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石步双塔
  石步双塔位于仓山区城门镇龙江村,包括石步水塔和石步塔仔。1995年4月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石步水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2.7米,塔檐出挑,葫芦状刹顶。须弥座八角三层,边长0.7米。石步塔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4.8米,塔檐出挑,凿造瓦垅、瓦当,葫芦刹顶,塔身有佛龛。……[详细]
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
  白沙新坡永奋永襄厝江氏古厝(永奋永襄厝)位于闽侯白沙镇新坡村西北,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群前后共五进,各进西侧均建有一列花厅。……[详细]
万安祝圣宝塔
  明万历二十七年(西元1599年)万安千户所所官刘侠等募捐而建,是万安所城祝圣寺的组成部分之一。祝圣宝塔平面八角形,0-式花岗石结构,高七层18米。基座为莲花,狮子浮雕,两尊塔神雄视海面。塔身内侧有花岗石罗汉浮雕,造型各异;塔内有石阶拾级而上,沿“乙”型台阶可拾级至顶;从二层始,每层都镶有罗汉浮雕一尊。四、五层栏杆上有缺口两处,西北面塔身弹痕累累。塔东南岸边有碑亭,内碑高两米,碑文为阴刻篆文,依稀可辨“明刘候建塔碑记”碑文已难以辨清。三十年代末,侵华日舰曾炮轰石塔,至今西北面塔身弹痕累累,四、五层栏杆上有缺口两处。祝圣宝塔于1981年被福清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侯升平人瑞坊
  闽侯升平人瑞坊位于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坊兜灵济宫前。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坊为石构二层牌楼式,四方柱,三门,歇山式楼顶,坊柱、枋、斗拱、脊吻用卯榫拼合,均衡严谨。青石构件,浮雕或透雕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通高5.8米,宽5.2米。坊正中额题:“升平人瑞”,旁刻:“咸丰十年礼部题请奉旨建坊为”,“闽县寿民林聿淇年百有三岁立”。四根坊柱两面镌刻四副楹联:“圣化沦肤食德身跻无量寿;家人绕膝承欢笑指曰期年”,“天子重引年时承赐膳;老人躬捧诏快睹旌闾”和“生际郅隆杖履常游仁寿寓;年臻大耋晨昏闲话太平时”,“椿帙经四期童颜不改;榆年冠七濑古貌堪钦”,联句隽永,书法精妙。以浮雕、透雕和圆雕等混合手法刻有“姜太公钓鱼”、“郭子仪拜寿”、“王母跨凤”等花卉图案,雕工细致,古朴豪放,为清代石雕艺术珍品。2003年公布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清会馆
  闽清会馆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帮州街道后田新闽街(原新闽街61号),2004至2005年新闽一带拆迁,会馆被迁建至现址(三保直街白马河畔)。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后由闽清籍华侨募捐,黄乃裳曾主持修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540平方米。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前廊有一对长3.75米,直径0.67米青石龙柱,雕刻精美,上有“虎丘黄公建”、“气同治丁卯年”的款识。保存较好。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州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位于仓山区六一南路52号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校内,是清代旅居福州的广东籍商人筹建的、带有同乡会性质的会馆。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245平方米,共二进,前厅、天井、后厅(聚议厅)、廊房。前厅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天井占地约270平方米,中间有一棵榕树直径2平方米,高7米,约150年历史。聚议厅左右两边有硬木桩直径1.46平方米,高7米,是全国少有的保存着南国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大会馆。馆后有一棵百年大木棉树是福州木棉树之冠。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在“广东会馆”接受旅闽广东同乡会热情款待;吃过午餐后,孙中山先生在广东会馆的聚议厅发表演说,并为会馆题写“戮力同心”四字匾额;又受同乡会邀请,选择下榻广东会馆。“戮力同心”牌匾在文革时被毁。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商会人员杨钟干、邝镇焕、凌幸光等96人倡建,赵允冠、吴玉衡和同茂恒栈、福泰栈、……[详细]
营前新街
  营前新街位于长乐市营前街道,为1928-1933年间,由福建辛亥革命先驱、时任福建省农工厅厅长的黄展云所创建的模范农村——“营前模范村”的一部分,现余38间。1929年,黄展云发动农民改造闽江河滩,打入木桩填土为地,不占用一分农田,建成了一条大道,道路旁盖起一色两层高的楼式店铺,形成全新的商业街,即“营前新街”。新街建筑均为骑楼样式,灰砖楼房,每十幢间辟有小巷,利于交通与防火。骑楼的屋顶,都有相通的平台,每两户合建一座进出屋顶平台的半亭式分厝,楼前则有避雨人行道。除店铺外,还建有邮局、海关及其他服务设施。黄展云建设“新街”的初衷是用一间间骑楼从地主、乡绅的手中换取土地,再无偿分配给赤贫的农民,以实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随着商业街的落成,大批商店的开业,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商业网,货畅其流,市面繁荣。2003年营前新街公布为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盘屿鹤巢寺旧址
  盘屿鹤巢寺旧址鹤巢寺位于仓山区盖山镇盘屿村高盖山南麓,据传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清乾隆道光年间重建或扩建,梁上曾留有“大清道光丙戍年长四造僧清盛立”字样,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两庑等组成,南偏东5度。大殿两侧十八罗汉壁画为南少林拳法格势。福州鹤拳由该寺清定和尚传予盘屿林达崇,而鸣鹤拳宗师谢宗祥则师从林达崇,以后日本空手道“刚柔流”创立者恩纳宽量学拳于谢宗祥,鹤巢寺遂成为日本空手道“刚柔流”的祖庭。因此鹤巢寺还供有白鹤仙师和达摩。民国16年重修,文革中夷为平地,1985年乡民集资重建,现构件主要为水泥砖混结构。前后100米为该寺领地,范围大约为10000平方米,前方有正在新盖的寺院建筑,寺院东侧有一石狮、石鹤造型石头。该寺为福州鹤拳发祥地,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物,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步水塔
  石步水塔(石步双塔)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的龙江村江边,建于明代。塔为石构楼阁式,四角、七层、实心;通高2.7米,须弥座底部周长2.8米。塔檐出挑,塔刹为宝葫芦状。1995年4月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石步水塔目前位于龙江村居民院落中,周边环境不佳。……[详细]
590、欧冶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欧冶池
  欧冶池在福州市区北部,鼓屏路东冶山路南,旧福建省财政厅大院内。相传为春秋时期著名冶炼家欧冶子铸剑处,故名,一称剑池。池旁有冶山和剑池后等古迹。据宋朝梁克家《三山志》记载:“此池乃欧冶子铸剑之地,然无所稽考。州虽有剑池寺,唐元和中(西元806-820年),僧惟干浚池,得铜刀、剑环数枚,犹有冶灶在竹林间,又隔在将军山之南,南去尚数百余步。非此池也。或恐铸剑者因此以自号,则有之矣。然池非以铸剑者得名。”古时欧冶池周围数里,池畔有冶山、利泽庙、剑池院、五龙堂、欧冶亭等。宋程师孟在此创欧冶亭,至明弘治间,池已严熏淤塞,仅存半亩方塘,且围入贡院。民国21年(1932),闽侯县名胜古迹保存会重浚之,并修复欧冶亭、凌云台、喜雨堂、剑池院等,还立有“欧冶子铸剑处”石碑,后渐废圮。今半亩池塘和“欧冶子铸剑处”碑尚存。宋朝黄裳《欧冶池》诗曰:“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明……[详细]
福州万寿桥
  万寿桥位于仓山区、台江区之间的闽江上,北起台江中亭街,中至中洲岛,南接仓前观井路,是世界跨越最大江河的古桥。福州本地俗称“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竣工。明天顺间、成化间多次重修;清初,江南桥改建为万寿桥同样的全石结构桥梁。乾隆年间重修时,惠安石雕宗师李周特地为桥栏柱雕18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民国十九年(1930)福建省建设厅通行汽车,对万寿桥桥面进行改造;因工程质量不佳,民国三十四年(1945)再次大修。1971年为闽江上游通航,拆除了一个桥墩,改建两个,并将桥面抬高,架设于原桥面之上,同时将桥改名为“解放大桥”。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洪水冲毁一座桥墩,遭拆除重建为联拱悬索桥。万寿桥是世界跨越最大江河的古桥,呈南北走向,北起楞严洲,南到中洲,长一百七十丈有奇。桥为石构平梁桥,船形桥墩,计28墩,29孔,桥上两翼有石栏,望柱顶刻石狮,南北端建亭各一座。中洲以南的……[详细]
横屿宋井群
  横屿宋井群位于晋安区鼓山镇横屿村,距化工东路400米。横屿宋井群散布在福州东郊横屿的7个自然村(直街村、拥上村、东村、东头村、船尾村、安铺村、西边村(文保碑载7个,二普、三普说6个)有10口(文保碑所载,而二普三普登记为9口)宋代水井,均为石构,井栏用整块石头凿成圆圈状。除安铺村3口,纪年漫漶不清外,其余现可确认的共有7口(三普说6口)宋代水井,其井栏或石盂上均镌刻有始建纪年题刻,现分述如下:直街宋井,井身为圆形,花岗石砌造,深8米。井栏是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圆圈状。井边有两个圆形石盂,均有题刻。其中一个外径77厘米、内径58厘米、高45厘米;外壁镌刻“弟子吴阴、陈哥舍,绍兴丙寅(即绍兴十七年,西元1146年)”。楷书,字径7厘米。另一石盂刻有“辛未岁四月日题”等字,楷书,字径9厘米。拥上宋井,有两口。井身均为圆形,花岗石砌造。其中一口井深6米;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圆圈状,外径1米,内径0.7……[详细]
何振岱故居
  何振岱故居位于大光里17号,.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两进.入大门,走廊、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有插屏门隔成前后厅。是三间排倒朝(坐南向北)。屋前庭院种有花树,竖何梅生墓志铭。建于清嘉庆间,光绪及民国初重修。始建人员不详。何振岱购入后始终为何氏家族居住。1991年挂牌保护。三坊七巷改造后,何氏族人迁出。现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琴江孝友坊
  琴江孝友坊位于长乐市琴江村北门大街中段,为清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为褒奖赖通照孝亲爱友而建的石牌坊。2013年6月公布为长乐市不可移动文物。坊分三层,坊顶雕一石葫芦。上层刻有双龙合抱“圣旨”一面,两侧立有龙柱各一;中层三面石板,中书“孝友”二大字,左书“福州驻防汉军正黄旗通奉大夫赖通照立”,右书“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蒙礼部题请旌奖”等字样,背面亦然。中、下层间均系双面镂空雕刻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人物,刀法细腻。四根石柱上都刻有楹联。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文革-”中受到部分损坏。2001年8月,琴江乡亲捐资按原貌修复此坊。2013年6月公布为长乐市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595、苔泉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苔泉井
  苔泉井位于福州市屏山西麓龙腰,又名蔡公井、龙舌泉、龙腰井。唐代元和建石泉院。相传福州宋知州蔡襄用此井水煮茶,并书“苔泉”两字刻于石上,今石碑尚存。井石构,圆形,内径为1.10米,深数米;并栏于落986年重建,正方形,边长1米,高54公分,砖构,内外施水泥。井台用条石和三合土铺设。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