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旅游

山南市文物古迹介绍

1、桑耶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耶寺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的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兴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赞邀请印度、汉地、于阗等地僧人住寺讲经-,为寺庙做了许多工作。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为其中之一,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为僧的数年后,这七人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史称“桑耶七觉士”。赤松德赞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详细]
昌珠寺(昌珠卓玛拉康)
  昌珠寺又名为“昌珠卓玛拉康”,距泽当镇2公里,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是西-史上的第一座佛堂。相传文成公主入藏后用五行算法测出西藏地形如一仰卧的女魔,昌珠寺所处的地方则是女魔的左臂,需建寺方能镇住。(镇寺之宝——珍珠唐卡)建寺前,此处有一湖,湖中有一五头怪龙,被松赞干布化身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昌珠寺由此得名,意为“鹞龙寺”。该寺建成后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宫。导游昌珠寺为西藏著名寺院,位于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距乃东县以南2公里。寺庙建于吐蕃松赞干布时代,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帕竹政权时期,昌珠寺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昌珠寺在其晚期归属格鲁派。寺院的镇寺之宝为珍珠唐卡,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是一件世界罕见的珍宝。相传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当地恶龙后才得以建寺,在藏语中,昌的含义是鹰,珠是龙的意思,昌珠寺因此而得名。由于传说莲花生大师和米……[详细]
敏竹林寺(敏珠林寺)
  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学院,是西藏喇嘛的高等学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敏珠林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学院,位于扎囊县扎其乡塔巴林村群山环抱的一条山谷里。敏珠林敏竹林寺坐西朝东,正前方是开阔的山谷,视野开阔,山清青水秀。寺内的主要建筑为祖拉康,共分三层,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设拉康,内设有大小铜塔10座。敏珠林敏竹林寺主要以父子或翁婿为传承,不完全限定血统关系,是藏传佛教宁玛派重要的分支之一,对藏传佛教中宁玛派的兴盛、发展、衰落、及其传承教义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敏竹林寺的僧人不仅学习佛法,还学习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知识,是享誉全藏的佛学院,并负责编写修订《-年表》发往整个藏区。敏珠林敏竹林寺所产的藏香,香味持久,有安神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导游敏珠林寺是西藏宁玛派的主寺,位于扎囊县扎囊河以东的扎期区。寺院坐西朝东,建于清康熙十五年,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详细]
拉加里王宫
  导游拉加里王宫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城南侧,建于13世纪,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现存建筑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语称“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纪,现存最高为12米的宫墙残段和南、北大门;中期建筑藏语称“甘丹拉孜”,建于15世纪;为拉加里王宫遗址现存的主体建筑,由王宫、仓库、拉康(宫殿)、广场、马厩等组成,原为5层,现存3层。尚残存部分壁画;晚期建筑称“夏宫”,建于18世纪,现存部分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宫殿。拉加里王宫遗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的建筑风格,这在西藏王宫建筑中是极为珍贵的,亦是研究西藏地方历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包车前往门票20元开放时间9:00--18:00景点位置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南……[详细]
5、雍布拉康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位于距泽当12公里的扎西次仁山上,海拔3700米。整个建筑雏形似碉堡,高耸于山顶。“雍布”的藏语意为“母鹿”,“拉”意为““后腿”,“康”意为“宫殿”,雍布拉康意为母鹿后腿上的宫殿。雍布拉康是西-史上的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雅砻部落的人们为第一代赞普聂赤赞布所修建的宫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202省道,建于公元前127年,西-史上第一座王宫,门票60元/人,藏语意为“母子宫”,是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行宫。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故事。雍布拉康分为两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层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与前部相连。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详细]
建叶寺
  建叶寺建叶,系藏语右眼的意思。据传佛圣桑结曲巴的弟子桑结大洞死后,其右眼被埋于该寺内,寺院因此而得名。建叶寺建于11世纪,位于山南市琼结县境内。建叶寺面积2720平方米,由佛堂、经堂、僧舍、伙房等组成。建叶寺始奉噶举派,后改宗格鲁派。现香火旺盛,珍藏的文物有银碗、银颅碗、净-瓶等。建叶寺创建时分为三处:一处是讲经和起居的地方,为寺庙最早建筑;二处是圆寂围墙,后扩建时拆毁,改成方形围封闭墙;三处是路口走廊。讲经处与现在主厅相连,为格西扎巴创建。原高二层:上为卧室,下为佛事活动场所,后为伙房。第二层被拆除,现仅有一层:一层阔4柱,柱为方形,边长0.4柱,柱为方形,边长0.4米、高2.53米;原主供圆形塔,高约4米,系绿松石镶嵌而成,置于西南角。西壁正中有格西扎巴的讲经宝座,半圆形,高1米。还建有舍利塔,供有释迦牟尼、仁钦达哇塑像。紧连西侧有一座小型的0神殿。现在的主厅位于寺庙中央,高三层,分为……[详细]
加里王府宫殿
  加里王府宫殿位于县城南侧的高台地北缘,建筑群所在地属下江乡,海拔3880米。宫殿现存建筑遗存根据其始建年代大致可分为三期:早期建筑——旧宫“扎西群宗”中期建筑——新宫“甘丹拉孜”(亦称拉加里颇章)晚期建筑——夏官一、旧宫“扎西群宗”该建筑位于新宫甘丹拉孜西侧约180米处,位置稍低于新宫,占地范围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总面积7000平方米。宫殿由石砌围墙环绕,现仅存东、南墙体及西墙残段。西墙残长16米,残高5——8米;东墙基本完整,走向有转折,其内墙尚存一段,内、外墙分别长40、70米;南墙与南宫门相连,其西端已颓毁。宫墙所用石块较规整,石块同以黄泥浆为粘合剂,外壁修抹整齐,最高处15米。该建筑原在南、北两面辟有门道,北门已完全坍颓不存,南门尚存遗迹。南门共有两重,第一重设在宫墙外的东西向门廊,门朝西,宽6米,有石块砌出的石阶数级,由下而上通进门廊;第二重门道直接辟于南宫墙上部,门朝……[详细]
扎同寺
  扎同寺 扎同寺,在山南地区之错那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扎同乡扎同村北隅。寺庙建在洛曲岸的高阶地,海拔3700米。扎同寺,全称“扎西通麦寺”,始建于1489年,创寺人为曲吉扎瓜-,至1959年共传承九代,即:曲吉扎瓜-、衮钦·白玛嘎布-、甲瓦·巴桑旺布-、米帕旺布-、赤烈辛达-、曲杰拉瓦-、晋美明久-、米崩·曲杰拉瓦-、丹增克洛-。属主巴噶举派寺庙。历史上较为独立,与不丹朱不拉嘎寺(勒布乡西南)有一定联系,这种关系保持到1959年。原有僧侣80~120人。1951年(-铁马年)大地震使寺庙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文革”中亦被毁,仅存杜康大殿幸免.扎同寺主体建筑位于围墙内中部偏南,由庭院、殿堂等组成。庭院面积约600平方米,为寺庙举行重大宗教仪式或宗教节日跳神活动的场所。殿堂主要由门廊、杜康、佛殿、贡康、拉康等组成,高五层。底层建筑由南至北有门廊、杜康、贡康、佛殿等。门廊面积近40平方米(面阔……[详细]
日乌德钦寺
  日乌德钦寺日乌德钦寺,在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的青瓦达孜山西面半山腰,海拔3850米。日乌德钦寺,创建于14世纪第一世0时期,后经第五世、第七世、第八世0时期扩建,才形成一座既有庙堂殿宇、又有僧舍宫室的大型建筑建筑群。信奉格鲁派。1959年前有-六百多人,辖溪卡3个:耶隆哈隆康、强玛、伸刹;辖寺庙3座:若康、娘角和东根等。日乌德钦寺由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创建(亦说为多吉茨甸巴创建)。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出生在后藏“拉堆”地方,曾是第一世班禅克珠格雷贝桑(1385~1438)的弟子,因熟读二万余字的《般若经》,故称“尼赤”(二万之意)。14世纪末,他受邀于琼结县桑华·多吉才旦等人,修建了该寺。当时规模较小,仅有一座4柱的佛堂,有僧侣50人。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去世后,由其弟堪钦·温拉巴继任寺主,自引,堪钦·温拉巴便成乌日德钦寺的第一任堪布。第二世0根敦嘉措(1475~1542)曾多次前……[详细]
唐波且寺
  唐波且寺唐波且,藏文资料中常以索那唐波且相称,意为大坝头烧制木炭之地。此寺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林乡所在地,西距乡达村约一公里。座西朝东,背濒琼结季节河(亦叫香波河),前为阿布山。长期以来,由于河水的冲积,这里形成了一个较为宽阔的台地。肥沃的土地,方便的交通条件,使这里的佛教活动兴盛发展,因此,唐波且寺在很多史料中不乏记载。唐波且寺创建于西藏佛教后宏期的火蛇年,即公元1017年。创建人名主梅·楚臣炯乃。据《黄琉璃》记载,此人生于后藏,幼年出家。出家以后,拜卢梅·楚臣喜饶为师。期间,刻苦学习,在卢梅·楚臣炯乃的指导下,研读了大量的佛学经典,知识渊博,佛教建树卓著,成为卢梅门徒“四柱、八梁、三十二椽”之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西藏后宏期有名的“十人智者”之一。主梅·楚臣炯乃依照法师卢梅的意愿于公元1017年修建了唐波且寺。寺修成后,卢梅主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将寺权交给了其弟子枯敦·尊追雍仲(1011—……[详细]
11、朗真寺
朗真寺
  朗真寺 朗真寺,在山南地区曲松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的下江乡朗真村,海拔4000米。寺庙建在村内东南面的河流高台地上,其东、南皆临崖壁,南侧为江扎普久河。朗真寺,在噶举派时期是雅隆地区的一座重要寺院,始建于13世纪后半叶至14世纪初。噶玛噶举派第四世-乳必多杰(1340~1383)曾任过该寺住持。17世纪第五世0(阿旺·罗桑嘉)时期,改宗格鲁派。由吉·尊丹益西任寺院堪布,当时有僧侣60~70人,与拉萨三大寺(指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属极盛时期。吉·尊丹益西死后,该寺日渐衰落。约在19世纪后期,该寺住持由来自康·密亚地方(今昌都地区)的格桑达吉担任,其后有格桑群培、阿旺罗桑却吉坚赞-转世传承,后归拉加里法王(西-史上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其先祖为叶蕃王室后裔鄂松的嫡系)统辖,成为拉加里王所辖九座寺庙中最后一座归顺法王的寺院。朗真寺,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杜康……[详细]
12、色切寺
色切寺
  色切寺色切寺,在山南地区隆子县境仙,位于县驻地以西、新巴乡龙坪村南侧,距县城5公里。寺庙建在一高台地上,南临陡坎,每拔3850米。色切寺始建年代约当佛教“前弘期”后期(约为9世纪后半叶),是隆子地区格鲁派六大著名寺庙之一,由查乌寺统辖。现有僧侣十余人。色切寺面积为30000平方米(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原建筑多为废墟,仅存杜康大殿。色切寺历史悠久,其始建年代约当佛教“前弘期”后期(约为9世纪后半叶),到“后弘期”时由强珍·多杰坚赞-重建,信奉宁玛派;至第九世0-隆我多嘉措(1805~1815)时期,该寺改宗格鲁派。由坎·觉切仁钦-主持寺务,由此传承六辈-(即坎·觉切仁钦、崔真旺杰、珠巴旺布、强巴·赤列朗杰、亚美、珠巴旺布、强巴·赤列朗杰、亚美·赤列朗杰、罗桑坚赞·丹边旺久),直至1959年民主改革。兴盛时有僧侣160人,民主改革前仍有僧侣98人,是隆子地区格鲁派六大著名寺庙之一……[详细]
三安曲林寺
  三安曲林寺,在山南地区之隆子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三安曲林乡政府所在地。寺庙建在乡政府北侧的山脊上,海拔3250米。三安曲林寺创建于1515年,创始人名白嘎布-(贡布地区活隆地方人)。“文革”其间寺庙遭受严重破坏,1985年政府拨款进行维修,已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三安曲林寺内藏有一批雕刻精美的玛尼石刻,主要有:释迦牟尼佛、头戴高冠,着右袒式大衣,左手持钵,右手作触地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无量寿佛,头戴外着右袒式大衣,双手上下相叠放于腿部,手掌向上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台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三安曲林寺创建于1515年,创始人名白嘎布-(贡布地区活隆地方人),属藏传佛教帕竹噶举主巴支派(由林热巴和藏巴嘉热等发展传出)。在白玛嘎布-之后,该寺尚有七代-转世传承,他们是:巴桑旺布、米旁旺布、赤列辛达、贡色却朗、亚美明久、米旁却旺、丹增克饶。据史书记载,三安曲林寺在白玛嘎布时期最为兴盛,……[详细]
14、卡定寺
卡定寺
  卡定寺卡定寺,在山南地区隆子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的俗坡乡坡努村。寺庙建在泽当至错公路西侧(距公路150米),海拔4250米。卡定寺是古涅地(今隆子一带)一座历史较为久远的寺庙。在西藏佛教复兴的“后弘期”时曾是一座噶当派寺庙,至15世纪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后又改宗格鲁派,由吉绒布·多杰坚赞-主持当时的寺务。因为卡定寺曾先于其东南的促嘎尔曲地寺改宗格鲁派,所以这一地区格鲁派寺庙中便将卡定寺定为“主寺”(西寺),而仲嘎尔曲地寺则成为分寺(东寺),形成了涅地一支势力强大的格鲁派宗教力量。“文革”期间寺庙幸免于难,1983年重新开放,现有僧侣25人,辖有尼姑庙1座。卡定寺建筑以杜康大殿为中心,北侧有一座0神殿。杜康大殿是噶当派时期的建筑,后期曾对顶部横梁进行过局部构件替换修整,基本保持了原有形制。杜康大殿坐西朝东,高二层:上层设有接待室、仓库等;下层由门廓、经堂、佛殿、0神殿等组成。门廓有柱2根,面……[详细]
15、日当寺
日当寺
  日当寺日当寺,全称“甲措日当寺”。在山南地区隆子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的日当乡驻地。其北500米处即为隆子河(涅曲),海拔4000米。日当寺是隆子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吐蕃时期为苯教寺庙,11世纪后由坎哲·日吾坚赞创建为噶当派寺庙,15世纪后又改为格鲁派寺庙,先后有12代-转世传承,寺内僧侣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至1959年民主改勒前尚有七十余人。辖有香达寺、贝宁拉康、思日拉康等分寺。日当寺主体建筑由杜康大殿、德吉拉康、日吾坚赞灵塔等组成,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长120米、宽70米)。其建筑分布早、晚上两期,早期建筑包括寺墙、杜康大殿、日吾坚赞灵塔等。寺墙:平面呈椭椭圆形,南北长而东西窄,墙体用土分层夯筑而成,高5米、厚1.3米,夯土内夹有较多的沙砾。杜康大殿:由门廊有柱4根,面积约50平方米,两侧有廊房。殿堂坐西朝东,面积238平方米(长17米,宽14米),有柱8根,柱体圆形,柱径0.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