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8年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中大街15号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是阳曲县解放前夕所成立的中共阳曲县委办公场所。抗战胜利后,华国锋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武工队政委,曾在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二进院上西房居住、办公。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原为当地刘氏民宅,1948年11月3日被征用作为中共阳曲县委办公场所,直至1953年政府迁至黄寨村南坪。原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同志于1948年11月至12月担任阳曲县县委书记时在此办公、居住。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386.72平方米。中轴线建有南房、正房,两侧为东西厢房、耳房。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基本保留了解放前夕中共阳曲县委办公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文物建筑真实性、完整性较好。……[详细]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西盘威、河上咀、东盘威、西洛阴、南郑村、东万寿等村。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7旅、第10旅、第12旅、独3旅和陕甘宁边区警备2旅及晋中军区独1旅等部队先后开进阳曲,分别驻扎在东黄水、西殿等数十个村庄。随后部队野战医院也迁至阳曲。西盘威、河上咀、东盘威、西洛阴、南郑村、东万寿等6村有部队医院旧址316间、窑洞18眼,全部为当地村民房屋,基本保存完好。……[详细]
三井战斗遗址
  三井战斗遗址,位于岢岚县三井镇三井村中。1938年3月10日,八路军120师358旅、359旅的两个团在村干河北岸,伏击由岢岚县城由五寨方向撤退的日军,歼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其中缴获的“九零”火炮一门现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这是八路军120师抗日战争中缴获的第一门大炮,贺龙亲自命名为“功臣炮”。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0米,分布面积约50万平方米。2001年,岢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突袭阳方口火车站遗址
  突袭阳方口火车站遗址,位于宁武县阳方口镇阳方口村火车站。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入侵后在此建火车站,掠夺煤炭资源。战役发生在1940年8月21日,八路军120师714团,在此袭击了同蒲铁路北段的阳方口车站,以破坏日军运输线。这次战役共击毙日军180人,缴获步枪21支,战刀2把。战役遗址为原候车室。到20世纪70-80年代新建候车室,原候车室废弃不用。1985年被宁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位于左权县城内的北街胡同里,坐北向南,是一处很有教育意义的革命纪念馆。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早年参加中国革命,并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左权麻田一带。为纪念他,将当时的辽县改为左权县。左权烈士陵园内,有左权将军六角纪念碑,左权将军的铜塑像,石膏像。园内一侧,还建有左权将军纪念馆一处,陵园内花草盛开,环境清幽,庄严肃穆。……[详细]
五寨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五寨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五寨县杏岭子乡鸡房村中。1940年五寨县在鸡房村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中共五寨县委在此领导全县人民,取得了抗日斗争的全面胜利,1945年抗日民主政府迁到了五寨县西街。旧址坐北朝南,南北长36米,东西宽28米,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正窑五孔,西侧村西窑二座各三孔。窑洞全部用条石垒砌,平顶,大门位于一进院东面,单檐硬山顶。……[详细]
毛泽东故居陈列馆
  位于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内。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领0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期间曾居住在这里。后院正房的左间,就是毛泽东当年的住室。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放有砚台和插着毛笔的竹筒,桌子前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的方台上放火盆,上架一只铜茶壶。后院东房三间,中间是堂屋,左右两间分别是-和任弼时当年居室。山西忻州市……[详细]
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阳泉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阳泉市区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红色旅游景区东侧,2006年9月落成。占地面积约13,803.6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65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第一城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等。烈士纪念碑由三片高低错落的弧形巨大墙片和一道纪念墙组成,碑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墙长19.47米,高5.4米,墙的正面镌刻着“中共第一城”。……[详细]
蒲阁寨围困战遗址
  蒲阁寨围困战遗址,位于忻府区阳坡乡蒲阁寨村。1942年,当地军民响应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号召,对驻蒲阁寨侵华日军进行围困站,历经艰苦斗争,终于将日军赶走。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内现存当年日军炮楼残迹。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决死3纵队25、38团团部旧址
  决死3纵队25、38团团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灵空山镇下兴居村1940年决死3纵队25、38团团部驻扎在下兴居清代秦姓武举修建的六进院内,在太岳军区的领导下,指挥部队抗击日军,并参加了著名的“沁源围困战”。旧址坐西朝东,六进院布局,乃清代秦姓武举创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详细]
运城烈士陵园
  运城烈士陵园位于运城市区红旗西街。1957年由原安邑县杨包滩烈士陵园迁建于此,是全省八大烈士陵园之一。1997年进行了改陈扩建,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 。园内主要烈士纪念建筑物有:运城解放纪念碑、英灵堂和运城攻坚战群雕。198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定为“山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太岳行署赵寨旧址
  太岳行署赵寨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1949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赵寨村太岳军区行署、各处处长旧居是为窑洞组群。现存牛佩琮、裴丽生等太岳军区行署领导人旧居窑洞8孔,配房三间,大门一间,各处处长旧居窑洞7孔,警卫连旧居窑洞6孔,其它机构窑洞旧址4孔,共计窑洞25孔。……[详细]
红军战士就义地
  红军战士就义地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山城峁黄土圪洞。1936年3月,东征红军从古交进入娄烦。3月29日东征红军由娄烦北进入岚县。同日,尾随红军的阎军傅存怀部即追至娄烦,搜捕掉队红军及与红军有关的人。红-移时,有3个红军小战士因劳累过度睡觉未醒,没有跟上大队伍,被阎军搜到后绑到娄烦镇黄土圪洞杀害。……[详细]
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
  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大同市城区马军营乡田村东,前身为“大同市人民公墓”,创建于1954年4月,2005年1月更名为“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为80余亩,由革命烈士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广场和烈士墓园组成,园内亭榭楼台,小桥流水,绿化面积达60%,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清徐县烈士陵园
  清徐县烈士陵园位于清徐县城正北的清源镇平泉村、北营村之间,距县城5公里,背靠吕梁山,面临清泉湖,依水傍山,风景秀丽。始建于1958年,全园占地15,422.5平方米,房屋、办公室、陈列室等建筑面积237平方米,共安葬烈士476人,被列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