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关帝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关帝庙篇

固原关帝庙
  介 绍 固原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座落在固原城北门外,地处横贯固原南北的大通道两边。路西是关帝庙山门及庙院,路东有关帝庙大戏楼,南北大车道从中间穿过。 庙院占地面积,不包括路东的戏楼,足有八亩。关帝庙信士甚多,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两次关帝庙会,总要唱三至五天大戏,城内商贾都来北门大路两侧设摊叫卖做生意。庙会日,山门前戏台口张灯结彩,悬挂横幛,铁旗杆上高悬三角镶边龙旗,一派节日气氛。 平时,关帝庙也是香客游人往来不断。当地人们迷信,生下孩子就抱去关帝庙焚香烧表,虔诚祷告之后,在关老爷的枣红大马肚子下面穿过,叫“过关”,以求吉利平安。据说这样可以驱病避邪,使孩子健壮成长。宁夏…[详细]
新乡关帝庙
  关帝庙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年间相继重修。 民国初期将关羽与岳飞合祀,关帝庙又名“关岳祠”。关帝庙坐北朝南,庙内现存建筑有舞楼、拜殿、正殿3座,计13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舞楼面阔3间,10.8米,进深7米。重檐歇山顶,顶覆盖灰色小布瓦和蓝色琉璃瓦。拜殿面阔5间15米,进深6.6米,悬山卷棚顶,上覆灰色筒、板瓦。正殿面阔5间15米,进深7.5米,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此庙大部分木构件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3座主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貌,是新乡市现存最老的一组古代建筑群。 位置:新乡市红旗区大东街西段路北 新乡市重点文物保…[详细]
潦河头关帝庙
  潦河头关帝庙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潦河头村东潦河头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正殿。南北长27.15米、东西宽16.8米,占地面积456.12平方米。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檐下设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铺作,明间劈板门,次间设直棂窗装修。庙内遗存石碑2通。一通为明成化十五年(1479)碑,碑文模糊不清;一通为清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乐楼碑”。2019年10月7日,潦河头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天龙山关帝庙
  关帝庙建于天龙山东峰山腰一处较为平坦的松林之中,现仅存正殿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式建筑。前檐设廊,明间为扇门,两次间为扇窗。殿内设有神坛神帐,内有关羽坐像一尊,殿下仅存武士像一尊,虽臂已残,彩已落,但英武之气犹存。殿内三壁绘有连环壁画,水墨绘成,人物精细生动,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壁画内容取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事迹的描写,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榜题皆为本地捐奉者题名,对于研究当地村落的变迁颇有价值。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西11公里处天龙山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20-40分钟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天龙山景区门票内。…[详细]
忻州关帝庙
  城区关帝庙,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南街村关帝庙巷4号。坐北向南,东西长75米,南北宽30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中轴上线依次有戏台、山门、关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鼓楼。关帝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装修不存。山门、关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为清代建筑。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单檐前卷棚后悬山顶,斗栱三踩单昂,两侧筑八字墙,为明代建筑。2006年、2007年对关帝殿、山门、配殿进行了维修。甬道上山门与过殿之间存有石经幢一个,高1.4米,直径0.35米,八棱形,风化严重,字迹漫漶不清。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南街关帝庙
  西南街关帝庙,又称武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南街村老爷庙街。据清光绪《代州志》记载,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献殿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献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正殿砖砌台基,基宽21.7米、深14.3米、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后檐柱头科为五踩单翘单昂,前后檐平身科及两山为五踩重昂,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置直棂窗。庙内现存清重修碣1方,清重修碑1通,民国重修碑1通。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详细]
塘石关帝庙
  塘石关帝庙位于济源市西北10公里的克井镇塘石村,始建年代失考,据清《济源县志》载,其为后晋高祖石敬塘家庙。太庙重修于明洪武年间,坐北朝南,原有山门、关帝殿、配殿等数座建筑,现存山门(复建)、关帝殿(明)、东西掖殿四座建筑。山门为三间四柱牌楼式木构建筑,两侧各有掖门一座。关帝殿,面阔三间(9.8米),进深四架椽,为明代单檐悬山式木构建筑。前檐柱有明显侧脚,平板枋为通枋,前檐下施五踩斗拱,外拽拱身斜杀,斗幽明显,稍间45°出斜拱、要头,内部为五架抬梁结构,草栿梁架,彻上明造。整体建筑体现多的早期建筑风格,对研究古代建筑风格演变,承袭关系及地方手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磨磐山关帝庙
  公元1793年,清朝乾隆皇帝派大将军福康安统帅大军战胜廓尔喀入侵者,班师回到拉萨,他们认为在边陲万里险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中能顺利击败以骁勇善战闻名的廓尔喀人,一定是武圣关羽在冥冥之中相助,于是上下官兵捐银7000两,由福康安将军和当时的摄政王达拭呼图克图总领其事,在布达拉宫西侧的巴玛日(又称磨磐山)上新修一座关帝庙,因为关帝形象与藏族史诗中的古代英雄格萨尔非常近似,所以拉萨人称之为“格萨拉康”,即格萨尔神庙。二百年来这座神庙遗址为拉萨人所信奉,很多信徒香客到关帝像前抽签占卜吉凶,决断疑难,人们还把母鸡带到关帝庙前来放生,寺庙周围常常出现鸡群争食的景象。西藏拉萨…[详细]
绵竹关帝庙
  绵竹关帝庙为明末宰相绵竹人刘宇亮所建,省文保单位。“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这是中国历史晚期社会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关公的真实反映。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宋元明清社会中,对“武圣”关公崇拜的虔诚和普及,超过了被人们盛赞为“千古一圣”的孔子。有人假设,如按每县设一座孔庙,清代全国的孔庙也不过三千余座;而每村建一座武庙的话,那么清代全国的关公庙宇竟达三十余万座,关公庙数竟是孔子庙数的一百倍!无怪乎早在明代,王世贞就惊呼:“故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公祠庙遍天下”;而清人赵翼,则更加惊叹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公)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保护范围:东至东走廊东缘外延3米,…[详细]
扶摇关帝庙
  扶摇关帝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简介: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始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光绪十年(1884)两次重修。依山而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主体建筑共两进,面阔五间;主殿前檐石柱,是清光绪十年扶摇村的台湾杨氏乡亲从台湾捐资定制的。附属文物主要有瑶山顶部明代寨堡镇安寨、山麓13座陶窑遗址等。保护范围:扶摇关帝庙: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镇安寨:寨墙外侧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2009年,扶摇关帝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泉关帝庙
  道教庙宇。在山西省阳泉市东郊十公里的林里村旁。创建年代不详,宋代宣和四年(1122)重修,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存正殿仍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殿内原供奉关圣帝君像,今四壁之上留有部分道教壁画,多为清代所作。庙宇背山面水,环境清幽。  关帝庙又称关王庙,俗称老爷庙,位于郊区白泉乡林里村南。殿宇由绿树、红墙萦围。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大院落。关王庙建成已有900多年,据有关资料证实,是我国最早的关羽庙建筑。关王庙以关王正殿为主,由献殿、马殿、南北配殿,以及外院的戏台、大门、忠恕牌坊、落箭亭、饮马亭等组成,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洞关帝庙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大槐树镇城中心关帝街。坐北朝南,占地2072平方米。据清光绪八年修订《洪洞县志》记载,关帝庙在恒德坊街北,元大德十年(1306年)里人苏汉臣重建。明嘉靖十年(1351年)创建关帝楼;清顺治二年(1645年)增建戏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扩建;经过明、清屡次修葺,始成现在的建筑规模。现存正殿保留元代遗构,献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洪洞关帝庙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关帝楼、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别有东西廊房和钟鼓楼。关帝楼又名春秋楼,为一座四面贯通的过街楼。钟、鼓楼,位于戏台东西两侧,高约13米,十字歇山顶,两层建筑。戏台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卷棚式屋顶。献…[详细]
织金县关帝庙
  织金县关帝庙位于城关镇城南路南段北侧。始建于清初,原址在州署(今县人民政府驻地)侧,康熙四年(1665)知府刘勇移建于南关外。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坐东向西。由前殿、月台、后殿、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9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15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1.61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前后带廊,深1.98米。隔扇门窗。月台长13.85米,宽6.92米,高0.65米,正中用正方形石块斜铺,左右铺方形,前、左、右用大理石镶边。台前左右两旁透雕双狮。…[详细]
南社关帝庙
  南社关帝庙,又名武帝庙,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东坊村民小组办公室左侧,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2002年重修。坐西向东,三间二进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8米,总进深20米,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头门两侧塾台,挂匾“武帝庙”,进门有屏风。天井中建独立香亭。正厅内挂匾“乾坤正气”,供奉关帝神像。该建筑壁画、灰雕、陶雕、石雕精美,对研究清代岭南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都殿村关帝庙
  国都殿村关帝庙,位于五台县陈家庄乡国都殿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悬山顶。石砌台基,台阶九步。 本雕雀替,大斗左右伸出花牙子,当心间隔扇,两尽间窗。殿内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绘的三国演义壁画59平方米。有“雍正十二年(1734)”的石碑1通,“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石碣1方。殿前有大槐树一株,径1.6米。关帝殿对面为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硬山顶,早年正面三间均有隔扇封护。保存较好。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吉隆坡关帝庙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香火鼎盛、百年未断。景点介绍关帝庙在吉隆坡广肇会馆内,由于历史悠久(光绪14年建成),建筑保存状态良好,后来交通更比以往发达,所以这里香火鼎盛,是吉隆坡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曾在1994年大修一次,现在依旧是吉隆坡非常重要的旅游地之一。地址:alan Tun H S Lee, City Centre, 50000 Kuala Lumpur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清水关帝庙
  清水关帝庙位于定西市岷县清水乡清水村中,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483.92平方米,建筑面积214.8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由山门、大殿和厢房组成,其中大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至民国屡有修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三间12米,周围廊;大殿左侧有厢房三间,面阔8米,进深5米;垂花门面阔7米,进深4.4米。清水关帝庙为研究明代汉藏结合地区的汉式建筑法式、民族文化融合及当地民间信仰提供了实物例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为突出。2014年被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子孙殿后墙外侧以东5米,南至庙门台明外侧…[详细]
济南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济南老城芙蓉街,坐东朝西,始建于清代中期。庙宇分南北两进院子,北院是关帝庙的正院。庙内建有碑廊、放生池,飞霜泉、大殿等古建筑。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关帝庙更加壮丽辉煌。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芙蓉街中段东侧38号…[详细]
海城关帝庙
  海城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海城市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经来海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前殿是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抱厦,有转角、补间双生昂五铺作斗拱,昂嘴雕云纹。青石鼓形柱础,柱和横额之间嵌木雕龙凤去板,施彩绘。后门有小卷棚,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柱额之间嵌木雕花卉板。后门两旁各开六角菱形小窗一个。正脊砖雕游龙,脊中间插“穿天戟”三根,脊的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整个建筑造型宏伟别致。前殿两旁修建东西配房各五间,均为硬山式。后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前有回廊,梁枋之间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绘。山门为歇山式建筑,面…[详细]
关帝庙戏楼
  关帝庙戏楼位于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南门村,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建筑面积114平方米,坐南朝北,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0米,进深一间,通宽5.7米,通高8米。该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建造工艺及特点,是研究清代陇东地区杂式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92年被庄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戏楼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20米,向北延伸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