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金贯真烈士墓碑
  金贯真(1902—1930),原名家济,永嘉县岩头村人,191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23年,他同蔡雄、苏渊雷等组织“血波社”、“宏文会”等新文学团体,与李得钊、金省真等组织“溪山学友会”、“青年策进会”,开展新文化运动。由于他品学兼优,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勇于斗争,校长金嵘轩为他改名为“贯真”,激励他为实践真理而奋斗。1924年冬,他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共党员,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北伐时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兼党团书记。1927年秋,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8月回国。翌年1月,任中共中央巡视员。5月,任红十三军政委。是月20日,在温州城区不幸被捕,当晚壮烈牺牲于松台山麓。同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秘书李得钊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上著文悼念,称金贯真是“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模范”。8月,周恩来在莫斯科赞扬他是“浙江的金龙”。金贯真烈士墓碑,位……[详细]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旧址
  193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人刘英随同中共东南分局负责人曾山在金华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就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合作以及共同抗日事项进行会谈,提出在温州、平阳、丽水等处设立新四军办事机构,并达成协议。同月,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温办事处改为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主任周饮冰。通讯处建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推动温州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二是输送抗战兵员,曾先后接转党的干部和进步青年三批1300多人,经温州赴皖南参加新四军;三是掩护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开展工作,后成为浙江省委的主要交通联络站;四是以公开合法身份与国民党温州驻军和政府打交道,处理有关事项。同年9月,国民党温台-司令部下令取缔了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等5个抗日救亡团体,封闭进步刊物,禁止抗日宣传。10月10日,又查封了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逮捕了当时住在通讯处的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谢文清、青年部长赖大超,……[详细]
泰顺县烈士公墓
  泰顺县是革命老根据地,1923年,泰顺籍青年林秉权在上海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浙江省委派员到泰顺从事革命活动,后在泰顺组织了一支800多人的农民武装;福建省党组织也先后在泰顺边区一带开展过活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泰顺县是红军挺进师和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中共浙南特委活动的重要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泰顺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494位荣膺烈士称号。 泰顺县烈士公墓,位于泰顺县罗阳镇霞阳村,建于1957年12月,1984至1989年间,泰顺县政府对公墓进行了扩建和重修,现公墓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公墓建筑分三个层次:进入大门,穿过两个荷塘间的大路,拾级而上就来到第一层平台,经过平台两旁柏树、雪松间的小路,尽头各有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红色八角亭;往上是第二层较宽敞的平台,这里是举行奠祭和瞻仰活动的场所;再上是第三层平台……[详细]
红军洞旧址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采取“北和南剿”政策,对闽浙赣皖四省边区发动全面进攻,妄图消灭四省红军游击队,并对浙南革命根据地实行重点“围剿”。在大峃、珊溪等地控制交通要道和重要路口,派重兵分别驻扎在下垟、南田、西坑、雅梅一带,还在南田、王宅、雅梅、敖里等地垒筑碉堡,对瑞青泰地区游击根据地实行全面-。 1937年3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二纵队政委、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许信焜带领特委机关和赤卫队到浙南寻找临时省委,接受新的指示,至玉壶李林乡李山村与二纵队会师,后决定回浙西南地区活动。是月30日,80多名红军指战员从李山出发向浙西南挺进,到玉壶金星附近宿营。由于当地乡保长告密,次日上午,指战员在十源乡富庄村遭到国民党19师某营的阻击。一大队政委宣思金接到许信焜的命令,带部队冲上深坑岭头,占领岭头两侧高地,用机枪掩护二纵主力撤退。撤退过程中,许信昆、宣恩金二人腿部不幸受伤,……[详细]
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旧址
  永嘉县溪下乡黄皮村地处永嘉、仙居两县边境,原属仙居县金竹乡黄皮村,1948年划归永嘉县溪下乡管辖,是温(州)、台(州)、金(华)3个地区接壤的三角地带,易守难攻,且具备群众基础,是理想的红军后方基地。1929年11月19日,中共永嘉中心县委领导-农民在此成立浙南革命委员会与浙南红军游击队,该村一批贫苦农民踊跃入伍。翌年2月3日,浙南红军游击队在该村革命群众的支持下,打败了仙居十八地反动民团。3月初,中共中央军委派胡公冕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3月9日,红军游击队在该村广福禅寺中大殿召开大会,400多名红军战士参加会议。大会宣布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由胡公冕任总指挥,刘蜚雄任参谋长,王国祯、李振声负责政治工作,金国祥负责经济工作。随后,红军游击队整编为3个支队、1个直属队,雷高升、胡协和、谢文侯分别任支队长,胡衍真任直属队队长,下设41个分队,计400余人枪。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为中国……[详细]
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
  苍南县龙港镇的海头村(原属白沙乡)是20世纪20年代盐农民-的策源地。1923年6月,出生在海头村的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吴信直,带领当地盐民20多人举行武装-,他们攻打垄断食盐、包收盐税的方良盐堆,打死欺压盐民的盐警,缴获了0弹药,并放火烧掉盐堆,取得了第一次盐民-的胜利。1926年12月,吴信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任白沙农民协会会长,继续领导和组织农盐民开展武装斗争。期间,他先后于1926年9月26日和1927年2月18日,两次在白沙组织“杀警焚堆”-,焚毁从象岗至舥艚的18个盐堆。这两次-震撼了国民党在鳌江以南地区的反动统治。后吴信直被捕牺牲。 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位于苍南县龙港镇海头村,兴建于1992年11月,占地675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纪念馆是一座3间3层混凝土结构楼房,坐北朝南,金黄色琉璃瓦、铝合金门窗。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王芳题写了“苍南盐民革命纪念馆”馆名……[详细]
龙溪会议旧址
  1930年夏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活动进入全盛时期,活动范围遍及浙江南部的温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区的20余个县、市,经历大小百余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封建豪绅势力。同年9月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调集了浙保第三、四、五、七团共4个团的兵力,再配以永嘉、黄岩、仙居、缙云等4个县的保卫团,从四面八方向红十三军第一团(师)包抄过来,形势非常严峻。是月底,面对风云突变的严峻形势,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在五氵束鸟龙溪山洞主持召开军事干部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雷高升、刘蜚雄、胡协和、胡衍真、戴元谱、金则意、李立敬等19人。会议制订了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保存实力、伺机再起的应变方针,采取出走、上山、隐蔽、潜伏等具体办法。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决定胡公冕、刘蜚雄和杨波等留苏回国人员回上海,向中共中央军委汇报请示,听候安排,红军部队交雷高升指挥;雷高升、戴元谱、金永洪率部在永嘉、黄岩、仙居边境坚持开……[详细]
瑞安烈士陵园
  瑞安革命历史悠久。从1926年开始建立党组织至1949年解放,瑞安党组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历经风雨,不屈不挠,在国民党腹心地带坚持长期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成为浙南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瑞安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党的解放事业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300多人。为了纪念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瑞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修建了瑞安烈士陵园。 瑞安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区西观山公园内。1982和1991年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扩建后的烈士陵园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陵园的整体布局是:东首为正门,高7.5米,宽3.2米,门楣正中刻有“瑞安烈士陵园”,门两侧石柱刻有“瑞城育英灵长夜血碧,安邦仗劲旅花朝日红”对联一幅;西首是梯形烈士墓,计有120穴,现安放着90位烈士的忠骨,墓的靠山墙刻有……[详细]
王国桢烈士故居
  王国桢(1900—1931),原名杨柳,字叔材,平阳县蒲城(今属苍南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之一。1926年参加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作为中央特派员赴浙南开展农民运动,积极组织农民协会,领导武装-,被选为永嘉县农会会长。他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浙南地区最早的农民运动组织和领导者之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的创始人之一,曾以温、台游击区域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担任过中共浙南特委书记和温州中心县委书记,为党在浙南地区组织发展和武装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2月11日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于温州市区松台山。 王国桢烈士故居,位于苍南蒲城乡西门外村,是一座由25间房子组成的四合院,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182平方米。2006年,中共苍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投资30多万元,对故居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坚持修旧如旧……[详细]
双路口革命历史纪念亭
  泰顺县仕阳镇双路口村地处浙江最南端,与闽东的柘荣县交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叶飞领导的闽东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5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福建省霞浦县(今柘荣县)、福鼎县西部和浙江省泰顺县南部建立中共霞鼎泰县委,下设4个区委,其中第二区的驻地在泰顺境内的双路口村。第二区委又称泰南区委或排头区委,书记章立坦,这是泰顺境内的第一个中共区委。在泰南区委成立的第三天,泰南区苏维埃政府也宣告成立,主席章子辉,这是泰顺境内的第一个区级红色政权。闽东苏区向泰顺发展,使闽东的革命斗争力量大大加强,双路口村也成为当时闽东苏区的可靠后方。是年10月26日,闽东工农红军霞鼎第七、八支队,会同霞浦县东坪、泰顺县排头一带的赤卫队100多人,进攻泰顺仕阳镇双路口村国民党据点,俘虏民团团长一人、团兵10余人、土豪6人,缴获14支步枪。双路口战斗拔除了国民党在泰南区的中心据点,促使泰南区的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在土地……[详细]
九峰革命历史纪念碑
  九峰乡是泰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11月7日,红军挺进师与中共闽东特委在白柯湾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以刘英为书记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此后,浙江和闽东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在九峰乡先后建立中共泰平区委及前坪仔、山后、赤水溪、半岗、九峰、湾头、石门党支部。1936年8月,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和瑞平泰中心县人民革命委员会在白柯湾、山后、前坪仔等村组建红色政权,开展分青苗、分土地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九峰乡党组织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清剿”,中共浙闽边区委和泰顺县委转入隐蔽精干斗争,在山后等村保存了骨干力量。1947年11月中共泰顺县委在前坪仔组建了中共浙闽边中心县委,以泰顺为中心的浙闽边游击根据地迅速扩大,九峰普遍建立农会、妇联会和民兵组织。1949年5月3日泰顺全境解放前夕,中共泰顺中心县委在九里潭、西地举行扩大会议,为建立泰顺县人民政权作了全面准备……[详细]
红军路纪念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泰顺东部地区,以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当时,这一带闭塞的交通和险要的地形是红军队伍得以生存和取胜的自然条件。 解放后,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是老区人民最大的心愿。自1988年8月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老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历时十年多,于1999年9月打通了自九峰经峰文至富垟的公路,全长42公里。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由于公路沿线有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宣布正式成立旧址、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旧址、红军山洞医院旧址、红十九师成立旧址和峰文战斗地址、三条岗战斗地址、伙爬岭战斗遗址、革命堡垒村等众多革命胜迹,老区人民将此路称为“红军路”。原红军挺进师二纵队政委、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张文碧于1996年6月欣然题写了“红军路”。中共泰顺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红军路沿线革命胜迹的建设和自然景观的开发,1999年4月成立了泰顺县风景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建……[详细]
穹岭头战斗遗址
  1948年7月21日,中共平阳县委机关和浙南游击纵队第十区队指战员,在县委书记郑海啸率领下,从山门大岙村转移至穹岭头附近的峰岗与由刘正发率领的青景丽县委机关、浙南第二县队在穹岭会合。21日上午,平阳县委得到消息,国民党浙保二团三营七连100多人从文成方向向穹岭头行进。当时,第二县队与第十区队两部加上当地民兵,虽武器装备较差,但战斗人员数量超过国民党军。平阳县委与青景丽商定,第十区队与第二县队协同作战,诱敌上岭,从中切断后予以消灭。按预定计划,由郑海啸、刘正发共同指挥,第十区队第二小分队在岭头设伏,迎头痛击国民党军;第二县队坚守沟边山岗,阻击国民党军向文成五十四都方向逃跑。 下午2时,第二县队首先进入沟边山岗阵地。但国民党军提前到来,很快就与第二县队发生了激烈战斗。原定在穹岭头阵地设伏待敌的第十区队第二小分队果断改变战斗计划,迅速沿山坡隐蔽接近国民党军阵地,猛然插入其后背。国民党军受到前后夹……[详细]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1930年5月,王国桢以温、台游击区域代表身份,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后返回温州,于6月18日至22日,在瑞安渔潭村(今属瓯海区)灵佑宫主持召开中共浙南第一次-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永嘉、瑞安、平阳、乐清、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永康等县-表和工人、妇女、游击队、红十三军代表共25人。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重建浙南特委等指示精神,通过了《目前浙南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以及组织妇女运动、农民运动等决议案,提出“发动地方-,夺取地方政权和一省胜利的前途”。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组织委员曹珍、宣传委员赵胜、军事委员陈文杰、农运委员应焕贤、工运委员朱绍玉、妇运委员杨德芝、委员兼秘书金缄三。 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瓯海区仙岩镇渔潭村灵佑宫。灵佑宫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由门厅、正殿、南北厢房组成。正殿面阔五开间,门厅东侧附设戏台。自1984年以来,当地政……[详细]
中共瑞泰边联络站旧址
  1936年春,中共瑞泰边联络站在文成县坦岐村正式建立,归属鼎平(中心)县委领导,朱大孝任站长,朱大商、朱儿丁、朱德添、黄永谷等党员为交通员。8月划归瑞青泰县委领导。其主要任务:扩大联络点、寻找宿营地、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开展通讯联络。在全体交通员的艰苦努力下,瑞泰边联络站发展迅速,相继建立了枫门头、双尖、雷公尖、下山岭脚、岩背岭脚、赤砂、塘山、黄龙、九溪、穹口、东处、稽垟、支坑口、东家寮、下庄、白岩下、江山、石传井、天湖、牛鼻头、苍横岩等22个联络点。逐步形成大峃、珊溪、峃口、黄坦、西坑等地与福鼎、泰顺、景宁、瑞安、平阳等地交通联络网,把上级的指示和情况迅速传达到基层,并将基层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机关反映。 中共瑞泰边联络站旧址,位于文成县珊溪镇坦岐村朱氏祠堂。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建筑占地面积450平方米,门口的牌匾上 书“朱氏宗祠”,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小径通向一座二进五开间回廊单檐……[详细]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