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旅游

信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81、息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息影塔
  息影塔 :位于黄柏山景区塔庙景点,又名祖师塔,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系明代进士、七省巡抚梅之焕为纪念其友无念禅师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捐金鸠工建造,并亲题匾额“息影塔”。塔基三层,占地面积602.4平方米,四层八方,高8.45米,由精雕细琢的料石镶砌。每层檐下有石雕斗拱,斗拱以上每个转角处均嵌一石雕龙头。据说当年龙嘴衔环,环系风铃,风摇铃动,清脆悦耳,非常动听。第一层正面刻“息影塔”三字,第三层阴刻篆书,第四层每方阴刻梵文,顶置瓶状刹,塔前置一石案,塔后平台突起,相传为无念禅师安葬处(无念禅师系法眼寺开山祖师,故称祖师塔)。息影塔四周被青山翠竹环抱,更显古朴典雅。息影塔四周近300米范围内,还有7个高1—3米不等的小塔,相传是为无念禅师的弟子古梅、真伦、百衲、直愚等修建的,以护卫祖师塔。 ……[详细]
南山嘴文化遗址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五星乡平西村。距市区18公里。107、312国道均可转道至此。是信阳市浉河区现存较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时代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春秋早期,现存遗址南北长67米,东西宽66米,面积4488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地层关系是:上层属龙山文化,叠压着耕土层,文化层厚约0.2—1米,其中包含泥质黑陶、灰陶片,可辨器形有鼎、鬲、罐以及磨制石器等,陶片纹饰有划纹、弦纹、绳纹和附加堆纹。下层属于仰韶文化,文化层厚约0.70-1.10米,褐色粘土中包含夹砂灰陶、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片,其中可辨器形有盆、罐、鼎、环、纺轮、弹丸以及打制、磨制石器等,陶片纹饰有绳纹、划纹、弦纹、窝纹和附加堆纹。1983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此处作探方挖掘有五座春秋早期墓葬。尤其是樊君夫妇合葬墓的出土,对研究春秋战国的丧葬礼俗提供了珍贵史……[详细]
秦楼遗址
  秦楼遗址 新石器时代 息县 秦楼遗址位于息县城西北15公里,孙庙乡周围孜村秦楼庄西南200米处的一高台地上,秦楼遗址高出地面3米左右,西南部紧靠清水河道,因受水流的不断冲刷,部分崩塌,现存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总面积1.6万平方米。遗址表面有很多陶片,分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和蛋壳黑陶三种。从遗址采集的标本有陶片和石器。陶片的器形有:鼎、罐、碗、壶、纺轮等,主要纹饰有刻划纹、绳纹和附加堆纹;石器有石斧和石棒。从河边的断面上可以看出有灰坑、窑址等。文化层厚0.8-2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省博物馆曾派人到此做过考察,经考察分析属河南龙山文化,认为该遗址为研究息县历史提供了重要材料。一九六三年六月一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潘新烈士墓
  潘新烈士墓位于罗山县潘新镇李堂村丁岗。1945年10月,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署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在中原地区集结了30万兵力,妄图歼灭活动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新四军第五师。在国民党步步紧逼下,新四军五师主力发动桐柏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为策应桐柏战役,10月12日,新四军第五师二分区第二十五团和罗山独立团攻打潘新店,以牵制国民党在罗山的驻军和地方反动武装。在攻打潘新店战斗中,当场牺牲了20多位战士。在清扫战场中,部队和当地政府将烈士们的遗体就近合葬于潘新镇李堂村丁岗。1999年,中共潘新乡委员会在丁岗潘新烈士墓立碑一座,碑文为“革命英雄永垂不朽”。1979年5月,潘新烈士墓被罗山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6月,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信阳祝佛寺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西北部的游河乡高湾。距信阳市28公里。为信阳四大名刹之一,始建于大唐天宝年间。该寺兴于宋,鼎盛于明朝中期。相传由宝积禅师重建,取名“盘山寺”。大雄宝殿内有铁铸的八尺高大铁佛一尊,故又名“铁佛寺”、“摸佛寺”。传说淮河行水之龙路过此地,河水猛涨三尺,以示朝拜佛祖,待龙领佛旨离去后,水又急落三尺,所以,又名“祝佛寺”。意指行雨之龙拜佛而遵守佛祖旨意,沿淮河行水不给人民带来水灾,确保风调雨顺。1994年,在洛阳白马寺释海法方丈、释印祥、释印文僧师的支持下,祝佛寺得到再次修建。祝佛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由天王殿、观音殿、客房、厢房、库房等组成,石碑两对,大钟、大鼓各一个,三足鼎焚香炉一樽,大中小各种佛像45樽。1996年祝佛寺修缮扩建后,全国佛协主席赵朴初亲自为该寺题写寺名。……[详细]
红军被服厂旧址
  红军被服厂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杨冲村二洼。1928年7月,在柴山保尹家嘴会议上,根据中央指示,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全师约120余人,分编四个大队。这是鄂豫皖边区诞生的第一支红军部队。为了装备部队,在箭厂河二洼方氏祠堂建立了红军被服厂,厂长由三十一师第三大队党代表吴先筹兼任。有工人三十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红军家属,被服厂缝制军衣、被子、绑腿、子弹袋、米袋等,全部都是手工制作。1931年夏季,红军战士统一穿上了被服厂自制的灰色制服。红军被服厂旧址原为方氏祠堂,有砖木结构的房屋两栋,每栋3间,加上两侧横屋共8间,中间一个天井院。房屋因年代久远,部分已坍塌毁坏,1996年按原貌修复了6间。200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闵家山。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后,鄂豫皖省委于11月底在檀树岗重建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副军长徐海东,全军约5000人。他们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坚持根据地斗争。1933年7月,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这里。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房屋墙壁上至今仍保存有时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的郑位三亲笔书写的“为保障秋收秋耕,坚决扩大红二十五军,打破敌人的新进攻”和“十月革命开辟了中国工农群众的一条出路”等标语。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列为省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原为闵氏宗祠,前后两排,占地378平方米,共有房屋14间,砖木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天湖墓地
  天湖墓地中国商代晚期息国的墓地。位于河南信阳天湖村。年代约当公元前13~前11世纪。1979年开始发掘。已发掘中型墓11座、小型墓11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中型墓有棺有椁,其中一座还有一条墓道。均用鼎、觚、爵、斝等青铜礼器随葬,还有钺、戈、矛、镞等青铜兵器,玉器和少量陶器。随葬品中不乏文物精品,如11号墓的鸱鸮提梁卣,通体布满繁缛的纹饰,形成两只背靠背的鸱鸮,造型比妇好墓的铜鸮更胜一筹。小型墓则多随葬陶器,有少量铜兵器。这批墓分属于武丁至纣王时期,个别墓可能晚至周初。墓葬排列有规律,北边的墓年代比南边的早,中型墓分布在墓地中轴线上。出土219件青铜器,有40件带有铭文,其中有“息”字铭的共26件。研究者认为这里是商代南方的方国息国的族墓地。2019年10月7日,天湖墓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新县城生产街56号,原旧址占地1400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房屋40间,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风格。由于战争等因素,部分房屋已毁损,现只有前排七间和二、三排部分房屋,共18间,占地680平方米。旧址东临生产街,大门开在前排正中。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1年7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成立了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省政府主席高敬亭即在此办公。下设人民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拥护红军委员会及秘书处、事物处、招待处、妇女部、收发科、交通科等单位。除财经委外,所有单位均在此办公。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鄂豫皖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经济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详细]
吴其濬墓
  吴其濬素有“宦迹半天下”之称,道光二十五年由福建巡抚调任山西巡抚,兼提督盐政,后“乞病归”固始。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1月27日)病逝,时年58岁。道光皇帝颁发加封恤赐祭葬上谕,据《清史列传》记载:“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奉上谕曰:山西巡抚吴其濬由翰林院入直南书房,存跻卿贰,外擢巡抚,学优守洁,办事认真,兹闻溘逝,殊深轸惜,著加恩赏,加太子太保衔,照巡抚例赐恤,寻赐祭葬……”墓园初建时占地五亩,四周有围墙、碑林、石坊、祭堂、墓前排列有石人、石马等石雕,并有专人守园。后经战乱,屡遭破坏,现存墓冢一座,墓高2米,直径4.5米。行政位置固始县汪棚镇大皮村地理位置东经115°38′8″,北纬32°9′20″……[详细]
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新县陈店乡王湾村。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个地区和平汉铁路的工农兵代表200余人。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讨论了扩大红军、土地革命、赤卫军等问题,选举产生了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甘元景、郑行瑞、熊少山、朱淑芳、袁克服、詹以锦、李梯云等为委员,主席甘元景。政府机关设在箭厂河杨畈。2004年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原为王氏宗祠,坐北朝南,有前后两院。后院已被敌人烧毁,现只剩前面一排小院,是当时办公的地方。大门前有一株苍劲古柏,为当地“三台八景”之一。……[详细]
固始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曹家寨山东坡险峻的山脊上,始建于公元九世纪末,该寺占地约300平方米,大殿为砖瓦结构,供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殿前设有石香坛一座,寺门东西两边各有古柏一株,山门匾额上 书“大佛寺”三个字,院墙用青石堆砌,廊沿有雕花。相传五代十国时期,陈国有一个高僧姓李名贽,德行深厚,医术高明,他在大佛寺住了四十年,救治过不少山民,还帮助山民消除疫灾,教山民种植草药,山民们感念他的恩德,纷纷自筹钱物,历时三年,建成大佛寺。李贽于寺建成之日圆寂于此,山民们敬称其为“大佛”。后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有求必应,香火日盛,延绵千余年。行政位置固始县段集镇窑沟村地理位置东经115°40′30″,北纬31°47′21″……[详细]
朱冢遗址
  朱冢遗址,位于县城西北双楼村朱双楼队东北80米处。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为台地,灰土堆积。南部紧靠一水渠,遗址势北高南低,中部微隆起,台地高1-3米,范围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17米。从遗址西部断面看文化层厚约2.50米。遗址地面土质疏松,遗物丰富,已发现和采集的遗物有:石斧、锛、残石器及鹿角、兽骨和较多的陶器残片。陶片多以泥质夹砂灰陶为主,器型可分陶鼎、鬲、罐、钵、碗等。纹饰有蓝纹、绳纹、素面纹、附加堆纹等,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现保护良好。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淮滨县张里乡双楼村……[详细]
番国故城遗址
  番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及城北一带,是一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文化遗存。古城址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两城的土城墙大部分尚存。外城北墙中部有一缺口,是城墙的北门。百余米宽的古史河为自然的护城河。内外两城墙墙基最宽处50米、顶部最宽处30米,最高7米。在古城址内外出土了大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和四枚楚国“郢爱”等文物。在遗址东南处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套编钟(九枚),编钟上铸有“番子臣周”铭文。番国故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东周时期城池建设、淮河流域小国的历史、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文物局)……[详细]
刘楼遗址
  刘楼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北高南低,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四周高出地面2米-5米不等。古老的岳家河从遗址西北流过,南面和西面被大堰包围。遗址文化层1.5至2米厚,含灰土、红烧土、石器、石料、陶片、兽骨。石器有石凿、砺石;陶器有鼎、鬲、尊、罐、壶、豆等;纹饰有绳纹、兰纹、弦纹、附加堆纹,手捏纹等。1980年秋,出土一件管钻穿孔石铲,长28.5厘米、宽16厘米,厚10厘米,两侧和尖部为刃口,通体磨光发亮,敲如罄声,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大量陶片为龙山文化类型。该遗址为距今约一万年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相衔接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固始发现最早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