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汝南县旅游

汝南县景点介绍

  小南海古建筑群位于汝南县汝宁街道办事处南大街居委会。年代为明、清。 小南海古建筑群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备台遗址距今约4000-4700年,位于汝南县城南35公里处和孝镇陈屯村境内,是长方形高台,长357米,宽106米,高8米,台顶平坦。这块高地以刘备命名有一段历史故事。刘备台原叫刘陂台,台上有庙,台边有桥,台南北为低洼地,东有一条小河,西有一东西拦水坝。据传说三国刘备由安城向蜀地进军前驻经此地。东汉末年,中国陷入南北-和混战,豪雄并起,曹操与刘备连手,围剿称雄一时的吕布,在白门楼结束了吕布风流英……[详细]
  汝南北关石桥又名宏济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大街,宏济取广济万民之意。宏济桥始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桥,嘉靖年间知府黄似华重修,易名博爱桥。现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济桥为五孔联拱式石桥,南北长55米,东西宽7.3米,高11米,其中河身桥面长55米,两端雁翊桥面各长10.5米,东西宽7.3米,高10米,桥面为青石砌成。两侧各有25根望柱,大多为明代遗物,有8根是清代制作……[详细]
  汝河石桥有济民桥、宏济桥两座,位于汝南县汝宁镇东关、北关,均为联拱式实腹五孔石桥,是河南存量不多的大型明代石桥。济民桥位于汝南县城汝宁大街东端,俗称“东关大桥”,是横跨汝河之上的一座大型明代石桥,也是汝南东西交通的咽喉。据《汝宁府志》载:“济民桥跨汝河之上,旧为木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府钱钺始易以石,隆庆之年圮,知府陈廷光重建。崇祯六年知府黄元功修,兵乱复圮。顺治八年同知高异辰重修。”又……[详细]
  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是千古绝唱——梁祝传说故事的发生地,有梁祝故里之称,该镇境内一直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泪井、一步三孔桥、曹桥、红罗山书院、白衣阁等最为完整的梁祝故事遗址,流传着许多梁祝的故事和传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童,都能讲述和传唱。在当地,有一独特的节日-“送灯节”,从古绵延至今。所谓“送灯节”,就是在梁祝二人双双化蝶的那天(传说是农历七月十五)傍晚,方圆上百里的人们自发赶……[详细]
  汝南清真寺位于汝南县汝宁街道办事处新华街,始建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寺内现存明代地亩碑和清代功德碑各一通,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走廊宽约1米,小灰瓦覆顶,饰有花卉、鸟兽等砖雕图案,精巧雅致。李峰摄……[详细]
  南氏寻乡碑位于汝南县金铺镇老金村,是韩国南氏家族为怀念其先祖汝南金氏,于1994年7月7日建造的一座石碑,上刻“韩国南氏始祖公寻乡碑”。据《汝南县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官至吏部尚书的金忠以按廉使身份奉旨出使日本,次年返回途中遭遇强台风袭击,漂泊至新罗国(今韩国)。当新罗国景德王得知金忠是大唐使节后,一边亲自接见招待,一边派使臣将金忠一行海上遇险被救的情况书报大唐朝廷,并述明欲留金忠……[详细]
  据《汝南县志》记载,杨埠石桥位于平舆县杨埠镇洪河故道之上,原为木桥,经常毁坏,“民甚苦之”。明嘉靖三年(1524年)崇恭王顺应民意捐资修建,附近群众自发参与,鼎力相助,经年建成的石桥,方便了群众,促进了物资交流。樊金凤摄……[详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堂寺遗址位于汝南县城东南35公里的南余店乡潘庄行政村天堂寺自然村北面,其南500米为南余店乡至梁祝镇的公路。该遗址呈椭圆形,东、西、南三面高,北面低,高出地面1.5米至8.4米,形成台地;东西长298米,南北宽173米,总面积51554平方米,四周河塘环绕。天堂寺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时期遗存。遗址规模大,文化层深厚……[详细]
  秦万里桥遗址,位于今汝南县南余店乡境内,传说秦朝初期,秦始皇强令全国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服徭役修长城,致使民不聊生,田野荒芜。当时,平阳城(今汝南)地方官看到老百姓缺吃少喝,受苦受难,就写了一份奏折,称正在修一座直通天堂的万里长桥,故不能再派民夫去修长城。秦始皇一听很是高兴,心想:我修万里长城就费这么大劲,一个地方官要修一座万里长桥,也实在不容易,于是提笔批了个“准”字。后使臣实地查验,并未见到一万……[详细]
  御碑亭位于汝南县城南悟颖塔公园内,亭内有一碑首刻有“谕葬文”、周边采用浮雕手法雕刻有双龙戏珠纹饰的大理石材质石碑(“谕葬”意为圣上发旨的葬仪,表明此石碑为皇帝御赐),碑文记载了当时汝宁府地(今汝南县)一张氏女性冰霜皎洁的品德和节孝兼备的操守,同时表达了希望她能百世流芳的美好愿望,落款时间为明崇祯二年。……[详细]
  颜真卿书碣位于汝南县城北1.5公里处,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上遣颜公宣谕劝降,囚于蔡国(今汝南龙兴寺),公坚贞不屈,挥笔劲书“天中山”三个大字,以示江山终归一统,同年8月被缢杀。有诗云:天中山畔旧题名,石碣摹传字迹明;想见当年忠义气,淋漓墨沈笔纵横。李峰摄……[详细]
  “重兴汝阳县儒学记”石碑位于汝南县城南悟颖塔公园内,记述了明代各级-对教育的重视和重兴汝阳县(今汝南县)儒学的过程。据《重修汝宁府志》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帝朱元璋下诏命翰林院、提刑按察司-,重兴汝阳县儒学。碑文言:“学也者,教之所由施也;教者,性之所由复也。学不建,则教不得而施焉;教不施,则性不得而复焉。故学不可一处阙也。”同时也记述了重修后的儒学景况:“堂之梁栋瓦甓有挠折破缺者皆茸……[详细]
  周公测景(影)台遗址位于汝南县城北1.5公里处,又名天中山,高丈余,上刻“周公测景台”“天下之最中”字样,旁边清道光辛巳年复立的周公历履之地碑,记述了测景(影)台建立的全过程。碑文载:奉成王命,公(周公)复营洛邑,求地中,广建圭表测日景。三临汝水之滨,唯见此处无景,遂筑土垒石以记之,名曰天中山。其上建圭表,考日景、测公数,以此为正。其后周袭淮夷、伐东夷,天下遂定。是时此地为土圭,日久倾圮,后为记周……[详细]
  李愬雪夜入蔡州浮雕位于汝南县城北关宏济桥旁,花岗岩材质,记述了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李愬雪夜袭蔡州,平定淮西之乱的故事。浮雕采用艺术手法高度分割组合,画面简洁明快,内容清晰明了,每一块有机的外形加上印章式的文字标题,使整体层次分明、形断意连。整个战事共分为六个篇章:李愬主动请缨,受封讨贼;吴元济拥兵自重,称霸一方;雪夜飞兵奇袭蔡州建功勋;养兵示弱,麻痹敌军,蓄我士气;慧眼识才,巧用降将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