼砌筑方式一致,是芜湖市今存规模较大的教会建筑之一,建筑面积421736……[详细]
圣雅各中学旧址
  圣雅各中学旧址位于芜湖市镜湖区狮子山顶,由博仁堂、义德堂和经方堂三幢单体建筑组成。其中博仁堂建于1910年,占地54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义德堂建于1924年,占地307平方米,建筑面积754平方米;经方堂建于1936年,占地336平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安徽省47米,建筑面积672平方米。三幢建筑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主体建筑博仁堂居前,义德堂、经方堂一东一西居后,构成品字平面。建筑均为红砖砌筑,基座部分有通气孔,四坡屋顶,红色机制瓦铺盖屋面;砖砌立柱外凸,立面线脚复杂优美。博仁堂坐北朝南,以钟楼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平衡严谨,由基督教圣公会会长卢义德求助于美国万博仁师母得款兴建。义德堂坐东朝西,位于博仁堂东北,亦由卢义德募捐兴建。经方堂坐西朝东,位于博仁堂西北,由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捐资建造。三幢建筑均保存完好。圣雅各中学是芜湖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王稼祥、恽代英、李克……[详细]
11、赭塔
赭塔
  赭塔,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一○六五年)。塔高五层,八面吟珑,飞檐饮马,每层嵌有佛像砖雕,塔顶呈圆形,状如一囗倒扣大锅。据传大风曾将塔顶吹掉,大雨漏水如注,有一天突然一口大锅飞来扣在顶上,从此不再漏雨。山、寺、塔层层而高,融为一体,成为著名的芜湖八景之一“赭塔晴岚”。赭塔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为砖石结构,五层六角,每层外墙均嵌有砖雕佛像,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清代诗人黄铖的《于湖竹枝词》中“飞来覆塔尖穿,风铎无声不计年”写的就是这个传说。赭塔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缈”,景致分外绮丽。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倾倒,留下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雨后斜阳,登临远眺,领略古人“大江烟外动,春鸟渚边鸣”的诗情画意;尽览江城广……[详细]
英驻芜领事署旧址
  芜湖市英驻芜领事署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范罗山。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人在范罗山山腰至山顶,陆续监造了3座西式二层楼房,均为券廊式砖木结构。其主建筑坐北朝南,面阔25.38米,进深17.10米,高9.70米,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均有深达3.5米的拱券回廊,廊柱挺拔,圆券清秀,建筑物下部为石砌基座,廊柱以优质红砖砌筑。四面坡顶采用深色瓦楞铁皮屋面,配以白色门廊石柱和连续拱券,拱顶夹砌青砖,色彩搭配协调柔和。南面有主入口,东西两侧有次入口,大楼之间为八角形大厅,大厅两面各有2间办公用房,每间皆有壁炉。大厅后面有装潢考究的三折木楼梯,通往二楼领事官用房。楼梯平台下侧有出口通往后院附属用房,西北角另有辅助楼梯通往三层0,登此,可以通过6个老虎窗观察四面八方。第二座为民国初期建筑。面向东南,2层楼,6开间,面阔34.4米,进深13.5米,层高3.5米。红砖墙,外走廊,长方门,百叶……[详细]
芜湖广济寺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西南麓。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天王殿内是十米多高的弥勒、韦驮像,两侧是哼哈两金刚。药师殿正中供奉着药师佛,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灭延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两边是十八罗汉。最上一层为主殿-地藏殿,两旁护以铁链。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地藏殿西侧,有一栋两层0“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相传唐开元七年(719年),24岁的新罗太子金乔觉云游中华抵芜湖,先到褐山,后到赭山,曾在此开坛讲经说法3年,后定……[详细]
东门渡官窑址
  东门渡古称符里镇,三国东吴时建镇,位于芜湖县花桥镇东门村,境内的东门渡官窑,建于皖唐至北宋时期,是最早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包括小山、营盘山、康王山、-地、窑头山、小竹园等6处,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陶瓷堆积厚达10余米,遗物主要有容器、动物造型、砂质碾槽、陶楼、蓬花钵、舀子等。“古窑址”与境内的“万佛塔”、“宝鼎庵”、“符川观”、“登亥井”、“百门潭”及“营盘山”、“康王山”等名胜古迹相映成片,与花桥镇沿山村南村的宋代9座古窑群遥遥相望,距新丰林场甚近,可建成集旅游、观景、购物为一体的休闲观光中心。东门渡窑址,为五代-宋窑址,位于花桥镇东门渡行政村,1985年经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渡窑址分布范围包括-地、康王山、营盘山、小山、窑头山、小竹园等6处,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窑址表面存有大量烧造残片,发现有青釉碗、钵、盏、灯盏、执壶、……[详细]
15、黄金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塔
  巍峨千年的黄金塔黄金塔座落于无为县城东北5公里的凤凰山上,西河之畔,为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共9层,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逐层内收,造型挺拔,历经千年,巍然屹立。塔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以便人们极目远望。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建筑学家的勘察必定,黄金塔建于宋咸平元即公元988年,为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北宁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现西河)辟地建成寺,称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沐寺与黄金塔也迭经-,从兴到衰,后只剩下一个古塔,据文献记载,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整修,才使得古塔安然无恙,清末至建国以后,由于年久失修,塔体下层砖石剥落,塔顶损毁开裂,草木丛生,“文革”期间,幸得当地群众保护,才免遭劫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