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

梁水镇范公祠
  范公祠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内梁水镇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范公祠是1941年4月聊城军民纪念为抗战捐躯的范筑先及抗战将士而建,原建筑面积为4899平方米,有正门、大殿、二殿、东西厢房、纪念塔等建筑,现仅存正门及纪念塔。正门宽2.24米,高2.95米,左侧门墙内镶有聊城县革命委员会立的范公祠保护标志碑,门前左侧立有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保护标志碑。纪念塔高15米,耸立于山门后,庄严肃穆,为四重檐六棱形砖塔,正面刻有“山东省第六区抗战先烈纪念塔”字样,塔身有蒋介石题写的“精神不死”、林森题写的“忠烈光荣”、李树春题写的“光前裕后”、齐子修题写的“杀身成仁”、王金祥题…[详细]
内江王家祠堂
  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990平方米,由山门、正厅、戏台、左右厅、东西厢房、青石院坝组成。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山门为六柱五间四滴水式门罩建筑,上 书“王氏祠”;正厅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厅前为五级阶梯式踏道;正厅屋顶脊饰为两条直径约0.3米粗、相向对峙的龙,双龙之间是一座用青石雕刻、高约2米的六角形宝塔,塔座为莲花,塔身雕龙刻凤,造型精巧。戏台为斗拱木结构,雀替、台沿上有大量镂空或深浮雕人物、龙兽、花饰等图案。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其飞檐、脊饰、封火墙、石刻、木雕、塑像保存完好,代表了清朝中期精湛的建筑艺术水平。古韵盎然的山门为六柱五间四…[详细]
诸暨蒋氏宗祠
  在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东南方向约二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庄,那就是盘山村。因其村后之山形如石磨,又似仰放的盘子,故名磨石山村,解放后改名为盘山村,盘山村文化礼堂就坐落其中。在盘山村中央,这座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建筑面积就达870多平方的蒋氏宗祠依然屹立。它和许多宗祠一样,连进三透,由前厅、中厅、后厅、万年台及左右侧厢组成,具体是何年何月哪位族人建造,无论是历史还是族谱中,都已经无法寻找真实的记录了。2010年,蒋氏宗祠被列入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级政府和蒋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对宗祠进行了修缮。随着时代的发展,蒋氏宗祠还不断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去年,还新建了文化礼堂,在左右厢房设…[详细]
定安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海南定安县城定城镇东南20多公里处永丰乡高树林村,是一座有正屋和横主席台的院子。张氏宗祠那里陈列的主要是清代探花张岳崧的著作、书画、对联、碑帖匾额、印章等遗物和晚清名人关于记述张岳崧生平事迹的文章著作,对了解和研究张岳崧及晚清海南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重要价值的张氏宗祠。张氏宗祠的张岳崧,字子骏,又字翰山、瀚山,号觉庵,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于海南省定安县永丰乡高林村,上祖籍福建莆田县,宋嘉定年间迁琼,其祖为琼山尹,张氏宗祠故落籍琼山。张氏宗祠后迁定安。张氏宗祠张岳崧自小聪明好学,《翰山公行述》中记述:七八岁时,或偕童稚钓游,每挟书与俱。十岁时,负芨琼山县蔡南昭为师,学业进步…[详细]
安氏家祠
  安氏家祠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估衣街施医局胡同2号,年代为清代。杨柳青安氏祠堂始建于1720年,原为住宅。1934年,该建筑改为家祠,后几易其主。2001年,该建筑被辟为安氏祠堂并被西青区人民政府批为西青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对安氏祠堂进行修复。2003年9月28日,安氏祠堂成为杨柳青年画馆并对外开放。院落中间设穿堂,将建筑分为内、外两进院落。外院立有一通“安氏家祠记”石碑,是1934年杨柳青安氏后代安文忠(字荩臣)所立,由四川总督王人文撰文,杨柳青人戴文熙书丹。碑阴篆书镌刻“享祀不忒”,碑阳为颜体楷书“安氏家祠记”碑文。杨柳青安氏原籍浙江绍兴,一路经保定,过北京,终定居杨…[详细]
合肥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包公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原建筑物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可惜在太平天国时期遭受战火毁坏。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任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今天看到…[详细]
汝城古祠堂群
  汝城县保有明清风格古祠堂700多处,规模大、结构美、功用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极高的研究、观赏、旅游价值,有8处已列入省、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先生欣然题字“古祠堂之乡”。汝城古祠堂是江南一朵瑰丽的奇葩。汝城古祠堂多。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偏邑山县,36万多人口,280多家姓氏,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并有金山、津江等古祠堂群,有8座古祠堂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汝城古祠堂美。美在华丽、凝重、庄严,美在沧桑、古朴、久远,美在丰厚、载物、适用。从选址造型、布局朝向、风水环境到山水田林路、门坪巷房墙的整体和谐,从建筑…[详细]
礼嘉王氏宗祠
  礼嘉桥王氏宗祠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鱼池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清雍正年间(1723—1735)增建后进,嘉庆十四年(1809)改建宗祠,在旧址上扩大祠堂规模,历时8年建成。礼嘉王氏宗祠,历史比较悠久。据《周陈王氏宗谱》记载,中沙礼嘉王氏是周陈王氏是随北宋南渡而来到武进礼嘉的。中沙周陈王氏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脉的后裔,而王旦的父亲王祜(王晋公)曾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当初他曾“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大文豪苏东坡收入《古文观止》的名篇“三槐堂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以后,王氏子孙不论迁徙何处,如建宗祠就都取名“三槐堂”。王氏宗祠原为五楹四进,中…[详细]
肇庆包公祠
  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包公祠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宋代名臣包拯,为官刚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公正,铁面无私,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敬颂。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教学,留下不少历史古迹。肇庆包…[详细]
忠武祠及马公府
  蒙城县城西50华里的马集镇,有一片美丽的清代建筑群,这便是马公府。马公,名玉昆,字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反帝爱国名将。同治年间,他奉命率部出师新疆,抗击沙俄的侵略。他驰骋疆场,转战16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城邑十余座,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立下显赫战功。甲午战争爆发,他奉命出师援助朝鲜,守卫平壤南大同江,与数万日军浴血奋战,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他的部队在朝鲜作战期间,军纪严明,鸡犬不惊,秋毫无犯,深受朝鲜人民敬仰。朝鲜人民把马玉昆同唐朝名将薛仁贵、明朝打击倭寇的戚继光,并称为“中国三杰”,还建庙为他们三人塑像纪念。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北京,马玉昆率部抗击,亲持武器赤膊冲…[详细]
奉化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蒋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浙江省溪口城建中心地段,是溪口街上蒋姓宗氏在春节、清明等传统民间节日祭祖、演戏、聚众及举办其他红白喜事的场所。溪口风景区涉及蒋氏祖宗祠庙和活动场所的有“武山庙”、“摩诃殿”、“蒋氏宗祠”等,而真正属蒋氏一族使用的是“蒋氏宗祠”。原规模较小,后蒋介石出资在老祠堂基础上翻修、扩建,并亲自题写了“忠孝传家”牌匾。如果想对溪口蒋氏起源、演变、发迹等历史有所了解,当然得参观“蒋氏宗祠”。“蒋氏宗祠”建立年代久远。清朝康熙五十五年。曾进行一次大修缮。修缮式样、面积都没改变。1930年,蒋介石扩建故居丰镐房,把蒋姓三房的堂前也…[详细]
公果徐氏宗祠
  公果徐氏宗祠位于铅山县,时代为清雍正六年(1728年)。徐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雍正六年(1728),以徐宗堂(进士,任萍乡督学)和徐宗琬为首,举全族之力,重修宗祠。将原部分木柱更换成石柱,扩大了房基面积,始为现在范围。民国中期,国民党第三战区曾占用宗祠作为军事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宗祠作为村小学教学场地,直至1986年新校舍建成后迁出。村小学迁出后,因无人使用,宗祠逐渐荒废。2007年,徐氏后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集资对宗祠再度修葺。宗祠青砖外墙,内外粉白,两侧用三阶风火山墙,内部为一院落两进一天井,六柱五开间。宗祠大门用当地产的冷青石做门框,上嵌匾额“徐氏宗祠”。进门后为一露天院…[详细]
东乡王氏宗祠
  东乡王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东乡县黎圩镇(原虎形山乡)上池村,系王安石弟王安上后裔所建,始建于北宋末期,因兵灾战乱之故,几建几毁,明朝后期第四次重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乡王氏宗祠为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在上池村西北口。门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宗祠左原为花园,内有水井,名曰“荆公井”,曾栽有王安石称赞的金沙花,现改为路。东乡王氏宗祠后是后龙山,兔峰和东岭为背景。宗祠面宽18.7米,进深40.5米,高8.3米。四周墙为“斗砖”砌成。墙高过脊梁,形成方块状,无窗户。大门的门框,门梁皆由经过精心雕刻的石术、石板组成,极为美观。前面三个大门,正中门梁上方的石板阴刻四个大字“王氏宗祠”,笔力遒劲。大门左右两…[详细]
长泰杨氏宗祠
  长泰杨氏宗祠,俗称杨海纪念堂,位于长泰县武安镇城关村后庵,始建于唐代,原为杨海居住的一所简陋平房。明代,杨海的后裔杨复一在原址扩建为杨海纪念堂。杨海系唐文德元年(888年),朝廷诰封的武胜场大使。至南唐保大十四年(955年),“场”升为“县”,取名长泰,属泉州府管辖。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邑原任武胜场大使杨海等,以长泰距泉州三百余里,期会征输不便,请求舍远就近改隶漳州,泉州太守林金吾奏准朝廷,于是长泰县始属于漳州,一直延续至今。杨海为开县元勋,他关心百姓疾苦,为长泰人民的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故民尊称其为“武胜公”。杨海纪念堂,座西朝东,建筑面积570平方米,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详细]
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祠位于祖庙街道辖区兆样路。建于1920年,是佛山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大年的祠堂,由其子黄奕南等为其父按清代祠堂制式兴建的大型祠宅组合式建筑群。祠堂气势雄伟,设计精巧独到,装修豪华考究,是佛山现存祠堂式建筑的代表。主体建筑坐西向东,由纵轴线上排列的头门、拜亭、二进、三进、后进等建筑组成,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左右两侧还有由青云巷相间的四进厢房(住宅),左右对称,整齐划一。总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头门上有“兆祥黄公祠”石刻门额,门廊梁架遍布雕缕精致的漆金木雕,前墙的水磨青砖整齐美观,拜亭利用二进建筑的前檐柱构筑而成。二进、三进的构架沿清制为瓜柱式抬梁结构,室内宽敞明亮…[详细]
滕州张氏祠堂
  滕州张氏祠堂位于滕州市大坞镇大坞村。年代为。2006年12月7日,滕州张氏祠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古滕张氏族谱》记载,张氏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十三年(1748年)竣工。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张氏堂祠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内外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封闭式建筑风格。以正门、正厅为中心的南北轴线上,前后为两进院落。大门外两侧为大方砖砌八字墙,一对石狮拱卫。内院由方砖铺地,东西两厅各三间,为卷棚屋盖,后有高大雄伟的堂厅,厅堂房屋均为硬山起脊,灰色小瓦覆顶。堂厅是主厅,张氏祖先的牌位按支系和辈分分别摆放在堂厅和东西厅内…[详细]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毛泽东主持首次“支部建在连上”旧址(叶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从中发现、考察、培养了一批建党积极分子。部队到达酃县水口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各连党代表也在战士中发现、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积极分子,毛泽东感到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部队连续发生逃跑事件,将支部建在连上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10月15日上午,毛泽东主持…[详细]
龙川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龙川胡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祠内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称,龙川也是原国家主席-同志的祖居地。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龙…[详细]
赵公专祠
  赵公专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南街,建于清同治年间,原为青岩团务总理赵慰三之专祠。专祠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3平方米,由山门、通道、过厅、两厢房及大殿组成。祠东为文昌阁,祠南为青岩书院。2001年进行维修后现已经对外开放。2003年该处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青岩古镇内…[详细]
郭氏宗祠
  郭厝村隶属峰尾镇,东临湄洲湾,北接福炼生活区,是泉港著名的回族人民居住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郭氏始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时值唐末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郭斌、郭质兄弟二人避难入闽,初居长乐,至五代后梁迁居仙游。后来,郭斌娶戴氏女,迁居泉州,另分一脉;郭质迁居仙游碧溪旗峰下,娶苏氏女,繁衍生息。至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郭质后裔郭霖到泉州惠安荻州(今郭厝)定居立业,成为如今郭厝郭姓回族的始祖。现宗祠中厅一对清代留存下来的石柱镌刻的对联“系起汾阳世代源流由固始,支分荻水故家文献壮莲山”,即言明郭氏渊源。郭霖之母林氏,教子极严,虽然家境贫寒,仍含辛茹苦供儿子求学。郭霖自幼聪敏,能诗善文,丞相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