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旅游

绵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1、平武报恩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城内,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1956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称为“敕修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完工于天顺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称“深山王宫”。报恩寺坐西向东,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东而西次第升高。山门、金水桥、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修建在一条300米长的中轴线上。经幢、狻猊、大悲殿、化严殿、碑亭长廊、斜廊、僧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雄伟壮观。报恩寺一派宫殿设计,同时具有蛛网不结和高度的抗震技术,被中外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构”、“独具匠心的抗震建筑群”。报恩寺的雕刻绘塑,精工巧制,殿内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绘画壁塑,构图巧妙,内容丰富。大悲殿高达八米许的千手观音,正身是用一根巨大的楠木雕成,身后1004只手,千姿百态,美丽壮观。……[详细]
三台梓州杜甫草堂
  据史载,公元762年,弃官入蜀的杜甫又遇战乱,无奈之下的诗人只好从西川节度使治所的成都-到东川节度使治所的梓州。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他寄人篱下的又一段困苦生活。如今的草堂是在明代所建工部草堂遗址上,于八十年代重建的仿古园林建筑群。草堂内诗圣生平馆,中院宏伟的诗史堂,花木扶疏的后院。暖融融的春阳下,几树海棠开得正艳,火焰般的花朵给清静的小院平添了几分亮色。碧绿的荷池中伫立着一尊杜甫的全身塑像,诗人抚袖昂首,满含忧患的双眼遥望着远方。这情景使你想起那令人不堪回首的一幕:公元770年冬的一天,杜甫在离开四川后,终因病痛缠身,穷困潦倒而客死于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青春作伴好还乡对于诗人来说,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步出草堂,回首见大门两旁有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手书的一副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对联道出了后世人对这位千古诗……[详细]
晨曦森林度假村
  晨曦森林度假村,地址位于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民扬村一组,滨临涪江,紧靠绵三公路,据绵阳城区15公里,交通便捷。占地有300余亩,是一家相当于三星标准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会议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度假村三面环山,怀抱晨曦湖,柏林涌翠,湖光山色,宁静清新。环境幽雅、舒适。度假村整体建筑风格为川西北民居建筑。是绵阳规模最大、环境最好、娱乐设施最齐全的一处度假胜地。晨曦森林度假村于2006年开始筹备修建,2009年9月29日正式开张营业,现有员工70余人。晨曦森林度假村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服务理念,致力于美食文化的传承,为顾客营造家的温馨,留恋繁华城市之外的宁静,在这里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尽情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亲近自然之美.晨曦森林度假村具有现代化的小会议室、幕布、投影设施齐备。接待六百人的会议室,多功能厅、户外拓展基地、仿古咖啡屋等。大型的歌舞厅、效果最好的音响设备、乒乓球、羽毛球……[详细]
莲花台
  在三台县北面30公里处,有一座美丽的古镇——芦溪镇。在芦溪镇内,有一座美丽的寺庙——莲花台。清末咨政院议员三台县知事张政在芦溪镇莲花台登高赋诗,凭空吊古:西岸春墟暮霭生,东开平野古涪城。英雄淘尽长江在,令尹来时宿雨晴。红树青山如好画,金冠铁镞出深耕。频年阅惯沧桑变,不为兴亡一沧情。抒发了古人对芦溪两岸大好河山的感叹和对三国历史的追忆。历史上的芦溪寺庙众多,有“七馆”、“八庙”、“一个台”,“台”即莲花台。芦溪镇的莲花台寺庙,有“小南海”之美称。寺庙建自汉代,重修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三台县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莲花台前面是宽阔的江面,终年碧波奔流不息,后面是郁郁葱葱的浅丘,绿树繁茂花团锦簇。古人形容为“背山面江,风景幽秀”。清末民初,芦溪分县县丞刘攸溪的夫人、杰出书法家廖华女士书题“莲台小憩”匾额,堪称书法中的精品。1935年和1994年,我国著名武术大师海灯法师曾两度来莲花台讲经传武40余天,在……[详细]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地处山间的魏延祠,有些落魄,有些荒凉,游人罕至,这对镇北征西勇猛忠诚定汉土的魏延来说,有些悲凉,有些凄惨,有些不公,但对“生有反骨”而遭“夷三族”的魏延来说,这样的祠堂,亦是难得的一种纪念。西出梓潼县,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约15公里,就到了三泉乡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远,就看到路边的“魏延祠”石碑。这块石碑,是全国第一个县级《三国演义》学会——梓潼《三国演义》学会会长谢汉杰先生题写的。这里属于卧龙山景区,据《舆地纪胜》和《蜀中名胜记》记载,卧龙山,距梓潼三十里,又名葛山,亦名亮山,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历代方志及有关史籍均有蜀汉丞相军师诸葛亮北伐魏驻兵于此的记载。卧龙山山顶,有始凿于唐贞观八年(634年)的千佛岩石窟,这些石窟造像保存完好,雕刻精细,充分反映了初唐时期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尤其是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龛是同类题材中年代最早的,十分珍贵……[详细]
三台云台观
  云台观为四川省第二大道观,仅次于青城山位于三台县南百里的安居境内,据<<云台观碑记>>:云台观为赵肖庵开创。原名佑圣观。南宋嘉定七年(1214)九月九日,赵肖庵于此升隐(去世),后钦封“妙济真人”。明朝正德八年(1513),钦差太监锦兴、锦衣卫千户龚清到云台修醮。十年,遣内宦造金玉帝像、帐幕纹炉、府花爵盏恭诣云台朝谒。先建拱宸楼,阶下一台名曰“玉玺”,命工于玺上建八角楼,题额“天乙阁”。十一年又遣官修治。十五年(1520),钦赐绿幡二首,-“大明皇帝喜舍玉幡”张挂观中。肃王命铸渗金帝像一尊,执旗旅行袋、捧剑、灵童、玉女、温、关、马、赵、灵官10像,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遣官送观安放。明清两朝曾培修十余次。清光绪十二年(1886)失火将前殿及拱宸楼烧毁,是年附近绅耆捐金培修,历五年竣工。数百年来,云台观为一方之胜景,也是道教活动中心,许多文物尚保存完好,有明颁诣书、太监的象笏、-诸子送……[详细]
“两弹”城旧址
  中国“两弹”城旧址,是指当年为发展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制“两弹”(-和-)的中心。中国“两弹”城旧址,是当年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军事实力,研制发展高能物理,热-的地方。中国“两弹”城旧址,是曾聚集中国国家科技精英,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倾注心血,举世瞩目的人杰地灵之地。中国“两弹”城旧址,位于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区过渡的绵阳市梓潼县城西郊长卿山西麓,占地有数平方公里。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4年5月以后,在美、苏两国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的情况下,经济工作中备战的问题摆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大规模的三线(战略后方)建设开始布局。为此,中央决定对一、二线建设采取“停”、“缩”、“搬”、“分”、“帮”的方针,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的又一次大调整。发展国防尖端科……[详细]
五世同堂坊
  在涪城区龙门镇小桥村,有一座五世同堂坊——张仲奇五世同堂坊。这也是我市五世同堂坊中,保存最为完好,雕刻工艺最为精湛的清代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今,这座牌坊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区一个独特的文化标志。独特的文化符号从绵阳城区经绵江公路进入涪城龙门镇小桥村,往红桔林村委会方向前行,穿过道路两边的各种大棚蔬菜,前行500米左右,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便出现在记者面前。张仲奇五世同堂坊掩映在几株大树中,牌坊四周昔日的农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带,木栅栏将牌坊围了起来,站在牌坊下远观,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眼前的张仲奇五世同堂坊,虽然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但牌坊的结构完好,威仪不减,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仅有局部因风雨侵蚀被风化、破损或长满绿苔。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牌坊所在的位置,在古绵州通往古龙安(平武)的龙安古道之上,以前这周围全是住户,牌坊被包围在民房中。后来,小桥村创……[详细]
碧水寺
  碧水寺又名滴水寺,座落在市区北部龟山西麓涪江东岸崖壁,是一处殿堂楼阁与园林结合的风景点,即碧水寺滨江公园。碧水寺石刻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碧水寺为一座寺庙,最早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曾多次被毁和重建,但规模均很小。1986年开始新建的碧水寺滨江公园,以古碧水寺为中心,沿涪江东岸崖壁向南北延伸约1000米,公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环秀楼、碧波轩、子安居、北亭、望涪厅以及其他配套建筑。碧水寺大殿共四层,三重檐九脊顶歇山式仿木建筑,通高21米,附崖修建,巍峨壮观。底层为由多根钢筋混凝土方柱支掌的开敞式布局。二层为主要殿堂,殿堂内石崖半悬,崖壁有唐代摩崖石刻佛像18龛40余尊。崖南陈列着一座高3.13米唐代圆雕观音菩萨石像,保存完好,堪称唐代圆雕石刻艺术精品;大殿三、四两层均为带平台的四方形楼阁,名凌云阁,阁内陈列着明、清及近现代多种玉石雕、木雕和瓷制观音菩……[详细]
毛主席著作学习室
  三台县柳池镇“毛主席著作学习室”近日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内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三台县文管部门介绍,该学习室目前是绵阳市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文革”文物。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三台县文物管理所在本县柳池镇清溪村土桥沟发现一处保存完整的毛主席著作学习室。该处文物坐东向西,为一处民国时期的土木结构、悬山顶、小青瓦覆面、四合院布局的民居建筑。现存正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7.6米,进深7米。8月16日,记者在“毛主席著作学习室”现场采访时,清溪村原村主任周大鹏介绍说,该处遗迹为解放前当地大地主邓大原的住宅,解放后分给贫农刘开云等几户村民居住。陪同记者采访的柳池镇党委副书记蔡爱琼告诉记者,“关于文革的是非功过,国家早已有定论,但作为一段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把这处学习室完整保存下来,可以说是几经周折。”据了解,文革初期,当时的生产队部分社员决定拆掉该处地主住宅,并已动手掀开了房梁上的部分盖瓦,居住在该……[详细]
梓潼上清观
  梓潼县上清观,又名灌沟寺,亦作观沟寺,位于东石乡油坪村1、4组,坐西向东,创始于隋开皇,重建于明成化,毁于崇祯后,再逐渐兴盛于清代康雍乾道。现存古迹以清代四合院古建为主体,兼紫荆、蒙泉和明代摩崖等名胜。1990年11月,被公布为县保,2009年7月,被公布为市保,2012年7月被公布为省保。咸丰《梓潼县志》载:“上清观,县南二十五里,明成化间创。国朝雍正间,邑令刘应鼎重建。观旁有蒙泉,引溉田数亩,石碣刻‘蒙泉’二大字。邑令梁继德莅任,岁大旱,祷于此,甘霖大沛,得雨三日。”又:“蒙泉,县南二十五里,岁旱祈祷立应。”一.上清观山门上清观四合院由正殿、戏楼和左右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666平方米,占地面积923平方米。戏楼下层向外开山门,额悬“上清观”横匾一道,由梓潼张玮书于丙戌年。面阔九间,设廊,宽2.31米,墙体下部用三层条石砌成,高0.9米,檐柱带木质,计10根,中间两根是通顶方石柱,刻三联……[详细]
梓潼关帝庙
  梓潼关帝庙在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大庙魁星楼北面,颇具气势。七曲山关帝庙由皋门、拜殿、关圣殿组成。关圣殿仍保留明代的建筑特色,皋门、拜殿为清代乾隆时所修,整个古建给人以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的感觉。在关圣殿前有高大木门六道,门上有四幅文昌帝君画像,绘有文昌帝君及擎着官扇、手托冠冕的侍从。图中蓝天映衬着白云,溪流漂过,鸟语花香,梅花鹿顾盼左右,整幅图案隐喻着“有禄”、“加官”的美好祝愿。这四幅明代门画,线条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关圣殿高15米,正中为通体鎏金的关羽坐像。像高5米,宽3米,头戴冕鎏,金脸长须,身穿绣龙袍,衣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神情威严,一副帝王模样。这尊泥塑关羽坐像造型古朴庄严,有专家认为,此像为全川现存关羽造像最佳作品之一。关羽像左侧为关平、关兴、王甫,右侧为周仓、关索、赵累。梓潼关帝庙关公塑像关羽出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从小练就一身武艺。东汉中平五年(188年)与刘……[详细]
郪江古镇
  三台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凄王国的国都今妻阝江,妻阝县境建置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的妻阝县,历代相沿,名称多异,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置三台县,县城由此而由妻阝江迁至现三台县所在位置;妻阝江由县改为三台县下设镇.妻阝江镇现保留了很多完好的历年来的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留下不少的会馆建筑遗迹,同时也保留了很多完整的民居,体现出了四川川西北独有的历代民居风貌,形成了四川省内完好古建筑群,被定为妻江镇也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乡,三十年代更名为郪江乡,1992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是三台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战国时代郪王城和传说的郪王墓,遍及全镇的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时代摩崖造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街道、寺庙和石桥,它们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境内有锦江……[详细]
青林口古建筑群
  林口古建筑群青林口,坐落于二郎庙镇西南的小山沟里,潼江之源马阁水与另一条小河在这里交汇,川北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至今仍保留了较完整的文昌宫、妈祖庙、南华宫、万年戏台、桥楼亭等古建筑和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木构一楼一底民居,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续集剧组在此拍摄两集外景后,名声鹊起。青林口依山傍水,位于江油市东北约40公里。原为江(油)、梓(潼)、剑(阁)三县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会馆林立,寺庙兴盛,街坊繁华。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交通要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商业发达的古镇,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庙堂四布。走进青林口,街道显得很破旧,古老的石板路两边林立的老房子,以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高大木结构建筑,使古镇风貌依然。新街的尽头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原来叫“合益桥”,也就是现在有名的红军桥。1935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击溃国民党发动派的二十八军、二十九军。红九军、红三十军经剑阁进入江……[详细]
卧龙山千佛岩石窟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卧龙镇五一村卧龙山顶。造像凿于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石墩四周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南面为石造像,未凿龛。总共造像1000余尊,故名“千佛岩”。均为唐代开凿。东龛,圆拱形,高2.3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头光,结跌跏坐于莲台上,身着僧衣,左手按膝,右手举于胸前。从整体造型看,线条自然,肌肉感很强。二菩萨站立于佛的两侧,头部残,但表现出端庄、娴静的表情。二弟子站于佛的两侧,神态端庄。力士威武雄壮,守护在龛门两侧。龛沿两侧原刻有140尊小佛,现存68尊。龛顶部分的天龙八部为浮雕,形象丰满,刀法流畅。西龛,圆拱形,高2.2米,宽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3尊。主像为观音菩萨,座高0.95米,两边童子各一躯,观音像面部略带微笑。龛的两侧分别刻有26个闻法菩萨,合为52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