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龙川风景名胜区
  龙川是坑口村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距绩溪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现,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龙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环水绕,景色秀丽。龙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汇集,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东晋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歙州,爱其风水胜迹,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举家迁于此。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多人中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详细]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泾县城西25公里的云岭地区。云岭是黄山的余脉,海拔500多米。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形成了一条东西长15公里的山冲,其间分布有罗里村、汤村、高岭村、新村、南堡村、章家渡、中村等30多个自然村庄。1938年7月1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地区后,军部司令部及其下设机构就设在以罗里村为中心的许多村庄里。至1941年月4日撤离,新四军军部在云岭3年之久。1937年12月,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我党在湖北汉口建了新四军军部。1983年1月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新四军,由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昂为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为政治部正、副主任。同年2月,军部移至安徽皖南歙县岩寺,完成了全军集中整编的任务。5月,军部又移至南陵土塘村,7月进驻云岭。直至皖南事变前夕,当年军部包括司令部、政治部、教导总队、占地服务团以及有关后勤单位分设在云岭地区的罗里……[详细]
3、徽杭古道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黄山市古称徽州,由于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早在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奋迹商场了,故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尤其吃苦耐劳,所以绝大部分徽商出行选择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徽杭古道是继我国“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详细]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皖南事变为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整个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以-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为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陵园入口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变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形成纪念性空间的第一序列。进入陵园后,沿台阶向上三十米,是一个不规则的小型广场,正对面的挡土墙上镶嵌着叶飞题写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字碑,点明陵园的主题,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二个序列。从广场右转,建有五十米长的九十级台级的神道,五十米寓皖南事变50周年。九十台阶分为三个层次,寓有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分三路纵队……[详细]
宣州古窑址群
  宣州境内存在的一个分布较广的晚唐时期五代的窑址。根据调查情况和其器物特点分析,基本可以确定山岗古窑址群是古宣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遗址由小河口古窑址群、山岗古窑址群、幸福古窑址群、邵村古窑址群组成。山冈古窑址群位于宣州区狸桥镇东云行政村新岗村民组,南距宣城城区约30公里,东距狸桥镇约10公里。南距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渡窑址约7公里。现查明该窑址群由9处窑址组成,其形制均为龙窑型,窑址堆积层高约4-8米,堆积面积可达40000平方米。在堆积层上有大量的红烧土、窑砖和窑具,堆放着大量的瓷片,堆积中器形比较丰富,有执壶、小罐、钵、碗等,其中碗和执壶所占比例较大。器物胎体较厚重,胎色以灰黑、红褐色为主,底足大部分为饼型足,足底内凹,少见圈足器。碗内底及执壶上刻有简单纹饰。所出器物大部分施釉,有的施全釉,有的施半釉。釉色多样,有青釉、黄釉、酱黄釉等,以青釉为主。通过标本比对可以判定此窑址的年代……[详细]
水西双塔
  泾县水西双塔,一为大观塔,一为小方塔。大观塔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宁国府志》、《泾县志》的记载和现有塔上的题记刻石,都证实了这一点。大观塔共七层八面,底层直径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砖圈拱门,层层用叠涩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结构的凸出斗拱,每层出檐双层,砖块错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图案,层与层之间的转角处用半圆形砖砌成半圆柱,整个塔体显得凝重、壮丽。塔内原有楼梯和楼板,今已无存,何时被毁,尚无确切考证。传说太平军占领泾县后,当地的财主、官僚为逃避太平军,躲进塔内,抽去底层楼梯,太平军无法登临,便在塔内堆集柴草,一把火从塔底烧到塔顶,塔刹也在此劫难中被毁,事后当地的和尚在清理塔内废墟时,找到107个头颅,现在,塔的内壁仍然残留着被火烧过的焦木痕迹。有趣的是,该塔不见塔刹,但并不影响塔的美观,相反,在塔顶四周长满了各种树木、杂草,有的树木有小水桶粗细,郁郁葱葱,非常茂盛,加上塔体四……[详细]
水东老街
  水东镇始建于隋唐时代,山清水秀,古迹众多。该镇系国家级文明村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最佳旅游乡镇和省级重点中心镇,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古镇水东因水阳江这条“黄金水道”而成为鼎盛的商埠码头。现存的老街街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街道全长740米,宽4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沈家巷等街巷纵横交错,形成连环街市。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的水东老街,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侧,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木檐、马头墙,与光溜溜的青石板街道路面相映成趣,更显盎然古意和徽风皖韵。老街现存古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都是明清建筑,内部架构简洁匀称,雕梁画栋,别具匠心,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研究价值。其中,代表性的建筑有“大夫第”、“乌龙院”、“防火钟楼”、“汪同发油坊”、“庆昌仁当铺”等。老街入口处的宁东寺(又名三官殿),始建于唐代,是宣州现存最古老的寺庙。老街一隅伫立着的哥特式教堂……[详细]
谢脁楼
  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是一座文化名楼。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南齐建武二年(495)夏,有个出身显族、年届30的诗人,逆水乘舟,缓缓抵宣。他服已经给萧姓的王侯们当了十余年幕僚的谢脁。虽然曾得到了随王、竟陵王的赏识,还做过明帝的掌中书诏诰,但建康宫廷多变的政治风浪,已使谢眺“疲策倦人世”了;江南的青山秀水,正遂“敛性就幽蓬”、“聊恣山泉”的愿望。谢的文笔托依对应于宣城的景色,产生出一幅幅萧疏淡远、平和宁静、摇曳出尘的写意水墨图卷:“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日出众鸟散,山螟孤猿吟”、“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夕”……“玄晖诗变有唐风”。谢脁在文学史上有“继汉开唐之功”。杜甫称:“诗接谢宣城”、“谢脁每篇堪讽味”。狂傲的李白也“一生低首谢宣城”。沈约称谢眺“调与金石谐,思逐风……[详细]
吊栋阁
  吊栋阁位于泾县西南章渡镇的“江南千条腿”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房屋一面临江,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极富江南水乡情调,由于此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称“千条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摊成了长长的一片。恰似一张大木排顺流而下;入夜灯明,灯光倒映河中,水上水下“万家灯火”,相互辉映,十分壮观。独看一家一户,又似一盏盏吊在灯杆上的灯笼,故又称“吊灯阁”;由于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撑在空中,故又有了第三个名称“吊栋阁”。一处建筑,有如此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名称,足见建筑者的匠心独运和人们对她的偏爱之情。章渡镇始建于何时,无确切资料可考。据史说,元末明初张宗道所圈地基并留下“永不倒镇”的吉兆语。其实早在唐朝李白游泾县时来章渡就题写了“西来第一镇”.可见其历史之悠久。由于背山临水。地理环境十分优越,青弋江又是当时泾县最繁荣的……[详细]
10、溥公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溥公祠
  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村落。她位于黄山东麓205国道旁,距黄山风景区30多公里。这里虽历尽岁月沧桑,几经盛衰起落,依然可见古祠巍峨,牌坊高耸,老屋林立,老街逶迤。江村宗祠是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代表,其风格充分展示徽派古建筑特色。历史上,江村曾先后建起9座祠堂,除一所江祠外,其余全是江氏祠堂。分别是韶公祠、江氏宗祠、溥公祠、孝子祠、文兴公祠、义兴公祠、胜祖公祠、从政公祠8座,其布局均循宗、支祠的远近关系。就形制分类,有从祖先故居演变而来,有以朱熹家礼为蓝本的,有单独立于居室之外的,还有祭祖于家的。就祠堂与宗族的关系而论,有宗祠和支祠,以及各分迁他乡宗祠的统宗祠。就祠堂建筑而论,有天井式和廊院式两类。江村宗祠的繁多与该村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明代中叶,江村发展鼎盛,人口达8万,乃是百名进士、博士、举人诞生地。由此,“席丰履厚,田连阡陌,粟积仓箱”,“起家商贾,拥……[详细]
旌德文庙
  旌德文庙与别处一样又称圣庙、孔庙、夫子庙,为旌德县明清以来尊孔祭孔的场所,亦是当时法先圣先师、重道隆儒、兴化起教供生员肄业的教育场地,故又名学宫。旌德文庙所处的位置在县城中心,县府之左,以表示它的显赫和威严。1989年6月,旌德文庙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旌德县志》:“考唐贞观四年(630)诏州县皆立孔庙,时尚未有族邑也。宝应建邑以后,谈学之制无闻,邑之学宫自宋崇宁元年(1102)始。“旌德孔庙建筑群历经南宋、元、明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屡受兵火之灾,大修24次,重建5次,现存建筑为顺治二年(1645)所建。历次修缮费用多为私人捐献。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初名文宣王庙,宋崇宁四年(1105)始改称大成殿。长宽均17米,占地289平方米。基高3.33米,殿高18.66米,重檐歇山顶。屋面为滚龙亮背,上下两层,各有4条垂脊,正脊中嵌火焰宝珠;正脊两端及垂脊角均嵌有鱼尾走……[详细]
查济明清古建筑群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座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lO里,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尤以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手法娴熟精美。古雕、砖雕、木雕在查济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房屋结构为多进式,或三进、或四进,进间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搂廊廓置有“美人靠”;条石砌就墙基,柱基为圆形雕石,墙体青砖、屋上黑瓦。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躲在重重叠叠的山墙后面。高出屋顶的山墙既可阻止火势蔓延,又具防盗作用。山墙造型丰富,有云形、弓状、阶梯式等,墙头……[详细]
曹诚英墓
  曹诚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才女,天生丽质,聪敏好学,但生未逢其时,所学到的知识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当年国内学术受政治影响,生物界都以米丘林-李森科的细胞遗传学为宗,魏斯曼-摩尔根主义遗传学被斥为唯心主义,反达尔文学说。曹诚英在美国所学的遗传学是属于后者,遂改研究马铃薯及高梁。她在马铃薯细胞遗传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培育出为东北地区广为种植的高产马铃薯。曹诚英天性近文学,在杭州读书时,汪静之、冯雪峰、魏金枝、柔石等在杭州组织晨光社,曹诚英也参加了这个团体,并得到胡适的支持和帮助。她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曾有小部分在《妇女月刊》上发表。曹诚英曾是胡适结婚时四位伴娘之一,后来在杭州与胡适有过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或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缘故,她此后终身未嫁。1937年,她带着遗传育种硕士学位从美国康乃尔大学“海归”回国,先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1969年,在“文革”火焰最炙热的年代,她作为“……[详细]
江村古建筑群
  江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安徽省旌德县境内,距黄山风景区三十多公里,205国道依村而过。-总书记的祖祖辈辈-在这里。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主席亲临江村,瞻仰祖居,探望乡亲,并题字留念。江村建村近1400年。据江氏家谱记载,夏禹国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儿子启封于江地,是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孙文学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时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孙江韶遍游黄山白岳,终择旌西金鳌山族居,始称江村。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侍立,后有幽谷深藏,村中双溪环绕,汇锁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徽商及仕宦的积年造化,使江村一度享有“小杭州”美名。明清时期,造就了126位进士、举人、明经,民国初十年出学士、博士19位。这在中国古村落中实属罕见,为徽州许多古村落望尘莫及。厚积的历史文化蕴育了江村英才。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唐侍御史江全铭,明顺天府推官江文……[详细]
龙川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龙川胡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祠内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称,龙川也是原国家主席-同志的祖居地。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龙川胡氏宗祠前是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广场,房屋场基和广场的场地、阶挥、栏杆全用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前进是座22米宽的高大门楼,门楼前后两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结构严谨,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