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博尔塔拉 > 温泉县旅游

温泉县文物古迹介绍

积福寺
  位于温泉县查屯乡东西1.5公里处的博尔塔拉河北岸,有乡间小路可以到达,交通较为便利。 积福寺是北疆地区蒙古族最大的庙宇,察哈尔旧部八旗的总庙,蒙古语称为“查干苏木”民间称之为“白庙”。1770年察哈尔蒙古迁来屯垦成边后,伊犁将军奏请乾隆皇帝核准,在察哈尔旧部柯畏夏尔夏牧场穆鲁、胡斯塔、查干赛三沟的江合地建庙,庙内供奉释牟迦尼布、德萨巴、宗喀巴、麦德尔等佛的金铜像和挂轴画像。有-二三百人,香火极为盛,后受沙俄的侵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衰败。1882年复建于霍城尔哈。1909年,在现寺庙所在地建成规模宏大的积福寺,占地20余亩,庙前有一座高大壮观的白塔,后几经波折,至文革后期,-还俗,庙体消毁。 1988年,通过当地政府出资与群众集资等方式,在原址重建积福寺。寺庙占地面积4875平方米,南北长75平方米,东西长65平方米。在院落的正中后部,有一座庙宇建筑物,建筑面积131·8……[详细]
阿日夏特石人墓
  阿日夏特石人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境内,为隋唐时期突厥墓。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00米,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有墓葬100余座,形制不一,有圆阵、方阵。有的圆阵为双层的大圆阵或小圆阵,在大、小圆阵之间有用卵石摆成放射状的卵石甬道。有的圆阵的外围由双层卵石排列而成,有的内围和外围均由双层卵石排列而成。双层卵石之间及“放射状”卵石围成的甬道之间的距离均为1米。在该处古墓中,有一座1995年夏发现的巨大的石围石堆墓,由内围和外围两部分组成,内围是古墓的主体。墓基是由大小不等的单层卵石均匀排列围成的圆阵,墓基至顶部斜高16.5米,分布着十七个由双排卵石砌成的甬道,内、外围均由宽1米的双排卵石砌成的双层圆阵。外围的甬道长12.1米。从整体看,整个石堆墓呈放射形状,直径70米,周长219.8米。石堆墓位于圆阵中央,高7米。阿日夏特石人墓从其造型及石块的排列看,似……[详细]
阿日夏特科克石围及石堆墓群
  阿日夏特科克石围及石堆墓群阿日夏特科克石围及石堆墓群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哈日布呼镇西北部约25公里处,阿日夏特牧业队夏草场的阿德尔根山梁上。从墓葬的地表形制看,可能为突厥族以前、或突厥族早期的文化遗存,也有人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塞人的文化遗存,因无出土文物亦未经过考古挖掘,难以定论。该处墓葬比较集中且完整,共分布有墓葬57座,墓葬地表形制有石堆墓、石围石堆墓。有的墓葬前立一石柱,似石人的初制模型。……[详细]
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
  阿敦乔鲁石栅古墓群及岩画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城西约37公里处的阿拉套山南麓浅山地带,遗址居北,墓葬偏南,两者相距约1.8公里。阿敦乔鲁是蒙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以阿敦乔鲁为代表的博尔塔拉和上中游青铜时代的聚落和墓葬,是新疆最早的青铜时代的古代文化,遗址分布的与博尔塔拉河、鄂托克赛河沿岸,逶迤延续达百余公里,已发现多个较大的古代人“聚族而居”的遗址群。这种分布的密度和发达程度,在新疆是为数不多的区域之一。以阿敦乔鲁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反映了距今4000年左右,博尔塔拉河流域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详细]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