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旅游

江门市文物古迹介绍

冯如故居
  冯如故居位于恩平市牛江镇杏圃村。建于清代,为青砖砌筑的平房,一房一廊半厅(另一半为别人居住),屋宽5.5米、进深9.5米,建筑面积52平方米,硬山式,瓦木顶盖。现保存完好。冯如(1883━1912年),恩平县人,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在此诞生,1894年随家人到美国三藩市谋生。1907年9月,在华侨集资支持下,在美国奥克兰市设厂研制飞机。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09年(宣统元年)9月制成第一架能够载人的动力飞机。在此基础上,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先后经历6次失败和挫折,克服资料贫乏、工厂火灾、资金奇缺等种种困难,终于1910年制成第七架双翼飞机,试飞成功,受到孙中山和旅美华侨的赞扬。1911年2月,他将在美创办的飞机制造公司,迁回广州燕塘,致力发展祖国航空事业。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表演飞行,因飞机失事牺牲。1983年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详细]
恩平学宫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第一中学内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县陈圣煜认为学宫原址“卑狭”,难出人才,故拟迁徙。并接纳诸生梁之峰、郑孟闻等倡议,迁学宫于现址(今恩平一中内)。它为纪念春秋时代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而建。是座红墙绿瓦,单檐昌歇山顶,抬梁与穿梁混合结构的园林古建,蔚为壮观。恩平学宫规模之庞大,在当时的建筑群中屈指可数。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以大成殿和崇圣殿为主体,殿前为月台,左右为两庑,两庑左右为竖碑厅各一间,中间供奉孔子圣象。月台南侧是戟门,门左为名宦祠,祠左为文宦厅;门右为乡贤祠,祠右为武官厅;外为泮池、架以石拱桥;池前为文明门,再往前则是青云路了。乾隆四年(1739)知县何达善建明伦于附近,用作学署。一九六三年开始,因某种原因,学宫大量建筑物被拆毁,现遗留的只有崇圣殿。这座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物。于1984年7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详细]
43、秋官第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官第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七巷1号“秋官第”是清朝道光年间(1826)梁日蔼所建,次年竣工。是梁日蔼在此接待达官贵人,读书潜修,切磋学问的寓所。因梁日蔼的三个儿子梁世煦、梁世柱、梁世液(梁元桂)及两个孙梁缵韩、梁缵富曾在刑部四川司和贵州司担任要职,回乡后均在此相议国家大事,故冠以“秋官第”一名。建成后至民国时期,它一直是梁日蔼家族探讨育人大计,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场所,解放后被充公,成为当时供销社供应点。后落实政策,归还梁世煦的后人,现由梁立培代管。秋官第是歇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厅内曾挂有清朝道光年间榜眼何英冠的草书条幅及广州知府陈望曾等名人的字画。它虽经历了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古韵犹存,青砖结构,杉瓦盖顶,宽7.25米,进深9.3米,占地面积67.43平方米。该建筑冰棱窗完好无损,保存着当时的建筑气息。歇马举人村旅游区计划恢复当时的氛围供游客参观。2007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详细]
梁元桂故居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六巷1号此故居是同治年间台湾知府、二品官员梁元桂未入仕前及辞官后的居所,为其父梁日蔼所建,1840年破土动工,1842年竣工,历时两年,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墨绿色琉璃剪迈,是当时歇马村为数不多的石脚墙屋之一。梁元桂,字世液,号馨士,圣堂镇歇马村人。自小聪颖好学,县试冠军。道光(1846)丙午科顺天举人,咸丰(1852)恩科进士(又称“进士第”),钦派陵差二次,任福建延平府、福宁府、邵武府、台湾府知府,福建台(湾)彭(湖)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副钦差大臣,按察使司衙加一级,光绪元年(1875)任福建监试等职。解放后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梁元桂故居被分给两户贫农居住,落实政策后归还给梁元桂后人梁华熙、梁华照兄弟。歇马举人村旅游区计划将其布置成梁元桂实物展馆,供游客参观,以梁元桂治理台湾时的事迹,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7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详细]
开平学宫
  开平学宫为县学和文庙的总称,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苍城镇区东门街,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清康熙八年(1669)建成大成殿,康熙二十年(1681)添建两庑、启圣公祠、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月台、戟门、泮池和棂星门等。整座建筑为石、木结构、悬山顶,采用金琉璃瓦,瓦当有龙凤纹,四方三层花岗古柱础,石板地面。县学设在大成殿,其时按礼部题定定额,从童生中考选文学、武学生员就读。县学生员享受公费读书,进而选送参加科举考试。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学停办。清光绪年间,学宫曾经过一次重修和多次个别修葺、粉饰。民国二年(1913年)棂星门塌后改石建为砖建,民国十八年(1929年)奉命改大成殿为孔子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宫为苍城粮管所使用。1982年列为开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学宫泮池右边已填,左边及中间的石拱桥保存完好;戟门、名宦洞、乡贤祠基本保持原貌;大成殿已改建,东庑尚存。……[详细]
卢边卢氏宗祠
  卢边卢氏宗祠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潮连街道卢边村。潮连岛是西江下游的一个河岛,因四面环水,潮汐相连,故称“潮连”,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江岸线长18.6公里。从宋朝开始,即有居民在此居住。小岛上最多时拥有136座祠堂,目前还存有67座祠堂,仅卢边村一条街上即集中有10座卢氏祠堂,其中卢氏宗祠的楹联上写着“南雄分枝”、“珠玑启典”等内容;区氏祠堂中也有“珠玑启胤”、“宗出珠玑”等字样。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成代二十三年(1487年)。清道光七年(1827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历有维修。坐面南向东北,广三路,面宽26.31米,进深41.27米,占地面积920米。为砖木石结构,,单檐布瓦硬山顶建筑,砖雕、石雕、木雕、灰雕精美,祠堂慧有明代大儒陈白沙题写的“敬本堂”匾额,另有清末、民国石碑各一通。卢氏大宗祠为潮连卢氏家族祠堂,对于研究江门地区家庭制度、祠堂建筑等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恩平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恩平市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恩平市朗底镇励英学校内,该校建于1929年,整座建筑以泥土、沙石为材料,砖木结构,面积384平方米,楼高5.4米,分两层,开中门,两边开小窗,门额写着“励英学校”四字。朗底镇距恩城24公里,北邻新兴;西接阳春,群峰叠嶂,是兵家安营扎寨的好地方。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从鹤山宅梧迁移到励英学校。属下备团队到朗底集中整训。10月上旬,0中区特委和抗日解放军司令部举行联席会议(后称朗底会议)。此间,--当局纠集3000多兵力分六路包围朗底,妄图一举消灭中区人民武装力量。抗日解放军司令部在极端困难、险恶的形势下,正确指挥各团队进行阻击。有效地杀伤敌人精锐力量,并在朗底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成功突围,保存了革命力量。解放战争时期,朗底仍然是粤中武装部队活动的据点。那里至今仍流传着朗底墟战斗,锅盖山六壮士等动人故事。……[详细]
植亭陆公祠
  植亭陆公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坐东北向西南,总面宽25.2米,进深47.7米,面积1200平方米。中轴为两进院落加后楼式布局,两边有青云巷和厢房。硬山顶,博古脊,人字形风火山墙,青砖墙花岗岩勒脚。施以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装饰。门前地堂宽广。斗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九架。前廊以柁墩、斗栱隔架抬梁,木雕精美,墙上花鸟壁画工细艳丽。门厅施瓜柱梁架,后金柱间设屏门。后堂当中高悬“慎思堂”木匾,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架,前面轩廊施雕花板异形梁架,后为瓜柱梁架。天井两侧有庑沟通前后两进,三间九架卷棚顶。左右路两厢前座有0,后座有小天井。两条青云巷尽头与后楼相通。后楼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堂与后楼之间隔着一个庭园,砌有3个花池,种植花草。本祠用材贵重,雕刻华美,保存较好,对研究鹤山的地方史和家族史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慈元庙碑刻
  慈元庙碑刻,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崖山祠。刻于明、清时期,记述南宋覆灭经过和历代重修的历史、赞颂宋末民族英雄,现供人参观。古碑共有12块,分别有明湛若水撰的“修复崖山慈元殿大忠祠记碑”、明成化罗伦撰的“大忠祠记碑”、明嘉靖的“重修崖山全节庙大忠祠碑”、明弘治张诩撰的“全节庙碑”、明弘治陈献章撰的“慈元庙碑”、明嘉靖杨以诚书的“正气歌碑”、清光绪的“重修慈元庙碑”、明区大相撰的“崖山览古诗碑”、“题全节庙大忠祠诗碑”、明鲁能撰的“白沙先生付麟诗碑”、明万历的“时万历戊申岁孟谷旦立诗碑”、明嘉靖何廷仁撰的“重修崖山大忠全节二祠碑”等。其中有明代陈献章所撰的《慈元庙碑》最著名,书法艺术价值较高。该碑刻是慈元庙古建筑群损毁后仅存的实物资料,其碑文记录了南宋崖山行朝、宋元崖门海战以及明代兴建慈元庙的重要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7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奇石遗址
  奇石遗址,又称“奇石”、“宋帝昺与陆秀夫殉国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海军基地。南宋末年,宋元崖门海战中宋军失败,祥兴帝赵昺与丞相陆秀夫在崖海边奇石附近跳船投海殉国,元将张弘范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刻于其中一块巨石,成为宋元崖门海战的标志物。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徐瑁命人铲去奇石上的刻字,但因意见不一未能重新刻字。1956年建军港疏浚航道时炸毁了这块奇石。1962年,著名诗人田汉游崖门,书“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镌刻于旁边的另一巨石上,即现存的奇石。这块奇石占地面积52平方米,突出海面约9米,西壁刻“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等直书三行13字,落款为“田汉一九六二年”。从地面可沿背面的石级上奇石的顶部。南侧立有两座文物标志碑。奇石遗址是宋元崖门海战古战场遗址的标志,具有重要历史价值。197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由陈少白自行设计。故居分两处,隔河相望,以自桥连为一体。桥的一边是白园,另一边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1931年落成,占地面积两亩许。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1991年春,外海镇政府拨出巨款?对白园和园内的莎萝坪、粥锅亭、瞻云台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内的亚字楼等都一一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居内设立陈少白事迹陈列馆,陈列大量名人字画及历史文物。使故居还其原貌,焕发青春。1995年5月,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江门市25路公交车可达。地址:江门市江海区江海四路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52、翁家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家楼
  翁家楼翁家楼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庙边模范村,由旅港翁氏乡亲,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成的五座豪宅组成,三座主楼称刘备楼、关公楼、张飞楼。它们风格迥异,展示出翁家楼迷人的魅力。庙边的田野茵绿一片,空气中荡漾着新翻泥土的清新气息,翁家楼若隐若现在苍郁的树林中,潺潺的溪流淌过翁家楼左旁,为它平添了几分幽静安逸之情。走近翁家楼,首先映入眼帘的玉书楼装嵌着各种形状的窗,圆形、方形、矩形、六角形、长方形、榄形,随意分布,不仅实现采光的良好效果,而且以窗装饰房屋外观的新颖设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穿越圆拱顶的外院大门,踏着青苔小路进入大楼客厅,顿觉四面玲珑,宽敞明亮,凉气丝丝,沁人心脾。与其余两座主楼一样,玉书楼高三层,首层是地下室,属于生活区。在这里,你可以见到古老而又陌生的“谷磨”、“石椿”,浓厚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的是厅堂与卧室打破传统的设计布局,合理使用回廊,使房与厅、房与房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置……[详细]
新会革命烈士纪念碑
  新会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北门社区黄云山。建于1960年,纪念新会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驱。1984年重建,2003年重修,每年政府及部门单位在此举行纪念活动。碑身用砖砌筑,外墙批石米,方塔型,高16米,顶部莲花瓣雕饰,颈部雕白色葵花纹。正面上部直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碑座为正方形,边长4.36米。碑座正面嵌云石碑,横2.65米,纵0.73米,直书阴刻一千余字的小楷碑文。碑文概要记述了自1924年中共新会支部成立至1949年新会全境解放期间,新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光辉业绩。碑的周围有纪念碑广场,占地1054平方米。南面有50多米的阶梯直通山脚,加装路灯,四周种植草皮。此碑是新会人民瞻仰革命烈士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197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详细]
54、炯成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炯成楼
  时代:1934年地址:恩平市牛江镇仕洞炯成楼(又名:子昌楼、红楼、大同成楼)冯相(安相),1897年出生,1906年出国南洋(马来亚),初被叔父合成收用,统管公司一切业务,后来叔父冯合成突然病故,冯相改行开采锡矿经营采矿业,他采矿地盘纵横几十公里,剥开地皮,不到两米深,尽是锡矿砂,因此,冯相很快成了南洋矿业巨子。1934年8月,冯相满载归家乡,托冯道存建这座炯成楼(冯相父亲“冯炯成,又名冯子昌”所以叫炯成楼、子昌楼)。此楼1934年冬季动工,1936年秋季落成,占地面积3仟平方米,正座楼16米,分三层,红墙绿瓦,四檐滴水,铁架水泥结构。两座附楼亦各三层,比主楼略矮。总建筑面积1仟平方米。在当时邑内私人住宅中,成为仅有,是恩平一景(屋内有古壁画,保存完好)。2003年7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恩平县民主政府旧址
  时代:1949年地址:恩平市沙湖镇上凯岗村在全国即将解放前夕,1949年4月25日经中共粤中临时区委批准成立恩平县人民政府。县政府机关设在沙湖上凯岗村原粤中纵队司令员吴有恒家里。原粤中纵队广阳支队五团政委郑鼎诺任县长。同年5月1日在上凯岗村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县政府诞生。并宣布成立三区,四区人民政府。四区政府机关也设于此。旧址原名“因树书屋”,建于1905年,东西厢房有楼阁式建筑,楼西是花果园,楼东为厨房,屋前有坪地和池塘,四周建有石围墙,占地面积444平方米。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派扫荡上凯岗十余次,旧址遭敌人放火焚烧。1958年大跃进时把后楼拆掉,并把书屋分给农民。1987年按原貌改建为水泥框架结构,屋内的字画及中厅的陈设均按原貌摆布,此外还增加了文物及图片等内容。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