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龙洞子摩崖石刻
  龙洞子摩崖石刻(原名:龙洞子石刻) 年代:清 类别:石窟寺及石刻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县明星镇龙潭村简介:龙洞子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明星镇龙潭村6组村东300米,西距村委会800米。造像石刻凿于龙洞河右岸高4米,宽50米的龙洞山黄砂岩壁上。龛高1.3米,宽0.7米,深0.02米。坐西向东,造像4龛。K1龛高1.2米,宽0.6米,深0.01米,楷书阳刻题记,局部模糊不清。K2龛高1.2米,宽0.6米,深0.01米,楷书竖排阳刻题记,18行,398字,字径0.04米,记述增修事宜。K3为石龙,长2.4米,宽1.3米,深0.01米,作龙珠行戏图。K4龛高2.4米,宽1.3米,深…[详细]
石篆山石刻
  石篆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是中国石窟中典型的佛、道、儒“三教”结合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0.21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0.1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47公顷。石篆山摩崖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其中,第6号为孔子及十哲龛,正壁刻中国大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这在石窟造像中,实属凤毛麟角。第7号为三身佛龛。第8号为老君龛,正中凿中国…[详细]
魔鬼大理石保护区
  魔鬼大理石保护区位于北领地的南部,建立于1961年,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因无规则堆积的圆形巨石闻名世界。魔鬼大理石保护区是一群高约4米,宽约13到33米经由几百万年长期风化而成的巨石堆。在当地原住民的传说中,他们是澳洲神话黄金时代中的重要角色彩虹蛇所下的蛋。这些巨石堆积长约一公里,它们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堆积,有些只有少数的支点。由于澳洲一些地区高度铁含量使得石头呈现赭红色,并且大理石成分在巨石表面留下浅浅的纹理,让这些巨蛋在日出时分或夕阳西下时显得格外的红艳。据说,随着风化作用,这些巨石将会一点点的变小,变成一堆小圆石。游客可以攀爬这些巨石,也可去附近的丛林探险或者户外野餐等。在魔鬼大理石保护…[详细]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豪情浓时石做纸,雅趣兴起刀为笔”。清代名将冯子材西望巍然耸立的五指山,在上安仕阶村大石旁踌躇满志挥毫而就“手辟南荒”四个遒劲工整的大字。泐石志事,古人所好。“摩崖石刻”即于天然石壁上摩刻字或图以纪事。海南琼中县上安仕阶村的清代汉字摩崖石刻群记载着清朝廷对黎区的开发,是重要历实和美的人文景观。五指山为海南第一高山,是世界保存最完好的三块原始热带雨林之一。它五峰相连峥嵘壁立,形如一掌五指而得名“五指山”。上安仕阶村是五指山东南麓的黎寨,属琼中县管辖,它东南连吊罗山西南望七仙岭。县城营根距离上安乡仕阶村约52公里,从仕阶村到五指山水满村5公里。据记载:清光绪十一年,由于官府压迫,琼洲…[详细]
阿勒巨石阵
  阿勒巨石阵位于瑞典东南部斯科讷省名为科瑟贝里亚(Kåseberga)的小渔村,就在波罗的海的边上,分布着这样一个排列整齐的巨石阵。这些石头分布在风景如画的青山上,任何浪漫的灵魂都不舍得离开。据分析,阿勒巨石阵建成于公元前500年,即北欧铁器时代。巨石阵由59块砂岩组成,每块重约1.8吨,排成一条长达67米的船形巨石阵。在船形石圈内,科学家在1989年的考古时还发现了木炭及人类遗骨。一般认为,像这样的历史遗迹通常出现在重要人物的墓地上,根据斯科讷当地的民间传说,这个巨石阵是安葬生活在约1400年前的国王阿勒的地方。也有研究认为这是为了纪念那些死在海中的人;也有人认为这跟冬至有关。阿勒…[详细]
大连石槽景区
  石槽村风景区位于滨海路的最东端,是一处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幽静去处。这一带海岸曲折,岬角海湾较多,岩壁峭岸,礁石嵯峨,峥嵘险峻,景色尤为壮观。是登高观海的好地方,能和它相比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连北大桥。在平地上观看一望无际的大海,经常会让你觉得有些索然,有一种千篇一律的印象。而有了葱郁而雄浑的山色映衬,白茫茫的大海也好像倏忽间有了灵气似的,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山望海之后会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来呢。对于大连人来说,石槽又是个休闲垂钓的好地方,石槽岬角海湾较多,礁石嵯峨,颇有些峥嵘险峻,造成很多涨潮涌浪的回流之处,回流在礁石凸角外侧较深处形成涌波,溅起水花或泡沫,溶氧量高…[详细]
临朐沂山歪头崮石刻
  临朐沂山歪头崮石刻位于沂山风景区西北部,海拔971米,是沂山第四高峰。据史料记载,沂山石刻,主要是摩崖造像与题刻。由于历代战乱,多已被毁,现仅存歪头崮救苦观音像和人世蓬莱题刻等为数不多的石刻。造像为倚坐式,头戴花冠,头后饰尖桃形项光,面相方圆丰润,双目平视,表情静穆。短颈、圆肩,颈下胸前有项饰,帔帛由双肩向下,绕臂沿体侧飘垂。腰系长裙。一腿屈起,一腿平身。造型丰满,刻工精细。像左侧有铭文4行,共20字,其上一行旁行四字“救苦观音”。其下三行直排 “善友韩氏法名净全李宅吴氏李宅雇氏”。造像铭文虽不十分清晰完整,线条笔画仍依稀可辨。据造像面相特征及衣饰造型等风格特征看,其年代应在唐代晚期。沂山自北…[详细]
石家庄市规划馆
  石家庄市规划馆位于体育大街以东,北临世纪公园,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展区面积7000平米。石家庄市规划馆展现了石家庄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体现城市规划建设的辉煌成就。随着知名度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推行阳光规划、公众参与的平台,城乡规划研究的重要基地,招商引资的重要舞台。石家庄市规划馆2009年5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7月开始进行布展提升施工,提升后对外开放三层,共十三个展厅。一层为城市寄语厅、城市总体模型大厅和临展厅。二层为城市春秋、总规纵览、模型秀演绎厅、一河两环、百年铁路、正定新区。三层为大西柏坡规划、航空港规划、东部产业新城、重点片区规划。展厅重点利用高科…[详细]
和顺石窟
  和顺地图象一只美丽的蝴蝶,也象一头昂首的雄狮。县城正居于蝴蝶和雄狮的心脏部位,县城之西就是美丽的云龙山,主峰是海拨1548米的摩天垴,似龙头高昂,拖一脉秀水曲折蜿蜒,两条漳水云蒸霞蔚,酷似龙行云中,故名云龙山。北朝石窟就镶嵌在山的中腰。 云龙山自然之异之美,历代县令、来县政客和文人多有记述。清县令邱廷溶在《重修云龙山碑记》中论道:今之登云龙山者,皆以为异也。先是元人于山之阳,得灵泉而异之。设堂其上祭祀龙王,岁旱有祷必应,其巅则赵王台,所云襄子避暑地,遗踝犹存。时至其地,蹑层峦,憩飞阁,周览幽遐,放情寥廓。  云龙山在城西北,是一座全开放的山林式市民休闲公园,山上新建了一片仿古建筑,老远儿就看得…[详细]
司马岩石刻
  司马岩石刻位于红安县天台山管理处九焰山山顶,明代石刻。“司马岩”三字刻在石壁中上部,楷书阴刻,苍劲有力,字径约0.6米。“司马岩”之左,阴刻“明兵部尚书张缙彦恢剿至此”,分三列凿刻,字径约0.2米。“司马岩”右下角阴刻“监军李昇、张绅彦副将陈锡类焦鹏参谋郭定张亮工游击张勋虞士彀都司李士奇”九列楷书,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按职级逐一排列,字径约0.1米。张缙彦(1599~1672),河南新乡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历任户部主事、编修、兵科都给事中、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进京,先降后逃,回家乡治兵,并与南京福王(弘光帝)取得联系,得授原官,受命率部恢复明朝江山。清顺治二年(16…[详细]
宝石洞
  宝石洞位于富民县散旦乡盘龙村,距昆明33公里,到达散旦乡后要弃车步行大概30分钟才到山脚,10分钟爬山可到宝石洞。宝石洞系石灰岩溶洞,洞群含龙洞、仙人洞、福临洞,主洞为宝石洞,因洞内盛产奇异多彩、惹人喜爱的玛瑙石粒而得名,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1983年曾在洞口堆积物中发现陶器、骨器等文物,属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她是目前极为罕见的尚未开发的大型溶洞群,至今还深藏在神密的大地深处。洞群全长约2500余米,上下九层,首尾相通、地下河潺潺涌流,凛冽甘彻。这里无风无雨、可避寒暑;这里巨石坚韧,多姿多彩,曲折幽长不知尽头,神奇、未知―――充满着吸引和魅力。“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这里应有尽有:石芽、溶沟、…[详细]
古生代化石点
  古生代化石点1、大寨门化石点位于县城西侧2公里,甸阳镇沙坝村委会与何元乡大寨门村委会之间,剖面垂直高度约500米,在地质剖面中,由低部至上部包含着志留纪——石炭纪地层,地层中包含4.5亿年前——2.8亿年前的古生代生物化石。2、西边塘化石点位于何元乡何元村西边塘西侧至西北侧一带,东距何元乡政府4公里,该点为泥盆纪化石点,地层中包含4亿年前——3.4亿年前的古生代生物化石。3、茅草板化石点位于何元乡组军门村委会北侧1公里,村委会与茅草板自然村之间。该点为泥盆纪化石点,地层中包含4亿年前——3.4亿年前的古生代生物化石。4、徐家半坡化石点位于仁和镇中和村委会西侧3公里徐家半坡。该点为奥陶纪化石点,…[详细]
石钱滩
  石钱滩石钱滩藏在将军戈壁最僻静的地方,位于将军戈壁双井子东南5公里处,是一处具有3亿年地质演化史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经地质专家鉴定,石钱滩产出的古生物化石多达200多种,包括各类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头足类、三叶虫类、苔藓虫类等。其中首次被发现的新种化石,按国际命名法则定名的有石钱滩血石蛤,石钱滩挑齿蛤等。1930年以来,地质专家及勘探人员多次在双井子一带发现采集了不少古生物化石,其中一种珍贵的化石品种为单细胞生物,是石炭纪至二纪期间曾经大量繁殖的古生物,系此地质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推断,石钱滩地层由中石炭纪双井子组的生物灰岩及钙砂岩组成。它的出现,证实了将军戈壁一带海相中有石炭纪地层的存在…[详细]
桂林石刻
  桂林石刻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近城的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龙隐洞(桂林碑林)、虞山、象鼻山、文庙等30余处名山洞府。“桂海碑林”的龙隐岩和龙隐洞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石刻群以摩崖为主,包括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其中唐代石刻28件、造像149龛484尊,五代石刻1件、宋代石刻484件、造像26龛101尊、元代石刻30件、明代石刻352件、清代石刻478件,年代无考的石刻117件,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也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著名的石刻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佑党籍》、清刻《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等…[详细]
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
  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原位于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东水东村原东水东小学院内。西明寺造像碑北24分钟14.8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修建于唐代开元年间。2013年7月17日上午8点45分,新乡市文物局接到卫滨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报案称经幢被盗并已报警。7月19日上午,公安部门在卫辉市太公泉镇芳兰村找到经幢构件等石刻。经过新乡市文物局专业人员认定,确属被盗经幢,其构件完整,至此案件成功告破。成功追回的被盗尊胜陀罗尼经幢,现保存于新乡市平原博物院内。2013年5月,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摩拉基大圆石
  摩拉基大圆石位于奥塔哥区北部的一个海滩上,在退朝之后,一堆球形的石头就会露出水面,约有50多个,它们或分散或聚集的分布着,形成了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可谓世界上的一大奇观。大大小小的圆石紧紧相依在宁静的海滩上,遥望著大洋彼岸,静静的守候着这一方净土。在这大小不一的50个大圆石中,最大的直径有2.2米,重达几吨,最小的直径也有30厘米,最奇怪的是这些大圆石并不全是实心的,还有部分是空心的。对于大圆石的形成,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最具科学性的说法是这些石头的形成于4百万年前,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化,有的已经自然裂开,有的里面是空的,有的里面是非常坚硬的化石网状结构。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摩拉基大圆石就会…[详细]
花岙石林
  中国的柱状节理群虽然发现很多,但形成海蚀崖的,只有漳浦、澎湖和花岙岛等很少几处,且多为灰黑玄武岩景观。花岙石林色调明快,形态浑朴,是相当罕见的熔结凝灰岩。它硕大的体量比漳浦、澎湖的石柱都要大,甚至比直径达四五十厘米的英国巨人堤的石柱还要粗壮。 花岙石林位于象山县南部的三门湾口洋面上,景区陆地面积11.12平方公里,其中花岙本岛9.83平方公里,由岛上自然风光、沿岸海蚀地貌、沙滩、砾石滩和人文景观4大部分组成。岛上山峦叠翠、景色迷人,36岙、108洞,岙岙有景,洞洞有“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神形大佛头的大佛山、气势恢宏的石林景观、幽深莫测的神秘洞穴、宁波市唯一海岛卵石奇观的清水岙砾石滩…[详细]
胡公岩摩崖石刻
  胡公岩位于余姚胜归山南坡。明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有效地禁住了胜归山开凿山石之风。十年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为抗倭多次来到余姚,屯兵胜归山下,后人为纪念胡宗宪,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故称之为“胡公岩”。胜归山之所以成为游玩胜地,不仅是有几个石孔而已,主要的还在于有着明代、清代至民国先后雕凿的岩崖雕像。胜归山旧有刘将军庙,祀东晋将军刘牢之。到明嘉靖间,在庙前增建复初书院,雕凿胡宗宪秉公断案之像。后因岁久,庙与书院渐圮。至明万历年间,有一僧人看中旧址,改建为禅院,依山岩雕凿佛像,历二十年竣工,称之为胜归山庙。增凿的佛像有袒胸露肚、捧腹大笑的弥陀佛,手执破芭蕉扇的疯…[详细]
卡里陨石坑
  在爱沙尼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如果你想要看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去萨列马岛(Saaremaa),在萨列马岛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卡里陨石坑是最稀奇、最受欢迎的。卡里陨石坑坐落于萨雷县萨列马岛的卡里小镇,据研究在大约7500至4000年前,一个重20至80吨的流星通过地球大气层,0成至少9块,落在了爱沙尼亚波罗的海的萨列马岛,最大的就属卡里陨石坑。卡里陨石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陨石坑,直径为110米,深22米,之后被地下水填满,形成了卡里湖(Kaali Lake),但仍保持了独有的圆形。在卡里陨石坑附近还有8个大小不一的陨石坑,它们和卡里陨石坑一起形成,有的也被水填满,成为碧绿的湖泊。被水填满的卡里陨石…[详细]
碧落洞摩崖石刻
  唐—民国英德碧落洞摩崖石刻位于英德县英城镇桥下管理区燕子岩山。碧落洞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山水秀丽,从唐代起便有人游览,赏景赋诗,刻石留念。洞口上方峭壁上,分别以横行及竖行镌刻“碧落洞”三个大字。唐代自称唐末秩臣的周夔偕贞阳县(英德县前称)令侯著游此洞后,写有《到难篇》,并刻于洞壁上,成为最早的题诗。五代十国时期南汉主刘晟出巡英州时曾游此洞,并命侍臣钟允章写下《盘龙御室记》,勒于石上。以上2题摩崖,大部剥落,字迹难辨。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于元符三年(1100年)授命北归,带着幼子路过英州游碧落洞,题有《碧落洞》诗二首,其中一首刻在洞中石壁上,至今犹存。碧落洞摩崖石刻原有102题,现存99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