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都江堰区旅游

都江堰区文物古迹介绍

青城山朝阳洞
  从四川青城山访宁桥右行,经卧云亭,就能到大小朝阳洞。小洞仅容十余人,大洞可容一二百人。洞穴正对东方,清幽雅致,传为上古宁封栖真处。清光绪年间,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黄云鹄乐此清幽妙境,小住洞中参易。曾撰联云:“天遥红日近,地仄绛宫宽。”并称颂此地:“朝晖暮霭,溪月松风,大野平畴,连峰迭山献实能移人情志,而荡涤秽浊。”他在《小朝阳洞记》中说:“青城胜概,不可枚举,而余独爱朝阳洞。于西侧一山洞尤爱之,以得朝阳最早故也。”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于此处依岩傍洞,扩建宫观及琅,环仙馆。洞口门楼为悬空古建,洞中仍塑宁封真君及吕祖、邱祖、三官神像。抗战期间,蒋介石曾来此暂居。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为古洞撰联云:“古洞亲迎光照耀,苍岩时有凤来仪。”朝阳洞,经三弯九倒拐,登壮观台,可壮览青城前山风光及天府平畴。再沿山脊前行里许,有观日亭,亭侧岩壁有“天然圣迹”、“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巨型……[详细]
都江堰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灵岩山顶,全名为灵岩观音寺,寺内佛像基本以观音为主。一路徒步上山,树木郁郁葱葱,秋天到此,更能看到红黄交错,色彩斑斓,直至寺前的风景都很美。在千手观音庙旁边有棵银杏树,粗硬的枝干如手般向外伸展,故而名“千手银杏”。银杏掉落一地金黄,更显古寺清幽。寺内的主体建筑是千佛殿,也是寺内保存最好、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宇周壁供置众多佛像而得名。千佛殿始建于唐代,现在是明代重建的木结构建筑。殿内最引人入胜的是40尊宋代彩色泥塑,距今已近千年了,仍保存完好。它表现了40位高僧的不同形象和性格,尊尊动人,个个传神,无一雷同。梁启超曾有“海内第一名塑”的题字。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点)占地范围外延2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现围墙外延10米为界。用时参考3-4小时交通乘1路公交车在二王庙站或月亮湾站下车,沿着灵岩山的公路步行约1小时可达山顶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景点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幸福乡……[详细]
龙王庙建筑群
  龙王庙建筑群分布在高出龙池水面约80米高的台地上,面对碧波万顷的龙池,背靠耸入云霄的高山。在浩大的空间容量中,精巧地构建了由庙门、祈雨台、正殿和配殿组成的龙王庙建筑群。庙门设置在台地的两端,形成一个石栏环护的庄严祭坛。正中为汉白玉石砌成的八卦形图案的祈雨台,中央嵌着太极图硕大“阴阳鱼”,表现着“万物负阴而抢阳”和“天一生水”的东方神秘文化的奥旨。庄严古朴的正殿巍然屹立在三层台阶上,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在稳重平实中显现出飞动轻快的舒展姿态。殿内彩塑的黄、青、赤、白、黑五位龙神立像,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表现着“五龙议治”的主题,共商如何适时布云行雨,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繁荣安乐。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龙溪乡龙池镇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内类型:古迹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开放时间:8:00-18: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的每票内……[详细]
青城山真武宫
  青城山真武宫年代:清光绪年间(1875—1908) 类别:古建筑 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山真武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前山景区西部、轩辕峰东绝壁下,东距天师洞400米。创建于唐,名清都观、洞天观,清乾隆十七年重建,改称真武宫,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所建。建筑群占地1840平方米,建筑面积303平方米,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沿轴线依次为山门、三官殿及左右厢房;建筑形式为混合式木梁架、悬山顶。三官殿面阔三间12.6、进深三间7.7、高6.49米;混合式木梁架,悬山顶、小青瓦屋面。建筑群右边跨出台地部分,采用了一列吊脚楼支承。基本保存完整。真武宫在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均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营建,具有一定意义。……[详细]
东岳庙喜雨坊
  东岳庙喜雨坊年代: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类别:古建筑 地址:灌口镇灵岩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喜雨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灵岩峰东南麓、灵岩寺东北500米处,修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该牌坊坐北朝南,青石材质,重檐歇山顶,面阔四柱三间7.5米、通高6米;中间为三重檐,左右依次递减重檐、单檐。中间上额为“仙都”,中书“喜雨坊”,下题“第五洞天”。石柱前后均刻对联,坊楣、撑弓浮雕、镂刻人物、花草图案。坊前7米,左右各立华表状盛露盘1个,通高5米,上有“大清嘉庆二十二年”等题记。据东狱庙碑文记载,清嘉庆甲戍年(1814年)蜀中大旱,5月不雨,县人至东狱庙求雨,后来果降甘霖,为答谢神灵的恩赐,由马圆隽主持重修了庙宇,并建喜雨坊,座以旗其德。该牌坊为了解宗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详细]
26、建福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福宫
  青城山建福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赤城阁)西偏北1.05千米青城山山门北侧,建福宫为青城山道教主要宫观之一。始建于唐,称丈人观。南宋淳熙二年范成大奏请改为今名,宝祐间毁于地震引发的滑坡。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建筑群布置在清溪沟侧一台地上、依地势由东向西纵向展开,占地2753平方米,建筑面积1119平方米。沿轴线依次为山门、正殿、后殿及厢房等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建筑,东北部为园林,与环境配合的自然贴切。宁封殿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五间12.1米,高9.4米,三重檐悬山顶,穿斗式梁架。老君殿面阔五间24米,进深三间14.5米,高10.2米,歇山顶。建福宫在选址、总体构成、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营建,具有一定意义。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详细]
都江堰泰安寺
  •青城山现存最古老的寺庙,香火旺盛,可以敬香祈福。景点介绍泰安寺在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内,始建于唐代,是青城山现存佛教寺庙中历史最悠久的,曾经名僧辈出。古寺在汶川地震时损毁,2012年重新开放,如今这里香火旺盛,很多游客回来敬香祈福。泰安寺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等建筑,并存有《重修一楼双功序》、《太安寺清醮碑志》、《盂兰会》3通清代古碑。寺旁有一座舍利塔,是明代高僧鉴随禅师的灵塔。寺周有古红豆树、银杏树和桢楠树等参天大树数十株。寺前有古驿道,是灌县通往金川的必经之路。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内类型:古迹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电话: 4001151222开放时间:8:00-18:00(冬季有时会提前1小时停止售票)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青城后山景区门票中……[详细]
李家窑包
  名称:李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593.65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瓷器有碗、盘、钵、炉等器型,以碗、盘最多。釉色有米黄、姜黄、浅黄、白、青、绿、青绿、浅绿釉和天青、蓝绿色色乳浊釉,以浅绿、青绿色釉和绿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圈、垫板、垫条和垫筒,还可见托盘和泥饼。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青城山山荫亭
  青城山山荫亭年代:1940年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山山荫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赤城阁 )西偏北1.8千米、青城山景区天然图画至天师洞之间,西距天师洞1.2千米,东离“天然图画”100米,是青城山最具代表性的“茅亭”建筑之一。该亭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占地面积42平方米,亭边长2.05米、对角线5.36米、通高6.8米,建筑面积26.8平方米。抬梁式木梁架、八角重檐攒尖顶,树皮屋面。保存较为完整。该亭在选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与环境协调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特别是茅亭建筑的营建,具有一定意义。……[详细]
藏经洞石刻
  藏经洞位于灌口镇灵岩村9组灵岩山中。 藏经洞均为石刻经版青砂石质,上藏经洞在灵岩寺后陡崖间,为竖井砖砌地窖,长、宽均1.8米,深2.5米,1971年发现。下藏经洞在灵岩寺前竹林寺后,为洞穴,长2.9米,宽2.65米,深5.9米。清光绪初下藏经洞被发现,1931年邑人蒲春蔚于原址清理出大量佛经。佛经沿洞壁依次重叠,每版间垫唐开元钱币数枚。上藏经洞于1995年发现,发现后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清理,发现残存的经板约有160块,长0.8米,宽0.4米,厚0.04米。两面刻-,版侧刻经名、卷数、版数。在经板旁出土几枚保存完好的“开元通宝”钱币,由于经板长期重压及风化严重,导致无法揭取,因此采取就地掩埋处理。为了解唐代、清代宗教在该区域内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地址:灌口镇灵岩村9组……[详细]
都江堰千佛塔
  千佛塔位于都江堰市北5公里灵岩山灵岩寺左侧。此塔为唐开元年间(713-741),印度僧人阿世多尊者重建灵岩寺时修建。为石雕堵坡式实心塔,通高3米,底径约7.5米,下设须弥式塔基,上置覆钵形塔身,共13层,下大上小,各层雕满结枷跌坐佛像,故称千佛塔。下三层佛像刻有莲坐项光,以上各层依次缩小。像高数厘米,精雕细刻,衣纹清晰,神态慈祥,总共约800余尊。塔顶饰莲花瓣两层,上置莲座,置铁铸释迹牟尼佛座像一尊。此像与石雕像风格不同,疑为后配。千佛塔在宋代很有名,诗人范成大有“五桥今日新知路,千佛当年旧缀名”之句。造型奇特,雕琢精细,为蜀中鲜见。景点位置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市北5公里类型:古迹古塔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何家窑包
  名称:何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374.55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盘、匜、碟、注壶等。釉色有青、黄、酱、白和绿、浅绿乳浊釉等,以绿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多见,浅绿色乳浊釉的釉面均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唐家窑包
  名称:唐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374.55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盘、匜、碟、注壶等。釉色有青、黄、酱、白和绿、浅绿乳浊釉等,以绿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多见,浅绿色乳浊釉的釉面均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东罗家窑包
  名称:东罗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004.00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还可见少量外地窑口的瓷片。瓷器有碗、盆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绿釉和绿、蓝色、浅绿色乳浊釉,以白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和垫筒。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东刘家窑包
  名称:东刘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刘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191.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有碗、盏、钵、盆、罐、盘等。釉色有青釉、黄釉、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青釉、黄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