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旅游

甘孜州景点介绍

  阿都措是一个美丽而幽静的高山湖泊,远远看去湖水一半绿一半蓝,那是因为它的一边倒映着青山,而另一边倒映着蓝天,湖的四周环绕着草滩、沼泽和无数的小海子。每到春夏繁殖季节,能看到成群的黑颈鹤在水边起舞,在草丛中安家,最多时大概有上百只。颈鹤是唯一的高原鹤类,目前世界上仅存500只左右,濒临灭绝。除黑颈鹤以外,白唇鹿也是仅存于青藏高原的珍稀野生动物之一。据中外专家考察认定,石渠境内金沙江流域的高山生态区是……[详细]
  扎溪卡是四川最大的草原,“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语别称,意为“雅砻江边”。在扎溪卡草原,你会被它那气势磅礴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深深打动,它的原始、纯净、苍茫与悠远,有一种大美不言的深沉韵味。8月的草原水草丰美,野花遍地,帐房点点,牛羊成群,就连草原上的风都带着一股醉人的气息。每年的6至9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这个时候来到扎溪卡,正赶上当地“耍坝子”的好时候。这时候的草甸上星星点点搭起了许多蘑菇似的白帐篷,……[详细]
  色须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甘孜州石渠县瓦土乡。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创建。原寺占地4.67万平方米。有大经堂5所,转经楼2幢,殿、堂、僧房1000余间。内藏镀金佛像2万余尊,其中铜雕镀金强巴佛,高数丈,仅次于西藏日喀则的强巴佛,是我国第二大铜佛。有藏经《甘珠尔》50余套。寺内壁画精美鲜丽。全盛时有寺僧1200人。“0”中寺庙被拆毁。1981年批准开放并拨款整修,已新修经堂、转经筒等,入住……[详细]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位于沙马乡境内德托村山后。遗址呈长方形,基址周长220米,从残石土坯尚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连,门径相通,中间有一庭院。据史书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马儿干军民万户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史称“萨玛王朝”或“萨玛政权”。公路两旁建筑物的瓦随处可见。……[详细]
  山岩,藏语为“地势险恶”之意。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南部,拥有据说是金沙江上游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江对面是西藏,江这边是四川。金沙江在这一段是川、藏间的天然河界。湍急的江水与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将这一带长久与外界隔开,成为一方秘境。山岩与西藏隔江相望,江边的山道海拔2000多米,湍急的江水和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让这一带成了一方秘境。从白玉县出发往山岩,整段长56公里的公路上要翻过海拔5000多米……[详细]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在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原属嘎拖寺下院,清乾隆七年(1742年)曼德仁珍青波始建。咸丰五年(1855年),-朱巴仁波义得清真上师0心髓传授,始成为专门弘传0心髓的中心,誉播海内外,国内各地及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诸国的各派僧人、俗人常来此求学,不丹国王和王后也先后亲临朝拜,名重一时。现寺占地1平方公里,有大雄殿、灵塔室、经堂、转经堂、文物室等。1982年批准为开放寺庙。保护范围……[详细]
  嘎拖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寺院之一。在这六大寺院中,以敏竹林寺与嘎拖寺最著名。嘎拖寺由-第三胜生宁玛派高僧嘎·当巴德西于1159年创建,全名:“嘎拖多吉顶寺”。“嘎拖”为藏语译音,意为“嘎上面”:“多吉顶”意为“金刚座”。传说原寺址上有一巨石,石上天然造就一藏文“嘎”字,故名嘎拖,又因传说该地受莲花生大师3次开光,八尊莲师在这儿修行,其加持力与印度金刚座同:故名金刚座。嘎拖寺文物主要有格萨……[详细]
  雍错湖在甘孜州白玉县境内。雍错湖长七八公里。月牙形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耀眼的色彩,在茂密的树林掩映中与九寨沟有些相似。无风的日子里,湖面平静得如同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照着雪山、森林和多彩的树林,引人遐想。……[详细]
  阿须草原位于德格县东北部,距离德格县城206公里,距离马尼干戈120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连接竹庆、浪多、阿须等地,总面积达八万五千多公顷。整个阿须草原山青水秀,地表坦荡,远处山峦环绕,著名的雅砻江穿流而过。阿须草原是岭·格萨尔王出生成长并征战一生的主要地区,是岭·格萨尔王的诞生地。岭·格萨尔王出生于公元1038年,逝于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幼家贫,与母亲相依为命,以放牧为生,16岁……[详细]
  萨迦派更庆寺位于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东端,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由德格家族第三十六代博塔·扎西生根和西藏香巴噶举名僧唐东杰波主持首建了位于司根龙的经堂,以唐东杰波名字取名为汤甲经堂。明末清初,第六代德格土司嘎马松执政期间,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兴建规模庞大的更庆寺主寺。历经第七代土司向巴彭错至第八代土司根嘎彭错执政期间,更庆寺工程才算基本完工。清雍正年间,第十二代德格土司登巴泽仁又大……[详细]
  公元1181~1189年间,止贡巴·仁钦贝造其弟子巴登向秋能巴由西藏止贡替寺赴八邦传演止贡噶举教义,并主持修建了八邦寺的前身一二兄里寺大殿上座,在太殿邻近的两个山头分别建起“着郎干”讲学院和“五且”坐经院。寺庙举行法会,则集合僧侣在曲池西(今乡政府驻地)讲经授法。16世纪中叶,兄里寺被一名叫“阿热”的炊事僧人失火焚毁。清初,从西藏阿里云游至德格的萨迦高僧赤称俄热看中了八邦“三象戏水”的奇丽地形,在……[详细]
  岭·格萨尔王庙就建在吉苏雅给康多的那块酷似青蛙的巨石旁。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庙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当时的林葱土司为纪念自己的先贤,特地在岭·格萨尔降生的地方修建的,同时还委派当地著名的噶玛噶举派寺庙--岔岔寺的-管理,所以,格萨尔王庙便成为岔岔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距大约为一公里左右。据说当时的格萨尔王庙内除塑有岭·格萨尔跨马征战的威武铜像,岭·格萨尔的爱妃珠牡和大将丹玛、辛巴等的泥塑像外,还有……[详细]
  素有“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0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是中国藏区三大文化……[详细]
  赞多高原湖泊群,位于新龙县雄龙西乡西北部90公里的大草原上,海拔在4690米,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百余个,(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有20余个)站在山巅眺望,星落密布的湖泊,象镜子被打碎的碎片分散撒落在石林草丛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波光粼粼的亮光。在走过这大大小小的湖泊,来到赞多高原湖泊群源----黑海(藏语为赞多措那马)。刚到此处,一眼望去,其色如墨,四周草绿花开,远山起伏,犹如一幅浓淡……[详细]
  卡洼洛日雪山是新龙县最高山峰,海拔5992米。位于新龙县北部日巴乡的雅砻江之东,是当地藏族四大神山之一,“卡洼洛日山”藏语意为终年积雪不化。该山由灰岩、白云岩、红色沙岩夹泥灰岩组成,山峦起伏,群峰峥嵘,有现代冰川发育,角峰、塔峰林立,终年白雪皑皑,景色壮观,主峰直插云霄,早晚云雾缭绕。山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有云杉、冷杉、松柏、桦木、高山松和灌木林,还有盘羊、鹿、獐、麂等。盛产虫草、知贝母等名贵药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