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入周问礼碑
  位于瀍河区下园街至东关大街入口处之北侧,碑正中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字。由东关大街北侧原文庙旧址处迁此。碑为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等载,东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孔子偕南宫敬叔由鲁(山东曲阜)适周(洛阳),问礼于老子(即李耳,时为周守藏室之史),学乐于苌弘(周大夫)、学鼓琴于师襄。并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法度),察庙朝之度。终而叹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此表明当时洛阳仍为传统文化及礼乐制度的中心。孔子回鲁后兴私学,发扬光大了儒学。该碑保存完好,现为洛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地址:洛阳市瀍河…[详细]
福王府石狮
  福王府石狮类别:石刻时代:明地址:老城区青年宫文化广场南侧公布时间:2008/6/1公布批次:第五批…[详细]
宋故赠中书令良僖李公神道碑
  宋故赠中书令良僖李公神道碑类别:石刻时代:宋地址:李村镇袁沟村(伊滨区)公布时间:2008/6/1公布批次:第五批…[详细]
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碑
  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碑类别:石刻时代:元地址:偃师市府店镇府店村公布时间:2008/6/1公布批次:第五批…[详细]
洛出书处碑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镇,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该处,现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此碑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游多系深山峡谷,下游一马平川,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其西侧为龙头山,山顶有禹王庙、洛河龙神庙和洛书赐禹之地碑等古遗迹;其北为龙头山,山南有紫盖寺遗址及明代吏部尚书耿裕墓,其南临洛河,对面石壁上有岳武穆行军至此的石刻和武穆营遗址;其相邻为仓颉造字台;其西为灵龟负书处之玄沪水,至今,在悬崖峭壁上刻有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书石刻诗一首,碑址在千亩淡竹包围之中。类别:石刻时代…[详细]
河南贡院碑
  河南贡院碑共两通,分别为《改建河南贡院碑》与《重修河南贡院碑记》,清代勒刻。为河南贡院改建、重修时,时任政府所刻立。现存于开封市明伦街河南大学校内,旁有二层贡院执事房一座,是当时考官办公和休息的地方,依据旧照片重建。河南贡院是河南省举行乡试、选拔举人的场所,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在明代周王府旧址上(今开封市龙亭一带)修建,院内号舍5000多间,明远楼高4丈余。后来,由于贡院四周常年积水,雍正九年(1731)院址迁往开封城东北隅的上方寺内(今河南大学)。规模扩大,号舍增至11866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水冲击开封城。为了加固城墙,阻止洪水灌城,遂就地取材,拆毁贡院房舍,将砖瓦、材…[详细]
高永乐造像碑
  高永乐造像碑时代:东魏地址: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李村…[详细]
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沁阳阿文碑位于沁阳市水南关清真寺内,为用于镶嵌清真寺“米哈拉卜”壁龛的镇寺之宝,镌刻于宋末元初。马自树在实地查看和了解情况后认为:沁阳阿文碑作为回族入主中原的重要历史见证,为研究西域回回的内迁、怀孟一带回族的形成,研究穆斯林的信仰,研究阿拉伯文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和科研价值。2013年5月,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窑石佛
  赵窑石佛,位于汤阴县城南15公里的宜沟镇赵窑村北。198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佛造像为白石质地,通高1.50米。佛的形象为“得道相”,结跏趺坐,左手横置足上,结禅定印;右手垂直向下,作降魔指地印,表明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经过无数磨难,降服了破坏修法的恶魔,终于得道成佛,这些只有大地之神才能作证。石佛沉静慈祥,法相庄严,衣纹流畅,栩栩如生。经河南省石刻艺术馆专家鉴定为宋代石刻。赵窑石佛原为崇宁寺内之造像,1984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佛象头部右侧稍残。崇宁寺旧有山门、大殿等,1947年毁于战乱。现存大殿、东西配殿、玉皇殿为当地村民近年重修。…[详细]
四面佛造像碑
  四面佛造像碑位于汤阴县城东28公里的任固镇白龙村,197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四面佛造像碑,是用一块巨大的青石四面雕刻佛的造像,碑通高2.7米,宽0.75~0.85米,佛像高1.85米,佛像左侧刻有题记“四面大象主汲郡功曹刘树枝侍□佛”。四面佛为释迦牟尼佛的站立造型:佛身穿通肩裟衣,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施“无畏印”,表示解除众生苦难。佛像的正面及东西两侧面背光上边饰火焰纹背光,向内浮雕19尊化佛;后面背光边饰火焰纹,中间浮雕8身昂首振臂,腾空而上的飞天像,内雕一周11尊化佛,基座四周三层还雕有约160尊或坐或站的化佛。四面佛造像碑雕刻技艺精湛,衣…[详细]
创建三灵侯庙之碑
  创建三灵侯庙之碑时代:元地址:内黄县城关镇县人民医院内…[详细]
姚懿碑
  姚懿碑时代:唐地址:陕县大营镇温塘村…[详细]
特授郾城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鲁碑
  特授郾城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鲁碑时代:清地址:漯河市郾城区李集乡郭桥村…[详细]
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碑
  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碑(2通)时代:元、清地址:虞城县营廓镇大周庄木兰祠内…[详细]
蜘蛛山造磨作坊旧址
  蜘蛛山造磨作坊旧址位于西平县出山镇蜘蛛山上,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民众即开始在这里采石制造石磨等器具,一直延续到唐代,时间长达600多年,作坊旧址至今尚残留有不少石磨、石磙、石杵的半成品,附近的石壁上现存有“此山有好石造磨亦能强”和“太和元年董石记”等唐代石刻。2008年6月16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荥泽县城隍庙
  荥泽县城隍庙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西大街路北(原古荥轧花厂院内)。其西侧、北面紧邻荥阳故城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因避河患由荥泽旧县西迁至今古荥镇,荥泽城隍庙也随之迁至此地。现存大殿、月台、明嘉靖、万历年间碑刻两通、清代乾隆年间铁香炉一尊、寝殿基础等。城隍庙大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式建筑,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面覆以琉璃瓦,脊饰黄绿相间式琉璃,正脊两端置蟠龙大吻。平面呈长方形,柱网左右对称布局,明间面阔3.5米,次间面阔3.5米,稍间面阔2.2米,通进深10.1米。檐下施七踩斗拱,绕殿檐下一周,斗拱下为平板枋和大额枋。主体建筑由18个木柱支撑梁体,明间两根金…[详细]
大隗洪山庙
  大隗洪山庙,在新密市东南20.3公里大隗镇洪山庙村,因庙祀洪山真人,故名。始建于元,明、清曾多次续修,清乾隆时期为普济观。据现存清乾隆三年旧碑记载:“洪山真人姓顾,原籍河北,出生于宋,举进士,以世乱隐居洪山,精通医术,尝奉召,医宋太后,疗兵马,投方辄愈。赐金帛不受,诏封“护国真牧灵应真人”,卒葬洪山。元代在此建庙以示纪念。”庙座北向南,气势雄伟,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16座,房舍44间。有大殿、后殿、药王殿、祖师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组成。山门位于建筑群西北部,东西长8.6米,南北宽3.8米,高约7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大门上额有石质匾额,书写“普济观”…[详细]
密县城隍庙
  新密城隍庙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老城中心十字街口北侧,东为鼓楼街,西与法海寺节孝祠相邻,北有县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城隍庙建筑群现存明清建筑93间,总面积414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南向北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大门前原有琉璃照壁、铁狮、石坊,现存有山门、戏楼、东西廊房、大殿、东西配殿、寝殿及东西道院。琉璃照壁、铁狮、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建筑中戏楼面宽5间,进深2间,歇山式高台楼阁灰瓦顶建筑,实为戏楼、钟楼、鼓楼三楼合一,戏楼居中,钟楼居左,鼓楼居右,均座于3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台基下为5个砖券门洞可行人。大殿面宽5间,进深8米,为单檐悬山建筑,前后檐下各置斗拱1…[详细]
屏峰塔
  屏峰塔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城区青屏山顶西侧。清顺治十年(1653年),知县李鹏鸣始建,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张廷玺、王绶林重修。屏峰塔,又名文峰塔,塔高9层,高19.045米。塔身为青砖垒砌,每层有六角形密檐式的叠涩层,微微向外展出。塔基呈3.25米的正方形。高0.9米,塔身最下层与塔基为青石垒砌。塔顶有铁铸宝葫芦形塔刹。塔身中、下部有塔铭,铭文曰“屏峰塔”三个楷书大字和建造年月。屏峰塔为新密市城区标志性建筑,是新密市仅存的两座塔之一,对研究新密的历史原貌和清代筑塔史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登封玉溪宫
  玉溪宫位于登封市东北唐庄乡土观村西,创建于明,清代重修,宫内现存明清等建筑9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明代建筑玉皇大殿为玉溪宫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为74平方米。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覆顶,顶脊两端置龙吻。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殿内做减柱造。墙上壁画,因年久脱落,模糊不清。九苦殿、三官殿为清代硬山式灰筒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另外散存宫内外明至民国碑刻及石雕10余件,记载了玉溪宫的历次重修情况、资金来源、建筑规模和在周边地区的宗教地位等,也是书法艺术的精品。玉溪宫建筑群及石刻壁画艺术,对研究中原宗教历史、艺术、科学具有重要的价值。2019年10月7日,玉溪宫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