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都江堰区旅游

都江堰区文物古迹介绍

东杨家窑包
  名称:东杨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杨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9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390.62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瓷器有碗、盘、注壶、钵、罐、盆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绿、黄、白、浅绿、酱等,以绿色多见,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垫圈、支丁、垫条,以垫筒和支丁最为常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青城山玉清宫
  玉清宫坐落在青城山丈人峰北坡。从圆明宫往西南上行里许即到。它古为天真观,祀天皇真人,载于清乾隆《灌县志》,古庙被毁。1938年成都慈善会在旧址上重建,取名玉清宫,有殿宇两重:上殿供奉吕祖、邱祖;中殿供奉祀宁封真人和药王孙真人。传说孙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并在此完成著名的《千金要方》。附近还有明代三官堂遗址。殿内有于右任先生1946年所题“玉清道院”匾额和刘咸荥、方旭等人的题诗。玉清宫环境幽静,在殿前平台上,视野开阔,可俯视山下百里平畴。抗战期间,陈铭枢将军曾来此游览,留下诗作:“虎据龙蟠毒雾封,迢遥寄恨上高峰。蜀中弟子新仍锐,东下貔貅怒发冲。”宫左保坎下有“莲蕊石”(天然砾石,形如莲花)。宫后有“天然泉”,传为天皇真人饮水处。……[详细]
青城山凝翠桥
  青城山凝翠桥年代:清 类别:古建筑 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凝翠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西南麓,该桥始建不详,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桥西北-东南走向,为木结构廊式桥,长10.80、宽2.4米,木质桥板,距沟底3.55米;桥下过水面为石券拱,高2、宽1.2米,在1.7米处起券。桥廊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杉树皮屋面,宽一间3.6、长三间10.8、通高4.21米。两侧置飞来椅作桥栏,靠高1米,桥横跨于一条山涧,该桥是都江堰市典型的古桥之一。该桥在选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便都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特别是道路、桥梁的营建,具有较大的意义。……[详细]
西罗家窑包
  名称:西罗家窑包年代:唐、宋类别:古遗址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559.9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还可见少量外地窑口的瓷片。瓷器有碗、盆、盘、钵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姜黄、酱、绿釉和绿、蓝色乳浊釉,以白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和垫筒。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张家窑包
  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092.5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周围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双耳小罐、注壶等,以碗最多。釉色有绿、白、酱、浅绿和浅蓝色乳浊釉等,以绿釉最多见,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圈、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尚家窑包
  名称:尚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306.52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地面采集的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瓷器有盘、盆等器型,釉色有白、绿、青绿、酱釉,以白釉和绿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垫圈和垫筒,还有少量托盘类工具。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宋家窑包
  名称:宋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166.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有碗、盘等。釉色有白釉、绿釉、酱釉,以白釉最为常见。窑具主要有垫筒、垫圈、垫板、泥饼和垫条,仅有少量支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瓦子坡窑包
  名称:瓦子坡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子坡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瓦子坡,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656.0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主要是碗。釉色有白、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杨家窑包
  名称:杨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9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981.11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盆、炉、盘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釉和绿、蓝色乳浊釉,以绿、蓝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垫圈和支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范家窑包
  名称:范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021.7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 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盆、匜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绿、浅绿釉和蓝绿色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天然图画坊
  天然图画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驻地赤城阁)西1.35千米牌坊岗上,建筑群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建筑面积65.8平方米。天然图画坐西北向东南,横跨游山,石道左有寨子山、右为石笋堂,后面则是混元顶、轩辕峰等重重叠叠、青翠欲滴的峰峦,好一幅“天然图画”。天然图画建筑形式为混合式木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8.35、进深一间2.8、通高6.35米。图画坊后左有厢房、右是长亭式建筑“驻鹤庄”,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面阔三间6.95、进深一间3.42、高4.3米。天然图画坊在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特别是在与环境协调上,达到了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的营建,具有一定意义。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景区内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0-15分钟电话:400-115-1222开放时间:冬季(……[详细]
瓦子凼窑包
  名称:瓦子凼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瓦子凼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437.78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较少,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有碗、碟等器型。釉色主要有浅绿、蓝绿色色乳浊釉。窑具主要有支丁、垫圈、垫板、垫筒和泥饼。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53、玉垒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垒关
  玉垒关又名“其盘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内,城区西玉垒山虎头崖上,唐贞观初年为防止吐蕃入侵而建。唐大中十年(856),镇静军守将白敏中帅蜀时主持重建。现存建筑为明代所建(关楼为近代重建),面积为660平方米。上层建筑为抬梁式木架结构,歇山顶,翘檐,青瓦屋面,为条石和泥浆砌成;下层建筑全为条石筑成。关门联书 “玉垒峙雄关,山色平分江左右;金川流远派,水光清绕岸东西”。这里危崖壁立,下临岷江,地势十分险要,沟通川西平原与川西北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松茂古道由此处通过。历史上素有“川西锁钥”之称。玉垒关为研究古代的社会、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青城山五洞天及接仙桥
  五洞天及接仙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五洞天,上依岩岭、下临深谷,四周古木参天,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不详,清代重建。桥为条石砌筑单拱桥,南北走向,南端与五洞天门坊相接。桥长14.1米,宽3.5米,跨长5.25米,距谷底高4.7米,面积49.35平方米;两侧桥栏高0.8米,内嵌石刻浮雕图案,各9幅。两端分置垂带踏道,北14级、南13阶。该桥在选址、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面达到了很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的发展过程和道教建筑,特别是道路、桥梁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景区内(天然图画坊与天师洞之间)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0-15分钟电话:400-115-1222开放时间:冬季(12月1日-次年3月1日)8:30-17:00;其它季节(3月2日-11月30日)8:00-18:0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青城山景区门票内……[详细]
刘家窑包
  名称:刘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644.35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主要是碗。釉色有白、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浅绿、绿色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