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文物古迹介绍

魏了翁墓及魏公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位于蒲江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高桥乡潘沟村潘家山山坡上。墓前有一条山溪蜿蜒流过,两岸山坡,均为茂密的松林。墓为土冢,长11米、宽3米、高2.5米。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竖的墓碑,现已毁,仅存残破片段。附近公路旁原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蒲江知县王有仙(宣城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蒲江知县何咸亭(松江人)所立的“宋魏文靖公先茔神道碑”两通(清碑今运蒲江县文管所保存)。墓前40米处,有石人2尊,两石人相距8米,头已毁,宋代袍服装束,残高1.7米、肩宽0.6米、胸厚0.4米。石兽3尊,头亦毁,残长1.2米、高0.5米、厚0.45米。墓前原为清代光绪年间兴建的魏公祠。墓南50米处过山溪小桥,即为魏公祠龙门,过小桥,进龙门,上11.3米为18级的石梯,即有房屋5前,长30米、宽10.5米,正中一间为楼阁。再上石级,为东、西耳房,各3间,……[详细]
三学寺景区
  三学山位于县城东6公里处的栖贤乡圣灯村。相传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3次学道之地。山路通往川北之古代“阴引道”上,山下“三学隘”道险而长,是成都东北门户。隋唐时山上建有法海、普济、广济,总称三学寺。寺前有古开照寺,俗名前庵。诸寺前后竹树掩映,泉壑交错,原有飞来石、佛迹石、盘陀石、皇姑坟、黄犊塔、鹦鹉舍利塔、支提石塔、七佛岩以及栖贤洞(又名琴泉)、仙人洞、仙人井、洗马池。三学山,唐、宋开始就驰名川西,有不少人在这里开龛造像,题词刻壁。明洪武中,“以三学、云顶赐蜀藩为金雁庄”。三学寺改名“栖贤禅院”,并在寺后盘陀石上修建一座由大小八万四千座塔聚成的“释尊无量宝塔”。……[详细]
格尔底寺
  “郎木寺”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的-上。因为这里是川甘两省交界的枢纽,古有“南番中心”之称,藏传佛教寺院是这一地区的核心,故称郎木寺。现在的郎木寺分别有两大寺院和两个清真寺。一个为四川寺院(当地人这样称呼),名称叫“达仓纳摩格尔底寺院”,简称格尔底寺,系四川阿坝地区格鲁派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辖有18座分寺,现有僧人500左右。另一个为西北寺院(当地这样称呼),名称叫“达仓郎木赛赤寺院”,简称赛赤寺。赛赤寺是西藏哲蚌寺的子寺之一,亦属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寺院。现有僧人360多人。四川清真寺与西北清真寺所在的村寨互称“西北甲科村”、“四川甲科村(现更名为回民村)”,均由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组成,约1100多人,信仰伊斯兰教。神秘与清幽是郎木寺的双眼。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是这儿的主流。一年四季,南北对望的两大寺院佛号长鸣,“煨桑”(敬神、祭典)的香烟袅袅,……[详细]
284、文殊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文殊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寇,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市民群众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过去称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后,才更名为文殊院。大约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信相院荒废的遗址,发愿修复其剃度师信相井觑老和尚曾经住持的道场。因信相院在明末被战火夷为……[详细]
285、达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扎寺
  达扎寺的全称为“达扎寺吉祥善法寺院”,位于县城东北部,距若尔盖宾馆约500米,是一个格鲁派(黄教)寺院。达扎寺初建于第十一绕迥水兔年,即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由第一世达扎-曲吉.毛郎伦珠主持创造,距今已有338年的历史,历经七世-的主持和发展。一六六三年达扎寺只是一座静修院,长住僧人只有十几名。第十四绕迥土牛年,即大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四世达扎-洛桑丹增嘉措二十七岁时与其兄弟索郎扎西把寺院从黑河和热河交汇处迁到现址,修建了大经堂、尊胜佛母殿等,创建了上部密宗院。殿内供奉的诸多佛菩萨像都由四世-亲手制故。寺里僧人严持戒律,精修各种佛法。瑜伽高僧辈出不穷,被佛教界誉为胜乐金刚道场,是信教群众朝拜的圣地。僧人也越来越多,寺院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法会甚多,给当地文化教育、传统科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六世-达扎-.格桑吉美丹贝嘉禅时,因修持极高,慎思明辩,通达显密各种经典,于一九五六年被西……[详细]
中子铺遗址
  中子铺细石器遗址位于四川省位于广元市朝天区东北部中子镇营盘梁,是108国道和金牛古道的必经之地,距陕西宁强县界10公里,距朝天城区25公里。中子镇是历朝军兵从秦国入蜀的必经之地。兵家的军营多驻扎在此山包上,故称为营盘梁。营盘梁地处嘉陵江支流潜溪河中游,是一条不甚宽阔的河谷台阶地带,海拔660米,营盘梁是一座独立的石山包,高约60米,表面积约13000余平方米,潜溪河绕过此山包向南流入嘉陵江。河谷四周均是高山,海拔1100米至1600米。潜溪河谷是古代金牛道的一条辅道。从中子铺上山,过南垭口,从大安河翻过梅子垭至新店子,接金牛正道至广元。因此中子镇是历朝军兵从秦国入蜀的必经之地。兵家的军营多驻扎在此山包上,故称为营盘梁。遗址发掘1990年4月、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在中子铺营盘梁进行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出土石核、石叶、石锛、石片、石柱、刮削器等文物共2万余件,其中……[详细]
287、虞公陵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公陵
  虞公陵位于仁寿县境虞丞乡,紧邻黑龙滩风景区,是黑龙滩旅游区支线景点。距县城16公里,眉山市32公里.2002年3月,经县政府审定为第一批旅游区,旅游面积10万平方公里.虞允文墓,别名丞相坟,位于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西。虞允文,字彬甫,仁寿县藕塘乡人,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161年在采石矶率一万八千将士,击败十余万金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据《仁寿县志》载:“宋虞忠肃公墓,治西三十里玉屏山,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竖石人石马作侍,石羊、石猪作供,立华表两座,四周砌石围墙护之,旧有祠今废,墓高五尺,穿心两丈,墓前抵石墙界五十二弓,后至山顶五十二弓,左抵山脊六十七弓,右三十二弓四尽。”丞相坟由世袭护墓人宋氏历代守护,明嘉靖邑令毛沂、清同治知县毛绪峰、光绪知县何启祥,均对虞墓进行维修保护,重建墓碑。墓位于虞丞乡玉屏山下。建墓初……[详细]
卧龙山千佛岩石窟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卧龙镇五一村卧龙山顶。造像凿于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石墩四周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南面为石造像,未凿龛。总共造像1000余尊,故名“千佛岩”。均为唐代开凿。东龛,圆拱形,高2.3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头光,结跌跏坐于莲台上,身着僧衣,左手按膝,右手举于胸前。从整体造型看,线条自然,肌肉感很强。二菩萨站立于佛的两侧,头部残,但表现出端庄、娴静的表情。二弟子站于佛的两侧,神态端庄。力士威武雄壮,守护在龛门两侧。龛沿两侧原刻有140尊小佛,现存68尊。龛顶部分的天龙八部为浮雕,形象丰满,刀法流畅。西龛,圆拱形,高2.2米,宽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3尊。主像为观音菩萨,座高0.95米,两边童子各一躯,观音像面部略带微笑。龛的两侧分别刻有26个闻法菩萨,合为52数,……[详细]
紫竹遗址
  紫竹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之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燎原乡紫竹村,年代距今约4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城址群之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堪称“长江上游近5000年文明史的象征”,被誉为“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纳入《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紫竹遗址位于四川省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燎原乡紫竹村7、8组内,东经103°35′,北纬30°36′,海拔532-535米。 遗址呈长方形,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面积20万平方米(300亩左右);内垣边长400米,墙体宽5—25米,高1—2米,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较好;外垣多被破坏,部分地段城垣宽3—10米,高1—2米。 紫竹遗址是距今4300年成都平原的早期城址……[详细]
290、筹边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筹边楼
  筹边楼位于四川省理县杂谷脑河岸的薛城镇,始建于公元830年(唐文宗太和元年)。当时,唐朝与吐蕃边境战事频仍,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为加强战备、激励士气、筹措边事,在当地修建了“筹边楼”。这李德裕颇有战略眼光和讲究斗争策略,他并没有把这筹边楼纯粹作为军事要塞,而是将此楼作为交际场所,与少数民族首领勾兑关系,联络感情。因此,在他任上的两年间,唐朝与吐蕃在川西相安无事,为边境的和谐安宁做出了很大贡献。正因为如此,唐代女诗人薛涛曾来此登楼凭吊,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楼不在高,有诗则名,筹边楼也因此名扬天下。在现代史上,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这“天高皇帝远”的杂谷脑河流域建立苏区。红四方面军曾决策于筹边楼上,从此处出发,翻雪山、过草地,把革命火种播向全国。筹边楼曾毁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现存的筹……[详细]
成都永陵
  又称王建墓,位于一环路内西门三洞桥,是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永陵的精髓是地宫,里面不管是王建的石像,还是其棺床周围的石刻二十四乐伎、十二扶棺力士浮雕,都堪称杰作,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宫庭乐队的建制、音乐史、乐器史等有很高价值。大门右侧的永陵博物馆内,收藏了许多五代时期的精美文物,博物馆门口还有相关的历史书籍出售。成都永陵,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座建于地上的皇陵,至今已有千年,是五代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墓。永陵游览的重点是地宫,地宫内不管是王建的石像,还是其棺床周围的石刻二十四乐伎、十二扶棺力士浮雕,都是杰作。景区内还建有永陵博物馆,馆内收藏了许多五代时期的精美文物。在这里还能购买到相关的历史书籍。王建墓曾被盗,但无法盗走的陵墓建筑和精湛的石刻,仍可算得上是陵宫艺术之花。墓封土高15米,直径80米,周长225米,气势胜过刘备的“惠陵”。墓内有14道双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长23.6……[详细]
芦山青龙寺大殿
  青龙寺大殿位于四川省芦山县 龙门乡政府院内,元至治三年(1323年)建,为四川省内现存少数元代 建筑中有准确铭文纪年的古建筑。虽经明、清历次维修,仍基本保持原建时代特色,是研究元代古建和地方佛教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被四川省 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大殿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后仍然顽强矗立,只是正殿墙体部分有脱落现象,大木构件有一些倾斜。大殿座西向东,歇山式抬梁木结构斗拱建筑,八架像屋四橡前后对乳,用四柱。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平面成正方形,前檐明间补间铺作三朵,中心一朵为溜金至中金檩,再接一挑斡至脊檩;两侧斗拱出五铺作斜拱。次间补间铺作为一朵,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均为五铺作斗拱。后檐柱上,斗拱简约,均以蜀柱替代栌斗承托正心檩,用挑枋实现出檐。屋面举折平缓,角有虾须橡。内柱直径56厘米,素面覆盆式柱础,素面须弥座石台基,垂带踏道。 在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南距芦山县城芦阳镇15公里……[详细]
293、波日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波日桥
  波日桥堪称桥梁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康巴第一桥”,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横跨雅砻江,气势雄伟、壮观。波日桥始建于清朝,由杰出的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承担设计,他指挥工人在峡谷深涧、江水湍急的雅砻江上风餐露宿几个月才完成。从侧面看,波日桥有着粗犷的圆弧桥墩,整齐美观的桥台,木榫完美契合的桥身,这座鬼斧神工、名副其实的“飞桥”,体现了神秘的雪域文化。2006年,波日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波日桥长125米,宽3米,孔径跨度60米,由桥身、桥墩、桥亭三部分构成。桥墩远看形如两个坚固的碉堡,全部用圆杉木、卵石、片石相间叠砌而成。两个桥墩中部,用4—6根圆木撑成拱形,圆木长度自下而上,逐步递增,形成两个悬挑臂,然后在悬臂上架梁、铺上桥板,再装上栏杆,构成桥身。桥墩上用石片叠的“伞”形结构,便是桥亭。最为称奇的是,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一块铁,每一个结合部均用木楔连接,原始……[详细]
南部文庙
  南部县文庙位于文庙街,据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保宁府》“学校”(卷六十八)(《四库全书》本)、明万历本《四川总志·郡县志》卷十一“保宁府·学校”、清人黄廷桂等监修《四川通志·学校志》(雍正七年版本)及清常明、杨方灿纂修《四川通志·学校志》、清黎学锦、徐双桂等修、史观等纂《道光保宁府志》(清道光元年刻二十三年补刻本)记载,南部县文庙创于隋。明洪武十五年重修,通判熊杰増修铸祭器,明末毁。清朝知县裘龙重修。清·王瑞庆等修、徐畅达等纂修:《道光南部县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卷二·舆地·祠庙》明确记载文庙在县城中的位置及布局:“文庙在学街。崇圣祠在文庙后。名宦祠在文庙东。乡贤祠在文庙西。忠义祠在明伦堂东,节孝祠在明伦堂东。”实际这是儒学的布局,即既包括了文庙的建筑,也包括了学校的建筑(明伦堂)。根据以上的资料记载,南部文庙建于隋,后毁。明洪武年间重建,清代又经修葺、扩建。建筑包括万仞……[详细]
中土观音寺
  中土观音寺位于苍溪县城东北三十公里的中土镇麻溪浩对岸,与中土场隔河相望,犁苑滩上游。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六年重建,为苍溪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7441.5平方米。中土观音寺前后呈三层四合院布局,整个布局得体,结构紧密。大小房屋六十余间,其山门、万年台、钟鼓楼、观音殿、大佛殿均在一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两侧为偏殿和厢房。钟鼓楼与两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钟鼓楼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最高层檐下施五铺作计心造斗拱,除柱头转角铺作外,四边各施补间铺作四朵,每朵拱的耍头后部接一横木成昂尾状连接内檐;中层檐下施刘铺作计心造斗拱,铺作法与上相同。但前后面檐下的华头作成象鼻状,并出有45度斜出象鼻状假昂。最下一层,左右各延伸三间,共面阔七间,长29.3米,进深12米,通高19.3米,除柱头铺作外,各间均等分的用补间四朵,全为六铺作偷心造。钟鼓楼火球顶至地面,高达20余米,实为壮观。观音殿为一单檐悬山屋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