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天安门城楼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北端,面临长安街。对面是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图案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在中国的明朝、清朝两代是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正门的午门。御道两侧,按左宗庙、右社稷的传统建制排建。御道两侧增筑红墙,一直延伸到天安门外,与两道千步廊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广场外围,左为文官官……[详细]
民国国会议场
  北京民国国会议场(旧址)在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明清两朝养象房旧地设谘议机关———资政院。辛亥革命后改为国会议场。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在西,众议院在东。参议院设在清末法律学堂内,今为新华社印刷厂。众议院院址在原资政院,就是现在的新华社大院内。北洋政府0后,国会驻地改为北平大学法学院,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改为新民学院,1946年到1949年年初为北京大学第四院使用。华北大学由石家庄迁至北京,这里遂成为华北大学三部所在地,后又改为新华通讯社社址。时过境迁,民国北京国会的旧建筑有些已经无存了,只留下旧国会的圆楼和红楼等建筑。在新华社后院里有民国国会议场,当时为参众两院开会之地,现作为新华社大礼堂使用。议场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建筑形式简单但是庄严肃穆。在红楼的西侧是著名的国会圆楼,圆楼是当时国会的办公楼,2层为北洋政府总统和议长开会的地方。圆楼的名字有些“名不……[详细]
北京谭嗣同故居
  原湖南浏阳会馆,是谭嗣同1898年在京时的住所。谭嗣同的生所与死处近在咫尺,谭嗣同的故居简单醒目的坐落在菜市口的边缘。 沿菜市口大街西边往南走几十步远,人行道边上的一个土坡之上,便是标识了“谭嗣同故居”牌子的四合院,现在的北半截胡同41号,当年的“浏阳会馆”。红墙灰檐下堆满了杂物,门墩上红漆点染了几道,仿佛斑斑血迹。整条胡同已拆除大半,只剩下这个小院及邻近的几间房舍,立在宽阔的马路边分外扎眼浏阳会馆的正房五间现仍存,北面两间为谭嗣同当年所居。前面的院子里被低矮的建筑挤得只剩小道,高大的屋宇仍一望可见,上面蓬草丛生,柱子上漆早没有了,看得见木头 的纹路。门户紧闭的北面一间,就是谭嗣同的“莽苍苍斋”。 他的屋子在五间西房的北套间,自题为“莽苍苍斋”。他的许多诗文、信札都在这里写成。莽苍苍斋原有一副谭同同自书的门联: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后改上联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改下联……[详细]
窦店清真寺
  窦店清真寺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春(1713年),1994年和2003年分两次对清真寺进行了翻建。是区级重点保护文物。随着窦店小城镇的发展和北京窦店高端制造业新区的建设,窦店地区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原有的清真寺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需求,需要新建一座清真寺。2011年8月9日,窦店新建清真寺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破土动工,2013年7月竣工,历时两年,占地面积14958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2平方米,新建清真寺雄伟、壮观,按“回”字形布局,将大殿布置在中央,形成“众星捧月”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新窦店清真寺的落成充分体现了党的政策的英明伟大和落实宗教信仰政策的真实性和实在性,是窦店村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本陈列旨在通过对窦店清真寺历史沿革、建筑艺术、寺内文物、宗教习俗和文化交流五部分的介绍,展示出窦店清真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历史的巨……[详细]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市-物馆和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1939年10月,萧克将军领导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村,司令部设在村中一四合院内,成为冀热察挺进军的指挥中心,现在村中尚存各团团部、医院、-械所,弹药库等遗址。1997年,村里将四合院整修,北房恢复当年司令部旧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样陈列,东、西、南房开辟为展室,以图片、绘画、文字解说和数百件实物为内容,展现当年挺进军的战斗历程。在司令部旧址东北侧另建录像室,可容100多人同时观看有关平西抗日斗争的录像片。\陈列馆分为四个展室。第一展室:挺进军成立前后。表现抗战爆发,冀察晋军区派邓华、宋时轮支队开辟平西根据地。1939年挺进军成立,司令部驻在马栏村。第二展室:挺进军战斗历程。重点反映挺进军粉碎日寇十路围剿,揭露日军在平西犯下的……[详细]
北海及团城
  北海及团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的西北侧。北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帝王宫苑,始建于辽代,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现今是北京市北海公园。辽代时仿照蓬莱仙境建瑶玙行宫,到金代时扩湖叠石,营建广寒宫,元代又三次扩建琼华岛,并以岛为中心修建了帝都和宫苑。以后又经明清两代增拓扩建,遂具今日之规模。北海在故宫和景山西北约500米处,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水域广阔,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明代北海、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又称太液池,并列为禁苑。民国初年,中海和南海合并一园,称中南海,北海另辟一园。琼岛位于湖的南侧,是全园的中心,金代称琼华岛,元代更名万寿山,后因山顶建白塔,又名白塔山。湖东岸有濠濮涧、画舫斋、蚕坛等。北岸由东往西分别为静心斋、天王殿、九龙壁、快雪堂、阐福寺、万佛楼、极乐世界(原称小西天)等。团城在北海公园南门的西侧,位于北海与中海金鳌玉桥之东桥头北侧。团城既是北海公园的一部分,又是一个具有独特风……[详细]
207、隆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安寺
  目的地介绍  隆安寺位于崇文区东北部白桥南里1号。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隆安寺明景泰五年(1454)始建。万历三十七(1609),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3楹。现在保存下来的形制,虽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的,但仍然可以看到明朝寺庙的建筑风格。   清道光、咸丰年间,香火中断,庙宇沦为制造佛香的作坊和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存放灵柩之地。寺的周围也变成了“丛葬之所”。   1952年,该寺辟为崇文区隆安寺小学,后又易名白桥南里小学和东花市少年之家。1983年政府对隆安寺又进行修缮,1984年辟为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   位置:位于崇文区东北部白桥南里1号   隆安寺坐北朝南,占地1万平方米,南北长160余米,东西宽60余米,整个建筑布局保存基本完好。前有歇山顶砖石仿木结构的山门,单拱券洞门上石额书“敕建隆安寺”。山门内左右有钟鼓楼(已毁)。主殿……[详细]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40号,凉水河以北50米处,建于金代。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中都水关建于1151-1153年金中都修建之时,是古代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金中都水关建筑修建在永定河冲积地带的沙层之上,石木结构。该遗址是金中都南垣水关的遗迹,遗址上半部建筑已毁,遗留下来的基底部分保存较完整,主要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木桩、木枋、地面石、洞内两厢的残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及水关之上残存的夯土城墙五部分组成,全长43.4米,过水涵洞长21米,宽7.7米,平面呈“八”形,南北向,北部为入水口,南部为出水口。据推断,该遗址应毁于元代中、晚期。金中都水关遗址是国内迄今所发现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处完整的金中都建筑遗址,是确定金中都城址和水系的重要实物。该遗址还代表了金中都城市建筑的工艺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与水利设……[详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名刹大钟寺内。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总占地3万平方米,寺庙格局严谨,气势雄伟,曾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觉生寺为市级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觉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2月,大钟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5年10月5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立并对外开放,如今大钟寺已经成为一座利用古代建筑开展旅游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文物资源的多功能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正月,雍正皇帝建觉生寺(即大钟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冬,觉生寺建成。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永乐大钟移至觉生寺,大钟悬挂与大钟楼建造工程完工。自清乾隆八年起至清末,觉生寺成为清代皇室祈雨拜天的宗……[详细]
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同,距离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约500米,建于1890年前后。台湾会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度移植到台湾,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陆续有台湾举人到北京参加会试。为方便台湾举人来京参加考试和联络感情,1893年台籍进士施士洁主持建立台湾会馆,1896年搬至大-同114号。民国时期,台湾会馆出租给商户。1949年后,台湾会馆变成民居。1993年,台湾会馆恢复为纪念场所。1993年,台湾会馆得到修缮,1994年7月18日举行揭幕仪式,会馆重新成为在京台胞交流聚会的活动场所。1996年举办了百年纪念活动。由于会馆原面积狭小、交通不便、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随着整个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全面推进,2009年6月24日台湾会馆的修缮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修缮后的台湾会馆把相邻的云间会馆、福德禅林一并作为新……[详细]
大铁塔梦幻剧场
  大铁塔梦幻剧场是北京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具有标准传统巴黎典范概念的晚宴剧场。建筑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可容纳420人,剧场内部的整体色调为红色,在两盏巨大的水晶吊灯映衬下,给人一种温馨浪漫而又热烈的感觉。剧场的四壁挂满了十九末的法国版画,将人们带回到巴黎的鼎盛时期,使人置身于巴黎夜生活的繁华之中。大铁塔梦幻剧场的舞台可自动升降,有伸缩自如的冰面和瀑布、喷泉等大型实景。并引进了电脑特殊效果的全套软件设备,SONY电脑立体投影和强力电脑灯及激光灯。美国先进的音响设备与灯光同步,完全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操作。舞台的布景随着每场节目的交替不断变化,使舞台与演员浑然一体,默契和谐。在精美华丽的服装服饰和每伦每奂的灯光烘托,整个舞台耀眼夺目,流光异彩,演员们或似仙女下凡,或是翩翩绅士,梦幻情节被喷涌而出的喷泉推向了顶点。大铁塔梦幻剧场的全部演出服装和服饰均来自法国,多达一百八十八个集装箱,美伦美奂。这……[详细]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全称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最初的利玛窦墓,墓穴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墓后建有西式拱顶六角亭,供奉十字架。墓前列有石供及明顺天府尹王应麟撰书的石碑1通。整个墓地以砖墙围绕,南门外有一石墁甬道,墓前立有石门牌坊1座,大书“钦赐”2字。故后人又称为石门墓地。此后,由明及清的一些外国传教士相继葬于此墓地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墓地遭破坏,一些附属建筑也被损毁。后清政府重修墓地,并新建教堂,将77尊墓碑嵌在教堂的外墙上。“0”期间,利玛窦墓与附近诸传教士墓又被夷平,教堂被拆毁,利玛窦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1984年,墓地被修复,重修的墓地分为坐北朝南、东西毗连的2个墓院,四周皆以砖砌花墙围绕。东院南北长25.7米、东西宽15.5米,为利类思等60位明清传教士墓碑碑林。西院较东院向北缩进15米,为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3位……[详细]
花市清真寺
  目的地介绍  花市清真寺位于崇文区北部,西花市大街30号,占地总面积1797平方米,大殿面积1098平方米,84年1月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崇文区伊斯兰教协会的办公地点。    清真寺创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说它原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回族)的府邸,后改作清真寺。当初这座清真寺规模很大,东起南羊市口,西至浴池胡同,北临西花市,南到手帕胡同。清真寺现存建筑有礼拜大殿,坐西朝东,前敞厅四间,第四殿有天井一间,以透阳光。相传,大殿中的柁木能避鸟雀,故名“孔雀木”。因其珍贵,当初建寺时为避皇家征用,在木柁上伪装铁箍数道,现铁箍尚在,并无飞禽栖息,大殿对面有上谕碑亭一间,现已将石碑移出,改为接待来宾之所。   位置:位于崇文区北部,西花市大街30号   面积:1797平方米   清真寺现存建筑有礼拜大殿,坐西朝东,前敞厅四间,进深四层,第四殿有天进一间墙,以透阳……[详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目的地介绍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海淀区白石桥东约500米处的真觉寺遗址内,是一座展示北京地区石刻石雕精品的专题博物馆,1987年10月对外开放。石刻博物馆的露天陈列,按内容、功用分为八个展区,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500多种,加上库藏的历代石刻,共计千余种。其中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阙构件;有珍贵的北朝造象、唐明历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学及法贴和名家书法刻石。《石刻萌史陈列》则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再现了人类文明。真觉寺俗称五塔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金刚宝座塔。寺内原有大小殿宇搂阁200余间,清末毁于大火,唯塔幸存。金刚宝座塔由塔座、罩亭及五座四角密檐式塔组成,内砖外石结构,周身镌满佛教题材的雕像,是我国现存十余座同类塔中年代较早,结构独特的一座,为重要历史文物,是罕见的大型古代艺术品。北京石刻艺术博……[详细]
清河西汉古寺遗址
  目的地介绍  清河西汉古城遗址又称朱房村古城遗址。位于清河镇西2里多的朱房村西,是汉代军事城镇遗址。面积约l平方公里。   这里有一高台地,西面和南面各保存着一段土围墙,最高处约5米,南壁残存长150米,西壁残存长115米,用板筑成,板著孔仍存。出土的铁农具有:锄、铲、斧、楼犁等;铁兵器有:剑、戟、刀等,以及一个铜剑头;钱币有:“半两”、“三铢”、“五铢”、“货布”、“货泉”,以及铸钱用的钱范。两枚铜印,一枚是子母印,子印已失,母印刻有“刘允印信”4字;一枚是普通龟钮印,上刻“王尚私印”4字。   1955年和1958年又先后试掘两次,在城墙夯土内发现有红陶瓮、粗把豆和同足等,属战国时代的典型器物。城内地层分为两个主要层次,上层为唐、辽遗物,下层为两汉遗物。古城西北角外,是汉代墓葬区,其中有一个大型汉代跨室墓,分前、中、后、左、右五室,曾被盗过,残存的殉葬品有陶器和漆器多种,均系专用培葬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