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
  砺山寨反“清剿”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下洲社区砺山自然村。1949年4月,中共仙德工委在岭西开辟游击根据地后,于4月下旬在石牌兜砺山中学成立了仙德游击司令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县的游击武装。同年6月初,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抽调陈维金部进驻仙游,在仙游县自卫队、便衣队、警兵等配合下,进犯岭西。面对强敌进攻,仙德游击司令部机关转移到后埔半岭,各游击队占领主要山头,控制交通要道,以砺山寨为屏障,阻止国民党军的进犯。砺山寨位居岭西中部,寨后群山连绵,寨前脉坡伸延到中岳街,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敌军想在岭西站住脚,必然要占领砺山寨。游击队要保住岭西游击根据地也须守住砺山寨。这样砺山寨成为敌我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6月初的一天上午,陈维金部进逼橄榄岭,争夺砺山寨,一登上岭顶就架起小钢炮轰击石牌兜、砺山一带,然后直插砺山寨山脚。当晚,仙德游击司令部采取敌驻我扰战术,派出几支小分队,在山头齐放冷-,虚张声势,……[详细]
莆田时事研究会旧址
  莆田时事研究会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新宫里14号。抗战爆发后,闽中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协议,抗日舆论逐渐开放。1937年12月,中共闽中工委动员爱国知识分子出面在莆田涵江霞徐新宫成立时事研究会。该会以“集体研究时事问题及探讨救亡理论与实践为宗旨”,由学员自筹经费出版《时论》旬刊。同年12月15日,莆田第一份抗日救亡报刊《时论》正式出版,发行人蔡拱北(即蔡博文),该刊为16开版,每期6页计12版,按时出版到第5期后改为不定期发行。选稿“除本会特稿、座谈会记录及研究大纲外,以选载国内外刊物的优秀而足代表众意的公正理论的原则”,多采用《抵抗》、《救中国》、《抗敌导报》、《国民》、《中国农村》、《战时生活》等刊宣传抗日救亡的优秀文章。因《时论》针砭时弊,抨击片面抗战,力主全面抗战,维护统一战线,受到莆田当局的种种阻挠,只发行至第9期就被国民党当局以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稿件没有送审为借口……[详细]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塘后小组。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对莆田地区的革命斗争寄予厚望。6月,福建省委派军事干部黄琬到莆田开展工作,创建红军队伍。同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到莆田,在澳柄建立中共莆属特委,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由于澳柄乡地处交通要道,当地-势力基础雄厚,使斗争屡次受挫。中共莆属特委决定把土地革命试点和红军据点由澳柄乡转移到外坑乡。中共莆属特委成立时,适逢惠安暴-动-失败,中共泉州特行委被敌破坏,省委决定把原拟调惠安的闽西红军团长张威和参谋长汤军等一批军事干部派往莆田,培养红军军事指挥干部,并把惠安县划归中共莆属特委领导。为此,邓子恢决定把红军第207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同时成立红军教导队,第2支队支队长张威,政委王于洁,教导队队长汤军,政治部主任陈天章。红军第2支队成立后,在……[详细]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纪念碑于1984年建立,碑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纪念碑为花岗石体,南面刻碑文,顶为红旗造型,东面和西面上部有红旗、五星造型。高约25米,花岗岩石基座。纪念墙为花岗岩石主体,高3米,长10米。中间嵌8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的青禄石浮雕。纪念墙于2009年建立,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1934年8月14日红军解放罗源城的历史画-卷。文字共分成9个部分,分别是:前言、战前会议、侦探敌情、西门开战、突破南门、主攻北门、全城解放、威震敌营、影响巨大,还配有攻打罗源城战斗经-过要图。文字记述的主要战斗经-过如下:1934年8月上旬,以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同志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赣入闽。12日,先遣队进抵距离罗源城三四十里的凤坂周围乡村,总指挥部设在百丈村。当晚,军团--会见罗源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负责人,同意他们……[详细]
仙游革命烈士陵园
  仙游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鲤南镇城南东路555号。仙游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块红土地上,许多优秀的仙游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坚持不懈地斗争。五四运动之后,仙游人民的革命斗争揭开了崭新的一页。1927年4月,建立了仙游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同年12月,成立中共仙游县委;1930年10月又建立了仙游第一支武装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仙游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1943年,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驻扎仙游上湖底、高阳、东湖期间,当地革命群众毅然挑起保护省委安全、保障供给、打通交通联络线的重任,为省委顺利南迁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仙游党组织又领导人民群众坚持斗争,不断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为仙游全境的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子孙后代,中共仙游县委、仙游县人民政府于1984年在虎……[详细]
建宁县革命纪念馆
  革命纪念馆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对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59年7月,建宁县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为依托,成立了建宁县革命纪念馆。1977年,国家文物管理局拨款,修复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同志旧居)。1991成立建宁县博物馆,与纪念馆合署。1985年10月,纪念馆所辖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和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纪念馆又分别被团省委、三明市委确定为全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纪念馆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共青团福建省委、少先队福建省工作委员会确定为省少先队雏鹰训练基地。建宁县革命纪念馆为三级达标纪念馆,纪念馆占地总面积为28700平方米,现有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红一方面……[详细]
仙游县农民代表大会会址
  仙游县农民代表大会会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龙兴村白马自然村。1933年,国民党地方当局及军阀摊派给仙游36万元大洋的军饷,按当时全县人口分摊,每人一元多,而每担谷子仅值一元多大洋,这样估算,每人应交纳100多斤谷子,苛捐军饷逼得仙游民众倾家荡产。走投无路的仙游民众愤怒的情绪犹如火山爆发。中共仙游县委抓住时机,决定引导民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为此,于同年10月上旬印发了《为秋收斗争告农民书》,指出“难忘的剥削和压迫已逼得我们无路可走。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大家团结起来,勇敢地同地主豪绅、资产阶级、国民党作坚决斗争,才能解除痛苦!……今年秋收是我们最苦的时候了!天旱、稻、甘蔗、番薯、芋都晒干了,收成大歉,地主都要把几粒谷抢去,债主又要讨债,官府更迫钱粮,迫抽民团丁,一切‘无物不捐’的捐税,帝国主义更凶的进攻,挑无处挑,柴卖不到钱!饥饿、死亡,已经象蛇一样紧缠着我们呵!”号召:“难忍的痛苦,已使……[详细]
古田会议纪念馆
  古田会议纪念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是介绍古田会议历史及其意义的专题革命纪念馆,建于1964年。全馆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11000多件,其中珍贵文物2000多件,为福建省文物数量最多的革命纪念馆。陈列馆建于1972年,有10个陈列室;陈列展览展线长306米,展出文物400多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古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二是光辉的古田会议决议、三是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古田会议纪念馆为市属副处级事业单位,现有编制40人,工作人员60多人,下设文物资料科、陈列宣传科、保卫科和办公室,管辖古田会议会址、红四军前委机关暨红四军政治部旧址耕心堂、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0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文昌阁、0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红军哨所旧址文光阁等7处文物保护单位。40年来,古田会议纪念馆始终坚持高举革命传统教育的……[详细]
仙游学生革命活动据点旧址
  仙游学生革命活动据点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鲤城街道师范路1号。1929年春季开学以后,仙游现代中学一批进步学生在中共仙游党、团组织的引导下,先后参加抗捐抗税等革命活动,--持续不断。现代中学的--是五四运动以来仙游--的一面旗帜。张兆汉、罗迎祥、黄明、张启基(女)等仙游县早期共产党、共青团组织负责人均是在现代中学读书期间参加革命活动的进步学生。黄棋、张霞等教师也是地下党组织的成员,他们争取了校长黄良骏的支持,以教书为掩护,推动了现代中学的--。1932年,仙游县党、团组织缺少经费购买油印机,为了革命宣传工作需要,现代中学几位进步学生巧妙地把学校中的两部油印机先后“送”出来,其中一部藏在二年级学生何庆烈家中。学生利用晚上时间刻写、印刷革命传单,之后在城关、郊区分头散发或张贴,有力配合了农民抗捐抗税斗争。现代中学附小学生徐荣宗的父亲是国民党仙游县政府的验尸员,徐荣宗跟随父亲住在国民党县政府大院里……[详细]
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
  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荣星村凤山东麓。纪念碑是遵照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老前辈的批示,为纪念革命烈士而兴建的。纪念碑镌记着25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16名是在本地革命战斗中牺牲的游击队、区常备队的英都籍战士,1名强渡长江战役和2名解放金门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英都籍战士,2名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英都籍解放军战士,4名是解放初期为捍卫新生革命政权在英都、东田牺牲的南下干部与解放军战士,他们来自山东省、河北省、福建莆田县等地。20世纪30年代,由中共厦门中心县委指导下建立的安(溪)南(安)同(安)边区革命根据地就以安溪县的龙门、官桥,南安县的翔云、英都,同安县半岭、吾峰等地为基础,发动和开展地下革命斗争。英都的西峰、良山村一带的革命群众,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反抗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税、征粮”的反三征斗争,因而英都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安南同边区革命斗争的前哨”。1948年,闽……[详细]
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
  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江滨西大道357号。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以购置地皮,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用于建筑费用,于民国5年(公元1916年)在台江苍霞洲选址建造成福州基督教青年会所。会所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抗战胜利后,中共福建省委在该会所401号房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设立了地下秘密交通站,成立了特别支部,支部书记由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兼任,成员有傅孙焕、陈文相、蔡龙同。在青年会401、403房住过的有闽浙赣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等。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建负责人谢筱迪来福州时,也是先住在青年会。地下党员蔡龙同是地下交通员、联络员,他是美国新闻处的驻榕特派员,利用美新闻……[详细]
泰宁红军街
  泰宁是一块具有革命历史的红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在此燃起了革命的烽火,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就设在这里,朱德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指挥红军作战,并一度成为闽赣省物资供应和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全国中央革命根据地二十一个苏区县之一。至今在古城老街两旁仍完好的保留着当年红军用繁体字书写的大幅标语、巨幅文告以及防空洞等。当地政府为纪念这一段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将该街命名为“红军街”,并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入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泰宁在创建苏区过程中,经历了敌我双方三进三出的拉锯争夺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第一次是1931年5月3日,毛泽东、朱德指挥工农红军攻陷建宁,取得了第二次“围剿”斗争胜利之后,于6月4日即派红三军团第六师乘胜解放泰宁,并建立了泰宁县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泰宁支部,并将泰宁正式列入中央苏区版图中。第二次是1932年10月19日,红……[详细]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红一方面军第1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简介:北宋宣和元年(1119)始建,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前有空坪,单进合院式,由门楼、门厅、正堂组成,占地面积270.64平方米。门楼牌坊式,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祖厝自清康熙末年建成后,从未大修。坐东南朝西北,为前后二堂加左右各一直护厝格局,占地面积992.18平方米;正堂的柱、檩、枋等处均有彩绘,保留有红军标语多处。1931年至1934年间,红1师和红军东方军所属部队曾三次进驻温坊村。红军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教唱《红军歌》,并将闻讯而逃的汤邦荣(曾任民国邵武、顺昌县长,将乐县议长)、汤永年(曾任清流、沙县县长,福建省参议员)父子家的谷仓库房打开,没收其衣物、房产、银圆等财物分给贫苦群众。红1师司令部就设在汤氏祖厝,师长李实行、政委吴溉之及警卫班均居住其中。师部无线电台设在紧邻的汤氏宗祠,红军战士散居……[详细]
程灿烈士故居
  程灿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白沙居委会坪埔自然村。程灿(1914.8—1949.3),又名程新,莆田白沙镇人,1930年底在白沙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接触中共地下工作者,思想上倾向进步。1933年参加广业区农会活动,走上了革命道路。1935年10月被调到常太集中训练后编入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任支队部通讯员,参加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国共两党经过和平谈判后达成一致抗日协议,1937年10月中旬,闽中游击队接受国民党军点编后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独立大队,不久移驻泉州承天寺。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泉州事件”,暗杀大队长刘突军,派兵包围承天寺,强行收缴独立大队武器。程灿与同志们一起,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在新四军军部的干预下,国民党顽固派不得不退还被缴武器并派车送独立大队到福州洪山桥集中。同年5月,程灿随队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任军部特务营第二……[详细]
东乡反烟苗捐斗争旧址
  东乡反烟苗捐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象山村象山自然村。烟苗捐是福建新旧军阀的重要经济支柱,北伐战争胜利后,广大群众呼吁政府禁止种植罂粟和制造-,并热切要求取消烟苗捐。但新军阀上台后,不但没有废止,反而把它并入田赋钱粮内,按田亩收捐。这一做法激起农民公愤,各界舆论也同声谴责。中共仙游县委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部署开展抗捐斗争,并确定以干部和群众基础较好的东乡地区为重点,由县委组织委员王于洁在坝下小学成立“烟苗捐清算委员会”,作为指挥机构,召集东乡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分头深入群众宣传发动。1928年4月下旬,趁村里庙会演戏之机,王于洁登上戏台,揭露军阀政府横征烟苗捐,盘剥0-农民的罪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久被烟苗捐0-的贫困群众千余人一呼百应,在王于洁带领下,涌向坝下街,捣毁收捐所,把包捐者陈坤生揪出来,带高帽游街示众。坝下风暴迅速影响各地,东乡各村闻风而动,批斗捐棍,清算烟苗捐款。5月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