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红色旅游景点

陈寿昌烈士纪念馆
  陈寿昌纪念馆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镇海区寿昌公园内。纪念馆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场地正中央矗立着陈寿昌烈士铜像,铜像的基座铭刻着聂荣臻元帅的题词:“陈寿昌烈士永垂不朽”。周围的仿古建筑是陈寿昌纪念馆、镇海革命烈士纪念馆。这里是镇海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全市首批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陈寿昌烈士出生在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的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他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始终不渝地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他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中央特委委员、福建省委书记、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红军十六师政委。1934年11月,在湖北指挥部队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8岁。他是镇海籍革命烈士中职务最高的同志。1992年初,镇海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正在建造的古塘公园改名为寿昌公园,并在公园内建造陈寿昌烈士纪念馆。当时镇海各界人士积极拥护,大家纷纷捐……[详细]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它座北朝南,前后两进,前进系倒座平房,后进为重檐硬山楼房,两翼为左右厢房,中为石板天井。整个建筑典雅静穆,气势庄重,很多地方匠心独运,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为了缅怀新四军游击纵队抗击敌寇、浴血奋战的不朽业绩,教育子孙后代,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在浙东区党委成立暨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前夕(1991年)由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司令部旧址作了重新修茸,并在后进底层布置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史料陈列。陈列面积达204平方米,展线全长100米左右。展出了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纵队……[详细]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县级市)梁弄镇狮子山。1942年9月,中共浙东区委提出“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后,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等率区党政机关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挺进四明山。1943年4月攻占四明山重镇梁弄后,中共浙东区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迁至梁弄,至此,梁弄成为浙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5月第一批浦东武装南渡三北至1945年8月底北撤前,浙东游击纵队在各地武装力量和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作战643次,攻克上虞、南汇两座县城,摧毁敌伪据点110余个,毙伤日伪军官兵3672人,俘敌伪5525人。1945年9月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后,留下少数干部和地方武装人员坚持四明山斗争。1947年初,中共四明工委成立,5月重建四明山武装三支队。1948年5月,浦东部队300多人渡海到达四明山地区与三支队会师。到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四明山为中心,东……[详细]
卓兰芳烈士纪念馆
  卓兰芳烈士纪念馆位于奉化市松岙镇海沿村。 卓兰芳是浙江工农运动的先驱,曾任中共浙江省委第四任书记,是宁波人民的杰出代表,是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为弘扬他不畏艰险、立志救国,对党的事业衷心耿耿,在敌人面前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卓兰芳家乡松岙镇党委政府对卓兰芳故居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将它扩建成纪念馆。 纪念馆在宁波、奉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关怀下,已于2004年3月落成并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达11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72平方米,比原故居面积增加四分之三。 纪念馆正面中西合璧,围墙高耸,大门飞檐翘角,左右接待室和值班室庄重典雅、舒适美观。中央草坪中矗立卓兰芳烈士半身雕像,庄重肃穆、形象逼真,故居老屋,朴素整洁,陈列烈士生前的桌、椅、床等生活用具。原有风貌得到充分保护。故居北侧烈士事迹陈列室图片丰富,资料详实,教育直观,是一处党员干部和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我市中共……[详细]
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
  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旧址在梁弄镇东北的原正蒙学堂。正蒙学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由黄守斋先生创办的一所著名学校,校名目正蒙,有“蒙以养正,匡扶正义”之意。校舍分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依次为月宫形大门、天井、前进七开间平房,天井,东西厢房,后进五开间平房,后进小厢房各五间,四周围以围墙。旧址建筑用材较小,结构装饰都较简单,属于清末比较典型的一般民居。1945年1月21日至31目,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会议”在正蒙学堂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政府方面、军队方面及会稽、四明、浦东、三北和鄞、镇、奉沿海地区的代表、文化新闻界的代表等一百零一人。会上,谭启龙、何克希、连柏生分别作了政治军事和行政报告,并通过了施政纲领。大会选举了浙东行政委员会,产生了浙东参议会。会后,浙东行政公署正式成立。这次会议是浙东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真正民主意义的大会,是浙东抗日政权建设的重要里……[详细]
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
  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后屠桥村,1994年11月18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44年4月后屠桥战斗中壮烈牺牲的陈行知等37位革命干部、战士而建造。1944年4月,我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四中队转移至后屠桥宿营。由于伪保长告密,受国民党数百名顽伪军两面夹击,游击战士奋起还击。终因寡不敌众,除3名战士负伤突围,其余37人壮烈牺牲。1951年,党和人民政府在烈士战斗过的土地上树立了一块纪念碑。1955年、1994年,鄞县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在原址扩建革命烈士陵园、建立后屠桥革命史迹陈列馆。陵园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烈士陵墓呈圆形拱顶,墓前左右侧筑有纪念碑亭,碑石正面镌刻“抗日牺牲将士永垂不朽”10个大字,背面镌刻当年战斗简况。另一座碑亭碑石上镌有烈士陵园扩建概况。在大门入口处,迎面矗立着新四军战士的立像。周围松柏常绿,四季花开,进入陵园即有肃穆、庄严之感……[详细]
重建四明山革命武装旧址
  草茅庵,位于余姚市洪山乡余鲍陈村约2.5公里的山岗上。是一座较为典型的庵堂建筑,座东朝西,九开间木结构正殿,通面阔32.75米,通进深8.9米。抬梁式梁架,硬山屋面,系清末建筑。草茅庵是四明地区迄今为止保存较好,建筑特色较浓厚的一处宗教建筑。更是浙东革命斗争史上著名的草茅庵重建革命武装旧址。1947年5月上旬,中共四明工委在洪山乡孔岙召开重要会议,决定发动群众,建立武装。5月15日夜晚,由中共四明工委主持召开了建军大会,宣布重建革命武装。顾德欢、陈布衣、朱之光等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部队番号对外称“三五支队第四中队”,对内番号为“四中队”,部队建立了党支部。后来这支部队经过多次战斗,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四明山地区的主力革命武装,为浙东革命作出了贡献。草茅庵建军,重燃了浙东人民反抗蒋介石-统治的熊熊烈火,标志着四明山地区的革命斗争由隐蔽坚持阶段转向游击战争阶段,开创了浙东革命斗争的新局面,意义十……[详细]
朱洪山烈士墓
  朱洪山烈士墓与1952年初建,墓依山而筑,南临慈湖,这里明山秀水相映,苍松翠柏成荫。 朱洪山烈士,生前任中共慈溪县委委员,鄞慈县办事处主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勤部副部长和留守处主任等职。他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新四军游击纵队北撤后,朱洪山同志继续领导群众进行对敌斗争,不幸于某日深夜,在鄞西遭敌包围而牺牲。其他如龚显、盛杏英、郑侠虎和王阿玉等四烈士,生前均在慈溪县一带从事革命工作,先后牺牲于解放前,毛绍品、冯友聚和于学成三烈士,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宁波的战斗中英勇捐躯。 解放后,为了纪念以上八位烈士,慈溪县人民政府喝慈城镇人民委员会于1951年、1952年、1963年,分别建造此墓。 朱洪山烈士墓在1997年、1998年经江北区民政局规划改建后已迁移安葬了一百余名在各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现改名为“慈湖革命烈士陵园”,并由谭启龙同志题写陵园名,1998年春……[详细]
卓恺泽烈士墓
  卓恺泽烈士墓,位于奉化市松岙镇山下村朱夹岙山,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卓恺泽(1905——1928年),奉化松岙镇后山村人。1919年入宁波省立四中,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进步活动,加入宁波知识界的进步团体“雪花社”。1923年,考入华北大学,任学生会干部,编辑墙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8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共党员。曾先后编辑过《政治生活》、《中国青年》,担任过团北方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浙江省委委员、团中央委员、团浙江省委书记。1928年4月,被任命为团中央特派委员兼团湖北省委书记。他在-下毅然冒险去武汉,不幸在武昌召开秘密会议时被捕,牺牲时年仅23岁。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烈士墓在松岙东北朱夹岙山山腰,朝西偏南。墓石砌,底部直径约4米,高1.90米。墓圈石砌。前有拜坛,宽5.60……[详细]
卓兰芳烈士故居
  卓兰芳烈士故居,位于奉化市松岙镇海沿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卓兰芳(1900——1930年),奉化市松岙人。1900 年生于一个清贫的塾师家庭。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由于对封建、反动的教育不满,被学校开除。以后就在奉化、镇海、宁波任小学教员。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曾任鄞奉部委书记,发动农民进城,痛打并赶跑奉化县知事,其后历任浙江省委委员、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党中央巡视员等职,组织诸暨、建德以及浙西各界的武装暴-动。1930年9月在杭州不幸被捕,慷慨就义于陆军监狱,年仅30岁。 卓兰芳故居系木结构高小屋,上有0,坐西朝东。通面宽三间,10.26米,通进深五间,8.05米,穿斗式,前后均有天井,系烈士祖父所建,距今约一百三十……[详细]
王鲲烈士墓
  王鲲烈士墓,位于奉化市横山水库上游白象山,1982年6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鲲(1905——1927年),又名王宗保,奉化市大堰镇王高岙五份地人。1925年“五四”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宁波,他深入群众,宣传革命,发动工人组织工会,曾任邮电工会主席。1927年2月宁波总工会成立,被选为总工会会长。颁布工会条例,规定工-利,处理不法资本家。同年3月,被国民党宁台温司令部王俊扣押入狱。王鲲同志在狱中坚持斗争,对敌人的威胁利诱酷刑拷打,毫不屈服,六月惨遭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 王鲲烈士墓在白象山的象鼻子上,离大堰镇常照村约里许,土堆墓,直径3.6米,高2.45米,墓碑题“王鲲烈士之墓”六个大字,碑左右有石椅、石条凳,拜坛深3.36米,阔6.85米,呈扇形,用砾石墁地,上敷水泥。 墓朝东略偏南,三面环山,近旁皆坟,前9米处为茶山,下临县溪,风景秀丽。……[详细]
王家谟烈士故居
  王家谟烈士故居位于象山县丹西街道北山路14-16号,故居是丹城西桥头王家之上道地西厢房,系烈士诞生与成长之地。故居座西朝东,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造,双坡小青瓦屋面,通面宽13.20米,进深5.0米,分隔成三间一弄。明间五架梁、穿斗式,前檐出挑,露明,故居保存完整。2006年烈士百年诞辰纪念之际,作了整修,布设了《王家谟烈士史迹陈列》。2007年10月30日被公布为第六批象山县级文保单位。 王家谟,一作嘉谟,小名小曼。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先后担任中共宁波地委技术书记、组织部主任、地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主任、省委代理书记等职,是早期中共宁波地委和省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11月去温州落实《浙东暴-动计划》时,不幸被捕并枪杀在温州,献出了仅22岁的年轻生命。……[详细]
梅花村会议遗址
  梅花村会议遗址在岔路白岭根村,白岭根位于宁海县城到前童、岔路、桑州的大路以南,村处贫路东1.2公里白溪东侧冲积平地上,以其地处前山岗岭脚。岭上泥沙呈白侧,故称白岭根。 梅花村会议遗址位于村南首,后园紧先靠六琴岗山脚,岗上植被密集,有整片的松林树木,六琴岗后面群山相连,有利于隐蔽和撤退。旧址屋前后及全村种植了许多梅花 1947年春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在此召开台属工委扩大会议。因当时梅花盛开,故称为“梅花村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如何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台属地区革命根据地等重要问题;是台属党组织由隐蔽斗争转为武装斗争的转折点。会后,成功地领导了南田暴-动。宁海的地方武装和山洋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建立,积极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1982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家谟烈士墓
  王家谟(1906-1927)小名小曼。参加革命后常用嘉谟、亦政、家伦等化名,丹城镇西桥头人。一九二五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党支部组织工作。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组织“鸣社”,发行“鸣报”,并参与成立支部外围组织“青年娱乐社”。一九二五年十月,被选为中共宁波地委组织委员,后任地委书记。“四·一二”政变后,调任中共浙省委组织部主任。八月奉命代理省委书记职务。十月,担任“浙东暴-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十一月十二日赴温州组织暴-动,被国民党反动部队逮捕。十八日被枪杀于温州东门外狮虎山上。遗骸由其母运回象山。 王墓座南朝北,坟栏由乱石砌成。墓碑高二米,宽七十八厘米,厚七厘米,上刻“王家谟烈士之墓”,为象山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所立。……[详细]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干校于1944年10月建立,是在原新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和延安的“抗大”属同一种模式,如同现在的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一样,与浙东行政公署在同一个三合大院,大院内的天井是军政干校的露天课堂,室内课堂面积180平方米。军政干校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战争环境中,同样具有十分规范的招生简章,她是培养军队人才的摇篮,开设有政治、军事、文化课等,卫浙东部队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党政军干部。干校内有部队办公室、总务处、食堂灶间和教室。尤为珍贵的是旧址内现还保存着当年新四军战士绘制的数幅壁画,真实表达了当年战士们抗战到底、解放浙东的必胜信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