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旅游

黔东南州文物古迹介绍

1、隆里古城 AAAA
隆里古城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边沿,此城建在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是他们三大文化瑰宝,尤其玩龙灯,龙灯制作精巧,气势宏大,表演技巧高超,活灵活现,蜚声国内外。隆里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始创的屯兵城堡,到清朝,取“隆盛之理所”之意,才改为隆里。古镇很小,有两条街呈十字交叉状,分别连接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因先民由中原江南九省移入,到此屯军,后解甲归田,融入到这片土地之中,故今天的隆里是黔东南唯一全为汉人居住的城镇。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习俗仍保持着浓厚的古老汉文化样式,建筑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江南水乡的精致、江西民居的构型以及本土苗侗民族干栏式房屋的形式等多种风格的民居建筑。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曾谪居隆里。隆里的后人一直对王昌龄……[详细]
青龙洞古建筑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镇远,占地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由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6个部分组成,共有36栋单体建筑。1988年,这个古建筑群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建筑群落中距离城市最近,同时又保持了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古建筑群,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这里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郡守黄希英建,工部郎中赵之绪购藏经,构层楼以贮之。”到青龙洞,你不得不惊叹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房子都是依悬崖绝壁而立,一进中元禅院,迎面是两堵高高相对的石崖,之间的宽度在两米左右,古人巧妙地在崖顶建了一座房子,这两堵悬崖便成了禅院第一进的大门。这个古建筑群里还有一个颇有特色的观音殿。大殿完全利用山洞建成,洞口有门有窗,宽敞的洞穴即是大殿的正厅,里面摆着大大小小几十……[详细]
3、翘街古城 AAA
翘街古城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长征历史文化街。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教导师、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均座落在翘街明清古建筑群中。此街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一公里,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街面为石条和卵石铺墁,小街小巷众多,著名的有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凤镇类型:古迹特色街区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详细]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中木召古庄园遗址,是思州尚未解剖的最大谜题,它以文物群落、风光优美而著名。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位于大有乡中木召自然寨,距岑巩县城公路行程23公里。此遗址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底的迷。中木召古庄园,布局得体,工艺古朴。据出土遗迹测量,遗址占地面积34120多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还有部份遗址仍掩藏于厚土之下,地层表面已荆棘丛生,并有合抱大松、柏、枫木林。其中,一株银杏树,母树早年枯死,子树己长高五六十米,胸围5.7米;一株合抱大无名树生长在古城墙基石上,根系缠盖满了基石。此庄园何年何人为何建造,经反复查考,正史均无文字记载。1982年以后,省、州、县文物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对遗址考察,未能定论。遗址中的木构楼阁已多次被焚而改建,但城墙、基石、门栏、石柱础等仍历历在目。从显露遗迹看:庄园四周有围墙,内有7条巷道,14堵巷墙,6进房屋基地,24套楼阁基石地面。所有地面全部使用人工凿……[详细]
黎平古城墙
  落日似火,残阳如血……当夕阳在山的时候,我又一次登上黎平古城的南门古城墙,背靠巍峨苍翠的南泉山,看红红的太阳从山头跌落下去,悲壮地跌落下去,古城高低错落的房屋静穆地沐浴在晚霞的余晖里,风翻开一页页线装的历史,撩拨我的记忆,顷刻,一片片红云化成浮雕,战马的嘶鸣声,刀剑的撞击声响成一片……城墙是保护城池的墙,保护城内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来的侵占和掠夺,但天下哪一座城墙的一砖一石不浸透人民的鲜血和泪水?哪一座城墙不蘸着一段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辛酸和痛楚?城墙是有门的,城墙的门是供人们进出的,既然,城里的人出得去,城外的人也进得来,尤其是为战争而修建的城墙,攻城的人迟早要攻进城去,黎平的古城墙自然不例外。黎平的古城墙是唯一见证黎平600年历史的文物古迹,而今,黎平的古城墙只剩下东门和南门两阙城墙,那一阙也不过10米长,7米宽罢了。黎平城已不是往日那个小小的城池,早已超出城墙之外,东边蔓延到万福山,……[详细]
榕江烈士陵园
  榕江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面的广东山上,距县城2.5公里,若从县城南面的大河口过河去约有1公里,它是榕江县最大的一处烈士陵园。榕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5年12月11日,陵园四周松涛环抱。北连秀美迷人的“五榕山”,遥对壮观的榕江大桥、富饶的“三宝”侗乡和三峰耸秀的“笔架山”巅;南望滔滔的都柳江水;举目往西眺望,起伏不平的西门坡山麓林木叠翠,兴盛的榕江县城映人眼帘……陵园山脚有混凝土浇成的人工踏阶144级,每级高约20厘米。山顶坪地上,筑有纪念碑,纪念碑的台基高l米,面积为91.5平方米,台基的周围用水磨石铺筑地面,平整光滑,四周有砖砌压顶水泥栏杆,高60厘米。纪念碑分碑面、碑身、碑座3部分,碑座为正方形,高2米,宽2.4米;碑身为钢筋水泥结构,果绿色马赛克和水磨石抹面,上窄下宽,高15米,面朝北方,正面为瓷片嵌贴楷书阳文“革命英雄永垂不朽”8个苍劲大字;碑座背面并排镶嵌石碑两块,各长1.5l米,……[详细]
旧州古建筑群
  旧州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处旧州镇。旧州在春秋战国时已有文献记载,后来成为且兰国的属地。唐宋以来,曾有韶明县、乐源县、黄平府、黄平州等,是一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因历代商贾云集,货运频繁,经济繁荣而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之乡。元代置黄平府治所,明初为黄平安抚司治所,明中叶改置黄平州治,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州治迁出后改置由州巡检司治所,始名旧州。民国时置黄平县,后置旧州镇,城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区东西向狭长,街道平整,主街西上、西中、西下衔,民居多一楼一底,砖木结构。临街民居单檐硬山顶,两侧为封火墙,一般为二进四合院。建筑艺术品位较高者有卢晴川、朱氏、杨氏、罗氏宅居。今存古建筑有十万营、仁寿宫、天后宫、文昌宫,关帝庙、川主庙、天主教堂、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福众桥、平播桥老里坝五拱石桥(明代)等。印子屋独特的设……[详细]
德凤古城
  在侗乡大山腹地,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地带过渡段,有一座古老的山城,那就是被民间和部分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社会人类学学者称之为侗都的黎平古城。黎平县城又叫德凤古城镇,是黎平县德凤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德凤古城镇古老,也却实是很有些历史,据地质专家考证,黎平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代为苗族部落聚居区,称为五垴寨,先秦时代,隶属于黔中郡。后来,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陆续迁入。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福禄永从长官司,属诚州,诚南宋理宗宝亦右年间(1253年-1258年),设潭溪、八舟等军民长官司,境内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设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黎平从此得名,德凤镇一名,系1939年将城区五会、双凤、南泉、成德四镇合为一镇,取承德的德字,双凤的凤,名德凤镇。旧时的德凤古镇,象一座庞大的城堡,高大雄伟的石头城墙严严实实地环抱着这座美丽的园林……[详细]
白岩悬棺
  白岩悬棺白岩悬葬,位于龙江河畔思阳镇桐木村白岩山上,距思州古城东5公里。悬棺葬地点向阳、雄伟、开阔。白岩高72米,宽350米,顺江河水势形成2500平方米弧形悬崖石壁。据考,白岩石壁上有悬棺洞穴18个。其中4个明显系人工凿穴,呈“口”字形。1980年8月,贵州省博物馆进行清理,获悬棺葬具2具,今存省博物馆。白岩悬棺为二次葬,棺村短小,长0.6米、宽0.3米、高0.3米,壁厚4厘米,两档头壁厚5厘米,用椿芽树整木剖成,棺盖作人字形,呈屋脊状,长0.63米、高0.14米、宽0.33米,斜边长0.2米,横断面为等腰三角形,同样以椿芽树整木刳制,有子母口相扣。棺材全本色,不拖油漆,均用斧劈凿造,斧痕犹清晰可见。棺内葬时先将肢骨、肋骨等骨骼平置于棺中,再将头盖骨放在上面,然后放一个乌龟壳,用麻布上衣包裹一端,成束状。整个棺内,除人骨外,随葬品仅有手掌大乌龟壳一个及麻布圆领对襟。缠束时以两幅麻布为背后……[详细]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
  在很多介绍苗族风情的宣传册上往往能看到一个用卵石排列得很好看的芦笙场,图案模仿古代铜鼓上的十二道太阳光芒砌成,两头还有用石料铺的两匹飞奔的骏马,那就是在郎德上寨拍的。郎德上寨是贵州省命名的民族文物村,也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当年打仗用的刀枪箭戟自是遗留了不少。那时清兵整整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大怒之下把寨子烧光,人口几乎被杀绝,侥幸有15人逃至深山野林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15人组成了4户人家,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至今全寨已经有118户,500多人。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蜿蜒的卵石路在屋檐间时隐时现,偶尔还能听到两嗓子苗民的歌声。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长裙苗”。寨前有一条小河逶迤如龙蛇,小水车三三两两,南面有松杉茂密的“护寨林”,山上有当年杨大六起义时筑起的碉堡、战壕;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上……[详细]
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西北50公里的增冲寨。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楼基占地100多平方米,为木结构塔状建筑,五层,十三檐,八角攒尖顶,通高20余米,其中木构架高达17.65米。楼的底层分立四根金柱,八根檐柱,檐柱外绕以木栏杆。楼的平面呈八角形,中心设有直径达1.4米的圆形火塘,金柱间放置着四条大板凳。底层的南、北、西三面各辟一门,东面置一石板桌。楼的底层悬挂着一块道光十年(1830年)的匾,匾-“万里和风”四个大字。另有四幅木刻的楹联,其一为“名楼艺高雕龙画凤映照碧树千秋永盛;侗寨秀丽精文就武辅育英才万代长春”;其二为“龙凤呈祥楼阁直耸冲霄汉;风云聚会山峦起伏绕碧波”;其三为“物华天宝龙楼凤阁交辉呈异彩;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相映显粼波”;其四为“百福龙宫聚众议事击金鼓;万寿凤阁集民歌舞庆玉楼”。增冲鼓楼从底层到二层没有固定的板梯,但楼板上仍留出搭梯的孔洞。二层以上均设有……[详细]
飞云崖古建筑群
  飞云崖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新州镇东坡村湘黔公路北侧,西距县城12公里。飞云崖寺宇传说为苗民创建,明正统八年(1443年)指挥使常智募建月潭寺,后曾多次遭受自然损毁,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及清咸丰五年(1855年)先后两次毁于战争。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大部分古迹为明清建筑。飞云崖古建筑群及后山天然林,建有两道砖墙围护。外墙东至飞云崖瀑布,南临秀水溪,西抵赛马场、斗鸟场,北为后山天然林。内墙依山傍水而建,将飞云崖古建筑群围在其中。飞云崖古建筑群是一组集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古代民族建筑群。飞云崖又名飞云岩,初名东坡山,亦名月潭,又以崖间有洞而称飞云洞。飞云崖的平面布局为东西二院,东院由牌楼、皇经楼、长廊、滴翠亭、碑亭、接引阁、小官厅、观音殿、童子亭、圣果亭组成;西院由月潭寺牌坊、云在堂、养云阁、大雄宝殿、南厢房、北厢房、……[详细]
天柱宗祠
  天柱宗祠天柱县苗族侗族明清宗祠全县有100多座;现在保存完好的有30多座(其中县级文物保护有19座,省级文物保护有2座)。这些宗祠于明末至清光绪年间陆续兴建,始建年代长的杨氏先祠至今已逾400年,其它宗祠建筑年代至少也有130多年。杨、吴、王、舒、刘五姓的0追逆至唐、宋朝代,宗祠依据姓氏堂号分为“清白堂”、“延陵堂”、“冰壶堂”、“三槐堂”;或以始祖居地命名,如三门塘王氏“太原祠”;或以始祖职位命名,如三门塘刘氏宗祠-“昭勇将军”。它们以物质实体反映了历史、地域、权位等概况。宗祠的建筑结构为外环砖墙以牌楼为面;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石灰粉内墙壁;牌楼顶部重檐翘角,主、副牌楼连为一体呈五面状;主牌楼高于副牌楼,上嵌姓氏、堂号或郡望名;主、副牌楼泥塑浮雕人物花卉图,并有对联书于柱子上。内为中国传统式穿斗、抬梁、排扇木构建筑,设正殿(又称正厅,建0神龛)、中殿(中堂)、过厅、戏楼、厢房、耳房、天井。……[详细]
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所城垣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土夯成。不久因大雨,城墙多倾塌。永乐二年(1404)派屯兵复修。未几又坍塌,天顺元年(1457)再次修复,用石砌边,中间填土夯实。清顺治十年(1653)第三次修复。第三次修复的城墙高4米,下部厚4米,上部厚3米,周长1700米。东南西北面各设城门一座,上修建城楼。城楼也称之鼓楼,为两层0式杉木建筑,四角飞翘,飞角下吊信风铃,风起铃动,声音清亮。东门名“清阳”,南门名“正阳”,西门名“迎恩”,北门闭塞不开,而在侧边东北角开一便门供出入。原来每座城门均设瓮城,即两道门,进出需拐个弯,称之“勒马回头”。现南门和西门还保存原样,其余东门只存一道门。城外掘有宽4米许的护城河,现南门外尚存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石板桥。 近年来,锦屏县文物部门按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要求,完成了隆里古城文物普查、古民居等级评定和第七……[详细]
陈圆圆墓
  陈圆圆墓明末清初美女陈圆圆墓,葬于思州城东北38公里,今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绣球凸上,墓座东朝西,泥土封堆,立有1984年出土的清雍正六年隐姓埋名碑,墓门碑面一方,碑盖一块,左檐柱一极。碑面高0.73米,宽0.48米。阴刻铭文是: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立。孝孙男仕龙、杰,杨氏;曾孙大经、纯;孝玄孙朝达、选、魁、政、玺、桂、相、仪。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吉日。据考,陈圆圆墓碑上没有直书真名,系对外保密而隐讳。按吴氏密传云:“吴门”二字,暗指陈圆籍贯苏州,对外界公开则释为吴家。使用“聂”字简化字,因“陈圆圆本姓邢,六岁后跟着姨父姓陈”。“邢”有右耳旁,“陈”系左耳旁,“聂”字双耳代表陈和邢两姓。一字双义,下半截“双”字,古体为“�”,上半截为双“佳”字与好同,“圆”也是好或佳的意识。如“圆满”、“团圆”、“花好月圆”等,都是美好之意,当“佳”字解。双“佳”代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