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位于越秀区文明路47号。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广州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上世纪初,由于广州建筑比较密集,人们防火意识薄弱,火灾频频发生。市政府成立的-处下设--,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楼,还建了一个10多米高的瞭望台,从那里可以监视全广州的火况。1924年,当局决定建立消防总局,英国留学归国的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决定仿照当时英国的消防建筑建造新的消防局楼房。该楼由美国设计师伯捷设……[详细] |
颐养园旧址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称为广东首家“旅馆医院”的颐养园旧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二沙岛西端,即今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内。颐养园由梁培基创建,曾经为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政治避风港”,还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秘密联络点。医院设计仿北京颐和园,取颐养天年之意,名“珠江颐养园留医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颐养园由园林、别墅和医院三者组成,园内周围遍种各种花草树木,环境……[详细] |
仲元图书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越秀山镇海路,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占地面积253平方米,1930年建成。1927年由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提议创建,由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式样仿北京的文华殿,民国十八年(1929)奠基,次年建成。坐北朝南,大楼占地面积253平方米,总面积76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富丽典雅,具有民族特色。门楼建在正面小山冈前,立柱采用水磨青砖砌建,铁门和柱顶装饰为……[详细] |
整理东濠下游碑记位于越秀区越秀北路越秀桥。1936年3月,东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为纪录这次治水过程,政府在越秀桥西侧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树声撰写的《整理东濠下游碑记》,碑文如下:粤城设置肇始于周赧王,时越人公师隅所筑之南武城,历时二千余载。濠渠淤塞事所常有,虽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简,只顾当前,无一劳永逸之策,以故水患叠见,而东濠则尤甚焉。民国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广州市大雨竟夕,东濠上游山……[详细] |
南溟黎公祠位于海珠区官洲街道仑头社区仑头村仑头公园内。始建年代不晚于乾隆四十七年,光绪十七年重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左右3路。门前有宽大的院落,院北侧为方柱石栏杆。中路前后4进,均为面阔3间,碌筒瓦面,蓝琉璃瓦剪边。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水上人家)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四千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详细] |
五眼井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初地西来后街。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广州豫章书院,又名罗家祠,建于1893年,由于罗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旧郡豫章,书院由此得名。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沙面租界3000多洋务工人-,当时的总指挥部便设在豫章书院。现书院作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图书馆,仍旧保留着古建筑的传统特色。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广州市潮州八邑会馆创建于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会馆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即现在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址及附近的义安里、义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横、八邑下横、迎珠街、水月宫后街一带,会馆由前厅、后厅、礼亭、中堂及东廊、西廊组成,现仅存中堂和礼亭。史料记载:自清朝咸丰八年,订立天津条约五口通商,广州商业汇聚,潮州仕宦商贾居于省城者甚多,惟上至天津,下至琼南,各埠均有会馆,而惟独省城没有。当时旅居……[详细] |
拜庭许大夫家庙位于越秀区高第街许地41号后座。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北京路转入高地街,再沿幽深蜿蜒的小巷拐入许地,老街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院里屋角勾翘,朱瓦层层,古色古香。相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后裔,许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则源于拜庭是许家兴旺腾达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境困窘,13岁即到盐店做童工。一次,聪明勤恳的拜庭与另两家盐商同时出海购盐,归途忽遇暴风,独得拜庭一人指挥正确得以返航,所在盐店因无竞争……[详细] |
杨孚井位于中国广州市新港路下渡村东约一巷。井口直径0.44米、腹径5米、底宽1米、深5米,井底有4个泉眼,水量较大,水质良好,曾是该村的主要饮用水源。该井为原生红砂岩层中天然凹穴,后来地势升高,人们用青砖、花岗岩砌井上端壁。相传该井为东汉议郎杨孚故宅后花园的水井。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回教坟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类型为古墓葬。回教坟场的历史年代为清代。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朱澄墓位于天河区龙眼洞华南植物园蒲岗区一山坡上。建于1300年。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小东门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三角市,横跨东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当时称东高桥,明代改永安桥。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现保存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阴刻“小东门桥”字为文树生题。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处在广州城门小东门外,正式改名小东门桥至今。2003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详细] |
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位于天河区长兴街岑村南街远耕公祠。1972年4月7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在广州陪同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先后到岑村参观小学、粉厂、农机站、卫生站、花果山、水田、鱼塘,还走访两户农家。在远耕公祠,周恩来等仔细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大队生产情况及远景规划,观看了岑村地形模型。2008年,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被公布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潘氏大院位于海珠区海幢街道南华中路231号。先有南华西街,才有海珠区,这条幽静的街道,曾是十三行富商巨贾们的聚居地。在二百年沧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老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数代街坊的记忆。而雄伟洋气的潘氏大院,正好坐落于南华中路231号。潘氏大院由曾经的广州世界首富潘振承后人所建,如今已有100多年。建筑初建时,南面海幢古寺园林,北濒滔滔珠江,西靠溪峡清流,漱珠桥跨其上,闹中有静。百……[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