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旅游

甘孜州文物古迹介绍

卡沙湖遗址
  1984年5月,炉霍县在卡沙湖修电站开挖引水渠时发现,省、州立即联合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275座,出土器物千余件。其葬式多样,有爷身直肢、俯身葬等。出土器物中,有青铜器、骨器、石器、毛织品、麻织品残片等。青铜器主要为兵器和装饰品。兵器中有矛、戈、戟、刀;装饰品中有铜管、铜手镯、铜泡、铜饰片等。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四川省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石棺葬古墓群。其年代大约为西周至秦汉时期。……[详细]
佛耳崖茶马古道
  佛耳崖茶马古道(泸定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米。……[详细]
103、绕夺寺
绕夺寺
  相传7世纪本教在藏区掌管权时期,本教高僧康青绕郎到内地路过拥朱拉孜山附近发现有7山、7湖(海子)、7个牧场、7条小河,很象本教兴盛地方的象雄地区香山环境,于是就在山脚贡尼龙巴修了寺庙,作为木雅地区发展本教的基地,取名为拥朱桑颇寺。后迁朴贡。大约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卓贵甲汪称主持在多若修建拥朱桑颇寺。不知已过了多少年,木雅刀登绕坚赞来该寺主持教务,改称木雅多绕寺。元朝时,据说一个花角-,名叫郎绒汪格告布,他不但精通花教经典,而且还研究了本波教经典,在藏传佛教中有较深的造诣,来该寺讲经,并住寺多年,晚年接圣旨为皇帝召见做“佛寿道场”。他与夺绕寺-一道去北京,晋见元朝皇帝并为皇帝做完法事。辞别时,皇帝赐给他们《降雨法》、《制风法》等16部经书和一个求雨经筒,成为该寺传寺之宝,后不久夺绕寺就成为丹巴、康定、九龙和本县的本教朝拜中心,久盛不衰。……[详细]
104、嘎绒寺
嘎绒寺
  嘎绒寺,寺庙四周林郁葱葱,气势宏伟的大殿和排列有序的僧人住房在白色墙体的衬托下,在林中格外夺目。嘎绒寺修建于绕迥铁猴年(公元1860年),距今已有142年历史。创建者是汪修朗扎佳勒巴.白马邓登。寺内文物众多,有各类纯金、镀金打造、珠宝装饰的灵塔13座,有300多尊伏藏和铜制的佛像,其中4尊佛像达到一层楼高。无论灵塔、佛像皆工艺精美,堪称精品。寺内藏有各类佛教经典6000余部,实属藏文化的艺术宝库,寺内有金银镶嵌、纯银、红黄铜合金、纯黄铜等制作的供器七套;由红铜、黄铜制成佛事器具500套。有质地优良、工艺精美的铙、鼓、锣、号筒、唢呐、海螺号、笛子、莽号、大小碰玲、法号等乐器。有各类唐卡200余幅,其他跳神面具、跳神服装、日用器物无不俱全。保护范围:大殿台基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伸5米。……[详细]
105、贺龙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龙桥
  贺龙桥年代:1958年2012年,贺龙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桥墩外缘向外延30米,西桥墩外缘向外延47米,桥身外缘向南外延29米,向北外延4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5米,向南外延10米,向西外延3米,向北外延30米。……[详细]
芒康民居
  芒康民居年代:清2019年,芒康民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7、麻达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达寺
  麻达寺年代:清2019年,麻达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8、俄支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俄支寺
  俄支寺年代:清2019年,俄支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9、旺达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旺达寺
  旺达寺年代:清2019年,旺达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0、麻通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通寺
  麻通寺年代:明2019年,麻通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1、色须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色须寺
  色须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甘孜州石渠县瓦土乡。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创建。原寺占地4.67万平方米。有大经堂5所,转经楼2幢,殿、堂、僧房1000余间。内藏镀金佛像2万余尊,其中铜雕镀金强巴佛,高数丈,仅次于西藏日喀则的强巴佛,是我国第二大铜佛。有藏经《甘珠尔》50余套。寺内壁画精美鲜丽。全盛时有寺僧1200人。“0”中寺庙被拆毁。1981年批准开放并拨款整修,已新修经堂、转经筒等,入住-。色须寺是石渠最大的格鲁派寺庙,供有藏区第二大铜塑镀金强巴佛,而且是康区唯一有资格授予“格西”学位(相当于佛学博士)的鲁派寺庙。保护范围:主殿外墙向东外延1000米,向南外延300米,向西外延1200米,向北外延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112、奔波寺
奔波寺
  奔波寺位于稻城县桑堆乡境内,海拔3943米,距县城30公里,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9年),奔波(系藏语译音,又作帮普——草坝之边的意思),创建人是佛学大师噶玛巴·都松钦巴(1110—1193年)甘孜州新龙县人。为扩大自身影响建此寺。进行讲经说法,并自作自身佛像供世人朝奉,该佛像在此庙保存至今。为我县文物古迹。此寺不设-转世制。寺庙由哈奔掌管任期三年,该寺推行农禅。并重,僧侣要参加农牧劳动,佛事活动,根据农忙等情况,佛事随之变更。白教的传播主要靠“口传心授”,师父口授给弟子,弟子根据师父的传授进行-,不太依赖-和书本,所以也被称为“密宗”。密宗的-非常艰难。奔波寺的僧侣-,至少都要经过三年三个月三天的时间,而且在-期间不能与外人见面,亲人也只能一年相聚一次,而且必须隔墙进行交谈,三年修行完成要通过考试,合格者能一跃跳上后山数十米高的绝壁。在后山的岩壁上,有很多古老的岩画和修行的山洞,其……[详细]
113、南无寺
南无寺
  南无寺,藏名娜姆寺,传说为跑马山仙女寺。位于康定城南2.5公里,是康区著名的寺庙之一,与毗邻的金刚寺誉为“双寺云林”,是康定古景之一。公元11世纪,北宋年间建于今跑马山,初为红教,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后选址“竹觉岗”重建,清康熙16年(公元1677年),五世0罗让嘉措赠送宗喀巴大师和大威金刚、吉祥天母等佛像画,命名“呷登竹批林”为布达拉宫郎加扎窗支庙,清乾隆皇帝御书赐匾“南无寺”。南无寺占地25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51平方米,为木石结构四合院,大殿为三楼一底,高约20米,殿内金碧辉煌,两侧为偏殿。寺庙建筑为重檐歇山式,镂拱飞檐,楼阁殿宇藏式彩绘,雄伟壮观,是四月八转山会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南无寺出著名僧人,出过3名堪布,14名格西,第八世班禅将其佛袍赠与该寺。该寺终年香火不断,信徒、游人络绎不绝,国外友人及港澳同胞每年来此观光游览者为数甚多。……[详细]
114、大金寺
大金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全称扎西大金寺。在甘孜州甘孜县绒坝岔卡攻乡。大金在藏语中意为兴旺发达。初址在达格洛山沟中,清康熙元年(1662年)昂翁彭措移建现址。为霍尔十三寺中最著名的寺院。1932年在大白事件中毁于兵火。1940年重修、1956年占地15万余平方米,-、札巴3000余人,1958年大部分还俗。1967年被拆毁。1982年批准为开放寺庙,正陆续修复。……[详细]
115、灵龙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龙寺
  灵龙寺(炉霍县)保护范围:偏殿东侧外墙向外延伸2.5米,庭院西侧向外延伸3.5米,庭院南侧向外延伸1.5米,大殿北侧外墙向外延伸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5米,向南外延3米,向西外延2米,向北外延5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