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西路565号。闽中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闽中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闽中游击区被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5块独立游击区之一,从而确定了闽中革命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中的地位和作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建于1998年,为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2000年4月,该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革命史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围绕闽中革命史实,设有前言大厅、五四运动馆、建立苏维埃馆、三年游击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6个展室和1个放映厅。这些展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配以闽中人民不同革命时期斗争的文物、资料、文献,形象生动地反映了1926年2月26日中共莆田第一个党团混合支部在莆田哲理钟楼宣告成立,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由中共莆田支部发展为中共闽中特(地)委,成为整个闽中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其领导革命斗……[详细]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林墩自然村。1927年夏,初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的黄元从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林墩村,在林墩戚公祠创办宁海小学,从事农村教育,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以实现他教育救国的理想。1928年夏,黄元因资助办学的老板要篡改他的办学方针而停办学校,随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1929年底回莆田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县委选送到闽西中央苏区的中国红军大学学习。1930年10月,从中央苏区回莆田,被任命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教导队副队长,参与领导广业外坑苏区的创建工作。同年底,莆田外坑苏维埃斗争失利,他并不灰心失望,同其他同志一起继续战斗。1931年6月根据省委指示,恢复中共莆田县委,黄元任县委委员兼军事部长。同年9月,被派到仙游协助县委书记郭寿銮整顿扩大游击武装队伍。1932年3月,他同郭寿銮、余光等仙游县委领导人到北区检查工作,在书峰大类……[详细]
坝下抗捐斗争旧址
  坝下抗捐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坝下村坝下自然村。1933年1月2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召开了年终工作会议,通过了《年关斗争工作决议》,指出莆田各县农民斗争中心口号应该是:抗债分粮和抗捐抗税。从此,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决定在莆田、仙游两县再次掀起抗捐斗争,并于1月底,派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副队长林植、政委张兆汉率领部分游击队员到仙游配合县委发动群众抗捐。随着抗捐斗争的发展,莆田中心县委要求仙游县委在抗捐斗争中设法解决部分活动经费。仙游县委经过研究,决定由县委委员林植带队攻打仙游东乡坝下-捐征收所,解决筹款问题。东乡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罂粟的种植面积广,周围几十个村仅坝下一个征收所,每天勒收的捐款多达数千元。但是,坝下-捐征收所与国民党兰溪乡政府毗邻,又有乡丁及常备队,这给游击队攻打税所增加了危险性。因此,县委指示林植等人,只能智取,速战速决。1933年5月,林植带领5名游击队员装扮成国民党的……[详细]
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革命委员会遗址
  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革命委员会遗址位于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耶稣教堂(乡卫生院对面)。1933年2月,中央苏区开展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期间,集结在建黎泰地区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奉命西移,强攻南丰,只留下部分地方武装在泰宁坚持斗争。2月23日,国民党军第56师田玉璠团卷土重来,再次抢占县城,此时,泰宁完整的红色区域只乘下大田区。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革命委员会退守到大田坚持斗争。当时退守大田的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革命委员会只有少数的机关干部和红军工作团人员,武器配备很差,平均3人才有1支-。干部白天下村发动群众,晚上就只能上山睡觉,有时一个晚上还得换好几个地方,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为坚守最后这个红色阵地,县委、县革委会首先采取措施大力加强机关的自卫能力,建立所在地的赤卫队武装,构筑防御设施,并从保卫机关的武装中抽调总价力量组成游击队,主动出去周边地区,还在新桥扩建了一支游击队,牵制打击进攻的国民党军。逐……[详细]
武夷山中共福建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省委于1938年6月在武夷山市坑口的村头村正式成立。村头村,离市区34公里,北出窠竹关与江西省上饶县交界,西北过温岭关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历史上是军事要地。1938年2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开赴皖南前线抗日,原闽赣省委奉命改为闽浙赣特委,就地坚持斗争。6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指示,以闽浙赣特委为主,加上闽东特委、闽中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8月,中共福建省委在村头村正式成立,书记曾镜冰,组织部长范式人,宣传部长王助,军事部长左丰美,民运部长汪林兴,职工部长俞雅鹿,青年部长王文波。由此,这一带成了福建抗日运动领导的核心地区,被誉为“红色都城”。福建省委在村头村开展的重大活动有:1939年7月,省委在村头禄村洋山上召开首届党员代表大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派陈丕显到会指导。大会总结了一年半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任务”,选举产生了新的省委,又选出范式人、程序、方言、聂显书、毛彪等6人为出席党的……[详细]
朱德召开秘密会议会址暨中共闽中特区委旧址
  朱德召开秘密会议会址暨中共闽中特区委旧址天主教堂位于将乐县古镛镇建设街玉华巷9号。为适应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需要,1934年1月,中共闽赣省委派出以省财政部长郑亦胜为团长的工作团进驻将乐,重建将乐县苏维埃政府。同时,将中共黄潭边特委改为中共闽中特区委,书记王××,特区委下辖将乐9个区委和沙县特支委。中共闽中特区委办公地点就设在古镛镇建设街玉华巷天主教堂。在中共闽中特区委的领导下,“建立革命委员会,组织赤卫军,要求加薪并监督老板的生产,工资增加百分之二十至七、八倍”,将乐苏区的斗争开展得红红火火。是年2月9日,朱德总司令从泰宁亲临将乐指导革命斗争,住在该天主教堂左侧楼房。朱总司令在中共闽中特区委办公地点接见了将乐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干部和20多名坚持地下斗争的党员,并根据第五次反“围剿”的严峻斗争形势,作了具体指导,并决定红7军团第21师61团留守将乐,从各营、团抽调20名干部充实地方。朱德召开……[详细]
许瑞芳故居
  许瑞芳故居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楚-祠。许瑞芳祖籍江西崇仁县,生于1906年,自幼随父来三元区忠山村落户,住在楚-祠上厅两厢房,左厢房为其父母居所,右厢房为许瑞芳居所。许瑞芳父亲以经营日什布匹为生,经常在通往永安、贡川、忠山、三元、梅列的官道间奔波。许瑞芳十八岁时(1925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同年冬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支部宣传工作。1927年底回到忠山村后,建立秘密农会,鼓动农民起来-征兵征粮,苛捐杂税,应聘任永安县立中学教师,创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思想。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入闽,消息传到永安,许瑞芳到闽西找红军,回到了革命队伍。1934年冬,许瑞芳随红军北上,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二十八岁。许瑞芳青年时期在楚-祠居住时间长达十几年。他同情贫苦百姓,痛恨黑暗统治,勤奋学习,接受进步思想,为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开展一系列革命斗争打下……[详细]
榜头暴动旧址
  榜头暴-动-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赤荷社区。1949年2月,中共仙德工委成立以后,东区游击队的力量逐渐壮大,有脱产的游击队员40多人,加上一部分不脱产的农民骨干以及群众的配合,使武装暴-动-的条件日趋成熟。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林椿年组织下,东区和东南区的游击队员及两区各基点村的农会会员数百人,汇集在东区仙水龟广坪上。经过简短动员之后,荷-实弹的游击队员在前开路,背着土-土炮的群众紧跟在后,队伍浩浩荡荡在仙游平原重镇榜头镇的周围----,先从仙水、上乾、下明等村绕道而行,然后进入榜头街。沿途群众以为解放军来了,而驻守榜头镇的自卫队和警兵不敢轻举妄动,提心吊胆过了一夜。第二天,林椿年率领游击队攻打榜头自卫队住所,发现已空无一人。接着,游击队转道攻打榜头-所,恰巧伪警兵在门口排队准备训话,忽见游击队攻来,纷纷夺路逃命。随后,游击队一鼓作气攻打镇公所,结果镇公所也是人去楼空。最后,游击队包围……[详细]
外坑苏区反“围剿”斗争旧址
  外坑苏区反“围剿”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白云村芦尾自然村。外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红军第2支队的频频出击,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极大震动。特别是1930年12月中旬,陈天章率部攻克梅洋地主豪绅江某炮楼,将江抓获镇压后,江之子到城里引一个营的海军部队还乡对红军进行报复时,竟被红军以少胜多击退,更使驻军旅长林寿国恼羞成怒,便部署对外坑苏区的“围剿”。12月26日,红军队伍100多人在陈天章、汤军等率领下,被混进红军的内奸马某诱骗到外坑芦尾村打土豪斗恶霸。这时,由驻军旅部纠集在莆的海军陆战队和广业民团计6个连,以及外坑周围几个乡的零散地主武装近千人,从三面扑向芦尾村。芦尾是个易攻难守的盆地,由于红军领导人麻痹轻敌,部队进村后仅在近村的北山崖布一个哨,对敌之逼近包围毫无觉察。当天上午,红军抓获地霸马某,把他押到群众大会上进行批斗,并将马家的粮食、财物、猪肉没收分给贫苦群众。中午,红军正在吃饭,-已……[详细]
溪南破仓分粮旧址
  溪南破仓分粮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程泗宫自然村。1949年4月14日,仙德游击队攻打枫亭自卫队的计划未能实现,对游击队员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鼓舞士气,游击队决定到枫亭溪南破仓分粮。溪南粮仓是座土楼,存放粮食10万多斤,粮仓土墙象座炮楼,共3层,非常牢固,守粮队10多人住在第三层。4月14日当天,仙德游击队在刘佐周、毛票带领下,100多名游击队员加上沿途动员的数百名群众,将溪南粮仓团团围住,动员守粮队放下武器弃暗投明。守粮队想凭借牢固的粮仓顽抗,但又怕敌不过游击队,而且群众同游击队混在一起,一些参加破仓分粮的群众又是守粮队的亲戚。因此,守粮队犹豫不决。游击队稳住守粮队之后,用火焚烧粮仓大门,在三楼的守粮队急忙打水从楼上往下浇。仙德游击队副队长毛票趁机率领2名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冲向大门,用利斧把大门劈开。游击队冲进粮仓,俘虏了守粮队,并发动群众进仓挑粮。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群众缺衣……[详细]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位于建宁县县城濉溪镇复兴社区中山南路18号建宁县实验小学所在地。1933年12月12日至13日,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建宁县城文庙大成殿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代表,红一方面军及其所属各军团领导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浙赣省、满州省、山东省、河南省代表,闽赣省领导,闽赣省地方红军代表,闽赣省辖区建宁、黎川、泰宁、将乐、沙县、顺昌(洋口)、光泽、东方、金溪、资溪、崇安、浦城、铅山等13个县(地)地方代表,共400余人。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闽赣省革命委员会主席邵式平分别作了政治报告、军事报告和《目前政治形势与闽赣省苏维埃的任务》报告。邵式平在报告中指出,闽赣省处在战争的最前线,唯一的中心任务就是战争,一切工作生活都要服从于战争,坚决执行7项斗争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闽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及其主席团……[详细]
宁源乡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遗址
  宁源乡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建宁县里心镇宁源村。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红军部队进入建宁、南丰、广昌一带筹款。1931年1月至3月,红4军10师30团之一部从南丰傅坊和广昌陈庄分别进入建宁西北地区工作,开辟建宁西北游击区。其中,红30团1连(连长姓江)进入建宁宁源、芦田、溪头坑,在贫苦群众中发展积极分子,组织农会、贫农团,还组建了有20多名队员的宁源游击队,选举成立了红色政权宁源乡革命委员会,主席宁茂云。宁源乡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了打土豪分浮财、拥军扩红、为红军筹集经费和物资等工作,当地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4月初,随着红30团赴江西参加第二次反“围剿”战斗,敌人乘机进入游击区,向革命群众--倒算。宁源游击队遭到-保卫团围击,游击队被打散,队长李细阔在战斗中受重伤,被杀害在鹿山下。同年5月底,红军从广昌奔袭建宁县城,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宁源乡重新恢复建立……[详细]
红军临时战地医院旧址
  红军临时战地医院旧址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石寨下自然村仁寿峰山脚下。1933年7月至8月间,彭德怀、滕代远率红军东方军首次入闽作战,转战于宁化、清流、连城、归化、将乐一线。此时正值盛夏酷暑,山村痢疾横行,红军中染病人员颇多,加上战事频繁,伤员骤增,红军后方医院又远在宁化西南20余里的茶湖岗,运送困难,因此许多伤病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部队减员严重。为了更好地及时救治伤病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失,保存有生力量,红军东方军指挥机关便利用石寨下特殊的地理条件,设置了临时战地医院,为及时抢救红军中伤病人员的生命,保存红军战斗力并进而达成战略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1934年3月,为阻止国民党军第10师向中央苏区推进,红7军团和福建军区宁清归军分区独立7团在将乐、归化(今明溪)交界的铜铁岭设伏阻敌,宁清归军区领导出于安全考虑,将军区后方医院和兵站由归化迁往林畲,石寨下再次成为红军医院院址。红军临时战……[详细]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旧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旧址安俊公厅厦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坑头片24、25号。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并得寸进尺,频频挑起事端,进犯我华北地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全国各大城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日侵略大--,要求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国民党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重兵“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各红色苏区。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革军委决定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1934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寻淮洲、粟裕等领导的红7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7月6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中央代表曾红易、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率领下,由瑞金出发北上,经长汀进入宁化,在曹坊上曹、下曹宿营,抗日先遣队司令部驻下曹坑头安俊公厅厦(民宅)。为响应中央号召,宁化筹备大批物资支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详细]
芝山红楼(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红楼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居住在这里。建筑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400平方米。楼坐北朝南,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小巧美观,引人注目。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和口号。纪念馆馆藏丰富,有文物近千件。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还有毛泽东当年工作生活用品。馆内分设4个展室,突出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