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河北区旅游

河北区景点介绍

  北安桥始建于1973年,全桥三跨,跨经为93米,桥跨为24.8米,改造后原桥抬升1.5米,原桥两侧各加宽9米,在原桥台两侧各加跨4米的亲水平台。改造后的北安桥体现了古典式建筑风格,设计造型高贵典雅,婀娜多姿,别具特色,桥头雕塑采用西洋古典表现形式,吸取中国传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桥墩雕像为青铜正面装饰盘龙,桥栏柱基上为四尊舞姿各异的乐女、金光闪闪,造型高贵典雅。手中分别……[详细]
  狮子林桥位于横跨海河之上,连接起古文化街景区和望海楼地区,是海河上一座地标性的桥梁。桥上的狮子们每一个都形态不一,生动活泼,有黑色和白色的,非常可爱。 狮子林桥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桥上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栩栩如生。桥全长96.6m,分跨为24+45+24(m),由单悬臂梁和8m长挂梁构成;桥宽2×3+18(m)。1994年在老桥上、下游每侧各修建一座新桥,新桥……[详细]
  金汤桥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及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资建设,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1948年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1949年1月巧日凌晨,东、西两路主攻部队于金汤桥胜利会师,天津宣告解放。从此,金汤桥成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人们缅怀解放天津牺牲英烈的地方。199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详细]
  海河解放桥是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桥原名为“万国桥”,因当时天津有“国中之国”的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九国租界。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更名为“解放桥”,沿用至今。解放桥为全钢结构,建于1927年。若是能碰上桥梁开启,那你可真够幸运的了!最美时分,是当一艘艘豪华游艇驶过开启的解放桥,伴着缤纷璀璨的海河更加令人陶醉。幸运的话,也许还能碰上在解放桥中间趁着红……[详细]
  张鸣岐宅邸位于马可波罗广场西北角,建于民国初年,在意租界现民族路80号楼。罗马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三层,迫使瓦顶,立面三层正中有四联拱券扇形阳台绳索式廊柱,连弧扇形阳台,牛腿承檐,饰花叶形浮雕,造型优美。此为张鸣岐在意租界寓所之一。张鸣岐(1875~1945),字坚白,号韩斋,山东无棣人。前清举人。1898年就馆于岑春煊,颇得器重。1900年后,随岑在陕西、四川、两广先后任职两广学务、营务处,广西……[详细]
  金钢公园位于中山路与海河东路交口东北侧(金钢桥旁)。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此建海防公所,后改建为慈禧位津阅兵行宫,未使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为推行新政、开发河北新区,将直隶总督衙门迁设与此。后为直隶省政府、河北省政府驻地,1937年7月被侵华日军炸成废墟。解放后改建,院内有仿古建筑和金钢桥微塑模型。在公园的提升改造中,河北区相关部门认真准备,精心安排,坚持高水平……[详细]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三叉河口,位于天津市中心。其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6月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中,涌现出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许广平等一大批先进分子,成立了“觉悟社”,并同周恩来、马骏等男校学生一起,领导了当时天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学院经过多次调整、易名,经历了河北……[详细]
  金家窑清真寺是中国天津市河北区金家窑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目前,金家窑清真寺寺内现有3名阿旬,7名学董,70余部阿拉伯文藏经,20余部波斯文藏经,以及1927年由戴德桂撰写《天津金家窑清真寺碑记》。金家窑清真寺位于中国天津市河北区金家窑大街海潮寺胡同19号,是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初建金家窑清真寺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初年,一些在……[详细]
  天津盐坨公园北至榆关道、东至铁东路、西至现状铁路线、南至快速志成道辅路,占地28万平方米。依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河北区按照“一桥一景、因桥制宜”的要求,高标准对志成桥、民权门桥等14座城市桥梁桥下空间进行综合治理。该项目就是桥下空间综合治理的代表项目。该公园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文化主题特色。将“文化河北”定位融入其中,以“盐业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盐文化”为主题,在原有桥柱体表面设置盐文化浮雕……[详细]
  袁乃宽故居坐落在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该楼建于1908年,占地3109.35平方米,该楼先后委托英、德工程师设计,为一座欧洲古典式建筑,分为主次楼。主楼平面为L形,三层砖木结构带局部半地下室,共54间,建筑面积2089.02平方米,是北欧荷兰、比利时的建筑形式,有尼德兰式建筑特点。它面向海河及民主道一侧均为山墙,尖尖的山花,装饰着哥特式的雕饰,山花上形成三个台阶式的水平层,加强了水平分划。屋顶是木……[详细]
  马鸿逵故居坐落在河北路宁静里1—4号。建于1913年,该胡同共4个门。为砖木结构2层楼房,普通公寓式,清水砖墙,坡瓦顶,上开天窗,装修一般,建筑面积共760平方米。现为民居。……[详细]
  天津世纪钟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为迎接二十一世纪于1999年建立的大型城市雕塑,坐落于河北区解放桥桥头。世纪钟由全金属材料构筑而成,在钟表面的外环和内环之间镶嵌着十二星座的青铜浮雕。整个世纪钟在庄重之中显出飘逸隽永,钟表、长杆、齿轮、底座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时空造型,标志着天津这座老工业城市在历史的进程中已经又前进了一大步。庄重的世纪钟与古老的解放桥互相映衬,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的近代工业从这里开始。天津世纪钟……[详细]
  天津市最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因沿海河而建而得此名,这里国际品牌店鳞次栉比,是潮人购物的必去之地。滨江道商业街是天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它自海河边的张自忠路起,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南京路上,全长2094米。分两段建成,其中张自忠路至大沽路一段,建于1886年;大沽路至南京路一段建于1900年。1946年将两段合并,定名滨江道。这条街不仅有劝业场、中原公司、稻香村食品店、亨得利钟表店、光明影院、登瀛楼饭……[详细]
  天津马可波罗广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原意租界,是近代中国惟一的一个意租界,也是意大利曾经在境外的唯一一处租界。马可·波罗广场和平女神雕塑13.6米,建于1923年。由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原雕塑上世纪50年代拆除,意大利风情街改造时被复建。位于河北区意式风情区中心,原马可波罗路(今民族路)和但丁路(今自由道)交会处,占地2200平方米。广场周围建筑错落有致,雕饰精美,构成了风格典雅的建筑群,……[详细]
  杨豹灵(1886-1966),江苏金山人。1907年留美,在康乃尔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8年在顺直水利委员会任流量测验处处长。1928年后定居天津意租界,经营大昌实业公司,曾任意租界董事会华人咨议。1936年任天津市工务局局长,抗战胜利后人天津市政府外事处处长。其为社会名流,与天津达官显贵交往颇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