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
澳
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移动版]
781、
临清清真寺
[
山东省
聊城市
临清市
]
清真寺,阿拉伯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临清俗称“礼拜寺”。临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所见到的北寺位于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此时正是临清最兴旺的时期,临清由县治升为州治。寺内碑刻记载,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此寺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甬道,牌坊门。望月楼,沐浴房,南、北讲经堂,南、北角楼,正殿,后殿,影壁,后门等殿、堂、楼、间86间。望月楼为歇山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精巧,玲拢别致。六楣正面镶毛泽东手书“清真寺”匾额。望月楼后面悬挂两块匾额、一块书“正意诚心”,一块书“彝伦攸叙…
[详细]
782、
大学习巷清真寺
[
陕西省
西安市
莲湖区
]
大学习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大学习巷路西,因处化觉巷清真寺之西又称西大寺。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是西安最古老清真寺之一。寺院建筑形式,略同化觉巷清真大寺,唯规模较小,而寺内亭、台、殿、阁布局得当。寺门对面有砖雕纹饰大照壁一座,门外临街有四柱三间石牌坊“敕建陆次”石额,镌于牌坊门楣。省心阁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相传建于宋代。明郑和四下西洋回来后重建为四角形式建筑,三层三重檐。后面是南北碑亭,南碑亭内是著名的“郑和碑”,即《重修清净寺碑》,大殿前为一宽大月台,周围环以石栏。大殿门首悬挂慈禧手书“派衍天方”牌匾,殿内前中为窑殿,上方写有古兰经原文,是著名“土耳其”书…
[详细]
783、
盐神庙
[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
在人类盐业发展史上,盐业生产经营者纷纷就地营造各种庙宇或会馆,以炫耀郡邑,显示财富。世界因盐业而建的庙宇和会馆一万余处,但其名均以地名、历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盐业会馆首推原自贡西秦会馆,它主要由当时陕西商贾集资所建。内供关羽神位,故称陕西庙或关帝庙。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庙宇之林,唯有罗泉镇建有盐神庙,她座落在子来桥东头的河东街,被誉为世界奇庙。早在秦朝时期,罗泉镇山涧岭底就井架林立,盐灶罗列,成为天府之国生产食盐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产盐历史,较盐都自贡尚早五百多年。罗泉井的盐业开发,历汉、三国、南北朝、经唐、宋、元、明、清,在岁月更替中不断发展,至清朝时,罗泉镇的盐业开发发展…
[详细]
784、
同里耕乐堂
[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区
]
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朱祥曾因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公,修建宝带桥有功,授予他官职,朱祥不愿为官,决志归隐,引疾家居,一时达官敬重之。周文襄公、吴匏庵、赵半江、莫鲈乡俱有赠诗,莫又为之记。晚岁益遗世务,日与邻翁野叟徜徉山水间。耕乐堂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前宅由门厅、正厅、堂楼,后园由荷花池、三曲桥、三友亭、曲廊、鸳鸯厅、燕翼楼、古松轩、环秀阁和墨香阁组成,园西还有西墙门,可通郊外,是典型的明清宅第。占地4268平方米(六亩四分)。初建时,共有五进52间,后历代兴废,已非原制。现有三进41…
[详细]
785、
张四墩遗址
[
安徽省
安庆市
宜秀区
]
张四墩遗址,即张四墩文化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三义社区境内。遗址于1976年发现,1978年由安庆市文管所试掘,198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正式发掘。遗址堆积两个文化层,一层大约从公元前7000—5000年的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另一层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出土器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锛、石斧、石铲、石球、石镰、石璜、石网坠等。陶器有鼎、釜、罐、盆、杯、网坠、纺轮等,以红陶、灰陶居多,纹饰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显示出较高的制陶技艺。简介张四墩遗址南距长江仅8公里,东距长江也仅15公里左右,东北部为石塘湖、官桥湖、破罡湖连片水域,并与长江…
[详细]
786、
重庆古城墙
[
重庆市
渝中区
]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 1、通远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城门为拱形顶,条石砌成,其中部分残损。城门高5.33米,宽3.5米,厚7.41米。在其左右残存城墙约100米。通远门原筑有瓮城,由于年代久远,现已全毁。原来的通远门是重庆城区的边缘,出门向西为佛图关,是通往成都的要道。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通远门现在位于市区中干道上,三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城门洞下市井生活悠然自得,原来守护城区的关隘如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通远门城壁顺山势而筑,居高临深,呈现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艺术观景价值。重庆城墙构筑历史从公元前3…
[详细]
787、
剑南春酒坊遗址
[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市
]
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即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最初是剑南春集团进行棋盘街两侧的平房拆迁工程,由于发现了历史文物,迅即转为“抢救式发掘”。2003年至2004年之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酒坊遗址进行发掘,最终用科学方法还原了“蜀中美酒”绵竹剑南春的酿酒工艺和昔日风貌,为中国酒文化代代传承又奠定了一块基石。四川绵竹在历史上是一个酿酒大县。据史料记载,宋代中央政府即在绵竹设酒务监官或酒务税丞管理酒税(《宋史·食货志》)。绵竹县志记载,明代绵竹酒业凋蔽,清康熙年间复苏,有酿酒作坊90余家,其中大曲作坊18家,“朱(天益)、杨、白、赵”四大酒坊最为着名。至乾隆年…
[详细]
788、
沧州铁狮子
[
河北省
沧州市
沧县
]
铁狮子坐落在沧州市东南20公里沧州旧城开元寺前,东关村西0.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的铸铁艺术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东关村西0.5公里处。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再后,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徐徐如生铁狮是我国大型的惊巧铸铁工艺。也是我国著名发源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
[详细]
789、
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
[
吉林省
延边州
珲春
]
裴优城内已辟为耕地和村落,裴优城也被废弃。1981年,瓦尔喀部随之西迁,收服了城内及环城四周的居民,在图们江边与乌拉部发生激战并获得大胜。建州部进至裴优城,。请求归附于努尔哈赤领导下的建州部女真。努尔哈赤派其弟弟舒尔哈齐等率军前往迎接归附的瓦尔喀部,城内及附近的瓦尔喀部人因不堪忍受乌拉部女真贝勒布占泰的压迫,裴优城内居住着野人女真东海三部中的瓦尔喀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裴优城在东夏国时期应为州一级的治所。在明代,裴优城最晚应始建于金代。根据城址的规模和出土的大量东夏国官印来看,因此可以断定,温州皮鞋品牌。与乌古论部有密切的关系,与乌古论部位置完全相符。城0土的崇庆二年款的“勾当公…
[详细]
790、
苏州城隍庙
[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
位于景德路94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三横四直图》碑)。苏州城隍庙宋元时在子城西南隅,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古雍熙寺基(传为三国东吴周瑜宅址)新建苏州府城隍庙,即景德路今址。历经明弘治、嘉靖、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咸丰十年(1860年)仪门毁,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俯城隍庙之东西两翼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分别创建长洲县城隍庙、吴县城隍庙,左右对称,合成一大建筑群。两县庙亦多此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同治六年。1958年以后,城隍庙被用作工厂,府庙若干配殿、附房以及西侧吴县庙,渐被拆除改建,后部寝宫于1983年5月失火烧毁。现仅存府…
[详细]
791、
关西新围
[
江西省
赣州市
龙南市
]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和杨村镇鲤鱼寨,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两座大型土堡。其中,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占地2.7万平方米,有建筑20栋,建筑面积7898平方米。围内有祠堂、厅堂、内花园、戏台、小花洲和梅花书院。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围屋四层,平面呈“口”字形,占地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41平方米。围屋四角设有炮楼。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
[详细]
792、
荆州城墙
[
湖北省
荆州市
荆州区
]
荆州城墙:即湖北省荆州古城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所重建。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相传早在秦始皇时,荆州之地就出现了最初的城廓,汉代筑起了正规的城墙,后经蜀将关羽、东吴守将朱然和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及梁元帝等几次修葺扩建,使荆州古城坚实壮阔,但所有这些城墙都是土城建筑。历史上大规模营建荆州砖城墙的记载,始见于《五代史》,五代十国时期的荆南节度史高季兴,于公元912年,出动军队驱使…
[详细]
793、
阎庄圣寿寺塔
[
河南省
商丘市
睢县
]
圣寿寺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后台乡阎庄村西北200米,是睢县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圣寿寺塔俗称阎塔,为宋代建筑物。虽经多次地震侵袭,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拨款维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周长28.4米,为平面对称六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塔身外部每层檐下均用迭涩砖砌,第一层高3米,檐下有南开一半圆形拱圈门。一至六屋外壁嵌砌佛像雕砖数百个,佛像造型各异。塔内为六角形塔心室,室壁佛像砖砌,顶部饰有彩绘图案。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关于圣寿寺和圣寿寺塔,当地还流传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大宋时期阎庄村来了一位法号慧普的和尚,他慈眉善目且精…
[详细]
794、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座落在阜宁县芦蒲乡芦蒲村。纪念塔建造于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新四军第三师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将军的率领下,击破了数万日伪军的层层包围,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扫荡”,盐阜大地上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为昭彰先烈,激励后人,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建造纪念塔,以资永久祭祀。随后组成建塔委员会,在阜宁县五区陆庄召开第一次会议,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主持会议,行署主任曹获秋、八旅政委李雪山和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及地方知名士绅出席,会上研究制定了建塔计划,并经实地勘察,决定以芦蒲寿安寺旧址为塔址。1943年6月15日,纪念塔开工。参加建塔的义务劳动群众近万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近两千人,连…
[详细]
795、
磁县北朝墓群
[
河北省
邯郸市
磁县
]
北朝墓群磁县西南部讲武城一带的漳河沿岸,遍布着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丘,这是一片古墓群。长久以来,这些土丘被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从历史的真实来说,位于临漳的六朝故都邺城,与磁县相邻,距磁县县城仅15公里,曹操破袁绍后以邺为都城,在这里修建铜雀台,在位于磁县的讲武城培育军将,曹操死后也确实葬在距离邺城很近的磁县这一带。从社会的虚妄来说,自宋以后,曹操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变成了0臣,特别是元代以后,丑化曹操的社会风气日烈。元末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曹操塑造了一个0诈的艺术形象,甚至在第七十八回这样描绘,曹操临终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
[详细]
796、
景风阁古建筑群
[
云南省
大理州
剑川县
]
剑川是滇西北高原上古韵流芳的县份,位于-雪月的大理与“香格里拉”中甸之间,是白族世居之地。提起剑川,人们自然会想起石宝山唐代石窟、满贤林千狮山…除此之外,剑川还有一处古迹名胜叫景风阁,这里是剑川历史文化的又一渊薮,鲜为人知,却值得一访。西出金华古城,溯淙淙清溪而上,远眺山麓,一围龙蛇起舞画壁描檐的红墙内,古木参天,屋宇重重,一塔耸立,就是景风阁。狭义上,景风阁专指园内建于元代的一座飞檐斗拱三层楼八角高阁。古阁构架精巧,秀丽雅致。南面底层安有春夏秋冬四扇木雕格子门,其中凤穿牡丹、鹭鸶登莲、喜鹊登梅三扇是大理“杜文秀帅府”遗物,格芯花板三层镂空,精美绝伦。此阁原名魁星阁,清光绪年间,剑川著名学者赵…
[详细]
797、
南京鼓楼
[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区
]
鼓楼位于南京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到了清代,鼓楼只遗留下城阙,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此登临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而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南京鼓楼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高耸于鼓楼岗之上,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央路五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历来就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早在192…
[详细]
798、
明肃王墓
[
甘肃省
兰州市
榆中县
]
明肃王墓人称榆中县来紫堡平顶峰下的明肃王墓为“甘肃的十三陵”,其实只有十一冢坟墓,埋葬着庄王、康王朱瞻焰,简王朱禄埤、恭王朱贡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缙炯、怀王朱绅堵、懿王朱缙、末代肃王朱识铉和宪王朱绅尧的妻子薛夫人。明代王公贵族把墓地相中在这里,除了迷信风水以外,主要还因为这里有很好的地理环境:头枕“王冠”(平顶峰),脚踩“玉带”(苑川河)。墓室结构这座明肃王墓陵寝,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样,也是一进三室,左右有两个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宫寝用的是汉白玉石料,石缝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肃王墓仅仅用青砖箍起,整个体积和空间也比十三陵小得多。此墓开掘后,墓门左上方砖壁上有一个被撬…
[详细]
799、
永通桥
[
河北省
石家庄市
赵县
]
永通桥为单跨圆弧敞肩石拱桥,桥面两旁有正方形望柱22根,栏板下面的两端垫在石墩上,中间悬空。板面有浮雕,内容以人物、花卉、鸟兽之主;桥栏杆上,雕有河神像,造型优美;南北两面的小墩上分别雕有飞马和游鱼,雕工相当精致,多为仿古之作,因小石桥在历代均有修缮,所以桥上小石雕的风格手法也不尽相同。永通桥又称小石桥,建于唐永泰初年,其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与安济桥极其相似,只是规制略小而已。永通桥相传是鲁班的妹妹所修,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鲁班兄妹二人打,-各造一座桥,看谁能先造好,天神见其辛苦,于是暗中相助,结果两座桥同时于一夜之间修成,并一举扬名天下。永通桥是一座带腹拱单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桥,在桥梁“敞肩圆弧…
[详细]
800、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
福建省
三明市
泰宁县
]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与世德堂、李氏宗祠共同构成尚书第建筑群。旁有胜利一、二街及红军街等较有代表性的老街道。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精品,保持了明、清以及民国至今的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浓缩了古代建筑的生活场景;周围亦有城中留存的老街及古代民居。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精品,俗称“五福堂”,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代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尚书第建于明天启年间,府第坐西朝东,有主宅5幢、辅房8栋,分5道门沿甬道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120余间房屋皆为砖石木结构。每幢主宅均为三进,甬道、庭院、走廊…
[详细]
[上一页]
[第一页]
…
[35]
[36]
[37]
[38]
[39]
[40]
[最后一页]
旅游搜索
·
AAAAA级景区名录
·
AAAA级景区名录
·
AAA级景区名录
·
AA级景区名录
·
A级景区名录
重点关注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国文化遗产
·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
·
国家水利风景区
·
中国1A景区名录
·
国家级湿地公园
·
中国2A景区名录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
中国3A景区名录
·
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
中国4A景区名录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
中国5A景区名录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国防教育基地名录
·
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世界文化遗产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