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永嘉县旅游

永嘉县文物古迹介绍

楠溪江宗祠建筑群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碧莲镇、花坦乡、潘坑乡、五公式乡、东皋乡、渠口乡、大若岩镇。亮点:建筑形制古朴,保留了北方木构的一些做法,同时又融入地方特色手法,是研究明代南北方建筑交流变迁的珍贵史料该建筑群由永嘉郡祠、孝思祠、季氏大宗祠、邵氏大宗祠、郑氏大宗祠、谢氏大宗祠、叶氏大宗祠、陈氏大宗祠8座祠堂组成。楠溪江流域诸多古村落的形成源于中原战乱,百姓南迁,其村落文化是中原文化与东瓯乡土文化交融的结晶,宗祠建筑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宗族文化的写照。其中颇富代表性的永嘉郡祠位于永嘉县碧莲镇上村,是村内的刘氏宗祠,始建于元,历经明清两代修缮,现存的建筑基本上保持明代建筑风格。1997年8月,该建筑群孝思祠、永嘉郡祠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文岩祠、谷氏大宗、郑氏大宗、谢氏大宗、叶氏大宗、胡氏小宗等11处宗祠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与孝思祠、永嘉郡祠合……[详细]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荆州壁画位于永嘉大箬岩镇、上塘镇,壁画创作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绘于荆州太阴宫山门板壁和西北、东南侧山墙板壁上,共20幅,总面积80.32M2。绿嶂壁画创作于清道光七年(1828年)及清光绪二十八(1903年)、三十年(1905年),绘于绿嶂太阴宫两厢及后宫东西侧山墙板壁上,共21幅,总面积65.76M2。两者主要内容大致类同,均为三国、水浒、白蛇传、陈十四娘等历史故事及花鸟、百美图等。“文革”期间当地村民用石灰水覆盖,得以保存,后经重新剥剔清洗,画面基本清晰,局部稍有损毁,总体保存尚好。这两处壁画为民间传统的油彩壁画,面积较大,内容涉及广泛,构图严密,情节生动,运笔流畅,色泽鲜明,形态逼真,为我省所少见,为研究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及瓯越南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详细]
溪山第一图书馆遗址
  1923年9月,金贯真和李得钊在岩头文昌阁创办了溪山第一图书馆,购置进步书刊,供青年人阅览,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金贯真学习勤奋,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探索革命真理。常与人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将何以使社会灿烂光华?我将何以使人群快乐无涯?”。是年秋,他与李得钊等进步青年组织“青年策进会”、“溪山学友会”,为在楠溪开展新文化活动而努力。他们的老师、共产党员谢文锦经常从上海来信,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们除参加爱国-外,还利用假期,带领楠溪在温读书的学友深入山乡进行演出,宣传进步思想。 溪山第一图书馆遗址,位于永嘉县岩头镇河一村的文昌阁。此阁建于明朝,清道光年间由当地名人金则胜出资重修,坐西朝东,背靠塔山,面向塔湖,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由于年久失修,在一场台风中倒塌。2008年由永嘉县岩头镇人民政府筹资按原建筑重建……[详细]
花坦古建筑群
  花坦古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永嘉县花坦乡的珍溪西岸。始迁祖朱兴,五代时任永嘉尉,爱此溪山之胜,遂定居于此。村落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块石寨墙,东、北、西三面开设寨门。内存民居、祠庙、牌楼、亭阁等古建筑50余座。民居依山而筑,布局高低错落有致,单体建筑平面有一字、口字、曰字等式,立面或一层、或二层楼阁。花二村“四面屋”由前后厢廊、前后厅堂组成,占地达1600平方米。宗祠4座,规模宏大。以乌府祠堂为最早,原名敦睦祠,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系二进二廊合院,中设戏台,占地600平方米。前厅面阔九间,进深二间,梁架粗壮,斗拱密叠,悬山式屋面。屋面明间高于次间,次间高于梢间,成三重檐。另有牌楼“宪台”、“溪山第一”两座,均建于明代。前者平面呈长方形,六柱三楼。高5.95米,面阔6.28米,进深5.05米,龙门枋和额枋正中嵌“宪台”匾额,……[详细]
花亭(含丽水桥)
  花亭(含丽水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岩头镇下村。花亭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建于荷花池畔得名,俗称接官亭。方形,木构。高7.1米、面宽4.52米、进深4.5米。四角重檐,攒尖顶。亭子用檐柱、金柱各四根,檐柱间设大额枋,平身科斗栱二朵,用双下昂出二跳。出檐用飞椽,坡度平缓舒展,翼角举起。中用五层斗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重檐屋面八条脊背,分别立有“张果老骑百驴”塑像,脊端雕塑“刘海献钱”图案。 丽水桥位于岩头镇下村下殿。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为三孔梁式石桥。东西走向,跨丽水河。长12米,阔3.8米,净跨4米。桥墩以方柱并列,上置帽梁石,石板桥面分为三段,每段九根石板直铺。桥面南侧刻有“丽水桥”,北侧刻有“明嘉靖戊午仲秋吉旦建”题记。……[详细]
仁济古庙
  苍坡村的东池、西池之间有一座仁济庙,是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由十世祖伯钧公始建。现该庙已被辟为苍坡民俗馆。相传西晋永康年间,浙南地区洪水为患,有“周凯”者,因为民博斗洪水而死,奉为“平水圣王”。古庙是按照《周礼》“前朝后市”的构思设计的,四合院式,门屋与正殿都是五开间。庙宇三面临水,中间庭院做“水天井”,应以水克火之风水说法。庙前有3棵3人合抱粗的柏树,至今已八百多年。东池北端有一座“水月堂”,四面环水,花墙隔漏,古朴典雅。堂南端有一小院,内挖小水池,如明镜镶嵌,可鉴日月。水月堂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是八世祖李霞溪为纪念其为国牺牲的胞弟李锦溪而建。从岩头到苍坡可乘往岩坦、张溪、鹤盛、岭头方向的中巴在苍坡村路口下车即可。然后步行10分钟进村,或乘当地的农用三轮车(每位1元)进去。……[详细]
芙蓉村古建筑群
  芙蓉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永嘉县。芙蓉村据传始建唐末,有陈氏夫妇为避战乱,由闽入浙,于此定居,村落格局说按“七星八斗”寓意布置。现保留有各类古建筑近五十座。建筑群由寨墙、寨门、民居、宗祠、牌坊、庙宇、书院、路亭等组成。村落略呈东西窄、南北长之长方形布局,寨墙由不规则块石垒砌。辟寨门七,其中东门为三间二层之木构建筑。村中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宗祠以陈氏大宗祠为代表,门厅五开间带左右各一间,正厅五间十三檩,带两侧厢房五间,宗祠前有水池、侧门,空间开阔。芙蓉亭位于芙蓉池中,有小桥与池岸相通,三间两檐,周设美人靠,翼角平直,有古风。村中包括民居、庙宇等建筑,保留了楠溪江古民居所固有的风貌古朴的特点。芙蓉村古建筑群为古代村落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2006年芙蓉村古建筑群作为明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8、塔湖庙
塔湖庙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扩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观多变。它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在塔湖庙北侧,与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水渠山麓上有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永嘉革命先驱金贯真曾在此建“溪山第一图书馆”。1958年毁于风灾,现遗址犹存。……[详细]
梅坦大屋
  梅坦大屋位于鹤盛镇梅坦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梅坦大屋”古民居为谷亦淮故宅,现有明德堂新屋由谷亦淮之孙谷宁魁在宣统二年清末民初所建,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宅院里外的砖砖瓦瓦上,仍可依稀寻访到它昔日光彩夺目的容颜。大屋的建筑精工考究,其八字门台艺术十分精致,门楼上的砖雕与窗花纹饰精美,图案别致,笔法细腻,门台上,青石刻成的对联:“梅坡新宅第,兰室旧芳邻”,横批“凝清香”,显示出当时宅院主人地位的显赫、家境的充裕与为人的清正。进得门台,是一个坐南朝北的三合大院,正房九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全部二层楼。特别称道的是各廊柱下的圆形柱磉,雕工十分精美。2003年,梅坦大屋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浮蛇山塔
  罗浮蛇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蛇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浮龟山塔
  罗浮龟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龟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龟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垟村乡土建筑
  南垟村的建筑结合地势,大多坐南朝北,较完整地保留了十余栋四合院或三合院形式的古民居群,基本为清中晚期的传统建筑,规模较大,质朴雅致,木雕精湛,体现了较高的建筑价值。村口位于村落东北处,设有白鹤大帝庙和清代的金氏宗祠,村尾则是现已废置的南岙学堂;村落以纵向主街为轴,向南延伸至村尾,间隔以横向小巷。现今南垟的新建建筑大多集中在村庄北部,南部的历史建筑群虽然格局大致保存下来了,但是部分厢房已被拆除又新建砖瓦房,严重影响原有的建筑风貌。村庄最南侧的两栋老宅已经在修缮和重建,村里的人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同样有着期待。在2011年,“南垟村乡土建筑”被公布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南垟村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详细]
永嘉郡祠
  永嘉郡祠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清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碧莲镇上村。原名刘氏宗祠,系明初开国功臣刘基的世祖祠堂。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敕封刘基上三代为永嘉郡公后,取名永嘉郡祠。明中期重建。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祠为二进二厢四合院木构建筑,前为门厅,面阔五间,达20.4米,进深二间,达22.8米,抬梁式梁架,悬山顶。后为正殿,面阔五间,达22.8米,进深六间,达 18.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悬山顶,脊饰龙头凤尾吻兽。天井东西为厢楼,面阔各四间,中有戏台,四柱歇山顶,施八角重栱覆斗式藻井。永嘉郡祠是研究祠堂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详细]
蓬溪谢氏宗祠
  蓬溪谢氏宗祠位于永嘉县东皋乡,年代为清。蓬溪谢氏宗祠,也称康乐公祠,始建于明朝中叶。祠内谢公山水诗碑廊是蓬溪人心中不朽的诗歌丰碑。谢公山水诗碑刻也是我国山水诗的朝圣地。大宗祠七间两廊,中有古戏台,戏台前的天井是用楠溪江的天然大卵石铺成的,是一个四周围合的天井式院落。小院中厅挂有“存著堂”的匾额。中堂建有“孝思神龛”,神龛中供置有谢灵运的青石石刻造像。二边厢廊里有36块书法山水诗碑。每方碑刻黑底金字,由书法名家撰写。内容是谢灵运《山居赋》里的句子,以及录有谢公诗歌34首。其中的《山水鼻祖谢灵运碑序》详细地介绍了谢灵运的生平事迹。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5、水亭祠
水亭祠
  金永朴创建的水亭,是楠溪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位于岩头古村中央街南端,其外墙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4米,现尚存正堂一座。正堂前是一个大水池,池中央有亭,现尚存16平方米的石板基座。水亭祠南面的汤山上有与水亭祠同时建造的文峰塔。站在书院的水亭里向南望,塔影正巧照在水池里,形成了楠溪江村村追求的“文笔蘸墨”的风水格局。在塔湖庙北侧,与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水渠山麓上有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永嘉革命先驱金贯真曾在此建“溪山第一图书馆”。1958年毁于风灾,现遗址犹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