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眉山市旅游

眉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高庙古镇
  高庙古镇四面环山,终年云遮雾绕。张河、李河在此交汇,水流的潺潺声从早到晚,总是伴着镇上的人们。河上,有两两座晃晃悠悠的古老铁索桥。鸟瞰高庙古镇,房屋是一色的瓦覆面木结构的古民居,至今仍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面是一级一级的石板,古镇尚保存着一处名叫万寿宫的古江西会馆,五圣公戏楼、花溪源石刻、烈士桥亭、极乐寺石雕、二峨山等构成了高庙古镇特有的旅游景点。高庙镇距峨眉山金顶14公里,有水泥路相通,是洪雅去峨眉山与瓦屋山公路之中转站,交通便利。高庙古镇:始建于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目前罕见且保存完好的川西原生态山地古镇。古镇占地3.2万平方米,四面环山,终年云遮雾绕,张河、李河绕镇而过。鸟瞰古镇,一色的清末民初瓦覆面木结构古民居错落有致,三条老街仍保存完好。古镇尚保存着一处名叫万寿宫的古江西会馆,五圣宫戏楼、花溪源石刻、烈士亭桥、极乐寺石雕、二峨山等景点构成了高庙古镇特有的旅游风景线,……[详细]
42、白塔山
白塔山
  白塔山,位于东坡区金花乡白塔村,原名大旺寺白塔。距市区18公里,占地150余亩。大旺山,峰峦兀立,秀出云表,若鞭蓉拔青冥,惊骛奔平野,左连石鼓,右接蟆颐,玻璃襟带于前,鱼鲰环复于后。明朝时眉州人万安曾在山上读书,后入翰林为阁老,称“此山特有旺象”,因而得“大旺山”之名。山顶原有唐代圣泉寺,后塔圮庙毁。清同治4年(公元1865年)依唐制重建白塔,高47米,13层砖结构。该塔座东向西,塔顶为穹隆顶,塔身呈方形,层层内收,每层开空窗,内空为7层,塔内有木梯楼,可供游客登探。白塔处于山巅,登塔远眺,岷江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是川西平原上少有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每当夕阳西下,巍巍白塔与漫天的晚霞交相辉映,形成了“白塔夕照”的美妙画卷。……[详细]
佛儿岩摩崖造像
  佛儿岩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二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佛儿岩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东至8.4米处,南、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佛儿顶摩崖造像
  佛儿顶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七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佛儿顶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3米处,东、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中观沟摩崖造像
  中观沟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七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中观沟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3米处,东、西、北各至5米处。……[详细]
苟王寨造像
  苟王寨造像(洪雅县)保护范围:以造像为中心,向(东)上外延100米至岩顶,向南外延100米,向(西)下外延100米至水沟,向北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两岔河摩崖造像
  两岔河摩崖造像。保护范围:35号龛向东外延13米,1号龛向南外延50米,17号龛向西外延50米,33号龛向北外延50米至蛤蟆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102厂旧址
  102厂旧址位于仁寿县禄加镇石坪村二组,年代为196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8年3月6日,102厂旧址被公布为仁寿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宝寺摩崖造像
  天宝寺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鳌陵乡正华村,年代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7年1月23日,天宝寺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仁寿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锣石鼓摩崖造像
  石锣石鼓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鳌陵乡正华村,年代为唐天宝九年(750),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7年1月23日,石锣石鼓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仁寿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寿陶艺古窑遗址群
  仁寿陶艺古窑遗址群位于仁寿县天峨镇三坛村及周边,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2018年3月6日,仁寿陶艺古窑遗址群被公布为仁寿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阳故城遗址
  武阳故城遗址(彭山县)保护范围:东窑包向东外延20米,西窑包向西外延20米,南至南河故道,北至城墙外延5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吊脚楼摩崖造像
  吊脚楼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文宫镇长虹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7年1月23日,吊脚楼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仁寿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寿千佛寺摩崖造像
  仁寿千佛寺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龙桥乡,年代为石窟寺及石刻,类别为唐。2016年2月19日,仁寿千佛寺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仁寿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5、德云寺
德云寺
  德云寺位于青神县岷江东岸,与中岩寺毗连,相距1.5公里。明代天顺三年(1459)由高僧礼筵创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僧慈光重修。清乾隆八年(1743)僧道济重修。民国十七年(1927)和二十九年(1939)培修。建国以来,先后作为中岩村公房,青神县干校,青神县林业局苗圃,1996年辟为宗教场所。历经500多年。寺庙壮观,香火旺盛,是佛教旅游圣地。德云寺,座东向西。保存完好,现存正殿、前殿、右厢房、砖木结构。正殿:砖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3穿6柱,面阔8间30.9米,进深5间11.3米,通高6.38米,素面台基高3米,垂带式踏道16级,殿梁间墨书“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39)培修”。前殿:砖木结构重檐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4穿6柱,面阔5间18.2米,进深4间10.7米。系二层木楼。厢房:面阔2间5.12米。总占地面积949.33平方米,形制较完整,其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