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丽谯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谯楼
  丽谯楼在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175号第一人民医院西地。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赵佶继位后,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用以供奉此御书,故此楼又称“御书楼”。明代重建时改称丽谯楼。楼建成后,置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报时刻。1925年冬该楼曾为叶挺独立团直属队的驻地。到50年代,该楼已经残破不堪,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但楼下的高台基仍沿用明代的遗构。交通乘4、5、6、10路到城中路下车,步行几分钟即到。历史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位于端州区城中路第一人民医院西侧。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赵佶继位后,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用以供奉此御书,故此楼又称“御书楼”。明代重建时改称丽谯楼。楼建成后,置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详细]
高要名塔
  高要有名塔,各塔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建筑风格。挺拔向上,具现代气派的明珠塔和已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势,矗立于高要市城区,使这个新兴城市增添了绚丽的风采。文明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巽峰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成于天启七年(1627年)。乌榕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景区的乌榕岗上,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明珠塔座落于高要市城区南岸镇沿江路东端的明珠广场,始建于一九九六年,为纪念修筑集防洪、交通、观光于一体的沿江路而建。……[详细]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在今肇庆市麒麟街54号。这是一间普通民房,建于清末民初,属砖木结构,座西向东,分为客厅、厢房和厨房三部分,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临街是一堵围墙,围墙南侧有小门口,房屋背后紧贴东门斜坡附近的古城墙。屋内头进为客堂,里面为一间木板间隔的厢房,厢房顶上有小楼阁,屋顶上有一块活动的天窗,距古城墙极近;厢房后面是厨房,厨房屋顶直接架在城墙上,开有一个烟楼,紧靠古城墙。该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目前瓦面漏水严重,木楼梯、楼板残破,厨房坍塌。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西江党组织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1939年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西江临时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书记李守纯,组织部长梁嘉,宣传部长朱荣。工委机关设在新兴。1939年3月,中共西江临工委召开了西江各县组织干事联席会议。此时,中共广东省委派王均予来西江主持工作,原临工委书记李守纯调出,西江特委正式成立……[详细]
大鼎古庙
  中洲旅游区位于中洲镇境内的水下村和白竹村,距县城20公里,省道贯穿全区。区内林木葱茏,环境优美,水下瀑布群延绵数里,最大落差90余米。飞泉流瀑,气垫宏伟,是不可多得的观瀑赏泉用地。……[详细]
济我梁公祠
  在怀城镇高凤村高凤小学旁有一座祠堂——“济我梁公祠”,她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怀集县城,整座建筑艺术精美,是怀集县至今保存完好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古建筑。怀集原本古建筑颇多,只因破四旧思想影响而使大批古祠庙古楼堂毁于一时,特别是县城几乎绝迹,独遗下怀城文昌阁和济我梁公祠保存完好地见证历史。文革初期“济我梁公祠”被用作生产大队的粮食仓库,以确保交公粮和集体储粮之需,因此“济我梁公祠”保存了下来。“济我梁公祠”建于清光绪17年(公元1819年),次年竣工,是众嗣孙为纪念玄祖梁公乐善好施之美德,以期后人之效仿而建的宗祠,至今已有185年的历史。传说梁玄公为人仗义疏财,济困扶危,广行善事,为当地修桥筑路,功德无量,当地百姓尊称他为“济我梁公”,以后便演成了字号。济我梁公由于修德养性享寿一百零八岁,朝庭闻其德寿兼至,赠以“鹤龄旌表”四个斗大楷书,以彰其美德。“济我梁公祠”为三进四廊古式砖瓦建筑,建筑面积……[详细]
邓兆祥故居
  邓兆祥故居在端州区厂排一街35号,为普通的砖木结构民居,占地面积91平方米,由两间住房和一小天井组成。邓兆祥,1903年4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肇庆镇双木棉村(现肇庆市沙街)。11岁考进黄埔海军学校。1949年2月25日,他与爱国官兵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行列。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邓兆祥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海军服役长达70余年,堪称世界海军之“最”;他有过驾巡洋舰起义的壮举,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慰勉和接见;他曾担任过基地、舰队、海军副司令员等要职,为人民海军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详细]
导荫赵公祠
  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及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20000多人,与其先祖发祥之地东京汴梁(现河南开封)的赵氏后裔人数亦在伯仲之间。莲塘镇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15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大元大德年间被授予肇庆儒学教授(相当现在的教育局长)。赵鼎先在肇庆城西居住,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占籍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赵鼎在肇庆共生有6个儿子,经过500多年的生息繁衍,后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条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连几岁的小朋友也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曾是“大宋天子”。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等宋朝18位皇帝以及部分先祖、太后、皇后和……[详细]
栏马山墓
  栏马山墓位于怀集县冷坑镇,蓝钟河和冷坑河交汇处的栏马山。年代为春秋晚期。1975年清理。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出土器物有铜鼎、铜斧、铜人首柱形器,人首较小,长条形柱身下端有插销孔,还有饰勾连云雷纹和方格组合纹的圜底陶罐。……[详细]
老坑洞遗址
  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羚羊峡端溪的老坑,是盛产端砚石之名坑。该坑洞是石工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按天然石口开凿而成,因年代久远,故称老坑。坑洞内原有多个洞穴,今存大西洞与水归洞。大西洞全长(斜距)125米,水归洞全长(斜距)100多米。老坑砚石集端溪各名坑砚石优点于一身,质地称冠,被视为“砚中至宝”,唐代以来被列为贡品。老坑洞自清末已停止开采。老坑,又称水岩,清康熙后又曾皇岩,位于羚羊峡东端南岸紧西江处。因它开坑采石年代久远,历史较长,故称老坑;又因洞内长年累月为泉水浸渍,故称水岩。自唐代开采至今。石色紫蓝,其石品花纹为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火捺及石眼等,为端溪各名坑之冠,是端砚贡品之主要用材。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0、福寿寺
福寿寺
  福寿寺在城外西南里许,青云桥右山麓(今广宁中学),其寺曾为祀圣习仪所;后又曾为朔望宣讲圣谕之所。寺内设曾焚修祝圣兼供香灯洒扫。寺之前侧,有万寿亭,亭内悬挂径尺铜钟一口,其音清越,异于他钟。每月朔望,僧方酣击,冷韵幽声,耸然动听。……[详细]
郑作贤故居
  郑作贤烈士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坳仔镇罗大村委会大浪村民小组,建于1918年。主体建筑坐东向西,砖瓦结构,硬山顶,石门框,布局后座比前座高,面阔三开间,三进两院一门楼。总面阔10.9米,总进深31.77米,占地面积346.29多平方米。郑作贤(1898年—1928年),原名郑作礼,坳仔大浪村人。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捕。1928年11月,在广州车尾炮台中心洲被-派杀害,年仅30岁。郑作贤烈士故居既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特色,又有欧陆建筑风格,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价值。2004年,郑作贤烈士故居被公布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屯革命烈士纪念碑
  广宁县江屯革命烈士纪念碑座落在江屯镇东南角社学(现江屯中学)岗顶,始建于1951年10月。1961年5月,广宁县人民政府组织人力把安葬在岗顶的43位烈士遗骨全部起葬,分别用金塔收拾好集中安葬在岗顶,拆除原纪念碑,在新修的呈圆形的坟墓前重新建造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座南向北,底座呈六边形,宽约2米,底座1米高处用青砖砌成花角边;碑身呈方形,宽约0.8米,高约3米,碑身的正面左边用花岗石雕刻着43位烈士的英名,右边是建碑日期和立碑单位(广宁县人民政府),碑顶形似笔尖。整座纪念碑高约5米,看去仿似一枚即将发射的火箭。每年清明节前,江屯、联和等地人民群众带着崇敬的心情,挽着花篮前来悼念烈士,祭祖英魂。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人们肃然起敬。鞭炮声声和腾腾浓烟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烈士们壮烈牺牲的场面仿佛呈现眼前。……[详细]
庆云寺祖师墓塔群
  庆云寺祖师墓塔群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分布于天溪和云溪两风景区内。庆云寺初代祖塔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二代祖塔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历代住持普同塔建于康熙三十年。当时,庆云寺立碑,合山僧众相约:“今后历代住持,不宜再在庆云寺周围建骨灰塔。另建一历代住持普同塔,今凡继本山席者,佥奉灵骨入内”(所指即是此塔)。但其后,一些住持和地位显赫的尊宿长老和尚圆寂后,不遵碑约,另行建墓(塔)。如:常朗和尚墓,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德霞和尚墓,建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六代住持墓以及四十代住持墓,建于同治十年(1871年)、作云和尚墓以及正辉祖明老和尚墓,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五十六代住持墓,建于民国4年(1915年)、六十一代住持墓,建于民国16年(1927年)、六十八代住持墓,建于民国19年(1930年)、六十九代住持墓,建于民国30年(1941年)等。初代祖师栖壑……[详细]
高要宝莲寺
  高要宝莲寺位于莲塘城区北面的宝莲台小山岗(又称龟岗)上,距市城区9公里,北有广东影视城相连,东与神符岩相望,拼成了0一线(宝莲寺、神符岩、影视城和莲江线)的游览之地。据高要县志载,宝莲寺建于宋朝开禧年间(约公元1205至1207年),距今已有790多年,属鼎湖庆云寺的分寺,先后于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35年(1770年)、道光22年(1838年)进行了重修。几百年来,各地善男信女纷至朝拜,香火鼎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年久失修,逐渐坍塌。随着开放改革,神州安靖,四海昇平。为弘扬佛教,挽救历史遗产,众多热心人士提议重修宝莲古寺。经广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复,遂于1995年7月成立重新修建宝莲寺的筹建委员会。1996年2月举行奠基动工仪式,同年10月首期工程基本完成,再经历年的扩建,使宝莲寺逐步完善,面貌焕然一新。重修的宝莲寺基本按原规模和结构建造,现已建成正座头、二两进和藏王殿、观音殿……[详细]
永丰古建筑群
  在距德庆中部永丰镇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古蓬村。该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代,成村于清朝中前期,现存约300多座古老的民居,形成一个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古蓬村座北向南,建在坡度较小的坡地上,建筑物较为齐整,纵巷较直,大小巷道均用石头铺就,是名副其实的“石头巷”。在古建筑群中,有15间火砖祠堂和一间四层高的青砖瓦木结构的太平楼,其他多为民居。在祠堂群中,要数伯甫陈公祠最具规模。该祠堂座落在古蓬旧村中央,占地面积达738.7平方米,在清朝前期建成,是所有祠堂中建筑历史最早的一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整座建筑从低到高,分前、中、后三厅,各厅之间有天井相隔,两边由厢房连接,结构严谨,所有木柱均是用扫杆枝木原条成材,现在仍十分坚固。在古村后面最高处,有一座高约20米的平安楼,是古时村民为防止土匪入侵而修建的炮楼,楼高四层,第一层用9层火砖砌成,墙厚近1米,往上依次递减,至第四层墙厚约0.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