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郑市旅游

新郑市文物古迹介绍

61、考院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院
  考院位于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办事处南大街考院街,原新郑县第二印刷厂院内。原为黉学,后改为师范,文革后改为印刷厂。始建于清代,现存考院为殿堂硬山建筑,灰筒瓦顶,前有廊柱,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室内四根明柱,石雕柱础较好。考院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形制和明清时期科举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拱故里碑刻
  高拱故里碑刻原位于高氏祖茔内,多为墓碑,20世纪70年代 ,为了修建莲河桥,将约50通碑刻作为桥基使用。碑刻年代能辨认的由明崇祯至民国时期。碑刻损毁比较严重,这些碑刻均被压在两桥墩下,现桥已废弃。高拱墓俗称“阁老坟”,位于新郑市城区北阁老坟村西北约300处。墓坐北向南,北依郑韩故城,南临梳妆台。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朱庄遗址
  大朱庄遗址位于观音寺镇大朱庄村西,遗址东300米为郑平公路,南临石洞寺河,为河边台地,北部为耕地,东与大朱庄西仰韶遗址相距200米,西北有沟冯村,西南为小赵村,南5公路有陉山,西南有老山坪。遗址南北长约160米,东西长约33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2米。遗址保存较好,地表为耕地。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王墓葬群
  龙王墓葬群分布在龙王乡范围,通过1984年文物普查及2006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确定龙王墓葬群均为汉代墓葬,共发现汉代墓葬7处10座墓冢。分别是龙王乡龙王村西墓冢1座、岗王村南墓冢2座、庙后唐村西墓冢1座、坡赵村南墓冢2座、苏村郑村东北墓冢1座、前铁李村西墓冢1座、小韩庄村西北墓冢2座。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陵上遗址
  陵上遗址位于郭店北街村北陵上村东地。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长约420米,面积约42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部有一条干沟,东西串过遗址,在干沟断崖上发现大量的灰坑,陶片、夯土、红烧土,地表上发现大量的陶片,根据拣选出的陶片判断,该遗址北部为汉代,南部为唐宋时期,遗址内文化层厚1-4米。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王陵博物馆
  郑王陵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270亩,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这片地一旦开挖,地下的墓地之间密集度连将一头牛的地方都没有。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占地面积为54亩,主要内容为“已发掘的一号车马坑展示厅、三号坑车马坑展示厅、郑公中字型大墓、郑国大夫墓部分大中型墓葬马坑地上展示区、眺望台、休闲广场、廊架及反映东周时期文化特色的景墙。其中,1号车马坑于2001年4月发掘,内葬多种豪华实用车辆20辆和许多马骨;郑公墓和郑大夫墓仍在发掘之中。郑王陵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这片地一旦开挖,地下的墓地之间密集度连将一头牛的地方都没有。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占地面积为54亩,主要内容为“已发掘的一号……[详细]
司家遗址
  该遗址位于新郑市郭店镇司家村西北,遗址基本呈不规则正方形,东西宽144米,南北长156米,面积约22460平方米。遗址断崖处可见文化层和灰坑,文化层厚0.5-0.8米,灰坑深0.8-1米。现场采集标本可辨器型的主要有鬲、盆、罐等,纹饰以绳纹为主。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司遗址
  大司遗址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大司村北,面积达12万平方米。该遗址主要包括有龙山文化到新砦二期文化遗存。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凿、石刀以及鼎、盆、罐等陶器。在遗址的中部还发现有窑址,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寨汉墓
  小寨汉墓位于城关乡小寨村西,南距新密路北700米,西距胡庄韩王陵500米,北距徐庄村500米,墓冢东、南均临耕地,西临断崖,北距废窑37米,地势西高东低。此处原有墓冢3座,文革时期挖掉两座,曾出土有石门、陶器、铜器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枣岗汉墓
  南枣岗汉墓位于新郑市薛店镇南枣岗村南100米。现存墓冢高6米,周长约120米。墓冢东距苑陵故城2.5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该墓为一处汉代封土墓葬,对于研究汉代埋葬制度和丧葬习俗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居易故里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河南新郑县东郭宅人,他少时聪明好学,16岁时就吟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岁时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苏杭二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职。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他写的《秦中吟》和《新乐府》中的许多篇章,为人们喜闻乐见,妇孺皆知。……[详细]
人和寨遗址
  人和寨遗址位于新郑市区西部约7.5公里的辛店镇人和寨村西。该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龙山文化、新砦期文化、夏、商文化以及夏商城址在内的多时代遗址,其历史至今已长达4千多年之久,这在中原地区的古聚落和古城址中都具有其独特性。郑州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并不少,但龙山中期文化遗存却并不很多,这里的龙山中期文化可称是较为丰富的一处。郑州地区的古城址也已发现多处。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以及商文化共存的城址仅有新砦城址,该城址的发现为第二处,它为解决龙山文化与新砦期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的承袭关系,特别是新砦期文化的分布状况,及其不同地域特征,与文化性质等诸多学术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意义。在晚清至民国时期,人和寨村民因取土修筑寨墙对遗址中部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今遗址东部被人和寨村庄所压,其余大部为农田和荒沟(即自然沟)。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详细]
望京楼遗址
  望京楼遗址位于新郑市区北6公里的新村镇望京楼水库附近。该遗址属夏、商时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含有偃师二里头、郑州二里岗文化内涵,遗物十分丰富而具有代表性,这对研究夏、商文化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从这里征集、采集的青铜器造型精美,铸造精良;玉器选料讲究,雕琢精细,具有代表性,不仅为夏商时期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还反映了这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望京楼遗址地理位置特殊,距商代的都城郑州不足40公里,应为商王朝的畿内之地,因而对郑州商城具有重要的研究学术价值。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后周皇陵
  后周皇陵在河南省新郑市区北18公里的郭店村附近,现存陵墓4座:即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嵩陵(太祖郭威墓),位于郭店村西南约l公里的周庄村。据县志载墓前有墓碑,现今已佚。现存冢高约12米,周长110米。庆陵(世宗柴荣墓)位于郭店村西北500米处陵上村。现存冢高10米,周长105米。明初建有正方形陵园,四周建砖墙,边长200米。大门朝南,院内有甬道,宽3米,长80米,直达墓前。陵墓四周植柏树,墓前置有方形祭坛,祭坛附近碑石林立。民国年间,军阀混战,陵园被毁,今仅存御制祭文碑28通。顺陵(恭帝柴宗训墓),位于庆陵东北500米处。现存冢高4米,周长40米。过去该墓曾被盗掘,墓室和墓道还保存有壁画。懿陵(世宗皇后符氏墓),位于庆陵东侧100米处陵上村内,冢高3米,周长30米。五代十国为中国历史……[详细]
75、李诫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诫墓
  李诫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梅山脚下的于寨村西。据《郑县志》记载,李诫郑州管城人,北宋大观四年二月(公元1110年)卒,葬于新郑梅山。宋代时李诫墓地上土冢高大,其后李诫家族分别葬入墓区形成了李诫墓群。后代逐渐荒废,土冢不断遭到人们和自然损坏,1961年进行文物调查时,李诫墓冢仅存3米高,其它已夷为平地,周围是农田。李诫,字明仲,北宋时出身于官吏家庭,曾任曹州县尉,虢州、知州元祐七年在将作监供职达13年之久,历任将作监主薄,监丞,少监和将作监,亲自主持营建了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工程,如宫殿、王邸、太庙,辟雍,尚书省、城门、寺庙以及皇帝举行大典的明堂等,在工程的规划、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是北宋官修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专用书,而且也对后世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不隗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古代建筑最详尽最全面的一部建筑宏典。李诫博学多才,工大篆,善绘画。著有《续山海经》十三……[详细]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