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 > 内乡县旅游

内乡县文物古迹介绍

1、内乡县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内乡县衙,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沿内乡县城东街,坐北面南,建筑群(7张)沪陕高速、312国道和宁西铁路穿县境而过,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1984年被批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山西霍州署联姻推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2002年5月被《中国文物报》评为世界……[详细]
内乡文庙
  内乡文庙又名孔庙,位于县城东南部大同路北侧,座北面南,南北长10米,东西宽45米,总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790平方米,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自南向北如下:棂星门,是现存建筑最南端的一座主体建筑,也是文庙的第一进大门。棂星门为四柱三门庑殿式重檐木牌楼建筑,三间通面阔12.4米,进深3.15米,高6.5米。明间通天柱及两侧边柱各有一根斜柱支撑,顶面饰灰色板瓦,檐下施网格状形的如意斗拱,上部包框匾书“棂星门”三个草书大字。据传,天上有个天镇星,即棂星,古代人认为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因此文庙的第一座门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棂星门前两侧列“神狮”一对,怒目扭颈,形象怪异,线条流畅,壮伟之至。在棂星门的北侧,有一“泮池”,俗称“月牙池”,其上为一南北的小桥,人称“状元桥”。“泮池”来源于《周礼》中“辟雍”,原意是指周天子设……[详细]
内乡邓窑遗址
  邓窑遗址位于内乡县乍曲乡西南约8千米处的白杨村,整个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5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遗址西靠石堂山,东部与南北走向的丘陵相连,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窑又名大窑店,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邓窑未经发掘,地表散存有大量的窑具和瓷片,在部分沟岸断崖上,还发现有烧土块和残窑壁等遗址。从遗址上采集的瓷片和在当地征集的瓷器中看,可分粗细两大类,粗瓷以大件瓷器为主,如缸、罐、水瓶等。细瓷有碗、盘、壶、台灯、枕等,其中以碗为大宗。色主要有青白两种,青为最多,个别器物上也有黑、褐,器表装饰有模印、刻画、绘画三种,大部分是凸起的阳纹。纹饰题材主要有花卉、鱼藻两种,花卉中以缠枝花卉为多。此外还有折枝花卉、交枝花卉、团菊纹等。图案有菊花、荷花、草叶、牡丹等组成;鱼藻主要以水波纹、鱼纹为主,水波纹中有海螺、游鱼、荷叶等,装饰在器物的内底……[详细]
内乡朱岗遗址
  朱岗遗址为新石器仰韶文化,位于内乡县马山口镇东南3千米处的朱岗村。北距默河300米,东为默河冲积平原,南为农田,西部紧靠公路。整个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宽170米,南北长3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2米~7米,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未经发掘,从遗址四周的断面上看,发现有许多房基、红烧土、灰坑、墓葬、石器、陶器和大量动物骨骼等。在遗址南部西侧断面烧土层下发现一完整的夹砂灰陶罐,罐内残存有河蚌骨片和螃蟹夹,周围还发现有大量的海螺蛳壳和一瓮棺。地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器、陶器,自然遗物有猪、鹿、渔、蚌、螺狮壳等骨骼。石器主要以磨制为主,有石斧、网坠、石镞、石铲、石锛等。陶器主要有鼎、罐、壶、盆、器座。器形有平底器、三足器、圈足器等,质地有夹砂、泥质等,陶色以灰陶为主,红陶占较大比例。纹饰有蓝纹、附加堆纹、划纹等。红陶多饰红底,彩陶为红……[详细]
茶庵遗址
  茶庵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位于内乡县城北湍东镇茶庵村。东距湍河400米,西依螺狮河。整个遗址呈长方形,呈东南、西北走向,长500米,宽300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米~10米,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未经发掘,但在遗址四周的断面上发现有大量的房址、灰坑、石器、陶器片及动物骨骼等。在西侧的断面上曾发现有瓮棺葬。从地表采集的标本有石器、陶片,自然遗物有鹿角等。石器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有石铲、石斧、石凿、石网坠等。陶器主要有鼎、罐、铲、盆、纺轮、尖底瓶等。质地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灰陶。器形有三足器、平底器等。纹饰有划纹、蝇纹、附加堆纹、彩绘等。1992年312国道拓宽时捡到一件屈家岭时期的夹砂灰陶齿轮,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罕见。根据茶庵遗址的遗迹、遗物分析研究,该遗址内涵主要是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包涵有庙底沟三期文化因素和屈家岭及殷……[详细]
小河遗址
  小河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屈家岭文化,位于内乡县城北赤眉镇东南3千米的张堂村。整个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340米,南北18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东部与南北走向的丘陵相连,西部距湍河500米,文化层堆积厚度2米~7米,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遗址未经发掘,仅从遗址四周的断面上看,暴露出的灰坑较多,并多处有房基、红烧土、石器、陶片和动物骨骼等。在遗址地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器、陶片,自然遗物有螺狮壳、兽骨、鹿角等。石器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有石铲、石斧、石网坠、石凿、圆状石器等。陶器主要有鼎、罐、盆、尖底瓶等。质地多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占有一定比例,彩陶为红底黑彩。器形有平底器、尖足器等。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蝇纹、蓝纹等。彩陶纹饰有网格纹、几何纹等。遗址上出土的典型器物有几何纹彩陶器座,两端呈喇叭状,中间束腰。它的发现,对于……[详细]
湍河老桥
  湍河老桥,俗称“洋桥”,位于内乡县城东菊潭公园的高台之下东南侧约20米处。该桥由民国时期宛西民团司令别廷芳筹资,河南省建设厅资助,天津大幸公司承包修筑,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1月25日动工,1937年7月建成通车。东西全长308.60米,宽4.10米,高5米,28孔,系钢筋混凝土式桥梁,特别是下部结构采用排桩式中墩,美观大方,雄壮有力,可载重汽车13吨,为当时河南省3座永久式大桥之一。内乡湍河老桥是近代建筑史迹,它不但是我省当时罕见的公路大桥,也是我省引进西方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先例。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内乡法云寺塔
  “法云寺塔”又名圣垛寺塔,位于马山口镇正西偏北的圣垛山南麓。该塔重修于明,为七层八角棱锥状,全部是青砖砌筑而成,周基长18.4米,高23米,底直径5.8米,塔身内收,层次分明,造型简洁,雄伟壮观,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砖塔,现保存基本完好。相传,法云寺始建于西晋秦始元年(公元256年),寺院规模恢宏,有大小塔10多座,“钟楼两厢具齐备,浩浩荡荡众百僧”是该寺当时繁荣壮观景象的真实写照。1982年县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垭民居村
  吴垭民居村位于内乡县城西6公里的乍曲乡王井村境内,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以后历代均有扩建,现存石头房200余间。走进村庄,石板路、石板桥、石台阶、石楼门、石院墙、石窑、石井、石桌、石凳随处可见。所有的住房清一色的石墙青瓦,依势而建,错落有致,从基石到屋顶,找不到一块砖,看不到一块土坯,全由青石垒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风犹存。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信阳师范学校旧址
  师岗镇“信阳师范学校旧址”(礼堂暨教室)为1938年抗战西迁时所建。其中礼堂为两层木质楼房5间,教室为两层木质楼房14间,该建筑群距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但其建筑均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又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县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