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

陈氏将军祠
  陈氏将军祠位于固始县陈集镇街道陈集村。将军祠面向清光峰,占地5081平方米,原房近百间,现有房间31间,房屋面积740平方米。门前一泓碧水称”月牙塘”,建筑总体为四合大院,分门楼,左右耳放\房,后堂,左右厢房,配房。整一个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石基,石柱,青转灰瓦,堂室含廊,木框架结构。将军饲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主体建筑突出,结构完整,注重细节,室内外均为石竹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陈氏将军饲”为重…[详细]
关羽祠
  荆州关羽祠是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后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以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教育后人“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作好人”相传,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的第三个儿子张懋修,曾在此读书考中状元。因而卸甲山自古享有地灵人杰之美誉。原卸甲山关羽祠,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是海内外华人祭拜…[详细]
武训纪念馆
  武训纪念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墓地,是武训及武训精神的主要纪念地。始建于1903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远拨款重修,建筑、文物保存完好。每年11月份举办武训义学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主要景点有武训祠、武训墓、武训陈列室、武训碑廊、武训魂、高歌台、武训义学堂等几部分。武训祠是武训墓园的主体建筑。进校门后,是一条百余米长的校内甬道直达武训祠。武训祠是1937年,由当时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修建的。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武训(公元1838-1896年),冠县柳林镇武庄贫苦农民,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详细]
史侯祠
  中国史氏第一座大庙“史侯祠”位于江苏溧阳东郊埭头镇,始建于东汉初年,是为纪念东汉名将、溧阳侯史崇而建的祭祀建筑群,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后多次被毁于天灾--,族人屡屡修复扩建;据记载至清光绪二十五年为第十五次修建,占地60亩,殿堂百余间,成为江南第一大祠。抗战时又遭日寇破坏,以后在此办起来埭头中学。2005年成立了“溧阳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工作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恢复重建史侯祠。史崇后裔不甘祖先文化遗产的消失,集千万资金,择原址西侧,主动承担重建史侯祠的职责,于2007年12月开工兴建,2008年第一期工程完成,以后逐年增建,目前初具规模,占地50亩,房屋110余间,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史侯祠…[详细]
伏波祠碑刻
  雷州伏波祠,历经近两千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几个朝代的反复修尊,至今仍保持其原始遗址的风貌和3O0年前清康熙年间修耷的基本结构。它反映了汉代朝廷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对0势力进行两次至关重要的军事行动和巩固边题的重大决策,显示古雷州居于“天南重地”的重要国防地位。“天南临海郡,汉代伏波调”这是明末广东名儒屈大均参观雷州伏波词后写的诗句。雷州伏波澜又名伏波庙,位于雷城南亭街,始创于东汉,是岭南古老桐庙之一,属雷州市文物保持单位。洞内敬奉西汉都离候路博德及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位伏波将军。雷州秦代届象郡。秦末大乱,南海郡龙川命赵陀自立为南越王,据有南海、桂林、象郡之地,汉初赵阳臣伏归汉。西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详细]
千童祠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赵将庞 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县称“千童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沧州州治。千童镇在历史上州治县治长达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求…[详细]
屈子祠
  屈子祠距汨罗市15千米。这里汨江环绕,青山叠翠,名祠胜景,错落有致。览自然风光,吊屈子忠魂,会给您旅途增加无限的乐趣。屈子祠是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而修建的。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在楚国因遭谗被逐,辗转来到汨罗玉笥山居住。后因楚国被灭,屈原悲忿不已,遂怀沙自沉。后人为几年他,修建了屈子祠。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子祠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玉笥山,是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的古建筑,又名汨罗庙、三闾祠。始建于汉代,原址无考,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迁建至玉笥山上。屈子祠坐北向南,占地7.8亩,自山脚至祠有石阶119阶。此祠为三进青砖结构。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13幅…[详细]
母公祠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宗或生前有功德人的庙堂。桂东有170个姓氏,没有以“母”作姓氏的,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座母公祠堂,令人费解的是它还坐落在桂东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内,给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母公祠堂坐西朝东,建筑面积250.8平方米,前低后高,前后两栋相连,三进四厢四合院式。前为门厅,后为正殿,门厅与正殿间有一个24平方米的天井。平面呈方形十柱,通面宽15.2米,通进深16.5米,抬梁式穿斗土木结构。是一个清代建筑。一般来说,祠堂相当讲究,其建筑气势恢弘,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屋宇内有精致的石雕、木雕和精美的彩绘;对仗工整意境绝佳的对联;或遒劲有力,或秀丽典雅的书法;庄严神圣的神龛……然而,当…[详细]
开先县令詹公祠
  开先县令詹公祠,古时在县衙鼓楼东,今迁建于凤冠山南麓大石垵,安溪一中体育场北侧,内祀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詹敦仁(914—979年),字君泽,号清隐,开先县令,敕封靖惠侯。祖籍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缵随王审知入闽,后隐居仙游县植德山下。敦仁自幼家学严谨,勤奋好学,尤善于诗,时称“闽中三绝”之一。敦仁少年时曾-劝闽王王昶入贡朝廷,其文才受王昶赏识。王昶请他参决军机大事,他鄙薄王昶杀父夺位,坚决辞绝,并作诗《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以明其志。南唐保大十三年(945年),留从效出任清源军节度使,知泉州,邀詹敦仁当属官,敦仁力辞不获,于是求监小溪场。上任后,他看到这里山川雄壮,人物夥繁,便向上…[详细]
涿州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涿州城东拒马河畔,有一处建筑群,红墙蓝瓦,绿树掩映,肃穆幽雅。座北向阳的大门上,黄底墨字“范阳卢氏宗祠”匾额鲜明夺目。这里不仅是卢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韩国的前总统卢泰愚所说“范阳卢氏”使“涿州名扬天下”、涿州是“世界卢氏祖先的基地”,具体所指就是这个地方。卢氏宗祠之北有卢氏先祖卢植的墓地。不必说各地卢氏族人,自然按节令来此祭祀祖先;即使并非卢姓的人氏,也时常前来,凭吊长眠于此的这位东汉名臣。作为范阳卢氏始祖的卢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是东汉朝廷对这位“涿郡涿人”的评价。宋朝太宗皇…[详细]
白家疃怡贤王祠
  白家疃村是温泉地区见于历史记载较早的村子。从京城翻过红山口去往温泉、南口、北安河、妙峰山,白家疃是必经之地。白家疃村沿三柱香、黄道岭、半天云岭北麓东西延伸,村落狭而长,三里长街从村中而过,街两边布满商铺小店,往来行人不绝,是当地一个交通和商业的中心。 据传说,白家疃原名白纸滩。多年以前,村子里有一个世代以剪纸谋生的艺人名叫张忠,手艺精巧,远近闻名,因而村名叫作白纸疃,时间久了就被叫成白家疃。另一种说法是,早期这里的人们以制做盔甲为生,将制作出的盔甲摆出来供人观赏选用,又叫作摆甲疃。 至于从什么年代改为现在的名字,还无有考证。但我们从明代文献的记载中已见到有白家疃的记载。 白家疃村三里长街西段路…[详细]
无为县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县城内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米芾崇尚晋人书法,他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献之《十二月帖》墨迹后,自题斋名——宝晋斋,以收藏晋人字画墨迹。斋前凿有墨池,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砚亭,是米芾读书和挥毫的地方。相传,有一天夜里,池中蛙声聒嗓,滋扰米芾挥毫的心绪,他便取砚一方,-一“止”字,投入池中,蛙声顿绝。从此,水池变成墨色,故称“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称“投砚亭”。池北有石丈(又名拜石),为石灰岩质太湖石,玲珑窍然。据《宋史·本传》记载:“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须(无为县)时,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详细]
孟姜女祠
  孟姜女祠位于铜川印台区金山山麓,距铜川古城约1.5公里。这里自古流传的孟姜女传说,使其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极为广泛,铜川姜女祠修建于1000多年前,历经宋、元、明、清修葺扩建,到清代乾龙年间时,已成为规模宏大,庙宇林立,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民国末年,由于-反动军队的破坏,姜女祠日渐荒祀。上世纪90年代人民政府整修扩建了姜女祠,现有山门、祭亭和孟姜女雕像等。姜女祠的传说——据史料以及山海关孟姜女庙的石刻记载:“孟姜女是陕西同官(今铜川印台区)”人。相传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却没见到丈夫的面,她悲痛不已,放声大哭,一下子哭倒了长城800里,在倒塌的废墟里她找到了丈夫的骸骨。于…[详细]
贤良港天后祖祠
  贤良港天后祖祠位于福建省莆田秀屿区忠门镇,与湄洲岛妈祖祖庙遥遥相望。贤良港又名“黄螺港”,今名港里村,原为莆田县忠门镇所辖,现为湄洲湾北岸山亭乡所辖。贤良港天后祖祠里供奉的是妈祖父母神像和宋代“异人妆塑”的妈祖神像,以及妈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据《天后志》记载,妈祖曾祖父“保吉公弃官隐居贤良港”。位于湄洲岛一水之隔的大陆岸贤良港(今忠门镇港里村),一名红螺港。这里是妈祖出生地,宋代妈祖受朝廷敕封为祖姑,林默升天之后,在贤良港林氏祖祠祀祖姑木雕神像。明永乐十九年,祖祠圮坏,钦命太监至贤良港整修致祭;嘉靖年间,沿海遭倭寇骚扰,村里民居尽被焚毁,独此祖祠倭寇不敢侵犯。清初截界,祠废。康熙二十一年复界后重…[详细]
陆公祠
  陆公祠是盐城籍民族英雄南宋丞相陆秀夫的纪念馆。江苏陆公祠坐落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儒学街。盐城人民为了纪念陆秀夫这位爱国民族英雄,于明代嘉靖十年(公元一五三一年)在盐城儒学街西侧建造了“宋丞相陆公祠”。初建为“三进两厢”和“一坊一亭”。即:一进为门厅,二进为仰止堂,三进为正祠堂。盐城是南宋末年著名丞相陆秀夫的故乡。陆秀夫祠。在盐城市区儒学街西侧、陆公词巷内。明初时建造,为了纪念南宋陆秀夫而建。陆公祠修复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约6750平方米,修复、扩建面积2680平方米,其中祠堂等占地3375平方米,文化街区占地225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陈列分“家”、“国”两部分。“家”主要由序厅、景忠堂…[详细]
春秋祠
  春秋祠位于叙永县县城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由山西、陕西盐商集巨资,拆除原关帝庙重建。主要供奉关羽,因关羽喜读《春秋左氏传》,故名春秋祠。春秋祠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庭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严谨。主要建筑有乐楼、回廊、耳房、飨殿、关羽殿、三官殿、内设台、曲桥、水池、门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上或雕刻,或彩绘,最典型的有九龙枋、九凤枋、永宁八景、百鸟梅花窗、百凤朝阳、百寿图、渔樵耕读、仿米南宫绘画等,精美绝伦,堪称晚清建筑雕刻艺术的瑰宝。闻名于国内外。春秋祠联匾,独具风格,内涵丰富,脍炙人口。1980年春秋祠被命名为省级文物护单位。1998年建为木雕石刻艺术博物馆。保护…[详细]
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城区,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太公祠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殿堂庙宇建筑。周文王访贤遇到姜太公,遂请回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周武王继位又尊称师尚父。姜太公辅佐周王朝灭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齐国。太公治理齐国,采取“因俗简礼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等政策,注重农、工、商并举,大力发展生产,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其后姜太公又辅佐周公平定纣的儿子武庚的叛乱,为赏太公二次安周之功,周成王赋予姜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专伐大权,成为海岱之间联袂而往朝的大国。姜太公死后按周礼返周而葬,齐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于此,从主殿穿堂而过…[详细]
李满碧霞祠
  宁津碧霞祠又叫李满碧霞祠,位于宁津县城北13公里、大柳镇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坏,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重建。目前,它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钟楼、鼓楼、碧霞祠正殿,正殿东面为普照寺,正殿后面为玉皇阁。随着古庙的重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前后的古庙会也兴盛起来。李满古庙会期间,南到济南、泰安,北至沧州、河间及京津地区,东至乐陵、北镇,西到东光、衡水等地的富商巨贾、小商小贩,各色人等一应俱全,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日到会人数近十万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宁津碧霞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唐朝,古称天仙圣母殿,曾于清朝乾隆四十年重修,改名为碧霞祠,并沿用至今。后经清朝光…[详细]
滨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濒临河水,古木参天,建筑清新幽雅。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距今也已140多年。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座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一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详细]
雷祖祠
  雷祖祠位于雷州城西南五里的英榜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称“雷岗耸异”,为雷阳八景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祖)的祠堂,为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陈文玉为当地土著,唐贞观年间,当地居有众多少数民族,不易管理,便启用陈文玉出任本州刺史。陈文玉任职期间,精察吏治,政教并行,使人民安居乐业;大修城池巩固城防,公款不足则自捐薪俸。为了纪念他,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后来陈文玉的功德与当地所崇拜的“雷公”的传说合而为一,陈文玉祠也就成了“雷祖祠”。祠依山而筑,面向平原,其雄伟壮观。祠分三进,由山门、正殿、侧殿、后殿、东西庑、钟鼓楼、碑廊等建筑组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