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文峰塔原名龙文塔,位于潦河北岸安义大桥东约110米处。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由吏部郎中徐大相等倡建,建至五级,款尽停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县宫大鹏续建七级六棱砖塔,塔形如笔,谓之“文风”,谐音曰“文峰塔”。塔高23米,逐层有板梯迭上,可极目远眺。1978年,塔顶柱糜烂,县政府拨款重修,外涂丹垩,恢复原貌。1989至1991年全县各界人士损资17万元修缮后,更加凌宵超逸,灵光粲……[详细]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含世科第民居、罗知县别墅)位于广昌县甘竹镇罗家村罗家村,清同治十年建筑,为广东清远县知县罗玉珊所建。座北朝南,封火山墙,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门楣石匾刻“世科第”三字,意为世世代代都能中科举,石匾周边刻人物故事图案。正门两侧檐口有人物、花卉及几何纹砖雕。雕工精细。1934年3、4月间,由罗炳辉、蔡树藩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指挥部,曾在此驻扎,指挥红军部队进行第五次反“围……[详细]
  严台村古建筑群(含江洪惠宅、江双发宅、江善德宅、江有如宅、江严天宅),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建设控制地带:1.江严天宅、江双发宅、江善德宅、江有如宅:划一总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江双发宅向东30米,江双发宅向南30米,江有如宅向北30米,江善德宅向西30米。面积:14690.7平方米;2.江洪慧宅: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面积:48……[详细]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新圣巷的黄氏宗祠。旧址原为黄氏宗祠,创建于明代,为明代理学家黄宏纲活动的重要场所。经清代、民国维修。砖木结构,座北朝南,一井二厅,面阔10.9米,进深20.8米,高7米,占地面积为234平方米。1929年4月8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占于都,该祠曾作红四军物质保管处。红四军驻于都时,在县城黄氏宗祠召开群众大会,并向群众发放打土豪所得物资,同时帮助创建……[详细]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纪念碑座东向西,砖石水泥结构,碑高11.6米,占地面积145.4平方米。纪念碑1988年8月5日建成,正面碑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为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左侧题词:“向高虎脑战斗顽强作战英勇杀敌光荣献身的烈士们致敬”,为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右侧题词:“长征前夕的激战”,为时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刘志坚题写。纪念碑为纪念1934年7、8月间在……[详细]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位于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张家湾,距萍乡城区约6-7公里。1927年9月初,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了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确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建制,宣布了起义的日期、进军路线和宣传口号。1978年12月,该旧址被江西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国务院批准(第六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萍乡市……[详细]
  周执羔墓位于弋阳县,时代为宋乾道六年(1170年)。周执羔墓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地点】: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赖家村【时代】: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各向外延伸20米至山坡,南向外延伸5米至河道。建设控制高度:4米。面积:2960.31平方米。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西、北各向外延伸20米至山坡,南向外5米至河道。建设控制高度:4米。面积:2960.31……[详细]
  吴家村窑址位于城上乡窑里水库吴家村附近,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2018年3月,该窑址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表堆积有青白瓷、黑釉瓷和少量仿龙泉窑、土窑烧制的青花瓷等残片。黑釉瓷釉色纯正,器沿及器身釉薄处呈棕黄色,成为吴家窑黑釉瓷的典型特征。尚有少量兔毫、洒釉窑变器。器外釉不及底,器内底留有1~3厘米的涩圈,但未见垫圈,为直接摞烧留下的痕迹。该窑址对研究江西瓷器烧造业的发展有……[详细]
  大观楼:位于临江镇县前街,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尔后几经修缮,屡有改观。原名谯楼,系临江军、路、府署大门望楼,是江西省现存唯一规模宏伟的郡治头门旧址。整体为城楼式建筑,通高22.4米,登楼眺望,远山苍松,桔林农舍,江上风帆,城廊街衢,历历在目,故又名大观楼。1951年江西省临江荣复军人疗养院进驻后,将原县府旧址辟为院址,该楼遂成为院门楼。虽修缮时局部略有改变,但风貌基本如旧。2006年公布……[详细]
  迎恩塔:位于棠阴镇建设村西北1500米宜水畔的龟山上,为6面7层砖石结构。塔高36米,直径8米,雄踞龟山,俯瞰棠阴,颇为壮观。塔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清初建成。塔南底层有门,高2.3米,宽0.84米。从第2层起,每面有窗口1个,计36个,层与层之间用砖砌成飞檐,厚约1米,塔内壁有两条通往塔顶的阶梯共588个,分两个门进入,互不相遇,至第一层可望但不可及,现塔顶部分损坏,顶部长有树丛,塔身……[详细]
  黄洋界上有三条狭小崎岖、盘山而上的山间小路在此连结:一条北经茅坪村,与江西省的永新县相连;一条西连大陇村,可抵湖南省的炎陵县,另一条则南接井冈山上的大小五井村,直达当年主力红军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茨坪。在黄洋界保卫战期间,敌人主要沿着茅坪与大陇的小路向黄洋界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1928年冬天,毛泽东和朱德与广大红军指战员一起就是走着这三条小路,将大量的粮食从宁冈挑上了井冈山茨坪和大……[详细]
  中共婺源县委旧址位于婺源县许村镇洙坑。1932年冬,党领导的活动区域不断扩大,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共闽浙赣省委于1933年2月决定,撤销婺源特区委,成立婺源县委,汪召祖任书记。县委下辖洙坑、罗田、历崌山、许村、甲路、中云7个区委和赋春、清华2个秘密区委。1934年7月,中共俘(乐)乐(平)婺(源)中心县委从浮梁县内钱移至婺源梅田村后,婺源县委划归浮乐婺中心县委领导。中国婺源县委旧址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军团部旧址(含军团部旧址、刘伯承旧居、董振堂旧居)位于兴国县工业园区洪门少故组尹氏宗祠。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夕,红五军团军团部驻此。14日,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参谋长刘伯承在此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宣布将阵地移交给地方部队,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向于都集结,进行战略转移。旧址297平方米,座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悬山顶,祠分上、下两厅,厅间里有天井,红石门框。1……[详细]
  格地说,没有“陈寅恪墓”这一说法。一般地,人们把位于江西九江庐山植物园的“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的地方称为“陈寅恪墓”。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庐山植物园。此处由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块呈竖长状的岩石正面写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反面写着“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庐山植物园敬立”等数字。另一块略呈椭圆状的岩石上面写着黄永玉的手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数字。保护范……[详细]
  尼姑山塔墓群(含法然老师太墓、一灯师太墓、立云老和尚墓、广达高僧墓、道镜坚公和智修融公合墓、龄贤祯公禅师墓、正济宗第三十四世住持墓、无碑住持墓、□家先师墓)位于湾里区招贤镇卫东村忠庄自然村尼姑山上,共由九座墓冢组成,葬有两位师太,八位住持(其中5号墓合葬了两位住持)。尼姑山塔墓群纪年准确,墓形独特,数量众多,保存完整,为南昌地区仅见,在省内也极为罕见,是研究佛教葬俗的重要实物资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