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深圳市旅游

深圳市十大祠堂

陈仙姑祠
  陈仙姑祠位于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上村社区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祠在20世纪70年代被毁,2004年通过募捐得以重建。陈仙姑祠座西南向东北,建筑用地约1000平方米,四周绿树成荫,历来香火鼎盛。而陈仙姑的故事作为真实得民间传说,它所寓含的朴素、勇敢、坚毅、奉献等精神使它被列入深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保存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详细]
宝安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位于深圳市新桥街道新桥社区。始建于元代,后历经重修。目前的建筑规模成于清乾隆、嘉庆间,为五开间四进三天井的建筑群。总面宽21米、总进深50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包括大门、石牌坊、中厅、后厅、亭、廊等,是新桥、新二、上星、上寮、黄埔等地曾姓的总祠。大门额刻“曾氏大宗祠”,对联为“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内有“诗礼传家”及叶名琛所题“保障一方”木匾。中厅上挂“大学堂”。前厅与中厅间是三间三楼式的石牌坊,雕琢精细的花岗岩石砌筑而成,正面额书:“大学家风”,北面额书:“片石流辉”。前额表彰其远祖曾子的功绩。将曾子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学论视为传家之宝。后额记载番禺小龙始祖曾仕行、新桥始祖曾仕贵兄弟两人为躲避搜查皇妃之乱,自南雄珠矶巷逃难到广州,兄弟二人分手时剖石为符的故事。祠堂内的清代壁画及书法,已近200春秋,神韵尤在,栩栩如生。曾氏大宗祠是深圳目前保留的最大的宗祠建筑之一。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信国公文氏祠
  信国公文天祥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古城现中山东路15号,是清嘉庆年间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修建的一座祠堂。至今保存完好。文天祥与现存深圳地区的文姓族人关系甚为密切,据《宝安县文族谱》云:“元始祖壁,号文溪,字世安,与胞兄文山公同登甲榜,历官知广东惠州府。……崖州玺失师溃,文山公被执,公潜往燕京与兄难,文山公有忠孝之别,嘱弟养母抚后。公乃携家丁十六人及妻子家私官物,潜至东莞三都六图黄松岗鹤仔园,荒莆筑室。”从文姓始祖文溪公繁衍至今,已有上万之众。因此深圳地区文族后裔称文天祥为“太祖伯”。据称东莞涌头,松岗的布尾、山尾、潭头,福水的岭下,白石下,上步的岗夏,新界的新田等地均有文姓族人。“信国公”是文天祥的封号,宋端宗景炎初拜文天祥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南头“信国公文氏祠”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迹,是南头城中保存最为完整并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详细]
汪刘二公祠
  汪刘二公祠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关口正街玄武古庙东侧。明万历元年(1573年),为纪念在屯门海战中抗击葡萄牙入侵有功的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及创建新安县有功的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刘稳而建。汪刘二公祠,自明代创建以来,历经重修,当地官民每年春秋致祭。抗战期间遭日军拆毁,仅留后殿。汪鋐(1466-1536年),徽州婺源县大畈(今江西婺源县大畈乡)人,进士出身,正德十六年(1521年),率南头军民将侵占屯门达七年之久的葡萄牙入侵者击溃并将其驱逐出境,成为我国最早率军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将领。刘稳(1518-1575年),湖广雩县(今湖南雩县)人。进士出身,隆庆六年(1572年)巡视广东海防,经略南头,为复县多方奔走。明廷终于在万历元年(1573年)剖符设县,赐名“新安”,取其“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义。198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沙怀德黄公祠
  地点: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上沙村年代:明、清说明:怀德黄公祠始建年代待考,祠堂号“昭明堂”、名“怀德黄公祠”,是上沙村黄氏为纪念南宋二世祖黄昭孙、三世祖黄怀德而创建的。黄怀德生于宋乾道八年(1172),卒于宋淳祐元年(1241)。该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三间三进两天井布局,面阔12.9米,进深33.8米,占地面积481平方米。建筑物包括前堂、中堂、前廊、后廊和正堂。大门石匾额书“怀德黄公祠”,上下联为“参山世泽,椰树家声”。该祠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但祠内保存有明代的柱础和部分条石地面。解放后,该祠曾为沙头小学、公社饭堂、糖厂、酒厂、辗米厂、粮仓旧址,1991年秋由上沙村华侨及港澳同胞捐资重修。该祠是深圳宗祠中所纪念人年代最早的建筑。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王大中丞祠
  王大中丞祠俗称巡抚庙,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的老墟中。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据嘉庆《新安县志·建置略》坛庙系载:“王巡抚祠,祀国朝广东巡抚王来任。一在西乡,一在沙头墟,一在石湖墟”。为三间三进的祠堂式建筑。穿斗式木构梁架,硬山顶。建筑面积408平方米。建筑物包括头门、前廊、中厅、后厅等,颇为壮观。大门石额上 书“王大中丞祠”五个阳文大字,两边石对联为:“巡粤表孤忠,耿耿丹心,奏牍两章留史册;抚民留善政,元元赤子,讴思万载仰旌常”。王来任,正黄旗汉军,天聪八年(1634年)举人,康熙四年(1665年)巡抚广东,曾上奏广东六大害,得到清廷关注,并逐条施行改革。康熙七年,王来任因同情沿海拒迁边民,执行命令不力被罢官还京。仍冒死写下《展界复乡疏》,终得康熙皇帝批准展界复乡,而王来任却因操劳过度病终。新安县百姓于是建祠祭祀。……[详细]
石厦碉楼及宗祠
  地点:福田沙头街道办事处石厦村年代:清--民国说明:石厦碉楼建于民国初年,位于在石厦村中心,面阔4.9米,进深4.6米,占地面积22平方米,座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周外墙用三合土板筑而成,高16.5米。楼高五层,每层有木楼相通,各层皆有在四周外墙设兼有通气和采光作用的设计孔洞,顶层有凸出墙面的防卫设施。该建筑是清代民初时期深圳地区社会面貌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潘氏宗祠,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的石厦村南,创建于清,为三开间两天进深一天井的建筑结构,面阔10.3米,通进深19.6米,建筑物包括院门、前堂、正堂和两廊。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责任单位:石厦股份公司……[详细]
新洲简氏宗祠
  地点: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新洲村年代:清说明:简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早期风格。座东北朝西南(南偏西20度),三间三进两天井布置,天井两侧为畅廊。总面阔12.65米,通进深32.05米,占地面积405.4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四周墙体用青砖砌筑,室内为抬梁式木结构梁架,部分梁枋上有精美的木雕构件,主要承重柱子和外檐枋用花岗石制作,部分石作构件有石雕。屋面为辘筒灰瓦,檐口用绿琉璃瓦镶边,船形屋脊,正脊上有灰塑动植物图案。简氏宗祠在建筑平面、空间处理,以及用材制度等营造做法上,有明代遗风,有构筑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构件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宝安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镇上合村。创建于明代,后历经重修,为四进三开间三天井的建筑群体。进深41.3米、面宽10米,中堂上署“敦穆堂”,旁设黄姑婆神位。头进与中堂间设有纪念深圳黄氏始祖、晋代南粤孝子黄舒的石牌坊,牌坊名为“孝行流芳”,以石结构为主,辅以木、瓦构件,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通高6.5米、面宽6米,正面对联为:“西晋伦常南粤土,六年庐墓一生心”,背面联为:“名开子舆当日里,孝传司马一朝人”,“孝行流芳”是深圳仅存的黄舒牌坊。整座祠堂装饰讲究,雕刻精工,小巧玲珑,又古朴庄重,是深圳著名的祠堂之一。……[详细]
黄思铭祠
  黄思铭祠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沙头东涌村。是该村黄氏族人为纪念其八世祖黄思铭而创建的。约建于明代。为三间宽、三进深、两天井的宗祠式建筑,面宽14米、进深43米,建筑面积602平方米,包括大门、左右厢房、中厅、后厅、前廊及后廊等。大门石匾额刻“黄思铭公世祠”,对联为:“泽传参里,声讫程乡”。整座建筑布局严谨,气势颇为壮观,其屋脊上、山墙上有繁缛的灰塑艺术图案,门前墙上、祠内墙上有精致的壁画,梁架上及屋檐下有雕琢精工的金木雕刻,颇具艺术欣赏和历史价值。1987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全部深圳市景点>>>

全部深圳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