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马致远墓
  马致远墓为元代古墓葬,位于沧州市东光县马祠堂村。 马致远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谬王墓地
  刘谬王墓地为汉代古墓葬,位于沧州市东光县县城东南。 刘谬王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毛公墓
  毛公墓又名毛公垒,位于河间市三十里铺村北,为汉博士毛苌墓冢。明礼部尚书李时《毛公书院记》载“毛公者,汉儒毛苌也。献王征公为博士。公善为讲说,演绎其义,号为毛诗。卒葬河间城北三十里”。毛公墓“文革”期间被毁,河间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重建。现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沧州市河间市内…[详细]
沧州戴氏家族墓地
  沧州戴氏家族墓地为明、清古墓葬,位于沧州市新华区戴家坟村。 沧州戴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焘墓
  刘焘墓为明代古墓葬,位于沧州市运河区。 刘焘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师傅墓地
  刘师傅墓地为清代古墓葬,位于沧州市沧县姚官屯乡。 刘师傅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浚墓
  王浚墓为明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郭安陵村。 王浚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宗王刘如意墓
  广宗王刘如意墓为西汉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洺州镇大高庙村。 广宗王刘如意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伯大墓
  王伯大墓为元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东关乡潘家庄村。 王伯大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宫白氏家族墓地
  南宫白氏家族墓地为明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南宫市紫冢镇西白塔村。 南宫白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游雅墓
  游雅墓位于任县县城东北一公里,封土高10米,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25米。据县志记载“文革”中曾有人挖掘陪墓两座,出土南北朝时期文物——汉五铢钱。1983年,该墓被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游氏一族,是名门望族。游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期,周、郑、晋国皆有游氏,史料中称郑公子偃为游氏肇姓始祖。公元前632年至郑国灭亡(公元前376年)的250多年间,游氏就是郑国的显姓世族。据学者们研究说“史书记载:游氏肇姓始祖子游乃郑穆公的第八子,系黄帝第四十代孙,约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号宣子,公元前585年被封为郑国悼公相。”郑相国生有二子,长子虿,次子楚。游雅一族为长子虿的后人。…[详细]
内邱宋代家族墓地
  内邱宋代家族墓地为宋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内邱县五郭店乡张家沟村东。 内邱宋代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年赵氏家族墓地
  永年赵氏家族墓地为明代古墓葬,位于邯郸市永年县临洺关镇。 永年赵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年徐氏家族墓地
  永年徐氏家族墓地为明代古墓葬,位于邯郸市永年县大北汪镇徐北汪村。 永年徐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瓒墓
  胡瓒墓为明代古墓葬,位于永年县小龙马乡西张固村西北。胡瓒墓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为北齐古墓葬,位于邯郸市曲周县白寨乡北油村。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魏县刘氏家族墓地
  魏县刘氏家族墓地为元、明、清代古墓葬,位于邯郸市魏县北皋镇南刘岗村。 魏县刘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彬墓
  郭彬墓为元代古墓葬,位于大名县金滩镇娘娘庙村东南。郭彬墓是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邯郸乐毅墓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近代重新大规模修整过。现在的墓地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米。墓碑及碑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墓前有广场,东西种植松树。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都祭拜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邯郸县知县郑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数百株,亲书石碑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并撰写悼望诸君墓词。乐毅墓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 10余米,占地面积约 4 亩。墓西北 50…[详细]
石家庄永安桥
  在石家庄市区西北面有一座古桥叫永安桥,历史悠久,造型精美,不被外人所熟知。 永安桥座落在于底村西部,据民国年间重修《获鹿县志》记载:永安桥,在县东十五里于底村。桥面长20米,宽4.5米,桥体为青石砌券而成的单孔斗拱桥。据考证:永安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这是市区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桥。  资料上说:该桥为南北走向,原是为沟通古太平河两岸交通,方便人们来住及朝拜重胜寺而修建的一座古石桥。桥北一百余米处是规模较大的重胜寺。桥南十米处,原有一座楼阁,名曰穿心阁。为两层。上层供南海菩萨像,下层供送子观音像,据碑文记载:此阁创建于清代康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