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娄底市旅游

娄底市文物古迹介绍

1、曾国藩故居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国藩故居
  东岳如立、北岳如卧、中岳如坐、西岳如黛、南岳如飞。南岳欲飞之处,便是一片碧绿的“荷叶”——双峰县荷叶镇。十九世纪中期,一颗晶莹的露珠跃上了这片荷叶,这就是清代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富厚堂始建于清咸丰7年(1857),大体照候府规制建造的,宅有中东西叁门,中门外有半月型石板大坪,坪外有一半月型水塘,有如“洋宫”。中门上有“毅勇候第”四个金字直匾。原名“八本堂”,后曾国潘之子曾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此”而改名——富厚堂。富厚堂座落在位于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的鳌鱼山下,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帜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内有八本堂皇、求阙斋、筱吟斋、勤敬斋、归朴斋、贲宏斋、艺芳馆、思云馆、八宝台、缉园(含花圃、风月亭)、凫藻轩、棋亭等,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典型的沿中轴线对称的宋明回廊式风格的古建筑群体。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详细]
2、紫鹊界梯田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鹊界梯田
  娄底市紫鹊界梯田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娄底市紫鹊界梯田景区属于雪峰山脉奉家山系的中部,海拔1236米,最高峰海拔1585.2米,以紫鹊界梯田为中心,共有梯田560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的梯田在2万亩以上,主要分布于水车镇锡溪管区,从海拔500米到1100米之间,共400余级。-紫鹊界梯田始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族、瑶族、侗族、汉族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历史沿革奉家山区紫鹊界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商周。两汉时期,统治阶级对居住在这里的苗、瑶民族规定“只服徭役、不纳田税”,唐、宋时期,朝廷鼓励开垦荒地,多次颁布有关垦辟农田的诏令,并积极鼓励种植“高田”。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新化建县以后,“给牛贷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缗钱”的……[详细]
世业堂
  世业堂,位于湖南省涟源市三甲镇铜盆村,始建于清嘉庆初年,道光28年挂匾。由举人梁治达主修,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座北朝南,石基砖木结构,由前堂、正堂、可以居、左右厢房、护卫墙、上下马石、水井、停尸堡等组成,天井院落组合型格局,世业堂绘雕工艺精美。颇为罕见的是,“世业堂”院落前的人行道上,有两块一米高成“11”形刻有图案的下马石,凡是骑马路过此地的达官贵人都要下马行走,以示对院主人的尊敬,并可进院内饮马歇息。现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世业堂“下马石”的来由,据当地老人讲述,世业堂的主人梁治达及其子梁学钊都曾是湘军幕僚或将领,在乡间颇有威望与地位。据考证,梁治达与骆秉章、曾国藩、刘岳昭等清末重臣关系相当密切,据梁家后人介绍,在梁治达的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之际,曾国藩都曾赠送其寿联,而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世业堂”如今仍保存有骆秉章赠梁的寿联真迹。建筑结……[详细]
谭家花屋
  欢迎来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谭家花屋参观指导(或游览)。游客们也许你见到这处近现代建筑物有些不以为然,心里也许在问一栋普普通通的民宅国家为何要对它进行保护呢?先听我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30年代末,日军入侵华北,一时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偌大的华北容不下一张课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几近瘫痪。中华民族面临着-灭族的危险。一位年轻有为的教授,从上海辗转千里,到古镇涟源蓝田任教。居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座地主的宅院里。就在这所看似普通的宅子里,他写出了《谈艺录》的大半部分,并构思了抗战文学的长篇小说中一颗璀璨的星星---《围城》,一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道尽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他是谁,与老屋又有着怎样的渊源?今天让我带领大家到花屋里一探究竟。没错,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钱钟书。他所居住的宅院便是谭家花屋。话说1938年底,著名教育家廖世承……[详细]
六房院
  “六房院”位于冷水江市三尖镇新屋村,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房院是我市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晚清典型的乡村庭院,其主体建筑及整体结构基本完整。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风格在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石件雕刻非常精美,檐下壁画至今鲜艳夺目,栩栩如生。这是一处很值得保护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村居院落。对研究我市晚清时期的风土人情和民间建筑特色都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六房院”距今大概已有160多年。宅子的主人姓邹,之所以叫“六房院”,是因为他们家有八兄弟,旧时,兄弟娶了媳妇后,按排行,依次叫大房、二房、三房……。这宅子的主人,排行第六,所以叫六房院。新屋村村民临江而居,交通十分便利,尤其是古时候,还是资江沿岸唯一的陆路通道,像上游宝庆、广西资源等地架毛板船的船民,货、船在下游益阳、武汉等地出手后,步行回家,新屋村沿线就是必经之路。许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一带经济十……[详细]
体仁堂
  体仁堂是红茶商人刘麟郊故居,位于双峰县域的西部,三塘铺镇枫树山村。西距三塘铺镇城区5公里,西邻架子塘村,北与山冲村相邻,东与石排上村毗邻,南与胜云村接壤,前有八湾河流过。在咸丰初年的纷飞战火中,他经商于汉口等各商埠,以外销红茶为主,短短数年便积累了巨额财富。刘氏致富后,以重金聘请名师教其二子刘校亭、刘良丞,两兄弟不负厚望,成为名重双峰的乡绅,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开始在家修建这座气派的豪宅-体仁堂。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宅院,横跨棉花、洋楼、年丰三个村民小组,前后分四次历经二十余年才建成。第一批修建了正厅和正屋,第二批修建了左右两侧厢房,第三批修建了槽门、杂屋等,第四批增建了一幢小洋楼,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整个建筑三进六出,正厅堂3个,侧厅堂6个,三厢九进,厢房厅房18个,以天井为中心营造小院,院中有院,院中套院,以亭廊相连,辅以廊房、轿厅、花厅、书楼、花园、佛堂、戏台,左有守经别墅,……[详细]
石花彭氏支祠
  彭氏支祠位于娄底经济开发区大埠桥街道办事处石花村,坐南朝北,据彭氏族谱文字记载,支祠始建于明崇祯二年,民国三十六年大修。砖木结构,两侧为马头形封火墙,进深三厅,长38.7米,面阔14.3米,祠内均为青砖柱和石柱础,结构稳固,牌头有各种彩绘图案和八仙过海等泥塑造型,保存完好,雄伟壮观,泥塑栩栩如生,上厅还刻有“大清嘉庆二十五年渡船捐碑”的字样。彭氏支祠前有涟水相依,后有狮形山为靠,可谓风水宝地。历经几年的申报,彭氏支祠经娄底市文物管理处【2012】14号文件批复同意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划定支祠本体建筑以内为保护范围,支祠本体建筑东南西北各三十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近几年,祠堂主体建筑设施不断修复和完善,保持了文物风貌,环境焕然一新。为有效保护好文物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石花村特意成立了彭氏支祠文物管理协会,据协会主席彭国军介绍,为了让祠堂更加规范和完整,文物级别不断升级,最终成为国家级重……[详细]
谢冰莹故居
  “谢冰莹故居”位于“世界锑都”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龙潭村,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进入国务院第七批“国保”单位候选名单,是娄底唯一的涉侨与涉台文化旅游资源。谢冰莹故居分为新栋“守园”和旧栋“花灼堂”两部分。“守园”是谢冰莹四次逃婚前的住所,整体基本完好,屋内精美的雕窗和彩绘的飞檐都极具湘中民俗特色。“花灼堂”是谢冰莹的出生地。谢冰莹(1906-2000年),原名谢鸣岗,字凤宝,是我国现代著名女兵作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多产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冰心、苏雪林并称为“三棵常青树”、与丁玲、白薇誉为“女性作家三杰”,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被誉为“女兵文学的祖母”,是二十世纪中国具有巨大影响的女作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女性的精神之光”与“湖南人的精神代表”的谢冰莹女士,以她的传奇人生以及她的作品在台湾、马来西亚及美国……[详细]
乐恺堂
  乐恺堂位于涟源市金石镇桃林坝村桃林湾,是清代“翰林父子”谢振定、谢兴峣的祖居地,也叫“谢家大屋”。2011年,“乐恺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桃林湾现在的三进九厅“乐恺堂”大屋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乐恺堂是清康熙17年(1678年)谢添荫、谢添弦兄弟修建的,堂名“乐恺”,取父子兄弟相聚一堂、和睦快乐之意,已有300余年,作为翰林府第,现在的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乐恺堂前后四排平房,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正院中有两道门,两座天井,后厅厅中木格上的金黄色油漆还十分鲜明,厅内木柱横梁上面还有很多雕刻图案。这里发现了清代皇帝书写的一块“太学”匾额。“太学”匾额悬挂在乐恺堂的中厅,宽约2米,高1米,为几块木板镶嵌而成,楷书的“太学”二字仍然清晰。匾上尘土点点,褪尽光泽,表明它已有数百年不同寻常的历史。在清朝,谢氏祖先中过举人、进士,其中一对“父子翰林”,名噪京师。父亲谢……[详细]
10、万宜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宜堂
  万宜堂,位于双峰县荷叶镇峡石村,建造于曾国藩去世后的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由曾国潢主持建造的一座颇具明代风格、规模较为宏大的住宅,名字寓意“万代千秋”和“宜室宜家”。万宜堂建筑占地面积达30亩,东西两侧各三块高大的山字墙显得格外雄伟壮丽。万宜堂的西面有一口泉井,泉水冬热夏凉,甘甜可口。万宜堂的山字墙都是由青一色的子母砖砌成,内墙则是由土砖砌成,至今毫发无损。据说在制作土砖时,加了不少食盐进去,加之泥巴又和得很熟,所以干后日晒雨淋而不烂。万宜堂建成后,曾国潢就移居于此。曾国潢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梁和曾纪湘分家,各占一头。曾纪梁之孙曾昭伦后来担任过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在娄底市博物馆二楼的展室里就有他的大幅照片和生平事迹简介;曾纪鸿的孙女曾昭燏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担任过南京博物院院长,万宜堂可谓代代有名人。现在,万宜堂除了围墙、槽门和东西亭子拆毁以外,主体建筑完……[详细]
罗盛教故居
  罗盛教故居松山乡桐梓村。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座东朝西,木桔构楼房,重檐,民国20年(1931)建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0平方米,1971年竖石碑两块,一块正面镌刻“罗盛教烈士故居”,背面刻烈士生平简介;另一块镌刻朝鲜首相金日成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1978年加修围墙,保存完好。罗盛教纪念馆县城资江大桥西端。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985年4月22日烈士诞辰54周年开馆。有塑像4座、模型1座,照片78幅、图片51幅,实物114件。共展室3间,面积370平方米。自开馆以来,至1989年底,已接待来自北京、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及本省各县市参观团体及个人13.25万人次,并先后接待朝鲜驻华大使申仁夏,公使衔参赞金昌奎,朝鲜《劳动报》记者金珍善等朝鲜贵宾。1988年被评为娄底地区文明建设先进……[详细]
新化北塔
  北塔位于县境北2公里资水之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为旧时县城外八景之一,高大挺拨,雄据一方,旧称“北门锁钥”。清同治《新化县志》载,县治西南高而东北陷,需建阁以镇之,乃创木阁,久之倾圯。议建石塔,因其地低陷,多浮沙,屡议不果,嘉庆十一年(1806),始掘地3.6丈,因资金缺乏,两次停工。道光十四年秋落成,前后修了20年。塔身为青砖料石结构。据碑文记载:“塔基压浆灌缝二十四层,中镇金色,四周嵌珠玉。”塔高42米,八角形,角上嵌石舫,状如翘角,覆铁瓦,铸铜顶,塔正门书“北门锁钥”四字,两边对联曰:“正欲凭窗栏舒远目,直顺循级上高楼。”塔中有相对螺旋砖阶直升塔顶,共492级,塔内七层,层层壁画,书法及捐款人姓氏石刻。登塔凭窗,远处群山叠翠,脚下资水流碧,梅城古貌尽收眼底,历来名人登临,赋诗甚多。明参政胡有恒有登北塔绝顶诗:“江流去处空,一塔锁奔欲。势镇县之北,气雄资以东。举头疑日尽……[详细]
世界锑都一锡矿山矿冶遗址
  “世界锑都一锡矿山矿冶遗址”又名“忆苦窿”,位于锡矿山街道办事处联盟居委会的飞水岩下,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锡矿山锑矿蕴藏丰富,年产量长期雄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锑都”。2001年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忆苦窿”洞口和表演区进行了装修,并培养一批“忆苦窿”的表演人员,设置了参观座椅等供人们观看最原始的采矿表演。世界锑都锡矿山位于湘中腹地冷水江市,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锑都”,享誉全球。由于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极俱品味的人文历史景观。现有《古碉堡》、《忆苦窿》、《烈士塔》、《千米垂直层次直井》、《锑都文化博物馆》、《现代新工艺流程》等多处人文景观。六十、七十年代作为教育基地曾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来此参观。每天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锡矿山的锑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内容丰富,是湘中品味很高的旅游胜地。……[详细]
14、柏荫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荫堂
  柏荫堂是中国茶业一代名商戴海鲲(1890—1965,班名丹楹、字鹏翔)于1934年所建。清光绪十六年(1890),戴海鲲出生于习文讲武世家。曾祖父为太学生,诰封建威将军;祖父亦为太学生;父亲24岁英年早逝,未及3岁的戴海鲲,只好依靠母亲刘氏佣工及二伯父的资助长大。戴海鲲8岁入私塾,18岁入湘乡简易师范。学成回乡,设馆授徒度日。由于谋生艰难,奉母命弃教经商。民国4年(1915)春,经二伯介绍赴汉口,入郎怡泰茶叶店当职员,开始从事茶叶商务。戴海鲲处事周详,待人谦和,对茶叶收购、加工、鉴别及装箱、运输等工作,都用心操练。久而久之,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业内有了较高声誉。民国16年(1927),时局动荡,茶市疲软。来汉口经营的湖南茶商,或将茶叶寄存到他那里代销,或-转让给他。数月后,市场复苏,茶叶价格飙升。他将茶叶全部售出,获利甚丰,成为他经商起点的“第一桶金”。从那年年底开始,他在汉口开设“戴海记茶……[详细]
新化杨氏宗祠
  杨氏宗祠位于新化县水车镇上溪村,始建于清道光丁亥年(1828年),因故地卑湿,梁柱腐朽,于民国12年(1923年)异地重修于此。宗祠正门牌楼为八柱三门斗拱重檐歇山顶。牌楼正中为清代直隶制台杨世福手书的“杨氏宗祠”横匾,两侧有抱鼓石座和杨世福书写“环青堂甘泉记”石碑等,祠内珍藏有匾额、柱联、花轿和精美的镂空“双龙戏珠云龙图”工艺木雕。杨氏宗祠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为“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依次为戏楼、正殿、两侧厢房,中间为长方形天井。宗祠梁、枋、门窗及墙壁上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雕塑和壁画图案十分丰富,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准,整个宗祠为我县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筑,2004年公布为娄底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