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武夷山市旅游

武夷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御茶园遗址
  御茶园遗址位于四曲溪南,与五曲接壤,依山傍水,绿畦平展,现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的名丛、单丛标本园,立有石碑为记。此处古时为元代皇家御茶园。园外有两棵枫树耸立,秋冬两季满树红叶,山人称之为“照天烛”。御茶园建于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布局恢宏,前有仁风门,后有拜发殿(又名第一春殿)、清神堂、思敬亭、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所有门、殿、堂、亭均取名于茶艺或誉茶之语。园左、右各建一个茶场,制茗之水则取自山泉,引泉入井,覆以龙亭。每年惊蛰之日,县官主持祭神之礼,然后开采茶叶。传说祭神后,隶卒鸣金击鼓,同声喊号“茶发芽!”井水遂满溢而上,故山泉称为“喊泉”,井泉称为“呼来泉”,井名通仙井。井畔筑一高台,称为喊山台。茶园建筑物从明朝中期后即已圮废,但井、泉犹在,井仍涌泉,泉水仍清洌可口。遗址上现建有御茶园茶楼。据《崇安县志》记载: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武夷山一带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详细]
城村汉城遗址
  城村汉城遗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汉城遗址坐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城的东、西、北三面,崇溪环绕,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城墙沿山势夯土建筑,残高4至8米,东西城垣共保留3豁口通道,为当年的城门。城外有护城壕。经发掘,城内分布着殿宇、楼阙、营房住宅、冶铁、制陶和墓葬等遗址多处。中央高台上的宫殿遗址一组包括大门、庭院、主殿、侧殿、厢房、回廊、天井、水井和排水管道等。建筑物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布局严谨,与当时平原地区的城市布局截然不同,是江南独树一帜的干栏式建筑。古城排水系统,利用自然山坡、沟谷建成,实行雨水、污水分流,规划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称奇。从出土的4万余件具有强烈汉代风格的文物来看,说明两千多年前福建就已具有较高的冶炼铸造和制陶等工艺水平。有的学者认为,城村汉城是当年闽越王余善的行宫……[详细]
武夷山崖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位于福建省在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两岸山峰和山北景区内。现存的地点近20处,棺木数量约20具。武夷山崖墓是形似江南乌蓬船的木棺,也称架壑船、仙橹、仙舟、敞艇、仙人屋、金棺材、仙船、沉香船、船棺等,是武夷山古闽族先民的一种葬具。船棺的形状与独木舟相似,分底、盖两部分,全长3—5米,整木刳成,上下套合,前高而宽,后低而窄,两头起翘如船形。武夷山崖墓的埋藏方法,置于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之上,一是利用自然洞穴数量放置;二是利用岩石的自然裂隙或互相邻近的两个断崖之间架设板块,置棺其上,远望或隐或现,疑是“仙人葬处”,故一般称为崖墓。又因可望不可及,突出悬置半空的特点,也称为悬棺葬。根据古代志书记载与现代科学考察资料,崖墓棺木的形制以舟船形的居多,长方形或圆形的较少。但无论形制如何,均采用质地坚硬的优良木材楠木等制作。随葬品有竹木、陶瓷以及青铜器等,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或历史上遭受人为破坏……[详细]
武夷山闽赣古驿道
  武夷山闽赣古驿道与关隘位于武夷山市岚谷乡岭阳村、洋庄乡大安村、坑口村,年代为五代至南宋。简介:由岭阳关、分水关和温林关古驿道与关隘组成。岭阳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南宋,地处武夷山市岚谷乡岭阳村地处闽赣交界处,接江西广丰。分水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五代闽国,地处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地处闽赣交界处,接江西铅山。温林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南宋,地处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闽赣交界,接江西铅山。闽赣古驿道关隘遗址是研究万里茶道线性文化遗产和武夷山古代交通、运输、商业、关防、兵制、铺驿制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范围:岭阳关古驿道关隘:古驿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岭阳关隘口:关墙两侧至山脊,南北各20米。温林关古驿道:古驿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温林关隘口:关墙两侧至山脊,南北各20米。分水关隘口:关墙两侧至山脊外各延伸20米。大安岭段古驿道:古驿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黄莲坑段古驿道:古驿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孤……[详细]
白云禅寺
  白云禅寺位于白云岩的峰腰。九曲筏游时骋目北望,可以看到构筑在溪北白云岩的这座同名古寺庙。寺庙傍崖临溪而建,形态犹如一座悬空庙。如要涉足庙中,则需通过星村大桥,顺山路往东北而行五里后抵白云岩之麓,再拾级而登即可到达。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宋代学者吕祖谦曾在此结庐以学,后为道姑所据。明末清初,慈觉和尚游至此,将白云庵改建为寺庙。该寺巧借山岩筑寺,与山川大地为一体,远望像灵峰峰腰间的一团白云。寺内有弥勒殿、三宝殿、观音殿、祖师坛。各殿的后一半藏于岩洞中,前一半则利用山势用杉木支架,宛如空中楼阁。在寺内南望九曲溪上游,道院洲盘亘中游。对面火焰峰秀拔挺立。俯视星村镇屋宇楼台,栉比鳞次,风景独好。自建庙祖师僧慈觉数传到乾隆年间由僧捧日主持寺庙的近百年间,香火鼎盛,信善不绝。建寺至今的数百年间,历经兴毁。寺内观音殿中的岩壁上有乾隆年间留下的摩崖石刻大观。寺的尽头,通过一段奇险小道,可通往一个岩洞,洞中有康……[详细]
张山头红军墓群
  张山头红军墓群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小浆村张山头自然村,年代为1930年代。简介:主要包括东坑头片、瓦窑片、墓坪片三大片区。墓葬表面观察均为土堆墓,平面呈长条状,墓顶封土呈弧形,墓前干砌少量青薄砖(当地称合子砖)或石块作为封门,实为墓冢标志。遗址内存红军墓碑一方,风化岩石质,立于东坑头山上。碑额正中阴刻五角星,五角星内有圆形文饰。碑体铭文共计7字,正中阴刻“红军墓”三字。右下角阴刻“三一年立”四字。墓群所葬的主要为闽浙赣苏区红军官兵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初步清理墓葬1343座,占地面积为约1000余亩,其中东坑头山一号墓系红军医院院长王日华同志墓。遗址内尚存闽北红军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看守所、炮台、战壕等遗迹。保护范围:东坑头片:东至东坑头田塝,南至古道,西至山头排山脊,北至上丘盘山脊。墓坪片:东至老虎嘴缺下横路,南至黄坭潭子山脊,西至老虎嘴路边,北至古道。瓦窑片:东至茶山,南至瓦窑山脊,西……[详细]
五夫朱子故里
  五夫朱子帮里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的五夫镇,距市区51公里距离度假区51公里处五夫镇。五夫镇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盛产白莲、板栗、杨梅、香菇、田螺等。五夫镇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历代名人辈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时期,名人学者云集,工商仕农极为繁荣,抗金名将刘子羽、吴介、吴遴在五夫降生;词圣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五夫孕育;胡安国家族的胡氏五贤出自五夫;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可谓“群英荟萃”。是重要历史文化名镇,境内遗址遗迹丰富,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景观有二处:一是朱子故居--紫阳楼,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二是兴贤古街。古街由6个街坊组成,全长1000余米。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镌刻着多位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街中的著名建筑有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朱子……[详细]
城村古汉城遗址
  介 绍: 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被列为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1996年12月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省已发现的古城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汉代古城址,也是我国江南地区比较完整的一座; 城村汉城由三组东西走向的山岗和高胡坪组成。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地面保存着较好的夯土城墙,实测周长2896米,墙外除天然深谷和洼地外,一般都有墙壕遗迹。城门两座,位于城址南部,东西遥望,直道相通。城内探明大型建筑群基4处、冶铁作坊遗址5处、居住区15处,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统、古道路等多处;侧厢、庭院、天井、排水沟等,保存相当完整,出土大量的陶器、铁器、铜器等。其器形有罐、盆、钵、瓿、壶、盅、铁矛、铁剑、铜镞、弩机等。据考古队论断,城村汉城的始建年代,可能是早到西汉前期,即闽越国统治……[详细]
天心永乐禅寺
  天心永乐禅寺,深藏于武夷山中的一座佛教名刹。初建时称为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其地理位置而言,因名刹坐落于武夷山方圆120里的景区范围中心,故名。名刹的建筑在明清之际就曾辉煌一时,当时寺庙的中轴线上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堂、禅堂、客堂、香客楼等,两侧建有三层重楼的钟楼,鼓楼和偏殿。大构体则飞檐曲栏,壮丽雄伟;小雕件则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仰之弥增佛界庄严之感。这座规模宏大、清净庄严的名刹,文革中几经尘劫。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得以重修。地址: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景区内的天心峰上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电话: 0599-5131890官方网站:http://www.txylcs.com/开放时间:7:30-17:3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武夷山风景区门票内……[详细]
遇林亭窑址
  遇林亭窑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位于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北约5公里的遇林亭,紧邻风景秀丽的莲花峰,分布面积近6万平方米。这里有一条小溪自南往北流过,沿溪有6座小山岗,堆积着数以万计的匣钵和碗垫,有的深达3-5米。四周层峦叠嶂,中有小溪注入崇阳溪,有古道通往武夷山市区。废窑堆积自南而北分布于8座山丘上,范围约6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至5米。该窑发现于1959年,以后多次复查。局部受破坏,大部分保存良好。1958年全国文物普查被发现后,于1961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发掘地段内,发掘清理了宋代两座半地穴平焰斜面龙窑,其中一座长73.2米,另一座长达113.1米。两座窑基宽均为2米.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经发掘出土大量宋代黑釉、青釉瓷器及窑具标本。发掘资料表明,遇林亭窑址的瓷器产品以“茶盏”类茶具为大宗,并普遍……[详细]
武夷悬棺、虹桥板
  所谓“架壑船棺”,就是古时候聚居在武夷山一带古越族人葬俗的遗物——一种形制奇特的棺柩。沿着九曲漂流而下,抬头仰望,一处处悬崖上的道道洞穴之谜被船夫说得玄之又玄,古老的闽越族殡葬风俗等待你来一探究竟。悬棺是古代的一种丧葬风俗,悬棺一般安放在临江面水的高崖峭壁上,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的亘古之谜,武夷悬棺穿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对历史学和考古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九曲溪坐竹筏顺流而下,在四曲、五曲的地方,仰望右面的山崖,能看见数百丈高的悬崖峭壁上的几处洞穴和洞穴里的朽木船棺。用时参考0.5小时门票无需门票景点位置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第四曲……[详细]
赤石暴动烈士陵园
  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位于武夷山市区崇阳溪畔。1942年6月7日,被国民党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第6支队80多名官兵,在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武夷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为纪念在赤石暴-动中牺牲的73名烈士,陵园于1950年始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建有纪念馆、纪念长廊、悼念广场、烈士合葬墓、烈士英名墙、牌坊、纪念亭、古渡码头等。陵园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理位置:武夷山市赤石村渡口交通方式:的士……[详细]
架壑船棺
  在武夷山的大藏峰、白云岩、大王峰等处,迄今尚遗存有架壑船棺与虹桥板等古物。经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谓“架壑船棺”是古时候聚居在武夷山一带古越族人葬俗的遗物——一种形制奇特的棺柩。船棺外形分两类:一类为两头翘起如船形;一类方形其状如盒,俗称“函”。所谓“虹桥板”,也就是用来支架船棺或架设栈道的木板;在三千多年前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武夷山的先民们又是怎样把一具具船棺吊上悬崖绝壁间的洞穴里进行安葬,至今仍是个谜;地址: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第四曲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0-15小时电话:0599-5131890官方网站:http://www.whwy.org/开放时间:7:30-17:3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武夷山门票内……[详细]
永丰禅寺
  永丰禅寺始建于后唐公元868年,由本邑辟之古佛,法号澡光和尚与陈有佑公施主捐资筹建,取名永丰仁寿寺,后又名桃枝寺(因仙桃为仙界清净之果,桃枝上挑花盛开则见佛,故名桃枝寺)。到了宋朝即公元1013年,又再度扩建。武夷山名僧扣冰和尚(辟之古佛化身)曾在此寺担任住持,被尊称为扣冰古佛,当时还封为闽国国师。在名师主持下,香火极盛,在国内外小有名气,但由于历代战乱,又-革-破四旧所损,造成寺庙满目苍夷。今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永丰禅寺不但恢复原貌,还扩建了天王殿、大悲殿、山门、放生池、行善积德亭、山间小道等。……[详细]
朱熹故里
  朱熹故里在五夫镇府前村,始建于南宋十四年,历代曾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后期,现尚存紫阳楼原为朱熹旧居,内有朱熹幼时读书处——半亩方塘、灵泉古井、朱子樟等。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后人称为“沈郎樟”,12人才能抱得住。半亩方塘典故来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紫阳楼附近还有朱子巷、兴贤书院、兴贤古街、朱子社仓等古迹。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此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朱熹曾在兴贤书院讲学授徒。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现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与儒林坊的交界线,巷子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