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
  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德兴市绕二镇重溪村,是一幢二进三间二偏房四天井的砖木结构城堡式两层楼房,清代建筑,占地面积525平方米。于199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为一幢二进三间二偏房四天井的砖木结构城堡式两层楼房,清代建筑,占地面积525平方米。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4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方志敏、粟裕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工作、生活过。该旧址为德兴市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是全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日晒雨淋,年久失修,这幢深宅大院损毁较重。德兴市博物馆本着对文物、对历史负责的工作原则,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维修资金30万元,立即实施维修,工程经过招投标,安徽省黄山大明古建公司承接了这个项目。据该市博物馆副馆长吴雨林介绍,从完工现场维修情况来看,它遵守了“江西省文保中心维修方案”,忠实按维修方案来做这个维修工程。……[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一营营部旧址(奎光书院旧址)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城南路15号。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总面积690平方米。200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奎光书院,为铜鼓客籍人周玉衡所创办,是在奎光堂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奎光堂自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就已集资筹办,至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盂冬月转为书院,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废科举办学堂,改作了“奎光高等小学”。大革命时期,这里成为点燃铜鼓革命烽火的策源地,进步的知识分子陈葆元、李秀等,当学生时,就领导了几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后来,又在此当教员,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发展中共党员,于1925年冬创立了宜春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铜鼓支部。1927年8月,一支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浏阳工农义勇队(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进驻铜鼓。该团第一营驻扎在奎光书院,并书写了“南昌暴-动”等大量的革命标语。1928年,平江起义后,……[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回师铜鼓旧址(排埠万寿宫)
  排埠万寿宫,初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由当地村民捐资,为纪念许仙真君许逊而建。后来这里成为当地百姓的聚集地及竹木商人的会馆。如今排埠的万寿宫远不止为了纪念许真君,而是一个革命历史纪念地。如果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那么万寿宫就是摇篮里婴儿的出生地。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铜鼓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三团举行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当天,部队攻克浏阳白沙,次日又攻克东门。由于当时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团又在平江长寿街失利,起义受到挫折。毛泽东同志英明果断的率领三团作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于9月15日经上坪出发,经上庄、界岭回师铜鼓,等候一团前来会师,团部就驻扎在排埠万寿宫。毛泽东同志就住在左边的这间小屋,三团团长及战士们住在右边的几个房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在会上研究部署了部队向南挺进的战略方案。毛泽东同志在排埠时下乡访问群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情形。9月17日,……[详细]
德兴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德兴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德兴市龙头山乡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人民纪念当年在此为了建立人民政权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所建,当时方志敏就在位于纪念馆不远的龙头山境内高竹山被捕,最后在南昌英勇就义。龙头山乡暖水溪旁,距市区44公里,景点面积3010平方米,暖水村,是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化婺德中心县委所在地。敌人五次围剿,1935年方志敏同志在龙头山不幸被俘。1954年,为纪念方志敏烈士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修建此馆。馆房面积260平方米,结构造型是古典式的大屋顶建筑,馆外有2700多平方的花园,栽有翠柏与花卉,绿树成荫。馆内为一厅四室。序厅中央立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正堂中间设有“德兴市县土地革命示意图”;左边陈列全县革命烈士花名册三卷;右边陈列我市大革命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形势图。第一室:工农武装割据、第二室:建立革命政权、第三室:打土豪分田地、第四室:坚持斗争。陈列……[详细]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萧永翁祠)
  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定江东路487号。原系“萧永翁祠”,俗称萧家祠。晚清建筑,座北朝南,土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草坪、门楼及土围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1968年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维修,并进行了复原陈列,后历年多次维修、完善陈列,并常年开放。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8月20日,湖南浏阳工农义勇军打着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奉命赶往南昌参加武装起义未果而开抵铜鼓休整待命。驻铜鼓期间,该团团部及直属机枪连驻扎于此。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萧家祠召开了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同时,宣布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正式组建前敌委员会。当晚,毛泽东下榻萧家祠并写下《西江月·秋收暴-动-》。萧家祠设置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统率机关,前委书记毛泽东坐镇……[详细]
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建成于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当年也是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整座书院,分中、前、后三进,面积2000余平方米,大小合计100多间,现存42间,系砖木结构。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按原貌维修。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会面旧址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砻市,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当时,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是4月25日到达砻市。4月28日,指挥部队担任掩护任务的毛泽东也回到了砻市,他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几名干部赶来,在书院的门口和朱德同志第二次会见。接着大家一道登上 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参加交谈的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张子清、蔡协民、何挺颖、袁文才、何长工、胡少海、黄克诚、龙超清等。毛泽东向大家……[详细]
黎川革命烈士公园
  黎川县是著名革命老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00多名,为了褒扬和缅怀先烈,并对子孙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55年始建、1956年建成烈士公园,内设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碑和纪念亭等建筑物。烈士公园大门两侧镌刻着仿毛泽东同志手书“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进门一条宽阔通道,夹道两旁冬青翠柏,四季常青,正中矗立纪念塔。纪念碑上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黎川的革命活动事迹。烈士纪念塔分底座和塔身两部分,底座为正八方形,有10级台阶可登,塔身为四面矩形,塔身为混凝土制成,高十三米,朝南的正面为中共黎川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塔”。东面为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题词:“学习革命先烈的艰苦斗争精神,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背面为中共黎川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题词:“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彻底实现革命的最终目的——共产主义而奋斗!”巍峨壮观,庄严肃穆,每逢……[详细]
吉安烈士纪念馆
  吉安县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从五·四运动以来到党的创建时期、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牺牲的吉安县籍烈士专题性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吉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1978年兴建,1980年7月对外开放,2009年经维修改造,重新陈列布展后,对外免费开放。纪念馆坐北朝南,四周石栅围廊,区域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其中陈列馆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设序厅、纪念厅和9个展室。410多米长的展线陈列着罗石冰、曾延生、梁一清、赖经邦、胡海等143位吉安县籍有代表性的革命烈士的遗像、简历,历史照片。陈列烈士遗物、革命文物等1000多幅(件)。花岗岩的碑廊上镌刻着10049位吉安县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英名,以作永久的纪念。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吉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中央财政拨出专款用于纪念馆的维修……[详细]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湖坊乡“龚家大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使闽赣苏区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同时打通中央苏区与闽北苏区的联系,1933年5月10日,按照周恩来的提议,经党中央批准,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苏区北部防线的战略要地黎川湖坊成立,正式建立以黎川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东北防线区域,下辖闽赣边区黎川、建宁、泰宁等二十一个苏区县,中央指派顾作霖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邵式平任闽赣省苏维埃主席,肖劲光被任命为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毛泽东、顾作霖、邵式平等在此办公居住。中央根据地反围剿的一些重大战斗发生于这个地区。旧址系旧式砖木结构单厅重房式屋宇,有大小房室20余间。正厅一厅四房,两侧各有厢房,后有庭院围墙,建国后经当地政府多次修缮,保存完好。1985年,由江西文化厅拨款修葺一新,各房室陈设基本恢复当年原貌,并设有革命文物和图片陈列,可供参观。1982年6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江西省……[详细]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阅兵广场遗址(大沙洲)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阅兵广场遗址—大沙洲阅兵广场位于铜鼓县县城桥头大沙洲,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是当年毛泽东亲自检阅、领导秋收起义部队指战员起义出发地遗址。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于5月1日,县总工会,农会在桥头大沙洲召集了2万多人的群众大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工农的滔天罪行。1927年9月11日凌晨,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指战员集合在大沙洲—阅兵广场,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检阅了整装待发的第三团指战员,宣布起义,并亲自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高举工农革命军军旗,经温泉、石桥、上庄向浏阳白沙进军,这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首次阅兵。阅兵广场,作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一处重要革命遗址,它记载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毛泽东同志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是纪念我党历史活动中的重要遗址之一,同时,见证了一支新军队的诞生,产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主要创建地—铜鼓的非凡影响。县人民政府已将该遗……[详细]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
  毛泽东来安源住处有二处,旧址均为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乡红色旅游景点。毛泽东1921年秋来安源住处位于安源八方井44号,普通平房,原为私宅,1921年10月毛泽东来安源住在这里。毛泽东、李立三1921年冬来安源住处原为老后街的一家饭店,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李立三等人来安源住在这里。1921年10月下旬,0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来到安源实地考察,住在八方井处的同乡、在矿上当段长的毛紫云家中。毛泽东这次考察历时大约一星期,他走遍了矿区,下到了矿井一线和工人餐宿。毛泽东这次考察不仅使工人认识了毛泽东,思想上受到闹革命求解放的启蒙。通过考察,毛泽东认定安源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起来的地方,于是他会同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劳工评议员张理全,利用朋友的关系,以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与安源工人通信。1921年12月,毛泽东偕同0中央派到湖南工作的李立三和湖南一师附小……[详细]
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武曲宫)
  武曲宫——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新兵训练处旧址——武曲宫位于铜鼓县永宁镇江头村屏风组境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土木结构,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栋。前栋之间有一大演武场地。现存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武曲宫与奎光书院曾是铜鼓客籍数十姓捐资创建的培育文武人才的两处孪生教育场所。武曲宫是习武之地,即铜鼓历史上唯一的也是最早的演武馆。清代铜鼓客家的5名武进士和50多名武举人都是经此习武而登科举。这里同时设社学“重光堂”。民国六年起,铜鼓客家人又在此创办了“聚奎女子乙种职业学校”,开了女子职业教育之先河。1927年,毛泽东亲临铜鼓领导秋收起义期间,武曲宫是起义部队屯兵之寺,并在此创办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新兵训练处”。专门训练缺乏军事素质的新兵和官兵,教官是陈伯钧将军和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张子清烈士。1928年秋至1930年复,彭德怀率红五-战铜鼓时曾多次在此驻扎。武曲宫承载着……[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座落在瑞金市沙洲坝,是苏区时期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之一。1931年12月间,临时最高法庭的筹备人员选择了瑞金县(当时为中央直属县)沙洲坝东坑村的杨氏宗祠为法庭驻所地。这座祠屋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系土木结构。最高法庭组织民工修建了大门前面围墙、围墙的南门北门、后山哨楼和岗亭等,挖修了一个防空洞和水井。法庭与北侧的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部遥遥相望。何叔衡同志的办公室兼住室就设在祠屋下厅一间简陋的小房间里。1934年2月,成立最高法院后,接任领导人董必武同志也在杨氏私祠设立了办公室兼卧室,接替何叔衡的工作。期间,董必武曾经亲自担任最高法院最高特别法庭主席,审理了于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熊仙壁--包庇罪一案,处刑一年,剥夺公民权利一年,至今保存着此案的判决书。1934年7、8月间,最高法院随中央机关迁驻县西云石山地区。同年10月,红军主力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劳动人民委员部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劳动人民委员部创建于1931年11月,当时劳动部设在叶坪临时中央政府大厅内,1933年月4月随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至沙洲坝新茶亭,1934年7月迁往云石山牛路下新屋,同年10月随临时中央政府北上抗日。项英、邓振询先后任劳动部部长,刘少奇、朱荣生曾任副部长。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央苏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光荣传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资按旧址原貌仿造,工程于2001年5月21日动工,同年9月20日竣工。室内陈列品均属按原状仿制。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饮水思源、寻根问祖,拨出80万元专款在瑞金修复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劳动人民委员部旧址,设立了劳动人民委员部史料陈列馆,并将旧址和史料陈列馆列为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7年11月23日,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田成平部长来红都瑞金考察,期间对瑞金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苏维埃共和……[详细]
易简烈士墓
  易简烈士墓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红桥村禁山下,始建于解放前,期间经过两次修缮。受0的影响,原碑文石刻遭损毁。易简,号卫权。1889年12月25日出生于宣风镇竹垣村贫苦农民家庭。22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武昌起义爆发后,投身到了李烈钧所领导的赣军,历任见习排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转战于粤、桂、赣、闽等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0战争。1924年,国公两党合作后,参加了创建广东革0据地的多次战役。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一师师长,配合湖南、湖北革命军开辟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1926年10月20日,易简指挥进攻抚州城东时,在文昌桥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牺牲后,被追授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1984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墓基得以修复,2000年宣风镇人民政府对墓基重新修复,修复后的墓基高3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现建筑为2007年2月扩建的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