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国立中央图书馆是民国政府教育部1933年正式开始筹备的国家级图书馆。1933年4月2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正式成立,蒋复璁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筹备处租赁了南京沙塘园民房为办公地点,1936年迁往珍珠河畔的成贤街48号院落内,这年9月1日,对外开放阅览室。1937年8月,因日军轰炸,筹备处奉命西迁重庆。准备“以身殉书”的蒋复璁亲自押运,一路上沿着长江流徙,每驻一地便设立办事处,开放阅览,俨然一所……[详细]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建康路朱雀路(今太平南路)口,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均为江浙资本家集资创建,合称“南四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时间在“南四行”中为最早。其总行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17年在南京开设下关办事处;1921年7月,改为南京分行;1933年4月10日,迁至建康路自建行屋营业;1937年1……[详细]
  日本神社旧址,位于中国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五台山体育中心东侧,原为侵华日军仿照日本东京--而建的南京神社,设计者为高见一郎,为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春兴工建筑,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年竣工。神社坐北面南,为砖木结构建筑,柱跗式台基、方形外廊柱、宽而矮的歇山顶、黑色瓦、杏黄色的墙壁、褐色的窗户,属于典型的日式和风风格建筑。正门及侧门两侧均有两只石狮子,保留完好。……[详细]
  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位于今下关区大马路,今邮局建筑由南京市邮政器材公司、南京邮政人力资源中心和邮政招待所使用。南京邮政事业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南京辟为通商口岸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正式在下关设立南京邮政局。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改大清邮传部为交通部,改大清邮政局为中华邮政局,民国三年(1914年)南京邮政局改称为江苏邮务管理局,地址在大石桥,管辖除上海及……[详细]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建造于1923年,历经86年风雨,依然气势盎然,6根粗壮的石柱岿然耸立,顶部石台的花纹简约精美。1912年2月14日,南京中国银行在城南珠宝廊(今白下路23号)开业,成为中行系统内最早成立的机构之一。在中华民国期间,南京中行作为当时的第一家中央银行,发行了中国银行“南京券”,成为中国银行成立后自印发行的第一张钞票,后来被誉为“共和第一钞”。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详细]
  洪保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由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抢救性考古发掘了明代太监洪保墓,这位太监曾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洪保墓地处祖堂山南麓三阶台地的最上层,空间较为局促。因此,在最初的规划方案中,整个墓园保护区的面积只有1300平方米。根据专家论证会的建议,新方案中墓园的规划面积有所“扩容”,同时保留了墓穴原有中轴作为墓园的空间轴线,尽可能维持了原有墓穴的空间感。洪保墓园利用所处台地……[详细]
  南京邮电局旧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建康路110号,太平南路与建康路交汇处,是南京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邮局,是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处重要邮政旧址,也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传入中国的代表作之一。南京邮电局旧址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正式建成开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为建康路邮政支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详细]
  童寯故居位于秦淮区文昌巷52号。东依五老村,南连红花地,西靠太平路,北接大行宫。虽在闹市,别有洞天。童寯故居是其本人于1947年自行设计建造的。故居宅院共占地414平方米,北院墙中部设铁制双开大门,坐南朝北,临街面市。三米左右高的水泥素粉院墙,不加修饰,匀称简朴。院门右侧墙上,砌有“童寯住宅”铭文石碑一方。院内水泥地坪,扫洒洁净,纤尘不染。院之中央,植有一株火焰松,老树新枝,青翠欲滴。东院墙根,一……[详细]
  瓮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的悦来巷子里,是中国最古老的澡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瓮堂兴起于明朝初年,当时有5处,是朱元璋为解决20多万修缮城墙的民工洗澡问题修建的。瓮堂内部,顶上两个蒙古包样的“瓮”拼成“8”字形,“瓮”下面是浴池。600多年来,它承载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洗澡回忆。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关于它来历的说法,一种如上文所述,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详细]
  邓愈墓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西邓府山,现雨花西路旁。邓愈,明初开国功臣,原名友德,朱元璋赐名愈,今安徽泗县人。少年时随父兄参加元末农民军,后率部投奔朱元璋,屡建战功。官至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北征,洪武十年(1377)受命西征吐番,班师途中病死于寿春。追封宁河王,谥“武顺”,葬邓府山。墓前神道碑一座,立于神道正前方右侧,碑高5.05米,碑额高0.98米,宽1.35米,厚0.4……[详细]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南朝(566年)南京市甘家巷狮子冲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东北郊甘家巷东南狮子冲。  陈蒨(522—566),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永定三年(559)六月继武帝位,称文帝,在位七年,于天康元年(566)夏四月崩,六月葬此。谥“文皇帝”,庙号“世祖”。……[详细]
  南京大华大戏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地处新街口南端,是南京建造最早的戏院之一,规模、设施均居民国南京之首。大华大戏院与世界大戏院(后改称延安剧场)、首都大戏院(后改称解放电影院)、新都大戏院(后改称胜利电影院)并称为民国南京四大影院。大华大戏院始建于1935年,由美籍华人、大华大戏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徒英铨筹资,基泰工程杨廷宝设计,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36年5月29日建成开……[详细]
  南京地质调查所陈列室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700号的南京地质博物馆。该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地质陈列馆之一。1913年,在章鸿钊的倡议下,章与丁文江、翁文灏等人在北京创办了地质研究所,并招收学员,着意培养地质学科的新人。鉴于当时日寇步步紧逼的凶焰,翁文灏又积极奔波筹划调查所及陈列馆的南迁。1933年,由翁文灏出面筹划、募捐,购买了当时称作水晶台的地皮(即今南京地质博物馆至南京熊猫电子集团的范围)……[详细]
  江南贡院现存碑刻22块,主要记载了皇帝、大臣、名士对贡院的赞誉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民国碑1通。其中有康熙御题碑、两江总督铁保碑、重修扩建贡院碑等,是研究明清贡院历史沿革和科举制度的实物资料。明清和民国年间刻石。位于夫子庙金陵路1号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为明清科举考场江南贡院遗物。有碑22通,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民国碑1通。分布于明远楼两侧碑廊内。内容主要为江南贡院历史、历代扩建和维修情况……[详细]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195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