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

同里务本堂
  务本堂(新填地124号)位于新填地东首,习称“叶家墙门”,始建于明末,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封通奉大夫、正三品封典”的叶仲甫重建。务本堂建筑保存较好,大体上一仍旧貌。坐北朝南,面街临河,前后共五进,占地约两千多平方米。一条深长的备弄,将几十间房厅隔为东、西两区。据传务本堂叶氏会看“风水”,此建筑群的形制,犹如一只朝南伏卧的仙鹤,居中而狭长的备弄谓之鹤颈,一进又一进的房厅即是鹤身。而备弄东西两区的建筑群,就是仙鹤的翅膀。最后为厨房和佣人住房,亦即鹤尾。东区,为门厅、轿厅、正厅、戏台、堂楼及前庭厢房。正厅北向建筑略朝后庭伸出部分,为看戏之用。该处是接待客人的关键所在,建制恢宏,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为全…[详细]
柏林大教堂
   导 游 1894年至1905年威廉皇帝二世时期,由Julius Carl Raschdorff设计所建。柏林大教堂是在旧的大教堂拆除之后,为霍恩措伦王族所建的宫庭及纪念教堂。不顾当时人们的反对,柏林大教堂上按照威廉二世的愿望,建起了一座装饰华丽、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圆顶。二次大战期间,教堂毁坏严重,1975年至1993年间得到了重新修复,但其原有装饰进行了简化。 教堂内部修饰富丽豪华,于同一时期由同样的建筑家Raschdorff设计。其中最创珍贵的是大选帝侯及夫人Dorothea,弗里德里希国王一世及王后索菲·夏洛滕的棺材价值连城。主圣坛是1850年F·A·Stüler的作品。…[详细]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位于马尾麓三岐山,始建于1868年,为一建筑群,现存四处建筑(马尾天主教堂主楼、马尾天主教堂育婴堂、马尾天主教堂老人院、马尾天主教堂小修院)。根据《马尾区志》记载,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原为西班牙神甫创办的小修院的宿舍;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原房屋为基础创立马尾天主教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船政法籍监督杜业尔新建砖木结构的法国式新教堂。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现存的建筑均建于不同时期。根据《马尾区志》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尾境内已有天主教活动。当时,船政大臣沈葆祯聘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还聘雇洋匠。这些人大多携带家眷,而且…[详细]
老司城摆手堂
  老司城摆手堂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老司城遗址内,原位于距此约500米处的紫荆山麓雅草坪。建造年代不详,传说是土司遗物。据当地人回忆,摆手堂是20世纪60年代复垦造田时移至今址的。 摆手堂主体建筑三层,面阔5.63米,进深7.57米。共设六柱结构到顶支撑歇山小青瓦屋面,脊高12.8米。丰体两侧及后面有配厢,配厢为披檐结构,系一层单坡屋面。两侧配厢开间均为2.90米,进深与主体相同为7.57米。后面配厢进深3.30米,开间与主体相同为5.63米,供上下楼交通用。二楼后置木梯上三楼,梯间进澡为1.92米,中间休憩室进深4.50米,前置护栏阳台,阳台宽1.15米,系土司节庆时观摩表演、训话等活动的场…[详细]
凤仪蒋氏祠堂
  凤仪蒋氏祠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为前殿、左右厢房、正殿三级台地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前殿所在一级台地以三级踏道与二级台地天井坝子相连。穿8米深的天井青石板坝子登7级踏道上三级台地所在的正殿。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凤仪蒋氏宗修修建于光绪23年(公元一八九八年》距今118年,该祠堂座落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凤仪乡永合村二社(蒋家梁),词堂背靠阳岭山,前向三汇雪山,左依永合村刘家场,右偎七家长滩河,由入川始祖蒋一亮之玄孙蒋明忠率本房蒋明喜、蒋正刚,蒋正常、蒋正伦等依前低后高地势修建,历时两年多建成,呈四合院布局,阔22米、深34米,由前殿(商3.5丈)…[详细]
原平续范亭纪念堂
  续范亭纪念堂坐落在原平市范亭中学校园西南角,1952年始建于崞县,1993年,随校迁至现址。纪念堂由三个展厅组成,占地面积2.65亩,建筑面积364平方米。坐北向南。整个建筑为明清古建筑风格的四合院,清静幽雅,古色古香。纪念堂由正、东、西、南4个展厅组成,展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报纸等展示了续范亭将军可歌可泣的一生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续范亭将军的信函、题赠、挽词、唁电等,还有各级领导、名人参观纪念堂即兴书写的字画条幅。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链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续范亭深感民族危机严重,呼吁抗日,反对妥协,但蒋介石政府顽…[详细]
玫瑰圣母堂
  介绍  位于市政厅前的地板樟堂街。又称多明我堂、板樟堂,是澳门众多教堂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间,为十六世纪时,天主教的西班牙“多明我会”教士初到澳门时设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因最早是用木板隔架而成,所以也称“板樟堂”。  玫瑰堂属于旧圣道明会院。圣道明会院由来自菲律宾于1587年到达澳门的西班牙修士兴建,其后不久由葡萄牙信徒管理,教堂为供奉玫瑰圣母而建,最初用樟木兴建,后换上现今的抹上灰浆的实心砖,属于葡萄牙十七、十八世纪在东方流行并采用的建筑风格。  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宽,一道用实心砖建造的拱门将主殿和堂身分隔开。圣堂内的天花板布满图案装饰,其中有一皇冠图案,恰好就在主坛上,大门雕工精细;…[详细]
罗家祠堂
  罗家祠堂位于松子山街边,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乾隆”年间,四川解元,时任黔南太守、贵西巡道的罗文思,倡议扩建祠堂。他写信给时任甘肃泰州清水知县的罗奇英,得到大力支持。罗奇英为罗氏第十四代传人。在罗奇英的主持下,乾隆四十年开始在松溉松子山扩建祠堂,历时三年,于乾隆四十三年扩建完成。取名“世德堂”,距今已400多年了。 罗家祠堂建成后,时逢当朝皇帝派出的八府巡案溯江而上往泸州,行至松溉,见建祠人是他的老师,遂赠扁题词“罗府祠堂”。匾长2.8尺,宽1.2尺,“罗府祠堂”四字两边是金龙。这块匾至今尚存在。据知在罗家祠堂内,原来横挂着明皇赐的“家法匾”,用以管教族人。现存的罗家祠堂全貌较好,是保存完好…[详细]
香港天主教圣安多尼堂
  圣安多尼堂(英语:St. Anthonys Church)是一所位于香港薄扶林薄扶林道的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区管理,建立于1953年6月13日,由白英奇主教为新堂祝圣。圣堂面向马路的大门及大闸现在都没有使用,教友惯常出入的门口设在圣安多尼学校内。圣堂入口放置著慈幼会会祖圣鲍思高(John Bosco 1813-1888)的塑像,他亲切地将左手搭在圣多明我沙维豪(Dominic Savio 1842-1857)肩膊上,他们都是慈幼会特别恭敬的圣人。圣堂外露天的一角设有露德圣母洞,种有花草,是繁喧市区中的一个使人重返大自然的角落。进入圣堂后,可看到圣堂内部没有支柱,寛阔的空间,像是一个小型的…[详细]
三祖堂
  唐代胡曾诗作:“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反映出5000年前三大氏族间费时三年的鏖战,经历52场较量,持久的血雨腥风是非常惨烈的;  “要了解中国一百年的历史,请到上海,要了解中国五百年的历史,请到北京;要了解中国二千年的历史,请到西安;要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请到张家口涿鹿。”,著名学者苏秉琦这样认定涿鹿的历史地位;  在历史、考古专家眼里,涿鹿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 中华三祖堂,是在原黄帝祠的基础上,由海内外32万中华儿女捐资建成的,1998年7月25日正式开游。黄帝祠传说与黄帝城同建于黄帝时代。黄帝祠是我国历代帝王将相祭祀怀古的殿堂…[详细]
基督教怀恩堂
  怀恩堂是中国上海一所知名的基督教堂,位于静安区陕西北路375号(北京西路口)。 该堂创立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最初位于虹口北四川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乐灵生在此置地20余亩,创办怀恩堂和民强中学、晏摩氏女中(现北郊中学)。 1924年,由于北四川路地价猛涨升值,美南浸信会出售原址建筑,将两所中学迁至北宝兴路,建成浸会庄,另拨款在东宝兴路271号建造一幢四层楼房,作为怀恩堂和怀恩中小学校的新址。1935年12月,怀恩堂邀请戚庆才担任牧师,直到1990年戚牧师去世。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虹口沦为战场,怀恩堂被迫搬迁至爱文义路605弄王家沙花园32号。由于信徒人数不断增加,1940年,购置了…[详细]
乌里托尔克山和蒙特教堂城
  简介 蒙特教堂城距省会科尔多瓦119千米,是一座古老的山城,海拔797米,堂住居民8000人。小城坐落在海拔2000米的乌里托尔克山脚下。西班牙人来到之前,那里居住着印第安人科迈沁恭部落。17世纪末,最后一位科迈沁恭酋长卡拉巴伦巴被西班牙人残忍地杀害。这里虽然早已没有纯粹土著人了,但是,许多印第安人的传说,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留传下来。 在印第安传说中,乌里托尔克是一座圣山。在西班牙征服者来到之前,土著人就在山里观察到奇异的光亮掠过天空。到了近代,关于乌里托尔克山中异常现象的记载越来越多。正是这些奇闻轶事使乌里托尔克山和蒙特教堂城闻名世界的。 一位阿根廷原子物理学家讲述了他岳父12岁时的一次…[详细]
牛皋衣冠冢及牛皋祠堂
  牛皋衣冠冢及牛皋祠堂位于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滨街道办事处花山村民。牛皋(1087—1147),字伯远,鲁山熊背石碑沟人,农民家庭出身,初为县中射士,擅长骑射,勇武过人。北宋末年金军南侵,牛皋激于民族大义,聚众奋勇抗击,屡战屡胜,受到宋廷京西道总管垂青,由保义郎而中军统领而同统制,跻身高级武官行列。建炎四年(1130)四月,牛皋率部设伏于滍水渡口宝丰宋村北花山之上,一举歼灭南侵北返金军主力一部,在南宋抗金史上 书-写下光辉一页,《宋史•牛皋传》和《续资治通鉴》均有记载。此后,宋高宗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成为岳家军副统帅,在挥师中原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岳飞遇害后,牛皋心…[详细]
莫愁路基督教堂
  莫愁路基督教堂,原名“汉中堂”,是南京市基督教会最早的一座礼拜堂。现属于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优秀民国建筑。其前身是北美长老会于1882年建立的“四根杆子礼拜堂”(1888年建成“耶稣会堂”)。1934年,因道路拓宽成莫愁路,礼拜堂被拆除。此后,教会自筹黄金1100两,另建新堂,取名“汉中堂”。由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之弟陈裕华长老设计,由冯玉祥将军题写房角石“因为那立好了根基的就是耶稣基督”。汉中堂于1936年8月4日破土动工,历时六年竣工,于1942年10月16日举行献堂典礼。建堂后由鲍忠牧师负责。1958年汉中堂更名为莫愁路堂。莫愁路堂坐东朝西,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800…[详细]
敦履堂
  敦履堂坐落在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中,距县城39公里。应是上庄村仅有的一栋明代民居,因而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它的存在,为世人研究上庄村的社会历史状况、明代徽派民居的建筑法式与特征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98年5月,敦履堂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敦履堂距今已有好几百年了,看起来有些破旧,但梁柱结构还是好的,足以证实古人有着很高的建筑水平。这栋房子有280平方米,当年建造花去了两年时间和一大笔钱,在上庄村的民居中要算高档的了,没有经济实力是做不起来的。敦履堂房主祖上是经商世家,就像所有的绩溪商人一样,不仅有一股默默耕耘的牛劲,还善于积累,不断扩大资本,再创商贾业绩。悬挂在太师壁上方…[详细]
天主教南堂
  天主教南堂时代:1924年-1948年地址:商丘市睢阳区中山南二街34号1924年2月16日,西班牙神甫陈明礼由开封来到商丘,在商丘县城平等五街、中山南二街27号成立商丘教区。以后又先后创办了虞城、宁陵教堂、朱集教堂、夏邑、永城教堂。在创办教堂的同时,教区还在商丘县城内先后开设了婴儿院、男、女修道院、诊疗所和光启小学。随着传教活动的发展,商丘县已成了教务活动的中心,成为天主教商丘总堂。总堂为教区主教座堂,是教区主教、神甫执教奉神所在教堂。总堂除负责商丘县城内教徒的宗教生活外,另有若干神甫在总堂处理教区事务。在规模和神职人员数量上属教区各天主堂之首,在教务、行政、外事、经济等方面均为全区天主教的…[详细]
同里留耕堂
  留耕堂(富观街35号)(含师俭堂、敦厚堂,王绍鏊纪念馆在其内)位于南旗杆中端,朝南面河。建于清末。共计房屋156间,占地面积5157平方米,建筑面积3051平方米该建筑共有房屋3组,。每组老宅之间,以备弄为界,房主都姓王,同里人将三条备弄合称为“王家三弄”。每组均为6进,东组房屋为明正统(1436--1449)时,江西右布政使何源归老之宅,称为“遗老堂”。后为居乡隐者王有庆购得,更名为“师俭堂”。中间房屋称“敦厚堂”,始创于清康熙年间。其中,第5进房厅,通面阔17.85米,通进深10.63米,总高5.21米。其对面现存门楼一座,上刻“忠厚贻谋”4字。西组房屋由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举人王文…[详细]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介 绍 位于都柏林市区Liffey河南岸西侧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坐落在市区中基督教起源最古老的地方,据说圣帕里特就在这里的一口古井受洗并皈依于基督教。 最早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建于西元450年,其后经过几度改建至今天的规模。公元1181年,英王享利二世指派John Comyn为都柏林大主教后,陆续开始兴建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一直持续到14世纪末,今日的教堂则是19世纪时改建的。西侧的钟塔,是在1370年整建时加上的,至今收藏着全爱尔兰最大的钟。 在这间教堂中,除了有早期塞尔特人(Celtic)的墓碑以外,还有在爱尔兰建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包括爱尔兰共和…[详细]
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
  救世主大教堂位于莫斯科,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该教堂是拿破仑战争后,在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的,其目的是为了感谢救世主基督“将俄罗斯从失败中拯救出来,使她避免蒙羞”,并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人民。救世主大教堂的建造工作于1837年开始,主体结构至1860年基本完工,但完成内部豪华的装饰和壁画又花费了约20年的时间。1883年5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冕的同一天,救世主大教堂正式竣工。不幸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正教会遭到-,救世主大教堂-关闭。1931年,联共中央决定修建庞大的苏维埃宫,其地址选在了救世主大教堂的基址上,为此决…[详细]
花之圣母教堂
   介 绍 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妩媚。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花之圣母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乔凡尼·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 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我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涅内斯基没有画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