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大成国王府遗址
  大成国王府遗址大成国王府遗址位于现桂平市城区桂平镇中心校内,是清咸丰年间,金田起义北上以后,由陈开、陈文茂领导的大成军建立的农民政权机构所在地遗址。1851年金田起义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1854年6月,广东鹤山县船民陈开在佛山领导武装起义,会合粤剧艺人李文茂等50多艘,沿珠江西上,与梁培友、伍百、吴县,占据大湟江口,围攻浔州府城(桂平县城),1855年8月16日攻克浔州,活捉浔州知府刘体舒、桂平知县李庆福等。在浔州建立大成国,年号洪德,以旧浔州府衙门为大成国王府(桂平镇中心校),改浔州为秀京、桂平县为永秀县。陈开称镇南王后改称平浔王,又称洪德王,梁培友称平东王,区润称平西王,梁大昌称定北王,姚新昌为北路大元帅。实行新的财政经济措施,征赋税、铸钱向“洪德通宝”和“平靖胜宝”。大成国秀京王府,原有正殿,正面向东有长100米、宽2米的通道,通道上分级设文武百官朝拜台,并有石级云梯和府门左右安放……[详细]
百色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由广东商人集资兴建,始建于清朝康熙59年(1721年),后多次重修。凡粤商来到百色,都喜欢到粤东会馆投宿、聚会、洽谈生意等。粤东会馆,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具有南方古建筑的艺术传统和风格。位于百色市解放步行街,整个建筑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会馆座西向东,以前、中、后三大殿宇为主轴,两侧配以相对称的四进厢房和庑(音:wu)廊,构成“日”字形封闭式独立建筑群。殿宇庑廊,布局严谨,庭院通道,铺设红色阶砖和长方形条石,殿堂廊下,全为是实木大圆柱或花岗岩方形石柱支撑。中间主体建筑三大殿宇的内山墙上现今还完整保存着十分精美的水墨壁画。可以说,整个建筑就是一件文化教育艺术精品。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成功发动发百色起义,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百色成立。设司令部和政治部。司令部所属的参谋处、经理处、副官处、军医处等就在粤东会馆办公。邓小平、张云逸的办公室……[详细]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是两幢结构相同的法式二层楼房。楼房层高5米,单体长25.66米,宽15.2米,面积780平方米,两幢楼房总面积1560平方米。楼房地面铺着石板,屋顶覆以金属瓦片,中间两座旋转式楼梯和楼板均用枧木精制,四周开20只大拱门,拱门向内为2米宽的走廊,整个建筑坚固而别致。法国驻龙州领事馆设立之初,设领事1人,文案、医生各1人。1898年裁去正领事,只设一名副领事,以领事馆医生兼之,文案翻译改用中国人。民国9年(1920年),龙州副领事又改为正领事。民国11年11月,法属越南总督选派在河内医学院毕业的一名中国人到法国领事馆服务,并设法医院,施诊施药。民国28年,领事馆内增加两名越籍馆员。法国领事馆期间,先后派出28名领事、副领事到龙州任职。1898年,法国领事馆从篓园角迁出,搬进当时闲置着的……[详细]
164、惠爱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爱桥
  惠爱桥原名金肃门桥,俗称旧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惠爱桥的桥梁结构和设计独具匠心,在广西属首创,在全国也属罕。惠爱桥为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惠爱桥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以后),嗣后年久桥记,经崇桢8年(1635年)、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2年(1737年)多次重修,光绪13年(1887年)毁于火。清宣统元年(1909年)廉州绅商募款重修,宣统3年(1911年)落成现桥。据说桥为当地泥水工匠出身的蒋邑雍设计并承包施工。3桥体结构惠爱桥为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木料是来自印尼产的坤甸木,质坚而耐腐。惠爱桥在建造之初,……[详细]
蒙山西炮台公园
  蒙山县西炮台公园位于蒙山县城西半华里的团冠岭上,原是太平天国起义军首领——西王肖朝贵镇守的西炮台遗址,于2002年建成,占地71.36亩。公园山顶正中是烈士陵园,北边依山建起两堵半圆形的城墙,拱卫着两尊巨炮,公园东西两面的碑廊,铭刻着蒙山县历代名人和影响深远的事件。团冠岭上亭台幽雅别致,绿草如茵,花木满坡,登上山顶,蒙山县城尽收眼底。蒙山西炮台公园西两面的碑廊铭刻着本县历代名人和影响深远的事件,铜冠岭上亭台幽雅别致,绿草如茵,花木满坡。太平天国文化公园有当年洪秀全发布诏书诏令的见证物玉兰古树,有处决州官的眢井坑,有太平天国各王及将领商议军机大事的武庙,有古永安州的城墙,有近年建立的碑廊、洪秀全铜像及太平国天国文物陈列馆等景观。正在改造拓展的太平天国文化公园的工程(包括西城墙、北城墙修复、太天平国纪念馆、浮雕碑廊等)2002年5月1日可向游人开放。长寿风雨桥已修缮通行。湄江拦河坝已投入使用,……[详细]
栖霞古寺
  始建于唐。天宝九年(公元七五零年)高僧鉴真率弟子来桂期间曾到寺参访传法。元至元十七年,道士唐大淳重建,改为全真观。明万历易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临济法派浑融和尚驻锡,殚精竭力、募化四方,耗时三十三年,在寿佛庵基础上恢复栖霞寺,并使之成为西南佛教一大名刹。抗战期间,兵火蹂蹴,主殿废为丘墟。新寺重建承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鼎立襄助,遵从仪轨,遍访名寺,悉心筹划,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落成。重新修复的栖霞寺基址在七星景区普陀山西麓,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15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造型典雅,斗拱宏大,出檐深远的盛唐风格。设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中轴北翼借用江南园林造园手法。曲廊,小径与白莲池,素食斋、佛艺斋、方丈院、听月亭有机相连。寺前广场塑临济法派栖霞第一代开山祖师浑融大和尚像,彰显佛教“庄严国土,立乐有情”的精神。主殿内设唐代“温柔敦厚”、“丰肌秀骨”的佛、菩萨以及神……[详细]
能仁禅寺
  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距今已1400多年。唐代兴盛佛教,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舍宅筑基,名福业院,后改称报国院。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承天院,政和七年(1117)改称能仁院。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称为能仁教寺,正统二年(1437)重修,清乾隆二年(1737)称能仁禅寺。能仁寺殿宇宏伟,气势雄浑,四周环水,占地70余亩。寺院座北朝南,略显长方形,主要建筑物分布于一条南北轴线及其东西两侧,山门直对天仙桥。山门往北为金则殿、大雄宝殿、华严阁。金刚殿前有参天银杏两株及砖塔一对。大殿东偏为纪念陆贽建有宣公祠,西偏为鲁班殿、功德林。大殿前为钟楼和鼓楼。寺院周围僧房棋布,禅室罗列。共有十二禅房,僧众百余人,为远近闻名的大寺院。能仁寺阅历千载,几经兴衰,也有许多感人故事。清朝未年,一场无情大火,能仁寺又不幸被毁。当时中医沈季良妻邱氏身披袈裟,背负韦驮……[详细]
莲藕休闲观光园
  公会镇莲藕休闲观光园位于平桂区公会镇,主要种植品种有鄂莲五号、鄂莲六号、珍珠藕等品种,莲藕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均亩产莲藕4000公斤。核心区位于公会镇石塔和双石村。该示范区将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莲藕产业、农产品加工交易、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一塘荷花,罗裙轻卷,含笑摇曳,微风拂过,幽幽清香扑鼻而至,着实令人心头生出一番欣喜。而雨中赏荷,更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漫步木桥,观田田荷叶,赏聘婷荷花,品沁人荷香,夏天最不可辜负莫过于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而学生们的朗诵更是充满热情与希望。放眼望去已是许许多多新叶,预计7-8月公会镇将迎来一场荷花视觉盛宴,期待大家的到来。下一步这里还将围绕“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文化传承”进行建设,打造集“产业、旅游……[详细]
全州蒋氏宗祠
  全州县永岁乡石岗村蒋氏祠堂——敦睦堂,亦称燕窝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州石岗蒋氏宗祠位于全州县永岁乡石头岗村。 石岗村过去的读书人多,曾有“才子之乡”的称谓,清乾隆年间,该村还出了一门父子三进士,即蒋林与其子蒋良骐、蒋良翊分别登清康熙乙未科进士、乾隆辛未科进士、乾隆甲戍科进士。 明正德六年(1511年)工部侍郎蒋淦主持修建,于嘉靖七年建成,全木质结构,旧称敦睦堂。祠依地形变化为沿纵轴线布置祠门、祠堂、神堂,供奉蒋氏历代祖先牌位。宗祠建筑为三进、有两重天井的四合院,总占地面积516平方米,建筑面积446平方米。 石岗蒋氏宗祠门楼构筑精致,犹如燕窝,后人称燕子窝楼,闻名遐迩。门楼高8.7米,宽10.9米,设上四层下三层斗拱,上宽下窄,四周无任何依托,只凭4根木柱高擎。楼的上体由弓字形木榫环环相加,衔接成斗拱;以中间扁额为界,华拱的方向均向两侧倾斜45度,升的平面为菱形;各斗拱雕刻有精美……[详细]
岑氏古建筑群
  介 绍 西林县明、清岑氏古建筑群位于西林县城东约50公里的那劳乡那劳村内,是明上林长官司土官岑密的的庄园旧址,也是岑密的后人清云贵总督、受封“太子太保”的抗法将领岑毓英和清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民国四期0军政府主席总裁岑春煊父子的故居。1994年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林岑氏建筑群不仅是桂西、桂西北壮族地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而且村落、组群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先进的汉族建筑文化,是壮、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从建筑文化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是桂西的一个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壮民族文化的一个宿影。 岑氏建筑群依山而建,宫保府、南阳书院、增寿亭、岑氏祠堂等古建筑因地形地势和建筑的功能分布在村落的山坡不同位置上。其中,岑氏土司府是西林县保存完整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 建筑群为三进院落,砖木……[详细]
宴石寺风景区
  宴石寺风景区宴石寺风景区位于博白县境西南部顿谷镇石坪村,距县城30公里,海拨300多米,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碧绿的南流江从景区穿梳而过。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山体顶平开阔,四壁直立,传说曾有众神会宴于山顶,故名宴石山。山体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区内层峦叠翠,形象带真,马岐石形似牧童骑马;0山上千年神龟翘头望春天;象鼻伸鼻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还有栩栩如生的虎头山;活灵活现的金鸡报晓山颇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气候温和,神话传说神奇入胜,历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墨客到此游览吟诗作对,素有文明历史和名人开发功绩记载,游客如云,长盛不衰。1995年4月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风景区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同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宴石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详细]
鲤鱼嘴遗址
  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80年初,柳州市博物馆罗秀英和桂林市文管会谭发胜在大龙潭周围进行摩崖石刻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总计56平方米,但除T1南部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未发掘到底。该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比较丰富,其中,遗迹包括墓葬6座;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见《考古》1983年第9期)。资料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该遗址成为探讨柳州、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2003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文物考古队和柳州市博物馆联合对广西柳州鲤鱼嘴岩厦贝丘遗址进行了第2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8平方米,共发……[详细]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王力故居位于博白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桷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2003年重新修复并向游人开放。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风貌,融文化、学术、艺术、史料、观赏为一体。展示的内容丰富翔实,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学,奋发进取,出国深造的叙述;有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和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砌磋学问的珍贵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重现了这位大师“生前一代雕龙手,身后三千倚马才”治学育人的风操,详细介绍王力先生一千多万字著作的辉煌学术成就。故居内设有“龙虫并雕斋”、“王学书屋”、“翰……[详细]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贵港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贵港市达开路榕兴街34号(原广西贵县圩心街广东巷张国才家),中国共产党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日在此地二楼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10余人,中共中央委员恽代英到会指导,时任广西特委书记邓拨奇主持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三项重大决议案,改组了广西特委,选出了15名委员,朱锡昂任书记,董铨汉为候补书记。这次会议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广西各地党组织在国民党-派的-下经过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得到恢复和逐渐发展的历史转折进程中召开的。是广西自1925年建党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的重要会议,对推动广西工农群众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广西苏维埃运动的宣传、劳农会、赤色工会的组织和革命斗争的掀起,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旧址现有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陈列展览,展览集文物、图片、资料于一体,图文并茂。给予参观者普及广西党史知识,学习革命前……[详细]
珠山烈士墓园
  在广西梧州市河滨公园内的白鹤山上,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它们记录了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精神,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1999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10月,广西第一个中-支部——梧州支部成立。从此,具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斗争。1927年9月,中共广西地委书记廖梦樵和地委组织部长黄士韬等19位同志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他们始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在被敌人押赴刑场时沿途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慷慨就义。1926年10月中旬,设在梧州的中共广西临时省委交通机关被敌人破坏,中-员郭金水、李秀农、谭景韶等不幸被捕。在赴刑场途中,郭金水和战友们大义凛然,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