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武乡大云寺武乡大云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宋地址:武乡县城西25公里故城镇故城村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重修碑记载,寺曾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初名岩静寺。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重修。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今名。金大定年间重建三佛殿。元、明、清时期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大雄……[详细]
  古中庙古中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0.5公里的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建筑规模宏大。下院建筑有舞台、看楼、香积厨等。上院有山门、太子殿、正殿、耳殿、厢房等。山门为三道门洞,在西面的拱券式门洞上方,有明代石刻一块,上面刻有“古中庙”三个大字。太子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内无梁,所以亦称无梁殿。周檐施大额枋,……[详细]
  时代:清地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时任山东盐运滨乐分司司运的贾宗洛奉圣旨旌表为其祖母诰封中宪大夫贾凝端继妻李恭人所建的节孝牌坊。牌坊为石质仿木构结构,南北向,双面六柱五门三重檐,高12米,阔8.50米。正门两端各开二合八字门,两面的石条台基各长4.63米,宽2.23米,高1米。牌坊上雕“圣旨”和“旌表”石匾,从基座到顶部均浮雕走兽、花卉、人物。牌坊夹杆……[详细]
  霍州州署大堂(第四批国保)时代:宋至元地址:霍州市城内东大街北侧霍州署创建年代不详,据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版《霍州志》记载,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规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筑全部塌毁。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毁于火灾,唯大堂幸存。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后代又屡有增补修葺。现存建筑大堂为元代原构,仪门、戒石亭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霍州署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60……[详细]
  墙下关帝庙时代:清地址: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墙下村墙下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全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乐楼、看亭、献亭、正殿、寝殿,正殿西侧建有配殿两座,为观音殿,牛马王祠;东侧建有配殿一座,为土地殿。乐楼梁脊板上有“大清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十社灯酒会重修戏楼谨志”题记。上下二层,底层辟为过道,上层为乐楼。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六檩前廊式构架,硬山顶。檐下置柱头科……[详细]
  兴东垣东岳庙(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石楼县城东北20公里的兴东垣村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1388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及清代均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大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呈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和大殿。前院东西廊房各三间,后院东西窑洞各五间,大殿两侧东西垛殿各三间。大殿为庙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详细]
  位于运城市安邑城内东北方原太平兴国寺内,又名南海塔、安邑塔,唐贞观年间创建,宋代改建。塔呈平面八角形,共十三层,原高89米。多年来因地震等原因,塔身高度减少了18米,现留十一级、71米。塔身三层至六、七层显著收分,塔内空、小八角室。第一层南面开门,东西北三面均开一小室,仰视似叠涩藻井,但被破坏,仅留痕迹。第二层直至顶层,南北、东西各施圆拱窗,在每层塔的八角上,都悬挂铁制风铃。塔尖上铸有“绛州”二字……[详细]
  关王庙又称“老爷庙”,座落在中国北部山西省阳泉市东南2公里处的玉泉山山腰,是一座建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用来祭祀关公的庙宇。关王庙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进行了重修,以后历代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葺。关王庙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内、外两个院落。建筑以内院的关王正殿为主,包括献殿、端门马殿、南北配殿、围插廊、五关通以及外院的东楼戏台、落箭亭、……[详细]
  崇教寺崇教寺(第二批省保)时代:宋地址:长治市北马西乡古驿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原名庄楼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重建时赐额为荐福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重妆佛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重修,乾隆三年(1739年)曾作过补葺。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92平方米。寺院呈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正殿,西侧存耳殿一座。现存正殿为宋代遗构,其余皆为明清建筑。正殿面宽三间,……[详细]
  晋祠庙晋祠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灵石县城东17公里的马和乡马和村创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年至1368年),明世宗嘉靖(1522年至1566年)、明穆宗隆庆(1567年至1572年)、明神宗万历(1573年至1620年)年间,曾先后三次补修。现存建筑有正殿、献亭、戏台及钟鼓楼、配殿等。正殿称“昭济圣母殿”,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为132平方米。献殿为元代所建,平面正方形,单檐歇山顶。……[详细]
  藏山祠藏山祠(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盂县长池镇藏山村东藏山原名盂山,相传春秋时晋国程婴藏赵氏孤儿于此,故称藏山。藏山祠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修,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祠址向南,依山建造。建筑分布于三层递高的平台上,祠前为明代“藏孤胜境”牌楼,祠内中轴线上依次布列山门、乐台、正殿、寝宫、梳妆楼,东西两侧为钟鼓楼、配殿和耳殿。除寝宫部分梁架保存金代风格外,余皆清代建筑。正……[详细]
  年代:清地址: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位于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口道路两旁。牌坊坐北朝南,是清光绪年间,为清盐提举仇嘉谟之母孙宜人所建。旁有仇氏碑亭5座,为清同治、光绪年间所建。牌坊为石质,六柱五门式,三重檐歇山顶,高约15米,立柱建在长3.16,宽2.58,高1.5米的块石垒砌的两个石台基上。两平柱间为大路,侧立柱每边各两根,与平柱组合,使两侧各构成两道扇面门。石……[详细]
  时代:西周横北倗国墓地位于绛县县城以西约11公里的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75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墓葬1326座,其中西周早期偏晚一直到西周晚期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出土文物有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和先秦史籍《周礼》中记载的“荒帷……[详细]
   介 绍: 普净寺在山西襄汾县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明遗物。 山门三间,天王殿五间,悬山式。菩萨殿五间内柱设在前槽,依柱筑扇面墙一道,墙前为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丰润娴雅,两隅十八罗汉各具神态。墙后地藏、道敏、冥化端庄肃穆,十殿阎凝神对坐两侧。最后为大雄殿,五开间六架椽,原为悬山式,后改为硬山,斗拱四铺作单下昂,殿内后槽施二金柱制成佛龛,柱上用蝉肚形大雀替承托四椽伏,伏上架……[详细]
  陈廷敬故居时代:明、清地址: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陈廷敬故居为清代名相陈廷敬及陈氏家族的故居,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一处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故居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为明代建筑,是陈氏家族的故居,城墙周长466.55米,占地1156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城墙、河山楼、藏兵洞、陈氏宗祠、树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御史府及麒麟院等。外城为清代建筑,是陈廷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