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静安区旅游

静安区景点介绍

  “四·一二”惨案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高昌庙的军舰上空升起了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青红帮、特务约数百人,身着蓝色短裤,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从1时到5时,先后在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袭击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仓猝抵抗,双方发生激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蒋介石收编的孙传芳旧部)开来,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械。上海2……[详细]
  上海总工会旧址(原湖州会馆)在会文路中兴路转角,原闸北会馆路湖州会馆内。湖州会馆建造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前后,占地20余亩,原为湖州旅沪同乡聚会议事及养病、停柩的场所。牌楼式朝东的大门在今会文路153号~159号地位。会馆内建筑颇多,进大门后自东向西排列为养疴别墅,大厅和花厅,均系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开间的建筑。养疴别墅为有厢房的二层石库门建筑,其余均为江南民间厅堂建筑。大厅前有照壁及门厅……[详细]
  蕃瓜弄棚屋位于闸北区天目中路共和新路旱桥南堍西侧,建国后,棚屋逐步进行翻造,但居住条件仍然很差。1963年上海城市建设部门决定改造蕃瓜弄,1965年建成五层的住宅楼,不仅有电灯、自来水,还装上煤气、抽水马桶等。全部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原来的居民大部分回到新屋里,1965年居民约7700人。原为一个自然村,名姚家宅桥,乃贫苦劳动人民聚居处。20世纪20年代,造了致富里等里弄房屋以及海昌公所、通和……[详细]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位于闸北区公兴路与临山路口(原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三大在广州结束后,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决定将中央局机关迁回上海。1923年7月,中央执行委员、农工部部长王荷波(后增补为中央局成员)受党中央委派到上海,在三曾里租了一幢二层楼的石库门房子,作为党中央机关的秘密办公场所。7月至9月,中央局5名成员中除谭平山留驻广东外,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等先后由广州来到上海。当……[详细]
  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旧址位于浙江北路191号,始建于1899年清光绪年间。曾为清朝晚期的会审公廨(亦称会审公堂),民国时期的江苏上海第一特区地方法院、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1949年8月11日,上海市长陈毅在此(浙江北路191号)宣告上海市人民法院成立。浙江北路191号经历了三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重要历史时期。1.晚清在租界内确立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是-战争后中国长期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并部分丧失司法……[详细]
  钱氏祠堂走进闸北公园,顺着林间小道,过一座小石桥,古朴的钱氏宗祠便在眼前了。砖木结构,黛色屋檐,白色粉墙,镂空窗户,青砖门楼上“钱氏宗祠”四个石刻大字,引人注目,尤其上下左右四幅砖雕栩栩如生,据专家介绍,砖雕始于汉代,明清时期最为兴盛,该砖雕是用凿子和刨子为工具,在质地细腻的青砖上,运用平雕、浮雕、镂雕和透空雕等艺术手法精制而成,所塑历史人物栩栩如生,飞禽走兽和花卉图案形象逼真。钱氏祠堂门楼的砖雕……[详细]
  上海总商会旧址位于北苏州路470号,此处原系清政府出使行辕旧址,近代上海已是个江海之通律的城市,中国派外大使大多从上海港出发,为了保佑海上的安全,仿照闽南渔民建妈祖庙或天后宫祭神保佑平安的习俗,光绪十年(1884年)在这里征地8000平方米分别建造天后宫和出使行辕。总商会会所仪门是一座仿罗马梯铎凯旋门式样,一对复合柱式,威武庄严。商会新址为当时显赫的工商界名流的聚会之地,共谋发财大略,成为民营经济……[详细]
  浙江路桥俗称老垃圾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区苏州河上,南接黄浦区浙江中路,北连闸北区浙江北路,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的老桥之一,更是一座国宝级的桥梁,2014年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光绪三十二年十月(1906年),工部局又拆去木桥,改建成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新桥长59.74米,宽13.9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桥上铺设单轨,通行英电……[详细]
  张园也是来上海必打卡的地方,老城厢的风情于此一览无余,藏着最具上海烟火气的一面。沿着南京西路和泰兴路的交叉口一路向南,在繁华的商业区中间,你会看到一幢幢石库门住宅,宽敞的弄堂、红灰色的砖瓦、一排排晾晒着的衣服,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老上海风情,这就是当今的“张家花园”。建造于1882年的“张家花园”,自开放以后20余年中,一直是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曾经的私人花园到-中心、政治中心,演变到现在,除了……[详细]
  延安西路221号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叫做宏恩医院,是一位无名氏赠给租界工部局的一家综合性的医院。今天的位置在乌鲁木齐路与延安西路高架的交会处西侧,曾经是上海有名的为-、高知看病的华东医院。上海优秀历史建筑__宏恩医院1950年10月,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接管这家医院,移交给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第二年的8月,改建宏恩医院创办华东医院,设病床60张,担负华东及上海市局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一等……[详细]
  嘉道理爵士公馆,俗称为大理石宫。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现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所在地。始建于1924年,占地达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曾是英籍犹太富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及半岛酒店创始人埃利·西拉斯·嘉道理爵士的私人住宅。因为整幢房屋通体使用大理石作为建材,因而被称作为“大理石宫”。嘉道理家族埃利·嘉道理(EllyKadoorie)爵士,为英籍犹太富商,曾跟随上海地产……[详细]
  美琪大戏院,MAJESTICTHEATRE,位于上海江宁路66号,解放后,曾改名北京影剧院,1985年初恢复原名,建于民国30年(1941年),由范文照建筑师设计,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成之时,定名美琪,原是取其“美轮美奂,琪玉无瑕”之意。10月15日开幕之际,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亚洲第一”。戏院共1261个座位。美琪初由联怡股份有限公司集资创建,是该公司继北京大戏院、南京大戏院后,所建第三家戏……[详细]
  山海关路387弄5号(原山海关路育麟里5号),1928年底至1930年,为中共淞浦特委(简称“淞浦特委”)办公地点。这是一幢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坐北朝南。机关撤销后,一直为居民住宅。旧址于1959年经薛潮声回忆踏勘后确认,1987年11月1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淞浦特委的成立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详细]
  宝山路584号(原宝山路东宝兴路口)是东方图书馆所在地,1927年3月至4月,东方图书馆中的商务同人俱乐部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总指挥部。1977年12月7日,该址被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上海市级纪念地。原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现为上海市市北高级职业中学。1987年3月21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校内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旧址”纪念碑。1927年……[详细]
  延安中路504弄21号(原福煦路多福里),1937年8月至11月,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所在地。这是一幢坐北朝南两层楼的老式石库门房屋,底楼东厢房是会客室,二楼东厢房是卧室,后楼是报务员、译电员宿舍,楼梯拐角处的墙上挂着一架电话机。1960年前后,旧址先后经孟进、刘少文、张纪恩、李克农等回忆或踏勘,并访问附近居民而确认。1962年9月7日,该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宅。深入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